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是梵谷居住於法國南部時所作的畫作。這幅畫裡面仿佛飽含著熾熱的火焰,熱烈而又孤絕的生命情感,本文通過分析《向日葵》中的筆觸表現力在油畫創作中的意義及其運用。
《向日葵》不僅是梵谷的代表作品,也是一部展現作者精神世界的作品,是藝術史上的一座豐碑。本文通過畫家粗厚有力的筆觸以及強烈的色彩對比,以及別出心裁的創作手法給觀者帶來強大的視覺衝擊力,來探討筆觸表現力在油畫創作中的意義及其運用。
一、梵谷《向日葵》的創作背景
梵谷是後印象畫派傑出的代表之一,他在繪畫上取得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其對筆觸的創作與表現,值得我們學習與研究。
《向日葵》這幅畫是梵谷1888年創作於法國南部阿爾小城的作品。小城整日洋溢著明媚燦爛的陽光,這種情景也感染了畫家的心情,懷著熾熱的感情,梵谷用粗厚有力的筆觸以及單純的強烈的色彩對比,給後世留下了這幅視覺衝擊力極強的作品。
向日葵是梵谷對於生活的態度,也是他理想的追求,他將熾熱的感情融入到了向日葵當中,使得向日葵具有了生命力。
二、梵谷《向日葵》中的筆觸
(一)題材與筆觸的聯繫
梵谷畫向日葵是將太陽與自己本身融為了一體,他把熱情奔放的向日葵用別出心裁的筆觸手法表現出來,來表達自己飽受生活打擊後心懷著的希望、激情。
梵谷筆下的向日葵是美好的、熱烈的、充滿生機的,展示出了畫家內心非比尋常的激情與渴望,向日葵仿佛就要突破畫框,湧到觀者的眼前,這裡面隱藏著畫家一種難以克制的自我表達欲望,而且,這種感情熾熱得讓人感覺到十分震撼。
畫面的大部分空間被誇張的向日葵佔據,以一種形象上最強烈最直接的方式體現出希望的吶喊,這也是立體主義語言符號的表現。
(二)線條與筆觸的聯繫
在《向日葵》中,梵谷以線條化作筆觸,以筆觸化為線條,他為了表達情感與展現事物,對線條著力頗多。作品中線條的誇張大膽和扭曲,能讓觀者感受到畫面中的向日葵充滿著生命的力量。
繪畫離不開線條。美術活動中,創作者多運用線條來創作形象和表達自己思想感情,所以說線條在繪畫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深究這種創作手法,我們可以認為是為了隨心所欲表達內心情感的需要。
在這幅畫作中,畫家用個性的色彩、線條、透視和比例來表達向日葵,這與我們實際生活中所看到的向日葵不一致。然而,正是這種彎彎曲曲的線條,這種看似無羈卻有著深刻意味的創造風格,使得畫面中的向日葵充滿著生命的力量。
(三)色彩與筆觸的聯繫
在《向日葵》中,梵谷強化了色彩的精神作用,將色彩融於筆觸,將筆觸融入色彩。他所採用的色彩形式與它表達出來的內容是相互對應的,簡單的色彩可以凸顯出造型的特徵,也可以突顯出畫面色彩的意蘊。
畫家並無試圖聯想現實情況中的個人經歷,我們在畫面上看不到他內心的悲愴、苦悶、哀傷、同情,看不到灰色,看不到黑色。有的只是明亮的黃色以及深深淺淺的藍色底子。
《向日葵》是作者梵谷在巴黎結識過印象主義畫家後,梵谷追求的色調逐漸明亮起來,那些輝煌的沒有調和過的色彩。不過,梵谷所表現的色彩特徵與印象主義畫家的色彩有很大差異。
他早期的油畫作品中喜歡用褐色調,這原是荷蘭畫派的一種特點,但在他天性中唯有一種波瀾起伏的熱情,縱使他拋棄荷蘭畫派一貫的低沉和暗淡的特點,並且迅速地離開了印象派。梵谷的油畫作品色彩鮮明,色調明快,質樸且單純,富有很強的表現力和衝擊力。
透過顏色,畫家所要表達的,不只是作為一個藝術家所要表達的,而是作為一個人受生活打擊後所要表達的感情,這幅畫不僅充分表達出了這種希望與激情,同時還以一種悲壯的情感觸動著人們的神經,幹擾著人們的靈魂。
(四)構圖與筆觸的聯繫
在《向日葵》中,畫家明確了筆觸在畫面構圖中的作用,乍看之下的《向日葵》,非常隨意的形象組織及構圖安排,會讓我們感覺到這就是一副風景畫。然而,當我們細心觀察《向日葵》時,卻覺察到在這方正的畫面空間裡,經歷畫家精密的構想與斟酌,全部形體與圖象,有一個軸承相同的順序。儘管諸多動感的形象是生活常見事物的素描,然而它們的結構形式卻流露出了某種古典的意蘊。
這種震撼在初次見到《向日葵》時再次出現,梵谷打破並消解布局上穩定的傳統三角形,將景物通過畫面變異來表現。把構圖的主要注意力放到了花朵上,各種形態的向日葵擠在花瓶裡綻放,挑動著觀者的精神,又與希望的主題構成了邏輯上的合併。這種雄厚多變的形態細節,顯示出了梵谷在藝術上的深摯功力。
(五)情感與筆觸的聯繫
梵谷在《向日葵》中,運用了一些心理暗示的手法。讓我們對畫面所表達的內容與情感直截了當,毫無條件的接受著其在畫面中對自我情感的表達。
例如,向日葵會讓觀者感受到暖暖的心境,畫面中多用粗獷、流利的筆觸來表現向日葵的形態,從而表現自己對生活的希望與激情。那種感覺如沐春風、也像冬日坐在暖陽下曬太陽一樣,明亮、絢爛的色彩能趕走人們鬱悶的心情。從畫作,我們似乎可以看出,梵谷是一個非常溫暖的人,他本人也非常嚮往溫暖。
梵谷的筆觸像舞動的細小音符,既有力量,又有節奏,在《向日葵》這幅畫中,有幾朵向日葵正在怒放,我們可以感受到其生命力的強大,畫作中也有幾朵即將枯萎的花朵,我們仿佛可以看到花朵正在努力的仰起頭面向陽光。畫面中筆觸的變化,讓我們能感受到畫家自身的感情。
三、筆觸的表現力在油畫創作中的意義
作為繪畫語言的筆觸在油畫創作中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畫家表達情感的重要技巧,筆觸的形式豐富多彩,通常以長短,大小,粗細,力度,薄厚來表現事物,從而表達畫家的情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掌握筆觸在歷史中的發展與其所具有的表現力,可以增進我們的繪畫技巧,給我們的油畫學習和創作帶來針對性的理論指導,筆觸能夠體現出不同時期畫家不同的作畫方法,從這個方面來講,筆觸不僅僅是一種繪畫方法,更是一種情感升華。
梵谷對向日葵的表達也是巧妙的。他用簡化的手法描繪物體,使畫面富有平面感和裝飾感。畫面整體是黃色和橙色,花瓣和莖是由微妙的綠色和藍色來表現。線條和筆觸緊密排列,輕而重,慢而急,虛而實。這是梵谷對繪畫語言和繪畫力量的把握。
在其創作《向日葵》中所使用的藝術語言有時代脈絡性與目的性,作品中傳達著藝術家的話語,藝術作品的意義與存在時代密不可分,那麼其作品就必須放入特定脈絡下解讀,但是每一個新時代的到來都有屬於該時代的思想潮流,對於梵谷繪畫的評判都具有再審視的作用,逃不過時代於其作品的評價與解讀。
《向日葵》的另一個創作意義就是給後世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多數民眾親眼看見它以後,都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如今,只要看過《向日葵》的人,都會驚嘆其美麗與巧妙,以及給人帶來的精神衝擊。
直到今天,《向日葵》仍被大多數美術愛好者奉為珍寶。正是由於梵谷熱衷於藝術的創新,同時也不拋卻實際的表現,才能引領我們進入一個夢幻卻也真實的世界裡,在畫面形象所營建的世界裡,我們會有比視覺信息更多的感受,我們想像力會讓我們走得更深、更遠。
結語:
梵谷的一生短暫又坎坷,這段獨特的人生經歷讓他不僅是用心靈,而且是用生命在繪製畫作。
所以,在他的創作中,我們隨處可見充滿了狂放的激情,還有一種對宇宙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如今人們面對《向日葵》,內心深處無比震撼,為之著迷,為之揮筆,更為《向日葵》的真、情、美而歌頌。
每當接觸到形形色色的畫作時,映入腦海中的是畫作是否表達了繪畫本質,唯美、唯真,以至於這種判斷來引導我們進行創作。《向日葵》讓我們獲益匪淺,它引領著我們對藝術的追求,是人類共同的財富。
梵谷的《向日葵》運用筆觸表現力的手法,表達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1孫天宇2017《淺析油畫筆觸在創作中的運用》,《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陳智勇2016《梵谷油畫筆觸的藝術情感體驗》,《美與時代》第5期。3範真2010《從向日葵看梵谷油畫之美》,《時代文學》(上)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