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劇中張五哥為什麼選擇給十三爺守墓而不願做侍衛?

2021-01-20 笑談風雲史

導讀:張五哥是《雍正王朝》劇中一個小角色,但是每次出現都是在關鍵的時刻引導著情節的發展。張五哥從江夏鎮走到大內侍衛,每一步都和十三爺胤祥有關。所以這兩位有情有義的漢子相交是肝膽相照,所以從這方面說張五哥去給十三爺守陵完全不是問題。當然理由並非如此的簡單,下面我們做一下簡單的敘述。

首先小編不提倡陰謀論,張五哥沒有那麼複雜。也許一些小心思是有的,但是如果說張五哥要經過多麼複雜或者激烈的思想鬥爭才去守陵那是瞎說。小編覺得張五哥給十三爺去守陵有以下幾個原因:1、報答十三爺的救命和提拔之恩。2、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張五哥不是雍正的嫡系,也不想把自己頭上雍正的標籤貼得那麼明顯所以頂著忠義之名急流勇退自保。3、半路出家的大內侍衛沒有根基,不想介入雍正父子三人複雜的秘事。雖然聽著有些拗口,但是細細分析是不帶錯的。

報答十三爺的救命提拔之恩

這個是明面上的事,也最容易被人理解。張五哥自幼生活在南方江夏鎮,如果不是遇到了路過的十三貝子胤祥和四貝勒胤禛也許一輩子沒有機會走到大內侍衛的位置上。從一個被莊子教頭都可以欺負的普通人成長為可以輕易決定一些人生死的皇帝貼身的大內侍衛都是十三爺的功勞。

況且在張五哥頂替任季安被殺頭的時刻,是十三爺胤祥把案情即使通報到康熙哪裡並親到法場解救。這個跨越有司、道、府、縣的宰白鵝的案件最終才真相大白於天下。

而當時康熙正為九子奪嫡互相殘殺的弄得焦頭爛額,所以出於對張五哥的忠孝的看重就把張五哥留在了身邊坐了貼身侍衛。也許越缺乏什麼,就越珍惜吧。九龍奪嫡已經滲透進大內,所以康熙對皇宮不再完全的信任。所以才把忠孝有加且沒有任何根基的清白的張五哥帶到身邊。

更何況十三爺還娶了自己的妹妹阿蘭,從哪個方面說都對自己一家恩重如山。所以當胤祥去世的時候,張五哥都得去守陵報恩。

急流勇退自保,張五哥不是雍正的嫡系?

張五哥看明白了,雍正和康熙不同。雍正刻薄寡恩,遠沒有康熙那麼寬容豁達。更重要的是張五哥從來不是雍正的嫡系,沒有混到李衛那個程度。可能一不小心就會成為犧牲品。因為年羹堯、鄔先生甚至高毋庸之類所謂雍正的心腹,出了鄔先生急流勇退哪個得到善終了。從雍正登基開始到八王逼宮落幕,雍正始終和八爺黨做激烈的對抗。很多深陷其中的朝臣都身陷囹圄,跟著雍正這麼一位刻薄的主子五哥心裡沒底還是一走了之比較穩妥。

如果按照親疏遠近來說的話,張五哥的選擇一定是十三爺>康熙>雍正。因為無論是康熙還是雍正,對他們的效忠都是建立在十三爺胤祥的基礎上的。被康熙收到身邊做貼身侍衛,張五哥感激但是張五哥做的跟多的忠誠於自己大內侍衛的身份和責任(忠君愛國)。除此之外當胤祥被圈禁後,張五哥尋找機會向康熙求情。最後被康熙賞了一個天大的面子,持玉佩去宗人府釋放胤祥。

除此之外,張五哥對康熙都是出於忠君愛國的樸素思想並無特殊的情感。在康熙晚年傳位四阿哥胤禛的過程中,張五哥的表現還是滿分的。張五哥在雍正登基當晚盡心盡力:從護送胤禛進入皇宮到帶著金牌令箭去宗人府釋放十三爺,進而十三爺去豐臺大營奪權後帶兵扶保四哥登上皇位並不能說張五哥是雍正的心腹和嫡系。

因為張五哥首先確實在執行康熙的命令,再說雍正也是自己的恩人十三爺一直追隨的的人所以張五哥是愛屋及烏忠心辦事。可以說張五哥有兩個原因:一是工作職責的要求;而是十三爺的影響的因素。

所以雖然在雍正登基後也留任張五哥做大內侍衛,但是並不當作心腹使用。一些秘密的事還是通過圖裡琛去執行。況且雍正冷麵刻薄,即使是他的心腹鄔先生走了;年羹堯被殺;高毋庸被秘裁。這讓張五哥心驚膽戰,唯恐一不小心哪裡做錯了重蹈他們的覆轍。所以當十三爺去世後,張五哥用守陵這個再正當不過的理由趁機急流勇退。

半路出家的大內侍衛張五哥沒有根基,不想介入雍正父子三人複雜的秘事。

從小就與老八胤禩熟悉的弘時,在雍正繼位後也開始動了心思。不但處處在弘曆和弘晝哥倆前擺大哥的譜,而且從介入科考舞弊案就存了政權奪嫡的心思。而早就從張廷璐哪裡得到供詞的老八胤禩對自己這個侄子的行為洞若觀火。這讓他和雍正掰手腕的就借用了弘時的手來進行,最終和弘時、隆科多聯手上演了一出八王逼宮的好戲。

這些事情大內侍衛頭子圖裡琛清楚,張五哥想必也有耳聞。張五哥是個漢族侍衛,不像圖裡琛那樣都有滿清貴胄的關係。一旦出事,自己缺乏根基十三爺已經去世沒人能保自己。自己作為雍正身邊的貼身侍衛,隨著雍正的年齡越來越大時間長了難免會捲入弘時和弘曆的奪嫡的爭端。弘時和弘曆作為皇子都有陰狠的手段,所以借著給十三爺守陵的機會暫時離開這個泥潭(因為張五哥也說了三年後再回來)。無論守孝三年的時間期限是否屬實,至少在自保的同時可以冷靜地觀察。

小結:

張五哥雖然善良質樸,但是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至少不會傻乎乎的被無辜的牽連進皇家的家事中。況且十三爺才是自己最感恩的人,所以肯定以報恩為主。當然如果憑藉守陵還能脫離這個大內泥潭也是意外之喜。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你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裡,張五哥為何寧願去給十三爺守墓,也不願做侍衛?原因...
    《雍正王朝》裡,張五哥為何寧願去給十三爺守墓,也不願做侍衛?原因很現實 作為皇帝的侍衛,他很清楚皇帝是非常人,皇帝的喜怒哀樂都不是可以輕易去揣摩的,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皇帝講究的是權謀心術、馭人之道。尤其是雍正這樣在爭奪皇位的道路上九死一生,更講究帝王之術。
  • 雍正王朝:張五哥為何放棄當御前侍衛,執意要為十三爺胤祥守陵?
    《雍正王朝》中,忠肝義膽的十三阿哥胤祥在幫助雍正挫敗了「八爺黨」的「逼宮」陰謀後,自己的生命也就此走到了盡頭。而就在胤祥去世後,雍正的貼身侍衛張五哥,隨即主動選擇放棄了眼前所有的一切,隻身去為胤祥守陵。當然,張五哥此舉,不僅僅是要報答胤祥當年對於他的救命之恩,除此之外,他也是在為自己的將來做著準備和鋪墊。
  • 《雍正王朝》張五哥說十三爺忠厚不能做太子,康熙帝聽了為什麼高興?
    看過《雍正王朝》我們知道康熙是個十分厲害的君主,用人識人辨人都是一絕的,正是因為如此康熙才創立了萬古之偉業,因為,在他身邊肯定都是一些阿諛奉承之人,因此對於可以說這真話的人是十分看重的,而張五哥敢於說真話,因此康熙十分高興。
  • 雍正王朝:張五哥說十三爺不適合做太子,康熙為何賞他天大的面子
    引言:可別小看張五哥說的這句話,這句話為以後康熙的一系列決策埋下了伏筆,康熙和張五哥這段對話是整個《雍正王朝》中最溫情的一幕,看似一段很家常的對話,卻道出了真實,皇帝和侍衛在宮禁森嚴的大內,拉著家常話,這是很少見的,因為從沒有人敢跟皇帝說掏心窩子的話,其他的人更多都說的是頌聖話,比如皇上英明睿智自有主張,堪比堯舜,千古一帝之類的……
  • 在《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十三爺在軍隊中有著很高的威望?
    導讀:在《雍正王朝》中,十三阿哥胤祥是忠肝義膽的「俠王」,十三爺之所以在軍隊裡有很高的威望,這與他的經歷和性格是分不開的,他敢於在別人有難時仗義執言,他體恤下情,能和底下人打成一片。所以,當他遇到難處時別人都很願意幫助他,他仗義執言性格讓他吃過虧,也最後成就了他。
  • 雍正王朝:隆科多牢頭成九門提督,張五哥平民成御前侍衛,合理嗎
    單純以這個來看,的確不合理,因為張五哥只是一介平民,根本不可能這樣成為御前侍衛,也不可能有機會成為御前侍衛的。但是我們深挖雍正王朝電視劇背後關於這一設定的深意,還是會感覺其實這一設定還是不錯的,還是有著其合理之處的。
  • 雍正王朝:隆科多牢頭成九門提督,張五哥平民成御前侍衛,合理嗎
    上映於21年前的雍正王朝電視劇,可謂是一部「神劇」,當然這裡「神劇」的意思並非是貶義詞,而是褒義詞。 單純以這個來看,的確不合理,因為張五哥只是一介平民,根本不可能這樣成為御前侍衛,也不可能有機會成為御前侍衛的。 但是我們深挖雍正王朝電視劇背後關於這一設定的深意,還是會感覺其實這一設定還是不錯的,還是有著其合理之處的。
  • 《雍正王朝》中的小人物之張五哥
    有讀者希望我聊聊《雍正王朝》中的張五哥。張五哥這個角色在整部電視劇中,算是個戲份並不多,但是給觀眾卻留下非常深刻印象的小人物。唯一的一個可能性那就是在場的侍衛張五哥私下裡跟他講了這些。那麼張五哥為什麼對老十三傳遞這些呢?結合後面老十三和張五哥的妹妹阿蘭在一起這個劇情來看,估計此時的張五哥已經知道老十三對自己的妹妹有情意。
  • 怡親王胤祥病逝後,張五哥為何要為他守陵?大智慧!
    怡親王胤祥病逝後,張五哥為何要為他守陵?大智慧! 《雍正王朝》中,在怡親王胤祥病逝後,大內侍衛張五哥向雍正皇帝遞交了辭呈,並且還請皇上讓他為怡親王守陵。看張五哥那麼忠厚,雍正忍痛答應。要知道,張五哥可是他培養了很多年的老人。對他也是忠心耿耿。
  •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最終的地位有多高?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在軍中的威望為何如此之高?《雍正王朝》中,十三爺最終的地位有多高?
  •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在軍中的威望為何如此之高?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在軍中的威望為何如此之高?《雍正王朝》中,十三爺最終的地位有多高?《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清宮影視劇,其中的許多細節及人物刻畫都十分生動真實,引人入勝,是我國影視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在整部電視劇中,許多人物的刻畫都深入人心,惟妙惟肖,以至於許多人看了一遍又一遍,看過後直接將其中人物的形象刻在了心中。
  • 再看《雍正王朝》:五個風姿綽約的女人
    第一集開場,不到1分鐘,僅次於焦晃露的第二張臉,就是《雍》劇中顏值最高的鄭春華。是男人都喜歡風華正茂的女子,老年康熙也不例外。鄭春華身為康熙寵妃,卻和康熙最親近的兒子----太子胤礽亂搞男女關係,成為太子第一次被廢的導火索。在太子復位後又成為多餘之人,被俠肝義膽的十三爺救下,卻又成為八爺黨威脅雍正的把柄。
  • 《雍正王朝》中為何雍正過江夏鎮時寧願受下馬之辱也要隱藏身份呢
    雍正王朝中雍正是主角,這位皇帝是什麼樣的人呢,是大清快三百年歷史中唯一一個有大魄力改革推行新政的霸道勤政皇帝。雍正王朝電視劇要刻畫出這位皇帝功勞,自然是需要一些鋪墊的,不像現實歷史中,如果大家喜歡雍正帝,還可以通過相關史料來了解他的人生經歷。而雍正王朝身為一部電視劇,也就是說身為一個完美的小世界,自然是要鋪墊一下雍正為什麼要推行新政的原因了。
  • 《雍正王朝》鄔思道對十三爺韜光養晦的勸解為什麼沒起到作用?
    在《雍正王朝》中,當四爺胤禛成功殺出重圍晉升成雍正皇帝後,作為他曾經的智囊鄔思道也馬上脫身出走了,就在他出走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前來送行,當時鄔思道就勸解十三爺胤祥一定要拼死辭掉鐵帽子王,同時要記得韜光養晦,不能太露鋒芒,這樣才能保的一生平安。但從後面的劇情我們知道鄔思道的勸解沒有起到作用,反而出現了反效果,這到底為什麼呢?
  • 雍正王朝:這個看似「人畜無害」的純情女人,才是最狠毒的心機婊
    導讀:《雍正王朝》,作為朝堂爭鬥、權力角逐的宮廷大戲,很大部分演繹的是男人之間的你來我往、陰謀陽謀;但為了劇情發展需要,為了製造矛盾衝突,女性角色又不可避免地穿插於劇情之中,襯託於男人之間。在四福晉那拉氏、德妃烏雅氏、喬引娣、年秋月等人恰如其分、形神兼備的演繹中,為我們展現了影視劇中女性少見的智慧和權謀。
  • 《雍正王朝》中,康熙囚禁十三爺,並不是為了保護他
    《雍正王朝》是一部大型古裝連續劇,講述了康熙晚年諸皇子,為爭奪皇位而展開激烈鬥爭的故事。《雍正王朝》於1999年在中央電視臺首播,一開播就獲得了廣泛的關注,最高收視率甚至達到了16.7%,在當時用萬人空巷形容這部電視劇的影響力,都不算誇張。
  •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能控制豐臺大營,這一切在康熙的計劃之中
    首先,他把張五哥提拔成自己的貼身侍衛,五哥這個人和老十三、老四關係非同尋常,老四和老十三南下籌集賑災款的時候和他有過一面之緣,而且當時老四就想把他帶走發展成自己的心腹。他妹妹是老十三的媳婦兒,更重要的張五哥被老十三親手救下,救命之恩對張五哥這種俠義之人比天高比地厚。
  • 康熙駕崩,雍正命懸一線,張廷玉一招攪局,把雍正推向大位!
    接著,張廷玉做了一個很怪異的舉動,突然喊康熙的貼身衛士張五哥進來,吩咐道:「你把四王爺扶到偏殿暫歇,等待詔書到來。」然後鄭重地對張五哥說:「我讓你去辦一件大事,你帶著金牌令箭,即刻趕到我府上,告訴鄔先生,親口告訴他,皇上已經把大位傳給我了,讓他依計行事。」 後來,鄔先生命令張五哥拿著金牌令箭,立刻去宗人府放出了十三爺。十三爺火速趕往豐臺大營,殺了提督成文運,帶領兵馬來暢春園救駕,雍正才得以順利登基。
  • 雍正王朝:雍正繼位當夜,十七阿哥到底來幹嘛?一句話,給出答案
    在雍正皇帝和鄔思道的對話快要結束的時候,御前侍衛張五哥前來匯報:「十七阿哥求見」。鄔思道對於雍正皇帝的稱呼,和雍正皇帝的自稱,是慣性使然後的不經意忽略,還是刻意為之?還有,這個從未在《雍正王朝》中被明確的十七阿哥,為何在此時求見雍正皇帝?來巴結已經成功升級為皇帝的四哥?還是來執行被雍正皇帝早先安排的差事?
  • 《雍正王朝》十三爺為什麼永遠不可能繼承皇位?康熙臨終前已說明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被稱之為「俠王」。一直和四爺雍正辦事情,包括賑災,後來又一起辦理國庫追繳事宜,而且康熙對他也非常喜歡,非常的看重。但最後他沒有繼承皇位,在奪嫡中十三爺也沒有自己參與,而只是輔佐四爺而已。那麼到底為什麼他自己不參加,還是說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成為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