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有個細節,越想越有意思。康熙駕崩那天晚上,老八一夥橫生枝節,一口咬定皇上說的是傳位十四阿哥,不是四阿哥。為此,老十六允祿和老十允娥打了起來。
這時,張廷玉突然閃出來,一句話救了雍正一命!
這裡邊有個小細節,很多人看電視都一略而過,沒有注意,也沒有多想,但是,它卻是雍正成功繼位的關鍵。我反覆看了兩遍,後來細細一琢磨,才體會到張廷玉的良苦用心,他的智慧,比鄔先生還高!
當時,兩個阿哥大打出手,上演「停屍不顧,束甲相攻」的宮廷鬧劇。特別是八爺一夥,明擺著就是要把水攪混。我老八當不了皇上,你老四也別想,咱們鷸蚌相爭,我寧可讓漁翁得利!
劇情發展偏離了康熙老爺子設計的腳本,張廷玉看不下去了,趕緊上前制止了十六阿哥允祿和十阿哥允娥的爭鬥。
然後,張廷玉吩咐隆科多:「隆科多大人,皇上的傳位詔書,早已放在乾清宮正大光面匾的後面,你率人即刻取來。」
隆科多領命而去。
接著,張廷玉做了一個很怪異的舉動,突然喊康熙的貼身衛士張五哥進來,吩咐道:「你把四王爺扶到偏殿暫歇,等待詔書到來。」
眾皇子都在靈前,正在為繼位人究竟是四阿哥還是十四阿哥爭吵不休,張廷玉突然吩咐張五哥扶四阿哥去偏殿歇息一會,大家沒感覺反常嗎?
果然,剛進偏殿,雍正第一話就是:「張五哥,你知道皇上的金牌令箭在哪兒嗎?」
張五哥說知道,然後拿出來捧給雍正。雍正立刻說了一句「好!」然後鄭重地對張五哥說:「我讓你去辦一件大事,你帶著金牌令箭,即刻趕到我府上,告訴鄔先生,親口告訴他,皇上已經把大位傳給我了,讓他依計行事。」
後來,鄔先生命令張五哥拿著金牌令箭,立刻去宗人府放出了十三爺。十三爺火速趕往豐臺大營,殺了提督成文運,帶領兵馬來暢春園救駕,雍正才得以順利登基。
大家說,張廷玉讓張五哥扶四王爺去偏殿暫歇,是不是很詭異?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一鏡頭時,都沒有往別的方面想。而這,恰恰是張廷玉的高明之處。
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第一,為什麼讓雍正去偏殿暫歇?這是給雍正贏得補救時間。康熙明明親口說傳位四阿哥,可是八爺他們胡攪蠻纏,一口咬定是傳給老十四。如果雍正不採取斷然措施,到嘴的鴨子也得飛了。以張廷玉的處事智慧,斷定雍正必有應急預案。讓張五哥扶他去偏殿休息,就是暗示他,趕緊想辦法。
第二,為什麼張廷玉選擇的是張五哥?當時,圖裡琛和德楞泰等康熙貼身衛士都在門外,張廷玉卻直接把張五哥叫進來。因為他知道,張五哥是四爺和十三爺的人,為了四爺,他可以連自己的命都不要。而其他衛士是人是鬼,在此命懸一線之際,沒人敢冒這個風險。
果然,進入偏殿後,雍正跟張五哥沒有客氣,直接吩咐「我讓你去辦一件大事」,注意,是一件大事,可見,雍正對張五哥之信任。並且,讓張五哥告訴鄔先生「依計行事」,說明,完全拿他當自己人!
就這件事來說,張廷玉做得非常高明。當時,雙方劍拔弩張,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張廷玉想幫雍正一把,但並不想孤注一擲,否則,一旦雍正失敗,自己連個退路都沒有。於是,他想了一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暗示雍正,幌子我給你扯起來了,你趕緊置辦傢伙事吧,能不能成事就看你的造化了。
大家明白了吧。
看完《雍正王朝》,我的最大感觸是,《雍正王朝》中有兩個高人,一是張廷玉,二是鄔先生。鄔先生之高,在於會揣摩人。張廷玉之高,在於會做人,會做人的前提,首先會揣摩人心。所以說,張廷玉更勝一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