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的《向日葵》:運用筆觸表現力的手法,勾勒出另一種獨特魅力

2020-12-26 允熙藝術

《向日葵》是梵谷居住於法國南部時所作的畫作。這幅畫裡面仿佛飽含著熾熱的火焰,熱烈而又孤絕的生命情感,本文通過分析《向日葵》中的筆觸表現力在油畫創作中的意義及其運用。

《向日葵》不僅是梵谷的代表作品,也是一部展現作者精神世界的作品,是藝術史上的一座豐碑。本文通過畫家粗厚有力的筆觸以及強烈的色彩對比,以及別出心裁的創作手法給觀者帶來強大的視覺衝擊力,來探討筆觸表現力在油畫創作中的意義及其運用。

一、梵谷《向日葵》的創作背景

梵谷是後印象畫派傑出的代表之一,他在繪畫上取得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其對筆觸的創作與表現,值得我們學習與研究。

《向日葵》這幅畫是梵谷1888年創作於法國南部阿爾小城的作品。小城整日洋溢著明媚燦爛的陽光,這種情景也感染了畫家的心情,懷著熾熱的感情,梵谷用粗厚有力的筆觸以及單純的強烈的色彩對比,給後世留下了這幅視覺衝擊力極強的作品。

向日葵是梵谷對於生活的態度,也是他理想的追求,他將熾熱的感情融入到了向日葵當中,使得向日葵具有了生命力。

二、梵谷《向日葵》中的筆觸

(一)題材與筆觸的聯繫

梵谷畫向日葵是將太陽與自己本身融為了一體,他把熱情奔放的向日葵用別出心裁的筆觸手法表現出來,來表達自己飽受生活打擊後心懷著的希望、激情。

梵谷筆下的向日葵是美好的、熱烈的、充滿生機的,展示出了畫家內心非比尋常的激情與渴望,向日葵仿佛就要突破畫框,湧到觀者的眼前,這裡面隱藏著畫家一種難以克制的自我表達欲望,而且,這種感情熾熱得讓人感覺到十分震撼。

畫面的大部分空間被誇張的向日葵佔據,以一種形象上最強烈最直接的方式體現出希望的吶喊,這也是立體主義語言符號的表現。

(二)線條與筆觸的聯繫

在《向日葵》中,梵谷以線條化作筆觸,以筆觸化為線條,他為了表達情感與展現事物,對線條著力頗多。作品中線條的誇張大膽和扭曲,能讓觀者感受到畫面中的向日葵充滿著生命的力量。

繪畫離不開線條。美術活動中,創作者多運用線條來創作形象和表達自己思想感情,所以說線條在繪畫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深究這種創作手法,我們可以認為是為了隨心所欲表達內心情感的需要。

在這幅畫作中,畫家用個性的色彩、線條、透視和比例來表達向日葵,這與我們實際生活中所看到的向日葵不一致。然而,正是這種彎彎曲曲的線條,這種看似無羈卻有著深刻意味的創造風格,使得畫面中的向日葵充滿著生命的力量。

(三)色彩與筆觸的聯繫

在《向日葵》中,梵谷強化了色彩的精神作用,將色彩融於筆觸,將筆觸融入色彩。他所採用的色彩形式與它表達出來的內容是相互對應的,簡單的色彩可以凸顯出造型的特徵,也可以突顯出畫面色彩的意蘊。

畫家並無試圖聯想現實情況中的個人經歷,我們在畫面上看不到他內心的悲愴、苦悶、哀傷、同情,看不到灰色,看不到黑色。有的只是明亮的黃色以及深深淺淺的藍色底子。

《向日葵》是作者梵谷在巴黎結識過印象主義畫家後,梵谷追求的色調逐漸明亮起來,那些輝煌的沒有調和過的色彩。不過,梵谷所表現的色彩特徵與印象主義畫家的色彩有很大差異。

他早期的油畫作品中喜歡用褐色調,這原是荷蘭畫派的一種特點,但在他天性中唯有一種波瀾起伏的熱情,縱使他拋棄荷蘭畫派一貫的低沉和暗淡的特點,並且迅速地離開了印象派。梵谷的油畫作品色彩鮮明,色調明快,質樸且單純,富有很強的表現力和衝擊力。

透過顏色,畫家所要表達的,不只是作為一個藝術家所要表達的,而是作為一個人受生活打擊後所要表達的感情,這幅畫不僅充分表達出了這種希望與激情,同時還以一種悲壯的情感觸動著人們的神經,幹擾著人們的靈魂。

(四)構圖與筆觸的聯繫

在《向日葵》中,畫家明確了筆觸在畫面構圖中的作用,乍看之下的《向日葵》,非常隨意的形象組織及構圖安排,會讓我們感覺到這就是一副風景畫。然而,當我們細心觀察《向日葵》時,卻覺察到在這方正的畫面空間裡,經歷畫家精密的構想與斟酌,全部形體與圖象,有一個軸承相同的順序。儘管諸多動感的形象是生活常見事物的素描,然而它們的結構形式卻流露出了某種古典的意蘊。

這種震撼在初次見到《向日葵》時再次出現,梵谷打破並消解布局上穩定的傳統三角形,將景物通過畫面變異來表現。把構圖的主要注意力放到了花朵上,各種形態的向日葵擠在花瓶裡綻放,挑動著觀者的精神,又與希望的主題構成了邏輯上的合併。這種雄厚多變的形態細節,顯示出了梵谷在藝術上的深摯功力。

(五)情感與筆觸的聯繫

梵谷在《向日葵》中,運用了一些心理暗示的手法。讓我們對畫面所表達的內容與情感直截了當,毫無條件的接受著其在畫面中對自我情感的表達。

例如,向日葵會讓觀者感受到暖暖的心境,畫面中多用粗獷、流利的筆觸來表現向日葵的形態,從而表現自己對生活的希望與激情。那種感覺如沐春風、也像冬日坐在暖陽下曬太陽一樣,明亮、絢爛的色彩能趕走人們鬱悶的心情。從畫作,我們似乎可以看出,梵谷是一個非常溫暖的人,他本人也非常嚮往溫暖。

梵谷的筆觸像舞動的細小音符,既有力量,又有節奏,在《向日葵》這幅畫中,有幾朵向日葵正在怒放,我們可以感受到其生命力的強大,畫作中也有幾朵即將枯萎的花朵,我們仿佛可以看到花朵正在努力的仰起頭面向陽光。畫面中筆觸的變化,讓我們能感受到畫家自身的感情。

三、筆觸的表現力在油畫創作中的意義

作為繪畫語言的筆觸在油畫創作中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畫家表達情感的重要技巧,筆觸的形式豐富多彩,通常以長短,大小,粗細,力度,薄厚來表現事物,從而表達畫家的情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掌握筆觸在歷史中的發展與其所具有的表現力,可以增進我們的繪畫技巧,給我們的油畫學習和創作帶來針對性的理論指導,筆觸能夠體現出不同時期畫家不同的作畫方法,從這個方面來講,筆觸不僅僅是一種繪畫方法,更是一種情感升華。

梵谷對向日葵的表達也是巧妙的。他用簡化的手法描繪物體,使畫面富有平面感和裝飾感。畫面整體是黃色和橙色,花瓣和莖是由微妙的綠色和藍色來表現。線條和筆觸緊密排列,輕而重,慢而急,虛而實。這是梵谷對繪畫語言和繪畫力量的把握。

在其創作《向日葵》中所使用的藝術語言有時代脈絡性與目的性,作品中傳達著藝術家的話語,藝術作品的意義與存在時代密不可分,那麼其作品就必須放入特定脈絡下解讀,但是每一個新時代的到來都有屬於該時代的思想潮流,對於梵谷繪畫的評判都具有再審視的作用,逃不過時代於其作品的評價與解讀。

《向日葵》的另一個創作意義就是給後世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多數民眾親眼看見它以後,都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如今,只要看過《向日葵》的人,都會驚嘆其美麗與巧妙,以及給人帶來的精神衝擊。

直到今天,《向日葵》仍被大多數美術愛好者奉為珍寶。正是由於梵谷熱衷於藝術的創新,同時也不拋卻實際的表現,才能引領我們進入一個夢幻卻也真實的世界裡,在畫面形象所營建的世界裡,我們會有比視覺信息更多的感受,我們想像力會讓我們走得更深、更遠。

結語:

梵谷的一生短暫又坎坷,這段獨特的人生經歷讓他不僅是用心靈,而且是用生命在繪製畫作。

所以,在他的創作中,我們隨處可見充滿了狂放的激情,還有一種對宇宙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如今人們面對《向日葵》,內心深處無比震撼,為之著迷,為之揮筆,更為《向日葵》的真、情、美而歌頌。

每當接觸到形形色色的畫作時,映入腦海中的是畫作是否表達了繪畫本質,唯美、唯真,以至於這種判斷來引導我們進行創作。《向日葵》讓我們獲益匪淺,它引領著我們對藝術的追求,是人類共同的財富。

梵谷的《向日葵》運用筆觸表現力的手法,表達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1孫天宇2017《淺析油畫筆觸在創作中的運用》,《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陳智勇2016《梵谷油畫筆觸的藝術情感體驗》,《美與時代》第5期。3範真2010《從向日葵看梵谷油畫之美》,《時代文學》(上)第三期。

相關焦點

  • 梵谷名畫《向日葵》賞讀
    梵谷,一個世紀前,偉大的荷蘭畫家梵谷,用極為強烈的色彩對比和飽含激情的有力筆觸,畫出了金色的向日葵。仔細的看,它有與一般葵花細尖花瓣不同的橢圓花瓣,讓人親身體驗了梵谷對生命的體驗和神奇的光與影色彩。每次看梵谷的向日葵,都能讓我的靈魂為之震撼 他的畫,如燃燒般的絲柏、風吹過的麥田、夜幕中的咖啡廳,燦爛迷人的星光……,每一個細節都散發出溫暖和動蕩的激情,一幅幅狂囂般的畫面,都是梵谷孤獨內心底層最深的吶喊。
  • 向日葵究竟有著怎樣的魔力,讓梵谷如此著迷?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畫作是,傳奇大師梵谷的代表作——《向日葵》,關於這幅畫的好,小學老師就告訴我們了,每個人都知道,但是我們並不知道的是梵谷為什麼要畫向日葵?而且世界上的花千千萬,為什麼梵谷卻偏愛向日葵呢?
  • 名畫圖鑑|梵谷為什麼喜歡畫向日葵?
    起初,梵谷深受傳教士父親的影響
  • 梵谷到底畫了幾幅向日葵?
    印象派的畫家們想擺脫傳統繪畫立體感」和畫面「景深」的束縛,引用了浮世繪的二度空間平面性的創作理念,先用線條描繪物象的輪廓後再加以著色,線條的勾勒與平面的著色,不加添光線的明暗變化,僅突顯色彩和線條機能,創作出觀念強烈的繪畫作品。
  • 《向日葵》梵谷Sunflowers Vincent van Gogh
    日本版本的15朵向日葵是梵谷筆觸最重的一幅,花瓶和桌面的油彩明顯突出,花莖部分變成暗綠色,花蕊成熟,呈現棕褐色。畫面中有些花朵是新鮮綻放的,閃爍著光暈,花瓣如同火焰一樣,還有一些花朵已經結了籽,整體呈現了向日葵由盛放到凋謝各個不同階段的形態。梵谷和其他畫花卉靜物畫的畫家不一樣的是,在練習描繪了很多不同的花卉之後,梵谷最後選擇了一個特別的品種: 向日葵。他的畫家同行們都認為向日葵或許有些粗糙,不夠精緻,但這正是梵谷最喜歡的,在給提奧的信中,梵谷表示:「可以說,向日葵是屬於我的花」。
  • 畫向日葵,不光梵谷,還有很多名家,對比油畫與國畫之不同
    其實梵谷在向日葵上是創作了由11幅作品,當然我們就不一一羅列了,簡單放上幾幅,大家對比一下吧。找找區別。整體畫風是相似的,其實說實話很多人說有多偉大,作者才疏學淺沒看出來。「他生前並未得到社會的承認。細節圖題跋/日無私照獨此花,向日傾心,加以莖高葉大大,非纖媚之一種,喜畫存之。白石並記。長苗春日如烘暖,損葉秋風似剪齊。知感舊恩惟此種,心隨落日尚依依。齊璜杏子塢老民又題。
  • 梵谷:痛苦便是人生,逆境中畫出的杏花,不再有向日葵的熱烈奔放
    作為當今世界上最為出名的畫家之一,梵谷的一生幾乎都被擠迫在命運的邊緣,飽嘗世態炎涼和心靈創傷,正是來源於生活的苦難,造就了他畫作中深刻的人生蘊意和個人獨特的精神世界。梵谷死於自殺,他精神錯亂,死的時候才37歲,他創作了大量的畫作,卻只在生前賣出過一幅畫。
  • 梵谷到底畫過幾幅《向日葵》?只知道一幅的你out了
    ——梵谷梵谷以向日葵為主要表現內容的繪畫作品目前所知有11幅(現存10幅,其中1幅在二戰時期被毀),分為兩個時間段創作,前4幅平放在畫面中的向日葵,即「剪下的向日葵」完成於梵谷的巴黎生活時期,後7幅插在花瓶中的向日葵則完成於阿爾勒時期。
  • 7位油畫家受梵谷「向日葵」啟發,畫了7幅葵花,哪一幅更接近梵谷
    畫了四幅向日葵油畫,梵谷打算用這些畫裝飾高更的房間。在他的油畫《向日葵》中,黃色的花朵簇擁在露天裡,襯託著藍天,中間那朵花幾乎要從畫面中炸開了。藍色的使用非常大膽,對比鮮明的補色運用深受梵谷的影響,這幅畫展示了深藍色天空下所看到的景象。
  • 廣州梵谷星空藝術館,一場魔幻視覺盛宴中,感知傳世佳作的魅力
    對於極具這個傳奇色彩的畫家的生平以及其創作的聞名遐邇的傳世佳作《向日葵》都充滿了無限的嚮往,嚮往在某一個機緣巧合下能一睹為快,只可惜,這些年雖然走過國內國外不少地方,始終沒能一嘗夙願。上周末終於不用飛躍千山萬水,就能在廣州本地--梵谷星空館欣賞到他的藝術佳作。梵谷星空藝術館呈現的色彩和場景帶我們回到他生活的年代,去感受他所領略的一切風光和人文。
  • 梵谷與他的名畫《向日葵》
    著名荷蘭畫家梵谷是現代印象派繪畫藝術的傑出代表,他的作品《向日葵》幾乎無人不曉。梵谷非常喜歡畫向日葵,這幾乎成了梵谷的代表作品。那麼梵谷到底畫過幾幅《向日葵》,為此有人專門作過統計,認為梵谷一生一共畫過11幅《向日葵》。
  • 梵谷究竟花了多少幅《向日葵》?
    梵谷是一位具有歷史責任感的藝術家,他是後印象派畫家的先驅,他的作品和對藝術的熱愛深深的影響了20世紀的藝術。《向日葵》是梵谷的代表作之一,他似乎非常喜愛畫向日葵,那麼梵谷一生中究竟畫過多少《向日葵》。為此有人專門做過統計,並認為梵谷大約畫過六幅《向日葵》。最初梵谷畫了四幅油畫《向日葵》,畫面上的向日葵數量不一,其中一幅畫中僅有三朵向日葵,另一幅中有五朵向日葵,剩下的兩幅分別有十二朵和十四朵,在1888年創作的十四朵《向日葵》被公認為梵谷的代表作,並拍賣至3950萬美元。
  • 筆觸的總和與筆觸,平凡與神聖,我們為什麼熱愛梵谷與他筆觸?
    梵谷《婦女頭像》1885年人類的思維有一種能力,即忽略我們所想忽略的,聚焦於我們所想聚焦的,且這個動作幾乎是在一瞬間完成。關於這一點認識我是從梵谷的畫作裡了解到的。就比如拿梵谷的《婦女頭像》一畫來說,梵谷在其上的筆觸是非常顯眼的,然而我們的眼目會忽略那些筆觸,首先從整體上去認識所有筆觸的總和,那個婦女。從這些筆觸所構成的婦女形象中,我們似乎感受到的是一種艱辛。就梵谷的生活狀態,他也只能接觸到底層的艱辛的民眾。
  • 梵谷展十月登陸杭城!最愛的《向日葵》、《星空》究竟有多美?致敬梵谷!
    後來,當看到他的作品《向日葵》、《星空》和《麥田》時,從此對這個瘋子的畫喜歡的一發不可收拾!喜歡他作品中明亮、鮮豔、溫暖的色彩世界。。。喜歡他的黃色,他的藍色,他的夜咖啡館和向日葵,以及各種天光雲影。。。 金秋十月,樂活在杭州小編最愛的那個永遠佇立在我心中的梵谷登陸杭城,小夥伴們,約嗎?梵谷來了! 這回將以史無前例的獨特方式空降杭城!
  • 名畫賞析-梵谷最出名的34張油畫作品
    這幅畫被認為是梵谷在黃房子裡面的最後一幅大型《向日葵》。在這幅作品中,再也看不到自畫像裡那種短促筆觸,在這裡,他的筆觸堅實有力,大膽恣肆,把向日葵絢麗的光澤、飽滿的輪廓描繪得淋漓盡致。他大膽地使用最強烈的色彩,因為他清楚地知道:"歲月將使它們變得暗淡,甚至過於暗淡。"儘管採取了種種保護措施,這些色彩仍然消褪了原有的光澤。
  • 梵谷《向日葵》:一曲生之嚮往,一段愛恨情仇
    最引人矚目的無疑是梵谷的《向日葵》。雖然兩人最終崩潰分手,但向日葵仍像信使一樣連接著二人,直至梵谷去世。而在後世,向日葵也成為梵谷的代名詞,如他所說:「好比芍藥屬於簡寧,蜀葵屬於郭斯特,而向日葵,屬於我。」
  • 向日葵永不枯敗的燦爛,燃燒生命的畫作,走進印象派大師梵谷
    他立刻從口袋裡翻出一截鉛筆和一封家信,在信紙背面迅速把那個邁著緩慢、沉重的腳步穿過黑色原野的背影畫了下來。他感覺到畫面上的人物、色彩表達了他多年想說的話,或者說引發了一種潛藏在他內心深處的不可遏制的衝動,那是自己久違的藝術世界、精神領地……這樣,梵谷無意間摸進了美術世界的大門。從此,梵谷刻苦習畫。
  • 梵谷的星月夜:誇張而捲曲的星雲,是從漩渦中跑出來的怒放的情感
    梵谷的代表作《星月夜》也是如此能撼動人的藝術品,文森特·梵谷是現代藝術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的畫作《星月夜》創作於梵谷動蕩的生命末期,在這幅畫裡,梵谷用深藍和明亮的黃色描繪出想像中的星空,牢牢吸引著所有觀賞者的目光。
  • 一部影片《至愛梵谷·星空之謎》偉大的梵谷,讓多少人留下眼淚!
    影片本身的風格就很獨特,通篇都是採用畫作的描繪,是很多優秀的畫家歷時許久才完成的,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製成的電影去紀念一位偉大的畫家,看得出內心的尊敬。從電影的一些劇情來看,也有一些值得思考之處。一位負責的郵差, 在人們都誤解梵谷時能夠看出梵谷的品質,送信的堅持也許是對大師的一種疼惜。
  • 梵谷奶奶:古稀之年,畫筆下的向日葵依然熾熱耀眼
    梵谷留給世人最知名的畫作有《星月夜》、自畫像系列以及向日葵系列等,梵谷的向日葵讓我們看到燃燒著的太陽和永遠不肯屈服的自由。 想必"梵谷奶奶"筆下的田園風光與它有神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