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在《雙子殺手》的爭議和問題,早在《綠巨人浩克》就有了

2020-12-22 閒說漫威

如果說中國的導演中,誰的作品既有東方的意蘊,又有好萊塢式商業氣質,並且同時受到中西方觀眾的歡迎,李安絕對在其中。

不管是武俠片《臥虎藏龍》還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都是如此。

李安往往能夠藉助類型片的模式,來展現東方式思考,而這種東西結合的方式,往往使得李安在電影主題表達上事半功倍。

但是,到了《雙子殺手》之中,這種東西結合的模式,反而使得李安的口碑出現的撕裂和下降。

尤其是《雙子殺手》本身作為一個30年前的老套特工商業片的框架和故事邏輯,配合了當下代表著電影製作工藝最高水平的4K+3D+120幀;

類型片結合對於生命和生活的思考之間,本身就存在著框架和內容的矛盾,只是在以往李安很好地處理了兩者之間的矛盾,才未使得矛盾浮現。

但是在《雙子殺手》中,李安並沒有很好處理兩者的矛盾,導致了電影的不盡人意。

對自我的思考和追問

不管是李安的忠實粉絲,還是路人,看完《雙子殺手》之後的第一感覺就是,故事太老套了!

即使是電影本身最大的亮點「克隆」,在這個科幻超能滿街走的年代,也顯得有些老土。

在加上電影其他的情節和動作設計,即使是換成黑白視覺,觀眾也不會有絲毫的違和感。因為不管是劇情還是設定,都像極了上個世紀的產物。

但是李安就是李安,即使在如此老套的故事之中,也依然拍出了自己的風格,就是在亨利和小克之間微妙的關係之中,所蘊含的有關自我的思考和討論。

但所有的思考和討論,都需要故事情節去支撐的,通過劇情對主題進行展現和引導。

但是,《雙子殺手》作為一個以特工為賣點的故事,電影劇情的基本走向和敘事節奏,大致都是確定的。

所以,每當李安想要引導觀眾進行思考,或者展現思考的時候,總是被原本緊張的敘事節奏和劇情走向,捆綁著推動著李安往前匆匆走去。

這樣的結果就是,李安所要呈現的思考和主題,總是淺嘗輒止。導致觀眾經常在緊張的敘事和情節中,往往會突兀地出現一些淺薄的思辨。

拋開電影本身作為類型片的設置,去探究李安在電影中所談論的主題:在不同時間節點上,對於自我、甚至是時間和人生的思考之中,所產生的敏感和脆弱。

所以,李安在電影宣發的時候,曾經多次提及的一個情節:當年老的亨利和年輕的小克相遇。

李安坦言,這也正是他目前所面臨的情況。

所以,在電影中,亨利說自己不願意照鏡子,但事實上,他在面對小克的時候,就是在「照鏡子」!

然而,作為一個歷經了不知執行了多少次的特工,為什麼在退休之後,卻一度迷失自我?

這也是李安在電影中設置小克一波又一波的攻勢,讓亨利不得不去面對過去的自我。

也正是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那個熟悉的李安風格:就是自我所形成的世界觀,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它是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並且在這一個階段,反覆地磨合,從而在舊的世界觀眾,進化成全新的世界觀。

而亨利的迷失自我,其實也就是自我與外界環境之間錯位,從而導致自我的懷疑。

因為亨利作為一名老特工,二三十年的特工生涯,使得他已經習慣了特工的生活,但當特工生活節奏停下來的時候,就需要重新調整生活節奏。

而亨利,顯然在調整的節奏中,出了差錯,未能適應。

作為李安執導的電影,《雙子殺手》也是李安經過自我思考之後的產物,所以,在電影的最後,解決問題的方式,不是好萊塢式的英雄主義,反而是中國式的細水長流。

亨利在對小克坦白的時候,希望小克能夠正視自己內心深處的脆弱和不安,希望他能夠具有一個情感和共情能力的人。

這是亨利在反思自己過去的人生之中所得出的人生經驗,而這些人生經驗,恰恰正是東方文化中的「代代相傳」。

類型片的模式化和個人創作的矛盾

上文提及,《雙子殺手》存在著老套類型片的框架和內容的矛盾,導致電影在劇情和主題之間的不協調。

因為類型片本身存在有著自己的節奏和結構,比如偵探片或者懸疑片,就是圍繞著懸疑氛圍和案件來進行的;愛情片就是圍繞著愛情來講述等等。

類型片之外的,對於主線推進沒有幫助的內容,基本上都會被剔除出去。

當然用商業電影的外表,和類型的框架,加上導演自我思考的電影不是沒有。

比較著名的就是諾蘭執導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電影,作為一部商業大片,加上超級英雄電影的類型片框架,最終討論的是人性黑暗。

可以說,諾蘭完美地將這三者結合起來,真正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而帶給觀眾一個完整的故事。

所以,在看《黑暗騎士》的時候,既可以單純地欣賞血脈僨張的正邪不兩立的情節,也可以看到比較有思想深度的人性討論。

但是《雙子殺手》作為特工電影,在這一個模式之中,基本上都是圍繞動作、槍戰等等其他激烈的快節奏打鬥場面,讓觀眾腎上腺素飆升,這也是特工電影一直以來受歡迎的原因。

但是李安的電影節奏,卻是天然和特工片這類快節奏電影相悖。

縱觀李安的電影,不管是早期的《喜宴》《飲食男女》還是後來的《臥虎藏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等,緩慢的敘事節奏是李安最大的特點!即使是超級英雄電影《綠巨人浩克》中也是如此。

所以,當龜速講述故事的李安遇到兔子節奏的特工類型片,這種天然性不同節奏下,強行合體造成的敘事錯位,自然就導致了電影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狀態。

某種程度上來說,當年李安所拍攝的《綠巨人浩克》遭到票房撲街也是這個道理。超英電影需要的快速敘事,和李安的緩慢敘事,有著天然不合。

換句話說,這也是類型片和導演個人創作的天然矛盾,而能夠這種矛盾下遊刃有餘地講述故事的導演,基本都已封神。

比如《黑暗騎士》的諾蘭,《拯救大兵瑞恩》的史匹柏,《鐵達尼號》的卡梅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李安就是這樣。

結尾

在73屆奧斯卡金像獎上,李安憑藉《臥虎藏龍》獲得「最佳外語片獎」的時候說過,電影,是用來檢討人生的工具。李慕白就是步我入中年之後的自我檢討。

在《雙子殺手》中,李安或許就是處於一個與自我對話的狀態中,隨著與自我的對話進行,不斷回顧過去、審視現在以及幻想未來!

儘管電影帶有公共屬性,但其本身也是極具個人風格的創造性活動。

也正是因為導演在其中添加各種私貨,才使得電影能夠帶來普遍的共鳴,因為在電影中真實地展現了我們最真實的欲望,並且反過來也在建構我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即使《雙子殺手》本身存在著類型片與深邃思想的不協調,但也依然掩蓋不了在這背後,李安所呈現的有關自我的思考和追問!

相關焦點

  • 李安和他的《雙子殺手》:孤獨的開拓者
    10月18日凌晨0點,李安的新片《雙子殺手》上映了。北京能夠滿足120幀/4K/3D放映要求的影廳並不多。當晚,朝陽大悅城的金逸影廳內,除了前兩排和最邊角的座位,幾乎全都坐得滿滿當當。考慮到超過200元的票價,這個場景不能算不熱鬧。對於李安而言,這部電影是別有意義的。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之後,這是他拍攝的第二部120幀電影。
  • 李安新片《雙子殺手》:口碑爭議,是「類型片」的鍋?
    近日,李安新片《雙子殺手》登陸院線熱映。有不少評論認為《雙子殺手》拍得亮眼,在李安的作品序列中也並不遜色;與此同時也有些不同聲音。自《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之後,《雙子殺手》是李安時隔三年的新作,影迷自然滿懷期待。任何一部影片,口碑產生爭議都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但《雙子殺手》的爭議似乎又有些不同。目前,《雙子殺手》在豆瓣電影的評分為7.1分。
  • 《雙子殺手》豆瓣7.1,預計虧損5.3億,李安這次失手了嗎?
    ——李安明天,是李安65歲的生日。或許,對李安來說,這是一個有點苦澀的65歲。由他導演的新片《雙子殺手》正面臨著巨大的爭議——豆瓣評分7.1,是他影史上倒數第二的分數。而在國際市場,這部電影的口碑甚至更差:IMDb的分數是5.7,爛番茄僅有25%的媒體新鮮度,4.6分,不及格。
  • 《雙子殺手》影評,為什麼李安能成為好萊塢都赫赫有名的導演?
    但是要講在好萊塢的影響力,李安絕對是其中翹楚。當然,李安的代表作也大都被奉為經典。《飲食男女》、《綠巨人浩克》、《斷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今天要講的《雙子殺手》都是李安執導。其實總的來說,《雙子殺手》的票房不如人意,全球票房僅僅2.32億美元。而整個影片拍攝投資就高達1.38美元,外加一億的宣發費用,《雙子殺手》的票房還是虧錢的。
  • 《雙子殺手》:60多歲的李安還在搞電影革新技術,值得我們敬佩
    我看了很多條對於《雙子殺手》的評價,大多數都集中在劇情的問題上。確實,對於李安這樣宗師級、殿堂級的導演來說,《雙子殺手》確實跟導演本身名不副實。但我覺得這個坑不在於李安,在於編劇或者製片人。眾所周知,李安最擅長的領域是文藝劇情片,觀眾已經看過他導演的商業片《綠巨人浩克》,這部被稱為「李安最差」的作品。
  • 《雙子殺手》|李安導演的爭議之作
    近日,李安導演的新作《雙子殺手》上映了是由黑人巨星威爾史密斯主演劇情主線是20年前的自己來殺現在的自己還是比較有噱頭的但是這部電影的爭議巨大口碑也分裂的很嚴重有說超級水的,也有說非常好看的總之吃瓜群眾還是比較懵逼的
  • 無人提起的「綠巨人浩克」
    而近期推出其最新電影《雙子殺手》的李安,也曾拍過一部漫威漫畫改編電影,《綠巨人浩克》。值得好奇的是,不知斯科塞斯是否嘗試看過這部李安在2003年導演的漫威電影。如果看過,又會作何評價,是否依然將其劃入「主題公園」之列?
  • 看完李安的《雙子殺手》,內心沒起一點點漣漪
    左複製人,右本體一直以來,都挺欣賞李安導演的,不光是因為其才華,更重要的是其成長經歷及人品。李安不算高產的導演,近30年導演生涯僅出產10多部電影,算是慢工出細活吧。老實說,這10多部電影我並沒有全看過,在看《雙子殺手》前,算是看過3部半吧,3部分別是《臥虎藏龍》、《綠巨人浩克》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半部是《色戒》。為何說《色戒》是半部呢?
  • 科幻影評 | 李安輸得一敗塗地? 評《雙子殺手》
    《雙子殺手》劇照圖片來源:豆瓣印象中李安第一次遭遇票房、口碑的雙滑鐵盧要追溯到2003年的《綠巨人浩克》,在這部電影中,他把重點放在了浩克的人性探討和漫畫式的分鏡上。但當年的影評人和觀眾們似乎並不買帳,有很大一部分批判的聲音說的卻是李安不尊重漫畫原著、浩克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等,可直到2009年《無敵浩克》這部MCU都不願承認其存在的電影出現,且MCU中的浩克變得越來越人性化直至變成搞笑擔當後,很多人才意識到他們可能錯怪了李安。《雙子殺手》是李安的第二部120k高幀率電影,而第一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上映時出現了一個看似詭異至極的現象。
  • 拍完《雙子殺手》的李安,真的江郎才盡了嗎
    《雙子殺手》耗資1.8億美元,在北美市場收回成本已毫無可能,最後的希望只剩中國市場。有影評人把中國市場押注 CINITY 廳,嘗試高幀率電影視作 5G 一樣彎道超車的舉措。市場和產業可以以布局未來的方式思考,但留給李安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在回答接下來的計劃時通常會加上一句,「如果還有投資人願意投我的話」。
  • 李安新作《雙子殺手》數字角色上位,真人演員處境如何?
    李安導演的新片上映網上討論聲迭起,李安作為一位獲獎無數的知名導演,時隔三年帶來了這部科幻動作大片《雙子殺手》,並採用了全新的技術,勢必為觀影人帶來全新的體驗。《雙子殺手》但與此同時,電影中的「數字人物」令人震驚,有許多人紛紛提問,AI電影時代來了嗎?演員們將會被技術替代?
  • 新片《雙子殺手》遇冷 ,李安真的不行了?
    就在前幾天,他帶著備受矚目的新片《雙子殺手》再次回歸大眾視野。多高的矚目,似乎就有多大的爭議。《雙子殺手》上映以來,口碑褒貶不一,李安也遭遇到他從影生涯以來最大的挑戰:票房。《雙子殺手》先在北美上映,截至上周末,全球票房只有1.18億美金,相比1.38億美元的投資,這個票房顯得杯水車薪。目前爛番茄僅25%新鮮度,IMDB上評分僅為5.7分。
  • 從《雙子殺手》看李安的「技術革新」之殤
    雖然在及格線以上,但7.1分已是李安所有作品中倒數第二低評分,僅次於《綠巨人》的6.7分。 不僅國內,早一個星期前《雙子殺手》在北美電影論壇遭遇了更嚴厲的質疑。爛番茄僅26%新鮮度,IMDB5.6分,Metacritic評分39,單純從評分來看已經屬於「爛片範疇」。 《雙子殺手》中,李安再次用3D數字格式進行了第二次高幀率(HFR)拍攝。這部電影在10月11日率先登陸北美院線,截至發稿,北美票房750萬美元,全球票房1500萬美元。
  • 李安搭檔威爾·史密斯,《雙子煞星》定檔2019年10月
    美國當地時間本周四,派拉蒙影業宣布,由李安執導、威爾·史密斯主演的科幻動作片《雙子煞星》(Gemini Man)定檔2019年10月4日。
  • 《雙子殺手》票房、口碑陷爭議,李安這次真的拍砸了?
    延續上一部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120幀+4K+3D」,並用特效製作年輕版威爾史密斯,65歲的李安在電影創作上沒有流露出絲毫的保守懈怠,反而用新作《雙子殺手》再次展現他在探索電影技術上的敢為人先。只是這一次,無論票房還是口碑,都陷入較大爭議。支持他的人認為,他的突破代表未來電影科技發展新趨勢,而影片在故事上的短板,則成為這次觀眾和影評人吐槽的焦點。
  • 李安導演的《雙子殺手》到底怎麼了???
    因為,有兩部我非常期待的影片,都會在十月內地上映。這兩部影片,分別是昆汀的《好萊塢往事》,以及李安的新作《雙子殺手》。不過,如今回頭再看,其實還蠻諷刺的。因為,《好萊塢往事》已經宣布撤檔,具體什麼時候能上,誰也說不準。而李安導演的《雙子殺手》雖然如期上映,但是,卻遭遇了非常大的質疑。
  • 《雙子殺手》:李安與威爾·史密斯,最想遇見的是那一年的自己
    2019年,李安推出了他的第十四部導演作品《雙子殺手》。電影講述了一個重逢的故事,即將退休的特工,遇到了二十幾年前的自己,那個曾經的自己如此地熟悉,一種父子般的感情油然而生,而這個年輕的自己的任務,卻是殺掉自己。
  • 《雙子殺手》Ifeng榜單網友評分7.6,影評人6.2,李安知音在這有點多
    Ifeng電影榜單由鳳凰網網友和影向標專業影評人評出,針對最熱門的影片,從劇作、表演、音樂、攝影等全方位角度做出最專業的電影評價。本期評測影片為李安執導,威爾·史密斯、瑪麗·伊莉莎白·溫斯特德、克裡夫·歐文、本尼迪克特·王主演的《雙子殺手》。本片是李安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後第二次運用120幀、3D、4K技術製作。
  • 《雙子殺手》:這是李安最差的電影
    當然,這個世界總有無腦的粉絲,只要偶像做任何事情,就願意唱讚歌;也總有一些資本,即便最終是一個爛生意,也會以種種高尚的名頭和所謂未來趨勢來粉飾失敗。但是其實R君並不會覺得李安本身有什麼問題,他只是堅持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僅僅是一個實驗而已。只不過,實驗失敗了。本身這不是問題,而那些拿著失敗的結果還在那裡歡呼雀躍,似乎成功的人,才是可悲的一群人..
  •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 《雙子殺手》
    傑瑞·布魯克海默解釋,主要原因是當時的電影技術不允許,「我們沒法做出完美的Junior」,直到李安找到了完美的解決方法。李安導演正在用激進的技術和優雅的氣質拓展著「電影」的邊界。在電影藝術和技術已經高度發達的當下,還能拓展甚至重新定義電影的邊界,本身就已經值得我們格外鼓勵了。而《雙子殺手》在激進的技術革命同時,也沒有放棄電影的敘事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