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初次戀愛,47歲結婚——「彼得兔之母」的傳奇人生

2021-02-22 Susie英國遊學記

隨著真人動畫《彼得兔》2018年2月份在中國大陸的上映,「百歲網紅」彼得兔又火了一把。這隻穿著藍色外套的十分討喜的野兔「男孩」,作為英國兒童文學暢銷書《彼得兔的故事》的主人公,於1902年首次出現在英國大眾的視野中,經過幾十年歲月的沉澱,他在英國已家喻戶曉。彼得兔就像愛麗絲、瘋帽匠、小飛俠(彼得潘)一樣,成為了英國人心目中不可替代的文化符號。

而彼得兔系列的作者,英國兒童文學家碧翠絲·波特(下文簡稱波特小姐),她的人生更像一個傳奇。波特小姐不僅是一名出色的文學家,還是個自學成才的植物學家,更了不起的是,她還是那個年代女性獨立思想的先驅。在那個女人23歲還沒嫁人就被認作「剩女」的年代,她卻勇于堅持不婚,直至遇到真愛。今天就講講波特小姐的故事吧。

碧翠絲·波特(Beatrix Potter)出生於1886年的倫敦,家境十分富裕。良好的經濟條件,讓波特小姐可以從小自由的學習素描和水彩,而其父恬淡、親近自然的個性,也允許她經常去農場觀察小動物。波特小姐也沒有辜負父親的培養,10多歲的時候就展現出了她驚人的想像力和講故事的天賦。她的弟弟成為了她的第一個粉絲,年幼的他每天晚上要聽姐姐講一個故事才肯睡覺。

波特小姐無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按照她母親海倫的想法,這麼可愛有才華的女兒將來肯定會像自己一樣,年紀輕輕嫁就給上流社會的紳士,定期參加茶話會,去高級劇院看戲,夏天在湖區的莊園度假,成為社交活動中的焦點(參照傳記電影《波特小姐》,根據碧翠絲的真實經歷改編)。然而,我們特立獨行的波特小姐並沒有接受母親的那一套。

她不甘於做一隻金絲籠裡的富貴鳥兒,她要用手中的筆,創造自己想要的世界。15歲的她,開始用自己創造的密語寫日記,記錄自己每天的奇思妙想。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她30歲,那時寫一本童書的想法開始在她的腦海裡成形了。

在這15年裡她一直沒有戀愛,她並不是沒有人追,而是她壓根兒看不上那些每天只知道喝酒、打獵,拿著父母的遺產混吃等死的貴族公子哥們。

這麼自然不做作,有教養,又活潑愛笑的女人,怎麼會沒有人愛呢?於是,32歲那年,她遇到了自己的初戀。波特小姐的那個他(諾曼·沃恩),是個剛剛入行的出版商,在自家兄弟們經營的出版社裡幫忙,波特小姐是他的第一個客戶。

在當時的英國社會,女人出書被看作是一件不太正常的事。因為那時候的人們覺得女人的天地就應該是家裡的客廳和廚房(可笑的是現在還有人這麼想),一個真正上流社會的淑女是不應該天天和出版商、印刷廠工人打交道的。然而,波特小姐並不這麼認為,諾曼沃恩也不這麼認為。沃恩先生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波特小姐的才華,他認為她筆下這隻生動、活潑、調皮的兔子,一定會成為英國的明日之星。

事實證明,他的眼光是對的。

《彼得兔的故事》一經出版就得到了英國廣大讀者們的好評,連遠在印度殖民地的一些英國官員們也要託倫敦的朋友 「代購」。當波特小姐和沃恩先生站在書店的櫥窗前,看著託盤上那本精緻的印著兔子封面的童書時,他們二人就像兩個看到糖果的孩子一樣激動。

(碧翠絲的寵物兔子,彼得兔的原型。圖片來自英國彼得兔官網。)

兩人一起去喝下午茶慶功。諾曼沃恩發現,自己已經不知不覺愛上了這個有著孩子般純淨眼神的「大齡女青年」。而碧翠絲,因為和諾曼的合作即將告一段落,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這時,諾曼鼓起勇氣說,我希望您還有新的故事,這樣我們就可以繼續合作了。

於是他們不僅僅是合作夥伴,還成了朋友。那一年的聖誕節,波特小姐邀請了諾曼沃恩來參加家庭派對,理由是想給他看自己最新的書稿。儘管母親海倫認為她這種行為有失身份,波特小姐還是堅持邀請了他。也是在這個聖誕節,諾曼沃恩向她表白了,他說自己一直堅持不婚主義的,直到遇見了她,希望她可以考慮嫁給他。而我們一直也堅持著不婚主義的波特小姐,流著淚答應了。

毫無疑問,這樁婚事遭到了女方母親的強烈反對。母親以不分給她財產相威脅來阻止這場婚姻,而波特小姐只是很克制的說了一句我是個出版作家,我自己可以掙錢。事實上,波特小姐比自己表現的要有錢的多,在她答應諾曼求婚的時候,她的版稅收入已經足夠在湖區買一座莊園了。

試問,世間有幾個女人能像波特小姐這麼霸氣?也許在18歲的時候,我們都有夢想,都認為自己某一天可以做成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可是能堅持初心的有幾個?我們明明不想和一個沒有感覺的人結婚,卻迫於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只能找一個「合適的」就嫁了,然後讓餘生在遺憾和迷茫中度過。

波特小姐是勇敢的, 因為她敢於做自己,敢於追尋自己的夢想,敢於直面社會給她的壓力。

波特小姐也是幸運的,因為她有源源不斷的靈感,她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她遇到了她的伯樂,她的靈魂伴侶。

可她也是不幸的,在她和諾曼訂婚後的一個月,諾曼死於白血病。而這無疑於一個驚天霹靂,擊垮了她。

她足不出戶,每天一個人在深夜裡痛哭,想念著諾曼。

她試圖集中精力創作,可握著筆的手卻在顫抖。

過了很久很久,當她終於不在深夜裡哭泣的時候,她買下了溫德米爾湖區的一片農場。那是她童年觀察小動物的地方,她要在這裡繼續寫作,繼續她和諾曼的夢想。讓彼得兔、班傑明、刺蝟太太和那片菜園子,帶著她和諾曼的愛繼續生活下去。

就這樣,波特小姐又獨身了15年。在這段時間裡,她筆耕不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小動物的故事。直至47歲那年,她遇到了環保主義者William Heels, 她終於重新去愛,並和他步入婚姻。

一個女人堅持到47歲才結婚,需要怎麼樣的勇氣和決心?我相信正因為經濟能力的強大和內心的富足,才讓她有這樣的勇氣。她不需要用婚姻來換取「長期飯票」,不需要用隨大流來獲得主流社會的肯定,更不需要一天到晚刻意的引起別人注意,靠譁眾取寵來填補內心的空虛。這個社會對於單身的人總是有太多惡意揣測,如果一個人長期保持單身,就會有人八卦他是不是心理有問題,或者評價她「眼光太高 」(自以為是的潛臺詞)。可是,日子是自己要過的,我們不能代替別人吃喝拉撒,不能代他們享受快樂或承受磨難,那我們又有什麼權利去隨意評判別人的選擇呢?

(圖片來自英國彼得兔官網)

我可以理解波特小姐的選擇 —— 有些人選擇單身,可能只是因為他們目前很享受一個人的時光,或者因為他們還沒遇到那個集朋友、愛人、靈魂伴侶於一身的人而已。

那些能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的人,他們是幸運的。如果我們沒有那麼幸運,那我們只能更努力的工作,努力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因為錢和愛情,我們都要。

相關焦點

  • 「彼得兔之母」——波特小姐的傳奇人生
    青年波特她47歲才結婚,是忠誠的環境保護者,是獨樹一幟的作家,是出色的畫家,是打破門第界限的自由戀愛者,是戰天鬥地的下鄉知青,是眼光獨到的企業家,還是個種田能手、牧業專家!她就是被譽為「彼得兔之母」的波特小姐!畢翠克絲·波特(BeatrixPotter,1866-1943),生於倫敦一個富有的家庭,她一直是一個害羞、內向的人,但是她的一生是真正的傳奇。她出身貴族,從未上過學,從小到大跟隨多位家庭教師學習閱讀、音樂以及美術。在那個時代富家女子多半如此。
  • 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硬核女作家,彼得兔之母,用版稅買4000英畝農場
    相信很多人這個對身穿藍色外套的彼得兔都不陌生,因為彼得兔的形象和故事太過經典,《彼得兔的故事》被編成了話劇、紀錄片、舞臺劇、電影,更是衍生了很多很多的周邊,深受人們喜愛。創作彼得兔的比阿特麗克絲波特,也因此被人們親切的稱為彼得兔的媽媽。
  • 了不起的她,彼得兔背後的故事
    有關於畢雅翠絲·波特的一生,有幾個簡略的重點:Beatrix Potter(1866-1943,終年77歲)生於倫敦,英國著名畫家、作家、湖區環境保護者。波特女士36歲時正式出版彼得兔的故事,此後一共創作了23個小童話,全部都是自己撰寫自己繪製插圖、編寫故事情節。
  • 永遠的彼得兔,永遠的波特,永遠的傳奇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893年畢翠克絲·波特在給一個小男孩的信裡隨手創造了彼得兔,100多年後,彼得兔的故事風靡全球……波特從一封純樸真誠的回信,到世界童話女王;憑藉驚人的繪畫天賦,留下百年不朽的歐美繪本標杆,她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留下保護完好的四千英畝土地……這位英國著名女作家兼插畫大師的一生可謂是傳奇,用愛和畫筆為世界開創了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
  • 真人版電影《彼得兔》你看嗎?
    電影寫了本來很自我的彼得兔逐步認識自己、原諒他人的故事。彼得兔喜歡的貝伊小姐和小麥奎格先生談戀愛了,他以搶奪菜園的名義和小麥奎格展開決鬥,帶領一群動物,把小麥奎格先生整得鼻青臉腫、焦頭爛額,但彼得兔也付出了兔子窩被炸的代價——而且還是他自己摁下的炸彈按鈕。
  • 彼得兔背後的故事:這個一百多年前的英國女人,活得太精彩了!
    電影《彼得兔》正在熱映這部片子簡直就是一部倫敦宣傳片啊讓人不僅對倫敦也對老牌百貨商場Harrods充滿嚮往不過,今天置愛要介紹的是彼得兔背後的英國傳奇女畫家波特女士出生於富裕家庭,在她的77年的人生裡,39歲時第一次訂婚,不幸的是未婚夫訂婚一個月後病故;47歲時,她再度決定結婚,這次婚姻一直幸福地持續到她過世。英國湖區的美景能不受工業化影響,和波特女士的努力分不開,她一直不斷用稿費在湖區購買土地。她捐贈了四千多英畝的土地給英國的公益機構。
  • 豆瓣高分電影《彼得兔》火熱上映,背後的八卦更精彩
    英文繪本推廣人▲親子閱讀踐行者點擊標題下方 毛媽carol 關注 1200多個繪本音頻、兒童歌謠免費聽3月要上映的電影彼得兔,早在1月就已經刷爆了朋友圈。這隻受到火爆歡迎的小兔子,就是世紀之書《彼得兔經典故事全集》中的主角。這套總銷量超過1.5億冊的書,地位就相當於兒童文學中的聖經。
  • 彼得兔鬧元宵
    看了以這位「不聽話」小兔為線索發生一系列友情、親情的趣味緊張情節,你會發現,這不就是小時候父母讓我們這樣做,而我們就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的經典片段嗎?看到這裡如果有想一家人元宵去看電影的家長們,不妨先給孩子讀一讀《彼得兔》書籍,先從書上認識這隻頑皮的兔子「彼得兔」。
  • 這只比得兔,還是原來的彼得兔嗎?
    《比得兔》電影終於上映了。我還沒有看過,但從預告片來看,這隻現代電影高科技打造出來的CGI比得兔,與我心中那隻穿著藍色外套、調皮而溫柔的、名叫「彼得」的小兔子,似乎根本不是一隻兔子。所以,請縱容一個老讀者的偏心,讓我們重新回到115年前的彼得兔與它的創造者——維多利亞時代奇女子波特小姐的世界。
  • 萌人一臉的彼得兔,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而波特小姐,更被人記住的,是她創造的形象——彼得兔。用今天的話說,彼得兔是一個世界性的網紅,而且是個114歲的網紅。全球銷售逾1.5億本。因此,值彼得兔的創造者——女作家波特小姐(Beatrix Potter)誕辰150周年之際,英國皇家郵政、英國皇家造幣廠都趁熱推出了相關紀念郵票與紀念幣。
  • 這位英倫玫瑰的書狂賣了1.5億本,卻活到47歲才脫離父母
    而波特小姐,更被人記住的,是她創造的形象——彼得兔。用今天的話說,彼得兔是一個世界性的網紅,而且是個114歲的網紅。全球銷售逾1.5億本。連小王子的周歲生日趴,都以彼得兔為主題。因此,值彼得兔的創造者——女作家波特小姐(Beatrix Potter)誕辰150周年之際,英國皇家郵政、英國皇家造幣廠都趁熱推出了相關紀念郵票與紀念幣。而波特小姐自己呢?人生十分抓馬。
  • 每個家庭都應該有一套「彼得兔」
    童話既要有趣,同時還能幫助孩子成長,就是這套擁有百年歷史的童話巔峰之作——《彼得兔經典故事集》。彼得兔已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童話角色之一,被稱作「不可逾越的經典」,「兒童文學中的聖經」。 世紀之書」美國《出版者周刊》「所有時代暢銷書」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世界圖畫書100選》美國國家教育協會「100本童書」兒童文學中的《聖經》兒童成長必讀—啟迪心靈的成長繪本       《彼得兔的故事》是1983年碧翠克絲·波特寫給她家庭教師的五歲兒子的信件
  • (免費送電影資源)豆瓣高分電影《彼得兔》火熱上映,背後的八卦更精彩
    這隻受到火爆歡迎的小兔子,就是世紀之書《彼得兔經典故事全集》中的主角。這套總銷量超過1.5億冊的書,地位就相當於兒童文學中的聖經。一起來看看這套影響到幾代孩子和幾代童書作家的繪本吧。維多利亞的傳奇天才:碧翠克斯·波特
  • 英文動畫《彼得兔》比得兔 英文版第一季
    英文動畫片《彼得兔》第一季,英文名為Peter Rabbit,又譯作:比得兔,帶英文外掛字幕。
  • 《比得兔》彼得兔的故事。
    電影(彼得兔),是一部英國百年經典的電影。前面先說,他們弄死了大麥格老人,是因為他78年亂吃東西,和被比得兔家人氣死的所以得了心臟病。而彼得兔的爸爸也是被他弄死的。所以彼得兔想報復他。自從大麥格老人死了之後,彼得兔,認為這座莊園都歸了他。所以讓所有動物在裡面吃喝玩樂。
  • 彼得兔跑酷
    彼得兔跑酷玩家在這裡模擬彼得兔形象來完成各種跑酷挑戰,這裡的畫風卡通有趣,不同的跑酷賽道難易度也不同,每個玩家操控不同形象的彼得兔在線跑酷超刺激呢,而且這裡還有不同的障礙解鎖等道具,還可以在線裝扮你的彼得兔形象哦。
  • 雙語有聲版彼得兔的故事來了!
    彼得兔故事集 雙語有聲紀念版》是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品所有中英雙語朗讀者都是來自輕鬆調頻EZFM的一線主播它就是《彼得兔故事集-雙語有聲紀念版(全24篇)》如果你沒有聽說過彼得兔的名字,你一定見過這些熟悉的童話形象:
  • 彼得兔的花園真實存在?當煩了貴族小姐,她搬進山頂農舍,用童話反抗現實!
    >要說最經典的童話故事,彼得兔絕對能排前三。就在去年,彼得兔的電影在國內上映,大朋友小朋友都去看,掀起一陣懷舊熱潮。後來,諾艾爾患猩紅熱病倒了,碧翠絲畫了一系列兔子冒險的故事鼓勵他,主角名就叫「彼得兔」。
  • 歡迎來到彼得兔的童話世界
    淘氣的彼得兔以及它的好朋友湯姆小貓生活在一個平靜又迷人的世界裡,每天發生著滑稽又好玩的趣事,要是能走進他們的童話世界,大概做夢都會笑出聲來吧。       說到家喻戶曉的彼得兔,我們一定不會忘記創作它的大功臣,英國頂級繪畫大師畢翠克絲·波特(Beatrix Potter)。
  • 今天,我們帶孩子一起了解一下彼得兔的媽媽
    他們有的人會在作品裡坦露一點點傳奇經歷,但是更多的,卻成為了作品的底色,仿佛夕陽中七彩霞光下的那一輪太陽。這是我讀過《永遠的波特——彼得兔的媽媽》這本書之後的感悟,比阿特麗克絲·波特,這位創作出彼得兔、提棘·溫可太太等經典動物形象的作家,用她靈動的文筆,細膩而精緻的水彩,將文字和圖畫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成為後代人創作的靈感來源,當然,也為孩子們留下了美好的童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