我們經常會和同齡開玩笑說,等我們以後老了,一定要去一次年輕時沒去過的地方,一定要去幹一次年輕時不敢做的事。那麼當我們年老的時候,如何才能生活得如此精彩呢?
退休後的生活,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也各有各的過法。有的會和三兩好友跳廣場舞、有的會找上幾個牌友麻友去活動室"殺"上兩盤、喜歡安靜的則會去練練書法畫個畫、還有報了興趣班的、結伴旅遊的等等……許多人在退休後過得會比上班時還要豐富多彩。
而我們的近鄰——日本,那兒的老人在退休後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今天神居君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日本老人退休生活圖鑑!
在日本神奈川縣的三浦半島有這樣一家養老院,它曾被號稱是「老人就算賣房都想去的養老院」,這家養老院就是「油壺エデンの園トップ」,中文名叫「伊甸園」。它究竟有何魅力,會讓原本不願意去養老院的老人們爭先恐後地想要在那裡生活?
「伊甸園」早在上個世紀就成立了,因為那個時候有很多老人剛退休就入住,一直到今天,哪裡的老人平均的年齡都有將近84歲了。如今,在伊甸園居住了超過480名老人,可以說是日本最大的養老院之一了。
「伊甸園」不像其他的那些養老院,老人與介護人員的身份很明顯,相反,這裡用「老人社區」來形容更加貼切。無論是素不相識的老人之間,還是介護與老人之間,他們的相處模式更多還是站在「朋友」的立場上。
在來到伊甸園之前,每個老人都有他們不同的人生經歷、每個老人也有不同的原因來到這裡。但相同的是,來到這裡之後,他們的生活開始變得越來越有趣,每一天早晨都可能會遇到邂逅。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兩位就是老夫老妻一樣,但實際上,他們只是在伊甸園裡生活了很久,如今的他們,雖然不是夫妻,但卻又超越了夫妻的關係。
還有一位老爺爺,82歲高齡,早些年因為妻子的離世,再加上孩子們忙碌到沒有時間來照顧自己,因此一個人變得十分孤單。
「每天就是買速食咖喱,澆在米飯上,總是吃這種東西糊弄一下。」久而久之,他就覺得這樣的日子不能過下去了。經過深思熟慮後,他做了一個決定,將自己的房子變賣,用賣房子得來的200多萬住進了養老院的海景房。
「人生最後的時光,想和海待在一起。」如今他已經在這裡住了十三年了。
伊甸園還有一項特別人性化的服務——當老人想外出了,養老院還配置了大巴車,用來接送這些老人。於是這些老人的活動區域就不僅僅只是局限在這間養老院內,他們不再孤單,因為這裡有一群好友,他們可以結伴去接觸大自然。
除了這裡的氛圍和環境能讓老人感到溫暖之外,作為大型的養老機構,硬體設施也是相當齊全:海景餐廳、會議室、咖啡廳、露天溫泉、休息室,果園等,這些都只算是基礎設施。除此之外還會有專業的美容室,平常為老人們打理打理頭髮、做做保養。
在伊甸園裡,還有一個醫療設施完善的診所,解決一些老人們身體健康上發生的突發狀況。
下面這個養老院就很火了,是位於日本愛知縣的蒲公英看護中心。它總共有250多位老人和600多名員工,是目前日本規模最大的養老院。
「蒲公英」的火是因為整個看護中心就好像一個巨大的遊樂園,因此也被網友們稱為「老年迪士尼」。它的瘋狂在於,為了鼓勵老人們做康復運動,特意發行了只屬於蒲公英的「SEED幣」。
當然「SEED幣」是養老院自己印刷、僅在中心內部流通的一種貨幣,它設置了100,5000,10000不等的面額,從紙張到設計都仿照現行的日元紙幣,質感真實。而當貨幣一開始正常「流通」起來,養老院就儼然像個小社會,由於幹什麼事都能獲得「SEED幣」,而通過「SEED幣」還能兌換各種服務和禮物,老人們也因此變得更有活力。
每個老人都會有5000SEED的初始資金,然後每天積極參加康復訓練或者配合護工工作,就可以獲得幾百到幾千不等的「收入」:比如散步100米就能獲得100SEED;自己洗臉、刮鬍子也能增加500-1000的SEED等等。雖然初始的5000SEED也能保證基本的「溫飽」(買買小零食之類的),但如果想要泡個溫泉或者玩兩把柏青哥(一種類似於賭博的彈子機),那就只能靠自己去「掙」了。
掙錢——存錢——花錢,年輕時代的人生模式又回來了!就這樣,SEED幣再次燃起了老人們的激情,讓他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鬥志。很多以前事事靠人照顧的老人,開始主動要求自己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一些躺在床上不願活動的老人,竟然也開始堅持每天走上個500米。果然金錢的魅力還是巨大的,而那些「高收入」的康復項目,更是需要排隊才能輪的上...
SEED幣的出現成為了養老院的靈魂產物,它給老人們的生活注入了活力,使得他們的康復狀況得到明顯改善,不僅如此,由於經常動手動腦,就連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也大大降低。
有的老人還特別喜歡攢錢,因為當他們攢到十幾萬的時候,還可以購買外出行程,養老院有車和員工負責接送陪同。出去踏個青、去給已故的老伴掃掃墓、逛逛花園參拜一下神社什麼的都可以,也增添了老人們的生活樂趣。
既然有了「貨幣」,那還有一種產業也就應運而生了——那就是「賭博」。
沒錯,這家養老院還開設了賭場,當然也是用SEED幣來參與,如果錢太多花不完那就去賭兩把試試手氣吧!
蒲公英看護中心被報導後瞬間火遍日本,很多老人甚至遠道而來參加一日的「看護中心」體驗項目,體驗完還開心地表示「還想再來」。
話說回來,真正讓蒲公英看護中心走紅的,自然不是SEED幣和賭場這種硬體配置,而是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和激發老人們有動力繼續生活下去的希望。正如院長所說的那樣,「充分尊重每個人的意願和選擇平等地幫助每一個人,讓他們從心底感到開心幸福,感到對生活的期待以及作為人的價值。」
別看現在日本的社會福利如此完善,其實,日本並非一開始就是老年人的天堂。
相傳在古代日本,一些過了70歲的老人會被兒女背到山上自生自滅,這一方面說明了日本的貧窮,無法給老人善終。另一方面,也顯示了日本老人的「終老觀」。日本養老問題受到重視,是在戰後的60年代。日本進入戰後復興與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大批農村人離家奔赴城市謀生,其情景如同中國80年代大批農民工進城一般。
這種工業化浪潮帶來的生活模式的變化也嚴重地衝擊了傳統的家庭倫理道德。祖孫幾代生活在一起的傳統大家族逐漸解體,年輕人開始在「事業」與「孝道」之間搖擺。
1953年,日本著名導演小津安二郎創作的經典影片《東京物語》,描述了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當時的社會圖景:
一對老年夫婦從鄉下來到東京看望進城工作的兒女,兒子太忙,沒時間照顧他們,女兒十分吝嗇,生怕為父母多花一分錢。結果兩個孩子來回踢皮球,誰都不願意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在品盡了世態炎涼後,老夫婦決定返程農村老家,母親很快因病去世,老父親孤獨地坐在家中,感嘆出一句話:「一個人度過一天,像是特別漫長」。
從1961年開始,日本政府制定了《國民年金法案》,由這一部法律,日本建立國家養老金制度,國家承擔年金(養老金)總費用的三分之一,剩下的由企業與個人負擔。法律規定凡是居住在日本國內年滿20歲至60歲的人都必須強制加入。年滿60歲後,便可定期領取養老金。日本的這一種養老金制度比我們中國早了40多年。
1963年,日本又頒布實施了第一部關於老年人福利的專門法律——叫《老年人福利法》。該法著重推行養老的社會化,例如成立「老人之家」等養護福利機構,建立老年人定期體檢制度,向老年人家庭派遣服務人員等。這部法律連同後來制定的《生活保護法》、《老年人保健法》等法案,建立起了政府、社會、家庭、個人共同養老與醫療的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
日本這些法律制度的建立,催生了日本的養老產業的迅猛發展,養老院如春筍般地湧現。90年代,大阪市建起了各種類型的養老院共有341所。要知道大阪市的人口規模僅為上海市的十分之一左右,這個數字也是挺大的。但是,由於養老院一般建在郊外,親人探望不方便,老人也有一種「被社會遺忘」的感覺。
因此,進入21世紀,日本養老的重心逐漸從養老院轉向居家養老。2000年,日本開始實施護理保險制度,這一制度的主要的內容就是提供居家養老和病癱者的上門服務,包括上門護理、上門幫助洗浴、日託護理等多種項目。但是你本人必須在40歲之後繳納護理保險費。
而目前中日兩國在居家養老的措施方面存在比較大的差異,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日本居家養老是以護理保險制度為基礎,就是政府出錢請護理人員上門服務,老年人自己只需負擔10%的費用。中國居家養老,包括請保姆在內的各項服務都需要自費,老年人負擔很重。
二是日本有專門支撐家庭護理服務的人員培訓與考核體系,所有護理人員均擁有國家專業資格證書,所有服務人員都有專業公司管理,而中國大多數是請私人保姆來護理。
三是日本居家養老的福利種類很多,共有13大類,基本可以滿足不同老年人的不同需求。中國雖然近幾年發展了社區老年護理,但還是缺少完備的服務體系和內容。
那麼具體來說,在日本,當一個人進入65歲後,他能夠享受政府的哪一些養老服務呢?
首先,日本政府會給他一筆20萬日元(大約1萬2000元人民幣)的錢,用於其個人住宅的改造,以創造一個適合於老年人生活的環境。(比如家裡各處要裝護手,廁所要進行適當的改造,要添置老年人專用的浴缸等等,都可以向當地的市政府去報銷)
其次,老年人購買輪椅、手杖、護理床等,90%的費用由政府承擔,個人只需要承擔10%。政府還每年給老人10萬日元,相當於6500元人民幣左右,用於購買尿不溼等老人護理用品。
最後,日本政府將根據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對老人作出護理等級的評定,然後根據不同的等級,支付不同金額的護理保險費。每個月最低的是5萬日元,大約3300元人民幣,最高的有10幾萬日元,相當於1萬元人民幣。
另外,日本的養老院及一些養老機構擁有先進的設施、專業的醫療服務工作者,並且國家也會提供相當額度的補貼。老人除了可以選擇入住養老院,也可以選擇機構服務人員上門進行按時的看護、輔助醫療等服務。
所以在日本,老年生活是以國民年金(養老金)、醫療保險、介護保險這「三道關」來全面實施保障的。正因為日本的居家養老的制度和政府的援助政策十分的完備,因此,日本70%以上的老年人,其實都是可以選擇居家養老的,不過為了能讓自己仍能和這個社會產生交集,想必他們還是會去選擇各種有意思的養老機構吧。
人總是會老的,老年人的生活也並不是很無趣地每天待在家裡。就像文章一開始所說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也各有各的過法。雖然我們還沒有像日本一樣健全的養老體系,不能享受到像日本一樣的養老護理服務,但只要能夠一直保持一顆對生活嚮往的心,那麼就算是老年人的生活,也可以幸福且有尊嚴。
神居秒算【日本房產線下沙龍】
新一期馬上來襲
將為您全面解答日本趨勢
以及房產投資二三事
名額有限,掃描海報二維碼,快快報上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