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殺手》:這是李安最差的電影

2021-02-09 財貓電影

過於追求表象,在任何形式下,都不會有好結果

「是我帶著面具,

不是面具帶著我。」

( 電影  《鐵面人》)

李安,說他是世界影壇中最高成就的華人導演,應該沒有人反對吧:

- 2屆奧斯卡最佳導演 (2013年85屆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06年78屆的《斷背山》)外加一個提名(2001年73屆的《臥虎藏龍》)

- 1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臥虎藏龍》)和2個最佳影片提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臥虎藏龍》)

- 2個臺灣金馬獎最佳導演(2007年的《色戒》、1993年的《喜宴》)

- 2個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色戒》、《斷背山》)

- 1個柏林電影金熊獎(1996年《理智與情感》)

毫無疑問,他是一個世界頂尖導演,雖然他大部分的作品在商業上成就其實相當一般。除了《臥虎藏龍》、《色戒》之外,他賣座最好的產品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當年在全球賣了6.09億美金。 但是不要忘記,在漫威宇宙之前,他拍的《綠巨人》是被公認為失敗的作品;而這2年,他沉迷技術流之後拍攝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也只拿了3000萬美金票房(其中中國內地其實賣了1.65億人民幣票房,幾乎佔了95%的票房貢獻),據說該片虧損在3000萬美金左右..

而今年,他再次沉迷於「4K+3D+120幀」拍攝技術所帶來的《雙子殺手》,總投資達到1.3億美金之多。但在北美,再次遭到影評人和票房的雙殺,在中國也遭到了相當大的冷遇,據估計最終虧損將達到7500萬美金左右。

其實「人非聖賢」,誰能保障大佬的每一步都一定是正確的呢? 有時候失敗才是生活的常態,正因為常常失敗,所以勝利才更加珍貴,更加有價值。 

所以R君自己從來不迷信權威,但是也從來不會因為一些失敗去判斷一個人或事的前景未來。相反,最令人尊重的是那些肯承認失敗,而復原能力超強的人。他們可能一直都看起來默默無聞,但是也許就會一鳴驚人,做出經天緯地的事情。 而最令人鄙視的,是那些沒有真材實料,卻只知道賣弄過去混來的所謂名頭和「經驗」,甚至依靠著別人無謂的奉承和虛榮過活的人。


所以,這次李安的《雙子殺手》無論在技術上取得了多少的突破,作為電影本身,依然是一部失敗的作品,而且可能是李安自己從業以來,最為差勁的作品。

因為這是第一次,李安的電影既沒有故事,也沒有人物,甚至幾乎沒有內涵,就連拍攝手法都顯得陳腐而老套。如果不是強行宣傳技術流,這部電影恐怕連一點點可取之處都不會留下.

事實上,以電腦技術來復原人物的好萊塢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你在《驚奇隊長》裡看到的年輕版Nick Fury;在《美國隊長3》裡面看到的年輕版鋼鐵俠; 在《速度與激情7》中甚至可以看到已經死去的保羅沃克的鏡頭.而今年的《戰鬥天使阿麗塔》更是CG人物的巔峰作品。

所以如果不是非要使用超高清技術,就電影和故事本身而言,根本就不需要使用那麼大的技術成本的代價來製作這樣一部作品。 這就好像一個人做了一個名畫的贗品,還非要自己花大價錢做了一個超高清放大鏡,然後對大家說「快來看啊,我這贗品簡直跟真的一摸一樣.」

這邏輯到底在哪裡?

當然,這個世界總有無腦的粉絲,只要偶像做任何事情,就願意唱讚歌;也總有一些資本,即便最終是一個爛生意,也會以種種高尚的名頭和所謂未來趨勢來粉飾失敗。

但是其實R君並不會覺得李安本身有什麼問題,他只是堅持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僅僅是一個實驗而已。只不過,實驗失敗了。本身這不是問題,而那些拿著失敗的結果還在那裡歡呼雀躍,似乎成功的人,才是可悲的一群人..

故事永遠才是電影的靈魂

技術再好,對一部電影本身來說有意義嗎? 

其實大家常看到的奧斯卡頒獎禮,主要是針對影片本身。 實際上奧斯卡的全稱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除了大家看到的頒獎禮,奧斯卡通常在這之前會單獨頒發很多的「電影科學獎項」,表彰那些對電影藝術表現和電影製作技術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比如《駭客帝國》中能讓演員在空中360度旋轉中還能保持動作場面的設備和技術。 

所以,李安心心念念所推崇的這「120幀」技術以及這次《雙子殺手》用上的真人捕捉及CG實現,即便《雙子殺手》在商業上失敗了,但是對電影行業和電影技術行業所帶來的影響和未來,也許還是有很大的意義。就此而言,我們不能苛責這一份技術狂熱的愛好。

但是,一部電影的靈魂,當然不可能是技術本身。這就好像一個人的外在衣著和內在素養的關係一樣。

整部《雙子殺手》,最大的問題,就是諸多主線邏輯的設定充滿了矛盾和混亂。

光是「複製人」的故事,是好萊塢早就玩遍的題材。而老殺手內心良知覺醒,反而被組織認為是負擔的,繼而要除掉的設定,也一樣毫無新意。但是,缺少新意也就算了。最糟糕的問題,就是大Boss派複製人去殺本體的邏輯安排。

除非殺死本體可以給複製人本身帶來很大的利益,否則這種做法本來就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做法。任何人碰上一個長成完全一樣的對手,能不去想弄個水落石出,直接下個狠手才怪..在追求極致效果,最大限度避免麻煩的國際特工和殺手集團裡,用這樣的安排簡直就是弱智般的行為。

而明明大Boss克雷(Clay)自己親口說,不想要自己的精英殺手帶有良知和感情,一邊還自己像老爸一樣把Junior(年輕的Henry)充滿感情的培養長大本身就是一個自我矛盾、極度奇怪的安排。

以今天的技術,要做掉一個人根本不需要那麼費力的安排。如果是黑社會,像對付John Wick這樣的人物,派出一堆人還可以理解,但是今天面對的是國家情報局,在船上都能竊聽到所有洩密的對話,一瞬間用無人機發一顆小型定點飛彈,絕對是最為快捷方便,而且一了百了的最佳選項。這就跟有了火槍,誰還堅持用中世紀的長矛弓箭去對戰一樣可笑。畢竟這不是在大庭廣眾下做掉一個正常人,沒有任何理由去冒事情解決不了的風險。

而至於Henry其實手臂上一直都被植入著一塊位置跟蹤晶片,所以始終行蹤被對付掌握,則更讓觀眾們難以理解為什麼他還能一直活著.(他們的私人噴氣飛機來回北美歐洲的途中,分分鐘都可以被一顆飛彈幹掉,而且絲毫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可憐了威爾.史密斯這麼好的明星,即便是像《飆風戰警(Wild Wild West)》這樣票房不利的作品,至少他還能保持自己的特點和風採。在這部《雙子殺手》裡,既不夠足夠的思想深度,又不夠展示他的身手,實在是太浪費了這樣的明星.說真的,如果純粹是以實驗作品來看,李安大可以不用請這樣一位大明星,至少在片酬上可以幫製作方也省下一大筆錢來.

無論這部電影的劇本究竟是不是來自舊時代的,以李安這樣有經驗而又擅長拍攝文藝電影的導演來說,整個電影故事中的邏輯硬傷是顯而易見的,很難想像他不會發現其中的問題。 即使拿當初惡評如潮的《綠巨人》來看,也不過是節奏過於文藝,不像是個商業動作片(更不要講像今天的「超英」作品),但是依然不至於落到今天這麼羸弱的故事。 即便是票房大敗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電影還真的是尚可一看,所反映的內容也是具有現實意義,尤其是片中普通人對這些差點捐軀的愛國士兵的態度和認識的差異,遠比這部定位及其尷尬,既不像一部正經的動作片,也不像一部倫理片的《雙子殺手》要好的多..

所以我們也很困惑,李安這一次是真的犯迷糊了麼?

一場失敗的實驗

如果說這部電影中還有什麼內容值得思考一下的,那恐怕就是關於成長的話題了。尤其是片尾亨利對年輕20歲的自己那一段絮絮叨叨的對白,總算是還有了一點「李安」的感覺..

首先當然是亨利自己的退隱。在電影中,他反覆被對手和同伴強調是一個最精英的殺手;也同樣,他反覆自己強調,自己的退隱是因為自己的這些殺戮,終究讓他的良心不安。那些被他殺死的人似乎一直纏繞他的靈魂,以至於他都不敢「照鏡子」,不想看到自己變成什麼樣子.

好吧,51歲也許是年過半百的年齡,但看我們史皇保持的這種身形狀態,怎麼都不像一個「想不開」的人。(至少一個心理問題嚴重,惶惶不可終日,連鏡子都不敢照的人,怎麼可能還保持這麼好的競技狀態。)當然,也許這還真不是絕對。

姑且我們認同史皇是因為良心發現,不想再從事殺戮工作了。他反覆強調,自己這一生走來,也許是練就了一身的本事,但是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甚至從來沒有過另外一半,所以他極度試圖說服年輕版的自己不要再重走自己的很多路。

而另外一方面,大反派克雷又偏執的期望能夠製造出一個複製人,帶著本體的所有優點,卻沒有他的缺點。 所以小Henry的成長,在他的安排下,在每個關鍵的時間點,都會照著史皇當初成長軌跡來。

但是人類真的是可以被完全操控的生物麼? 無論是克雷也好,史皇自己也好,都忘記了人類本身是自主意識驅使的生物。即便是同樣的環境,同樣的經歷,不同的主體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思考,做出不同的想法和選擇。 要完全掌控一個人,其實是多少年來多少帝王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尤其是當製造者和作品之間始終有利益差異和衝突的時候,這種所謂的操縱和管理,從根本上不但不是一個牢固的鎖鏈,反而更像是一根隨時被點燃的導火索..

所以小Henry最終倒向自己的本體,甚至差點動手要殺了養育自己的克雷,因為他覺得克雷在利用他,欺騙他,甚至犧牲他。無論克雷怎樣描述自己對他的「父愛」,都擋不住他痛恨自己是一個「複製品」的怨念的報復心。

所以,你要對一個人好,要麼就真的不要帶任何私心,但凡牽扯了一點點利益關係(個人喜愛也是一種利益關聯),只要沒有處理好,產生衝突的時候,你會發現所有的親密,其實不過是表象..

因此克雷是個註定失敗的人,因為他太理想化,覺得通過技術就可以掌握一切。humm..說到這裡,突然覺得這部《雙子殺手》本身就是一個過於追求技術,覺得技術可以帶來一切的作品。  不知道李安是不是意識到,自己正在走著自己作品中失敗者的道路...

也許最好的成長,依然是讓任何事情自然的去觸碰現實。沒有在前進的道路上被荊棘刺傷過,便永遠不會珍惜曾經的陽關大道。

《雙子殺手》:一場失敗的實驗,電影內,電影外同樣.


R君,2019年10月29日,於上海

兵無常勢,水無定形

相關焦點

  • 李安最差的電影《雙子殺手》,卻在科技上成就了他
    《雙子殺手》,3D、4K、120幀,電影史上第一次熒幕『造人』。這次,李安更加瘋狂。是的,這就是《雙子殺手》的第一個野心,從視覺上震撼你。故事的主角殺手Henry Brogan意外遭到一名神秘殺手的追殺,令人費解的是這名神秘殺手竟可以預測Henry Brogan的一舉一動,在爭鬥中謎團逐漸解開,這名神秘殺手竟是Henry本人的克隆體!兩個自我之間的爭鬥,激烈刺激的打鬥場面,構成這部科幻動作片的內核。
  • 未來電影是什麼樣?李安的答案是《雙子殺手》
    —— 李安無論你是普通影迷、電影從業者,還是對未來好奇的極客,李安的新片《雙子殺手》都是你一定要走進影院看的作品。而且至少要看一次 60幀+3D 版本的。△ 《雙子殺手》定檔10月18日它是「處於電影產業鏈最頂端」的奧斯卡金獎導演,為了推動行業邊界而做的創新。這裡面有李安眼中電影的未來。《雙子殺手》劇本成型於1997年,那是《終結者》《黑客帝國》等動作硬漢和硬核科幻盛行的年代。
  • 李安《雙子殺手》最全觀影指南
    基於這兩點,這就不是一部普通的動作科幻片。但李安的這次嘗試又是一次對觀眾考驗的角力。11(美國)安叔的《雙子殺手》,從片名就可以直觀感受得到,這是一部一人兩角的電影。」數字造人「的影像歷史到李安這裡已經登峰造極,真假難辨。《雙子殺手》的最特別之處就在於這裡,一個演員同時飾演年齡跨度大的兩個角色。
  • 《雙子殺手》爆冷,李安度過了最尷尬的一次生日
    是,牛肉麵也好吃,但不該是李安。不該是他。電影滑鐵盧?李安跌落神壇?史皇票房毒藥?貼標籤之前,讓我們想想到底是《雙子殺手》配不上李安,抑或是這屆觀眾配不上《雙子殺手》?《雙子殺手》講老梗老梗又咋了???《雙子殺手》的核心是複製人。
  • 《雙子殺手》:李安還是在拍文藝片
    《雙子殺手》的北美口碑和票房都不理想,投資虧損已成定局。而豆瓣評分只有7.1。這對於一出手就長期穩定在8.5分的李安來說,就是不及格的成績。全世界只有一個獨特的李安導演,所以他的作品必須滿足某種期待。觀眾走進影院看《雙子殺手》,不是為了槍戰的火爆場面,或是好萊塢一線明星的面孔,而是奔著「李安」這塊金字招牌去的。在日益被漫威大片佔據的電影工業中,我們期待某種前所未見的驚喜。比如宣傳中的「電影的未來——120幀」。然而驚喜寥寥無幾。放映幀數的提升並沒有帶來多少令人震驚的畫面效果。對於「李安」來說,缺乏驚喜,就是失敗。
  • 《雙子殺手》:李安的進與退
    》是爛片,也不覺得李安這一次失手。原因很簡單:雖然它的故事老套,而且李安拍了定本(無權修改的劇本)。但是新技術是錦上添花並未喧賓奪主。故事不差,只不過老套罷了。所以這一次的威爾史密斯演技在線,120幀或60幀的效果加分不少,動作場面更是三場大戰各有千秋,作為商業片,《雙子殺手》完全可看,甚至在部分迷戀傳統動作片和科幻片的影迷群體那裡,依舊好看。
  • 李安導演的《雙子殺手》到底怎麼了???
    這兩部影片,分別是昆汀的《好萊塢往事》,以及李安的新作《雙子殺手》。不過,如今回頭再看,其實還蠻諷刺的。因為,《好萊塢往事》已經宣布撤檔,具體什麼時候能上,誰也說不準。而李安導演的《雙子殺手》雖然如期上映,但是,卻遭遇了非常大的質疑。
  • 《雙子殺手》「失去的純真」的主題,是李安最感興趣的
    由李安導演,威爾·史密斯主演的《雙子殺手》已於10月18日全國公映,電影中51歲的威爾·史密斯被一個23歲年輕版的自己追殺,展開了一場我與我的對決。因為4k/3D/120幀的拍攝方式,還要用特效製作年輕版威爾·史密斯的數字人,《雙子殺手》是一個特別燒錢的項目。即便是曾經拿過兩座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李安,想要在好萊塢拿到投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李安《雙子殺手》定檔,掀起高格式電影觀影熱潮!
    李安導演、威爾·史密斯主演,被全世界影迷期待已久的《雙子殺手》將在10月18日國內上映!他的每一部電影作品,不論是早期情感三部曲的《飲食男女》,還是之後登陸好萊塢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都能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隔閡,用娓娓道來的情感故事和精彩紛呈的特技效果對影迷實施一擊即中的「精準打擊」。即將上映的《雙子殺手》自然備受世界影迷期待。
  • 李安和他的《雙子殺手》:孤獨的開拓者
    10月18日凌晨0點,李安的新片《雙子殺手》上映了。北京能夠滿足120幀/4K/3D放映要求的影廳並不多。當晚,朝陽大悅城的金逸影廳內,除了前兩排和最邊角的座位,幾乎全都坐得滿滿當當。考慮到超過200元的票價,這個場景不能算不熱鬧。對於李安而言,這部電影是別有意義的。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之後,這是他拍攝的第二部120幀電影。
  • 《雙子殺手》,李安與史皇合作,對戰爭最含蓄的諷刺
    李安,第3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說實話,看電影《雙子殺手》,其實就是衝著李安的名頭去的,畢竟作為第一個拿到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的亞裔導演,李安兩個字可以說就是品質的保證。
  • 認「幀」看李安!《雙子殺手》引領電影技術革新
    1905電影網訊日前,由李安導演,威爾·史密斯主演的影片《雙子殺手》正式登陸中國院線。影片採用了3D+4K+120幀高技術規格製作,再次在全球影視創作領域掀起新潮。《雙子殺手》是李安第14部導演作品。曾製作《阿凡達》《指環王》《復仇者聯盟》的好萊塢頂級特效團隊聚集了數百位特效師,潛心打磨足足2年,最終呈現出這場電影史上前所未見的奇觀。李安表示:「用數碼去重新創造一個角色,在故事中取信於人,這個挑戰是從未有過的。」對於《雙子殺手》這樣一部走在時代前列的技術革新電影,顯然,選擇120/60幀的高幀率版才能夠獲得最酣暢淋漓的觀影效果。
  • 《雙子殺手》:李安與威爾·史密斯,最想遇見的是那一年的自己
    2019年,李安推出了他的第十四部導演作品《雙子殺手》。電影講述了一個重逢的故事,即將退休的特工,遇到了二十幾年前的自己,那個曾經的自己如此地熟悉,一種父子般的感情油然而生,而這個年輕的自己的任務,卻是殺掉自己。
  • 李安眼中的電影工業下一步:新片《雙子殺手》即將上映,李安談為何...
    時隔三年,李安終於帶著新片回歸。備受關注的李安新作《雙子殺手》近日發布了一組「李安說」話題劇照,剖白了李安拍完這部新片後,內心的感悟和思索。《喜宴》、《臥虎藏龍》、《斷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從影30年,李安不僅為大家帶來了許多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更難得的是,李安幾乎每一部作品都在尋求突破,一次次踏出安全區,探索新的類型。這一次,時隔三年回歸影壇,李安又玩起了「新花樣」,不僅嘗試科幻動作題材,更首次挑戰超燃動作場面。
  • 《雙子殺手》中國首映 李安打造「好萊塢最貴男演員」
    國際在線消息:10月14日,電影《雙子殺手》在上海舉辦了中國新聞發布會,不僅電影導演李安、製片人傑瑞·布魯克海默、主演威爾·史密斯悉數亮相,電影的重磅嘉賓,特效的年輕威爾·史密斯Junior也以特殊方式來到了現場。
  • 10億成本的《雙子殺手》將巨虧,但這並不影響李安成為「殺手」
    不是單純的炫技,而是用技術承載更多的電影語言,李安的這種探索,有望為電影行業打開新的局面。「這麼多年看下來,我覺得電影這一行真是形勢比人強。」李安在《十年一覺電影夢》裡的這句感嘆,著實應景。李安一直沉迷的3D+4K+120幀,就是領先整個電影行業的「形勢」,現在的市場可能還沒有完全接納這項科技的魅力,或者目前的科技與劇本的結合暫時還沒有打動足夠多的觀眾,但毫無疑問,這項科技將是電影未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李安就是那個來自未來的「殺手」。命題作文《雙子殺手》蟄伏三年,李安新作上映了。
  • 超級3D電影《雙子殺手》背後:李安的實驗,復星的大棋局
    上周六《雙子殺手》北京首映活動的導演交流環節上,許多現場觀眾不禁感嘆道。李安上臺前,一旁的工作人員還特地叮囑負責現場音頻的同事把音量開大。「因為李安拍這個電影是體力活,三年時間,快把他的體力耗盡了。」一位內部人士告訴小娛。兩個月前他曾見過正在處理影片後期的李安,目睹過他更為憔悴的一面。執導《雙子殺手》對於李安來說,確實不易。
  • 《雙子殺手》劇情爛?李安拍的可不是動作片
    我覺得李安也深知這一點,所以在《雙子殺手》裡,並沒有太多那些動作片常見的快速移動鏡頭,晃動鏡頭等等。我非常喜歡李安的《雙子殺手》因為我覺得李安是一個開拓者,《雙子殺手》也是具有開拓性的電影。現在的24幀註定會被120幀甚至更高的幀率所替代。
  • 李安和他的《雙子殺手》為電影行業帶來了什麼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嘗試了3D,《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體驗了前所未有的120幀,而到了這部《雙子殺手》,不僅繼續帶來120幀、4K、3D的高規格,又用上了最先進的特效。李安和維塔工作室合作用CG技術製作一個20多歲年輕版威爾·史密斯,這是極具創新精神和突破的。
  • 《雙子殺手》撲街:人們不再相信李安的魔法
    沒錯,他就是李安。一個集萬千才華與榮耀於一身的導演。都說有個「李開復」,他用「AI技術」極大地「開復」了我們的視野。那還有個「李顛覆」,他用「120幀技術」極大地「顛覆」了我們對於電影的認知。而《雙子殺手》就是李安對傳統電影技術的一次「big challenge(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