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張五哥為何放棄當御前侍衛,執意要為十三爺胤祥守陵?

2021-01-12 王府史話

《雍正王朝》中,忠肝義膽的十三阿哥胤祥在幫助雍正挫敗了「八爺黨」的「逼宮」陰謀後,自己的生命也就此走到了盡頭。而就在胤祥去世後,雍正的貼身侍衛張五哥,隨即主動選擇放棄了眼前所有的一切,隻身去為胤祥守陵。

當然,張五哥此舉,不僅僅是要報答胤祥當年對於他的救命之恩,除此之外,他也是在為自己的將來做著準備和鋪墊。

(圖片來源於網絡)

自從被胤祥救下後,張五哥便用自己的忠誠來報答胤祥的這份恩情。

刑部發生「以錢買命」的荒唐案件,被矇騙的張五哥險些因此喪命,可最終,在十三阿哥胤祥的幫助下,張五哥不僅洗脫了冤屈得以重獲新生,並且還就此成為了康熙的貼身侍衛,真可謂是否極泰來。

其實,康熙將張五哥安排在自己身邊,也是有著他的想法和目的的。

一來,張五哥之所以會險些被處死,還是因為聽從了自己父親的安排,才毫不猶豫的選擇替人定罪,且不說他的行為是否合法,單從他對於父親的感情來看,就是做到了至仁至孝。而此時的眾位康熙皇子,為了爭奪皇位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面對這份骨肉相殘、兄弟鬩牆,完全置親情於不顧的場景,張五哥能夠如此為父盡孝所帶給康熙的除了寬慰,便是一絲感動。也正是這樣的忠誠與孝心,讓康熙認定了張五哥的人品,把這樣的人放在身邊,康熙才會更加的安心。

二來,康熙也非常清楚,既然是十三阿哥胤祥救下了了他,張五哥必然會知恩圖報,從而堅定地站在胤祥與雍正一邊,而此時的康熙對於雍正和胤祥又是無比的信任和器重,同時也是非常的認可。這樣一來,如果真的有緊急的情況發生,那麼張五哥便可以竭盡全力的為這二人效命,同時也能儘可能地保證其安全。

(圖片來源於網絡)

果然,在「奪嫡之夜」,康熙的如此安排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晚,康熙安排張五哥前往雍正的府上,去向雍正傳達旨意,並將其護送至暢春園。康熙之所以會如此,一方面是他非常清楚,此時只有安排張五哥前往並將雍正接回,才能保證雍正在這一過程中的絕對安全,從而使得自己能將皇位順利的傳給雍正;而另一方面,康熙派張五哥前去,無疑也就是在給雍正一個強烈的暗示,告訴雍正自己已經決定將皇位傳給他了,從而讓他提前做好部署和準備。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張五哥也沒有辜負康熙的囑託,同時也用自己的行動很好的回報了雍正和胤祥。

除了遵照康熙的安排順利將雍正接到暢春園外,在康熙去世後,正是張五哥主動拿出了康熙的金牌令箭,並聽從雍正與鄔思道的安排,將被圈禁在宗人府的十三阿哥胤祥給赦了出來,這才有了胤祥奪下豐臺大營兵權,進而帶兵勤王,扶保雍正登基的一幕。在這之後,張五哥便緊緊地跟隨在了雍正的身邊,保證其安全。

毫不誇張說,在整個「奪嫡之夜」,張五哥是表現最為活躍的人之一,而他也就此成為了扶保雍正順利登基的重要功臣,於是在雍正繼位之後,張五哥依舊擔任雍正的貼身侍衛,其地位更是有增無減。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憑藉著與雍正的感情以及所立下的功績,張五哥的地位和影響力是非常穩固的,甚至還有著更進一步的可能。可即便是如此,張五哥卻依然在十三阿哥胤祥去世後,果斷選擇離開雍正,為胤祥守陵,而他之所這樣做,也是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苦衷」。

(圖片來源於網絡)

為十三爺守陵,張五哥是在為自己的未來做著考量。

相較於張五哥,雍正的侍衛長圖裡琛才更是應該「引咎辭職」,畢竟正是他的失誤,導致隆科多的步軍統領衙門接管了皇宮防衛,從而讓雍正陷入了非常危險的境地,險些無法控制局面。而張五哥的表現則是中規中矩,並沒有犯什麼錯,所以他完全沒有必要離開雍正,依然繼續安安穩穩地做著雍正的貼身侍衛。

然而,在張五哥看來,此時已經到了非走不可的地步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首先,就是張五哥要回報十三阿哥胤祥當年的救命之恩。

在刑部冤案中,如果沒有胤祥的夜闖皇宮,冒死進諫,張五哥別說是能夠從一介江南小民一躍成為御前侍衛,在當時他是連自己的性命都是無法保全的,單從這份恩情,別說是為胤祥守陵,就是讓他為胤祥殉葬償命,以張五哥忠義的性格,他也未必會選擇拒絕,必定是會欣然接受的。

況且,不僅僅是張五哥自己獲得了康熙與雍正兩代帝王的信任與重用,就連他的妹妹阿蘭,也得到了十三阿哥胤祥的寵愛,兩人從理藩院開始共同生活,再到宗人府被圈禁時相互照顧,也有著非常深厚的情感。可以說,胤祥已經不僅僅是張五哥的恩人了,同時他們兩個之間更像是一種親人的關係。

既然有著這樣的情感,所以張五哥為胤祥守陵也必然是心甘情願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次,張五哥這也是在躲避朝堂上即將到來的風波。

康熙朝時期的「九子奪嫡」,由於張五哥與雍正以及胤祥的特殊關係,使得他必然也必須成為「四爺黨」的成員,並且是堅定的站在雍正這一邊,為雍正和胤祥來付出自己的全部。然而,如今的朝堂上,「奪嫡之爭」也將再度上演,雍正的三子弘時與四子弘曆為了皇位,已經展開了明裡暗裡的爭鬥。

儘管張五哥非常清楚,雍正是希望弘曆來繼承自己的皇位的,但是這個時候的張五哥,並不能夠像當年他堅決支持雍正那樣,來投身皇子的皇位爭奪,扶保弘曆登基的。畢竟他這個時候應該做的,不是去站在哪一位皇子一邊,他要做的就是對於雍正的絕對效忠,維護雍正的皇權威嚴,從而讓雍正放心和安心,也能讓雍正更加放心的將皇位傳給弘曆。

可見,張五哥這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來幫助雍正,同時也是在幫助弘曆,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再次,就是張五哥也在為自己的未來做著考量。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入宮多年的張五哥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如今,自己的救命恩人胤祥已經撒手人寰,雍正的身體狀態也非常的不好,已然是每況愈下,而一旦雍正去世,弘曆登上皇位,失去最為重要的兩座靠山的張五哥,在面對與自己關係、交情都非常淺薄的弘曆的時候,被疏遠就變得在所難免。

於是乎,張五哥這也算是借著為十三阿哥胤祥守陵的機會,為自己找好了歸宿。雖然他嘴上說的是三年守陵期結束後會再回來,可他知道,雍正真的未必會活夠三年,即便是那個時候雍正還在世,張五哥也真的不願意再回來了。

而他憑藉著為十三阿哥胤祥守陵的功績,再加上雍正賜予他的黃馬褂,既保全了自己的名聲,也讓自己能夠安穩地度過餘生,不再為紛繁複雜的朝堂變故所拖累,從而使得自己能夠得以善終。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由此可見,張五哥雖然是《雍正王朝》之中的一個並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他重情重義、知恩圖報,更為重要的是,他是真的能夠看清形勢,同時也看清自我,知道居安思危,也參悟了急流勇退的道理。而這些恰恰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與品味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劇中張五哥為什麼選擇給十三爺守墓而不願做侍衛?
    導讀:張五哥是《雍正王朝》劇中一個小角色,但是每次出現都是在關鍵的時刻引導著情節的發展。張五哥從江夏鎮走到大內侍衛,每一步都和十三爺胤祥有關。
  • 《雍正王朝》裡,張五哥為何寧願去給十三爺守墓,也不願做侍衛?原因...
    《雍正王朝》裡,張五哥為何寧願去給十三爺守墓,也不願做侍衛?原因很現實 作為皇帝的侍衛,他很清楚皇帝是非常人,皇帝的喜怒哀樂都不是可以輕易去揣摩的,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皇帝講究的是權謀心術、馭人之道。尤其是雍正這樣在爭奪皇位的道路上九死一生,更講究帝王之術。
  • 怡親王胤祥病逝後,張五哥為何要為他守陵?大智慧!
    怡親王胤祥病逝後,張五哥為何要為他守陵?大智慧! 《雍正王朝》中,在怡親王胤祥病逝後,大內侍衛張五哥向雍正皇帝遞交了辭呈,並且還請皇上讓他為怡親王守陵。看張五哥那麼忠厚,雍正忍痛答應。要知道,張五哥可是他培養了很多年的老人。對他也是忠心耿耿。
  • 《雍正王朝》張五哥說十三爺忠厚不能做太子,康熙帝聽了為什麼高興?
    看過《雍正王朝》我們知道康熙是個十分厲害的君主,用人識人辨人都是一絕的,正是因為如此康熙才創立了萬古之偉業,因為,在他身邊肯定都是一些阿諛奉承之人,因此對於可以說這真話的人是十分看重的,而張五哥敢於說真話,因此康熙十分高興。
  • 雍正王朝:張五哥說十三爺不適合做太子,康熙為何賞他天大的面子
    引言:可別小看張五哥說的這句話,這句話為以後康熙的一系列決策埋下了伏筆,康熙和張五哥這段對話是整個《雍正王朝》中最溫情的一幕,看似一段很家常的對話,卻道出了真實,皇帝和侍衛在宮禁森嚴的大內,拉著家常話,這是很少見的,因為從沒有人敢跟皇帝說掏心窩子的話,其他的人更多都說的是頌聖話,比如皇上英明睿智自有主張,堪比堯舜,千古一帝之類的……
  • 雍正王朝:隆科多牢頭成九門提督,張五哥平民成御前侍衛,合理嗎
    二、張五哥從平民成為御前侍衛,的確不合理,但背後寓意深長張五哥身為一介平民,被任伯安和劉八女威脅成為替死鬼,後來在老四和老十三的申冤下,康熙是親自前往刑場,揭穿了這場大冤案,最後張五哥不只是被救,更是因此被康熙親點為御前侍衛。
  • 雍正王朝:隆科多牢頭成九門提督,張五哥平民成御前侍衛,合理嗎
    上映於21年前的雍正王朝電視劇,可謂是一部「神劇」,當然這裡「神劇」的意思並非是貶義詞,而是褒義詞。 二、張五哥從平民成為御前侍衛,的確不合理,但背後寓意深長 張五哥身為一介平民,被任伯安和劉八女威脅成為替死鬼,後來在老四和老十三的申冤下,康熙是親自前往刑場,揭穿了這場大冤案,最後張五哥不只是被救,更是因此被康熙親點為御前侍衛。
  •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在軍中的威望為何如此之高?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在軍中的威望為何如此之高?《雍正王朝》中,十三爺最終的地位有多高?這部影視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堪稱經典,如康熙、雍正、太子、三爺、八爺、十三爺、年羹堯、圖裡琛、張廷玉、佟國維、隆科多等等。在後半部分,雍正當上了皇帝,他的上位主要依靠了一個人,那就是十三爺。如果沒有十三爺的保駕護航,雍正很可能坐不上這個皇位。雍正皇帝也不忘恩情,將十三爺提拔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鐵帽子王,統領朝中兵權,並擔任「領侍衛王大臣」。雍正元年命總理戶部。
  • 在《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十三爺在軍隊中有著很高的威望?
    導讀:在《雍正王朝》中,十三阿哥胤祥是忠肝義膽的「俠王」,十三爺之所以在軍隊裡有很高的威望,這與他的經歷和性格是分不開的,他敢於在別人有難時仗義執言,他體恤下情,能和底下人打成一片。所以,當他遇到難處時別人都很願意幫助他,他仗義執言性格讓他吃過虧,也最後成就了他。
  •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最終的地位有多高?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在軍中的威望為何如此之高?《雍正王朝》中,十三爺最終的地位有多高?
  • 揭秘歷史巨製《雍正王朝》——熱河禁胤礽囚胤禔特意磨練胤祥
    《雍正王朝》裡的十三爺與隆科多《雍正王朝》裡圖裡琛給囚禁中的十三爺獻美酒而對於老十三《雍正王朝》中的「俠王」十三爺胤祥圖裡琛敬獻美酒《雍正王朝》裡的御前侍衛圖裡琛,卻給他提供了獻殷勤於十三爺的機會。
  • 雍正王朝:這個看似「人畜無害」的純情女人,才是最狠毒的心機婊
    為人頂包的張五哥,馬上就要開刀問斬的時候,一個只和皇十三子胤祥有過一次短暫接觸的女人——阿蘭,出現在了十三爺府門前。皇十三子胤祥成功救下阿蘭的哥哥張五哥以後,阿蘭以一個極為合理的理由,希望「獻身」於皇十三子胤祥:「十三爺,您是我們全家的救命恩人,我沒有什麼能夠報答您的,這輩子就讓我當牛做馬的伺候您吧!」
  • 雍正王朝裡,康熙非常器重十三皇子,為何十三爺卻無緣儲位?
    雍正王朝裡,康熙非常器重十三皇子,為何十三爺卻無緣儲位?大家好,首先歡迎朋友們來到我的百家號,我是「歷史的方向」的小編,在《雍正王朝》中,小編覺得大家應該也看到了,他們之間充滿了鬥爭,主要就是四阿哥和各位皇子之間的爭權奪利,而十三爺的目標非常的明確就是要支持自己的四哥,為雍正登基可以說付出了很多,其實在當時康熙是非常的喜愛十三阿哥的!
  • 雍正王朝:隆科多兵諫,十三爺為何還能接管兵權
    掌管整個北京城2萬多兵馬的九門提督隆科多,此時已經倒向了弘時和八爺黨; 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也被四位旗主王爺帶來的關外四千鐵騎,以整頓旗務和八旗軍務為名,駐防接管了起來; 就連雍正最為貼身的皇宮大內侍衛,也經由隆科多的人馬接防,把侍衛頭領圖裡琛搞成了光杆司令。
  • 雍正王朝裡的十三爺胤祥,正史上的一生到底是怎樣的?
    雍正王朝裡的十三爺胤祥,正史上的一生到底是怎樣的?
  • 《雍正王朝》讓人感動的瞬間:康熙駕崩、胤祥薨逝、雍正欣慰的笑
    怡親王胤祥薨逝不管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還是真實歷史上,怡親王胤祥都真真切切地實現了康熙皇帝的安排,真正做好了雍正皇帝的幫手。在整部電視劇中,胤祥對於雍正皇帝的「擎天保駕」只有一次公開的表述。被清流官員「逼宮」包圍的雍正皇帝,看到胤禩、胤祥和上書房大臣趕來以後,問道:「你們是不是也和他們一樣,來逼宮的?」
  • 《雍正王朝》裡,老十三娶阿蘭可以,老十四娶喬引娣違背祖制?
    《雍正王朝》裡面,阿蘭、喬引娣本為民間女子,胤祥能和阿蘭在一起只能以「入籍」已「抬旗」方式讓其擁有合法身份。這本很難做到,在胤祥眼中並不難,他能通過雍正提高阿蘭身份,從而達到自己目的。阿蘭本為張五哥之妹,江夏鎮和胤祥相識,因其兄長張五哥成為劉八女替罪羔羊,阿蘭無奈之下,找到十三爺胤祥。
  • 張五哥,你是待宰的白鴨?得了吧,看看你在江夏鎮都幹了些什麼?
    張五哥,原名張五哥,歷史上並無此人,乃是《雍正王朝》電視劇中一個杜撰的角色。此人先是在江夏鎮與老四胤禛一夥結緣,隨後被莊主劉八女拉去替任季安頂罪,由此釀成了康熙朝引發朝野震動的「刑部冤案」。在老十三胤祥的大力推進下,康熙帝親自去截了刑場,並還了張五哥一個清白,最終還收他為御前帶刀侍衛,走上人生巔峰。
  • 雍正王朝:康熙駕崩,為何隆科多等十三爺到暢春園後才捧出遺詔?
    在《雍正王朝》中,隆科多作為佟國維的侄子,深得佟家「不要一條道走到黑」祖訓的真傳,成了一個典型的騎牆派。在康熙即將駕崩的前夕,作為九門提督的隆科多成了最炙手可熱的人,八爺胤禩在掌控了豐臺大營之後,又曾試圖爭取隆科多。可以說,在當時的狀態下,誰得到了隆科多的幫助,誰就控制了整個北京城。
  • 《雍正王朝》鄔思道對十三爺韜光養晦的勸解為什麼沒起到作用?
    在《雍正王朝》中,當四爺胤禛成功殺出重圍晉升成雍正皇帝後,作為他曾經的智囊鄔思道也馬上脫身出走了,就在他出走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前來送行,當時鄔思道就勸解十三爺胤祥一定要拼死辭掉鐵帽子王,同時要記得韜光養晦,不能太露鋒芒,這樣才能保的一生平安。但從後面的劇情我們知道鄔思道的勸解沒有起到作用,反而出現了反效果,這到底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