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駕崩,雍正命懸一線,張廷玉一招攪局,把雍正推向大位!

2020-12-24 騰訊網

《雍正王朝》有個細節,越想越有意思。康熙駕崩那天晚上,老八一夥橫生枝節,一口咬定皇上說的是傳位十四阿哥,不是四阿哥。為此,老十六允祿和老十允娥打了起來。

這時,張廷玉突然閃出來,一句話救了雍正一命!

這裡邊有個小細節,很多人看電視都一略而過,沒有注意,也沒有多想,但是,它卻是雍正成功繼位的關鍵。我反覆看了兩遍,後來細細一琢磨,才體會到張廷玉的良苦用心,他的智慧,比鄔先生還高!

當時,兩個阿哥大打出手,上演「停屍不顧,束甲相攻」的宮廷鬧劇。特別是八爺一夥,明擺著就是要把水攪混。我老八當不了皇上,你老四也別想,咱們鷸蚌相爭,我寧可讓漁翁得利!

劇情發展偏離了康熙老爺子設計的腳本,張廷玉看不下去了,趕緊上前制止了十六阿哥允祿和十阿哥允娥的爭鬥。

然後,張廷玉吩咐隆科多:「隆科多大人,皇上的傳位詔書,早已放在乾清宮正大光面匾的後面,你率人即刻取來。」

隆科多領命而去。

接著,張廷玉做了一個很怪異的舉動,突然喊康熙的貼身衛士張五哥進來,吩咐道:「你把四王爺扶到偏殿暫歇,等待詔書到來。」

眾皇子都在靈前,正在為繼位人究竟是四阿哥還是十四阿哥爭吵不休,張廷玉突然吩咐張五哥扶四阿哥去偏殿歇息一會,大家沒感覺反常嗎?

果然,剛進偏殿,雍正第一話就是:「張五哥,你知道皇上的金牌令箭在哪兒嗎?」

張五哥說知道,然後拿出來捧給雍正。雍正立刻說了一句「好!」然後鄭重地對張五哥說:「我讓你去辦一件大事,你帶著金牌令箭,即刻趕到我府上,告訴鄔先生,親口告訴他,皇上已經把大位傳給我了,讓他依計行事。」

後來,鄔先生命令張五哥拿著金牌令箭,立刻去宗人府放出了十三爺。十三爺火速趕往豐臺大營,殺了提督成文運,帶領兵馬來暢春園救駕,雍正才得以順利登基。

大家說,張廷玉讓張五哥扶四王爺去偏殿暫歇,是不是很詭異?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一鏡頭時,都沒有往別的方面想。而這,恰恰是張廷玉的高明之處。

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第一,為什麼讓雍正去偏殿暫歇?這是給雍正贏得補救時間。康熙明明親口說傳位四阿哥,可是八爺他們胡攪蠻纏,一口咬定是傳給老十四。如果雍正不採取斷然措施,到嘴的鴨子也得飛了。以張廷玉的處事智慧,斷定雍正必有應急預案。讓張五哥扶他去偏殿休息,就是暗示他,趕緊想辦法。

第二,為什麼張廷玉選擇的是張五哥?當時,圖裡琛和德楞泰等康熙貼身衛士都在門外,張廷玉卻直接把張五哥叫進來。因為他知道,張五哥是四爺和十三爺的人,為了四爺,他可以連自己的命都不要。而其他衛士是人是鬼,在此命懸一線之際,沒人敢冒這個風險。

果然,進入偏殿後,雍正跟張五哥沒有客氣,直接吩咐「我讓你去辦一件大事」,注意,是一件大事,可見,雍正對張五哥之信任。並且,讓張五哥告訴鄔先生「依計行事」,說明,完全拿他當自己人!

就這件事來說,張廷玉做得非常高明。當時,雙方劍拔弩張,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張廷玉想幫雍正一把,但並不想孤注一擲,否則,一旦雍正失敗,自己連個退路都沒有。於是,他想了一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暗示雍正,幌子我給你扯起來了,你趕緊置辦傢伙事吧,能不能成事就看你的造化了。

大家明白了吧。

看完《雍正王朝》,我的最大感觸是,《雍正王朝》中有兩個高人,一是張廷玉,二是鄔先生。鄔先生之高,在於會揣摩人。張廷玉之高,在於會做人,會做人的前提,首先會揣摩人心。所以說,張廷玉更勝一籌啊。

相關焦點

  • 張廷玉兒子考了第3名,雍正賞賜玉如意,張廷玉竟說家族醜事!
    康熙駕崩,雍正繼位,這場腥風血雨的「九子奪嫡」最終以四爺胤禛的勝利而告終。雍正登基後,一方面開始布局打壓自己的兄弟們,另一方面忙著推行新政。當時清朝看似強大,實際上國庫空虛,土地兼併嚴重,雍正若想解決這一籃子問題,必須要改革弊政。這時候,有一位漢臣可謂是雍正的臂膀,他就是張廷玉。
  • 雍正王朝:二十四阿哥和老十六為何敢在康熙駕崩時為四爺仗義執言
    一、康熙駕崩之前做兩手準備在康熙駕崩之前,就已經獨自見過老四了,明確傳位給他了。還告訴四爺,他之所以圈禁老十三這麼多年就是為了磨鍊他,以便將來可以協助四爺穩固皇位,這時候也在暗示老四現在可以考慮用老十三了。
  • 雍正登基後除掉了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什麼張廷玉沒事?
    年羹堯在康熙年間就很受重用,當過四川巡撫,一省之長。並且為官期間,年羹堯也是廉潔奉公,兢兢業業。康熙後來還提拔年羹堯為川陝總督,成為了西邊舉足輕重的人物。康熙晚年,皇子奪嫡之爭進入到白熱化時期,由於年羹堯的妹妹是雍正的側福晉,年氏一家也是雍親王屬人,有這層關係,年羹堯自然在奪嫡中,支持雍正皇帝。
  • 《雍正王朝》隆科多為什麼被康熙重用?又為什麼會在雍正朝叛變?
    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朋友們想必都知道,四阿哥胤禛能夠順利登基皇位,離不了隆科多手裡的「傳位昭書」,要知道那份「傳位昭書」的出現是在康熙在暢春園去世後才拿出來的,當時眾皇子對於大位的爭奪已經是一片混亂,很顯然隆科多手裡的這份詔書就尤其顯得特別的重要,那麼對於這份康熙帝留下來的「傳位昭書
  • 《雍正王朝》康熙皇帝駕崩,胤禵大鬧靈堂,雍正為何冊封烏雅氏
    更何況胤禵遠在西北,康熙皇帝身體不適,一旦自己駕崩了,單是年羹堯就能逼死胤禵,康熙皇帝要傳位胤禵,還能在這個時候讓他去西北,雖然胤禵是平叛的最佳人選,但是皇子在前線,形式大於意義。所以當康熙皇帝駕崩,胤禛繼承皇位的消息傳到前線時,胤禵非常憤怒的,胤祀這群人在幹嘛?為什麼康熙皇帝病危,自己一點消息都不知道?為什麼康熙皇帝病危,也不召自己回京?如果說康熙皇帝傳位給胤祀,他都無話可說,為什麼偏偏就傳位給胤禛?這顯然讓胤禵無法接受。
  • 乾隆收拾雍正重臣張廷玉鄂爾泰田文鏡,為何連忠臣李衛也不放過?
    清朝之所以能延續二三百年,跟雍正皇帝有關——雍正是個不錯的皇帝,要是沒有他勵精圖治一改康熙晚年怠政縱貪之頹勢,清朝跟元朝一樣,也挺不過一百年。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雍正的好幫手除了十三弟俠王胤祥,還有被他處置的隆科多和年羹堯。
  • 張廷玉因為篡改康熙實錄受到重用?雍正皇帝給他的三個評價絕了!
    看了雍正王朝的人,總喜歡把電視劇的劇情當成了歷史。不得不說,好戲觀眾絕不會埋汰,這部電視劇中的老戲骨秒殺今天一眾小鮮肉,而其中演的尤為令人印象深刻的,應該是老臣張廷玉。
  • 康熙駕崩時,若不傳位雍正,雍正會造反嗎?實力最強者已布滿雷區
    這是成書於乾隆六年的《清世宗憲皇帝實錄》卷一所載的康熙指定繼承者的最高命令。此同近年亮相於遼寧博物館的「康熙遺詔」中的記錄:「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大同小異,只多了對身後國喪事宜的安排:「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 《雍正王朝》裡四爺那些又強又猛的盟友,八爺黨完全不夠看啊
    鄔思道進府之後,老四正兒八百的拜師,才有了爭一爭大位的企圖心。鄔思道了解康熙暮年的黨爭環境,康熙已經快要掛掉了,八爺也在伺機行動籠絡天下,老十四就守著千軍萬馬,就等著回來奪大位,這個時候的鄔思道給了胤禛很多醍醐灌頂的建議。
  • 《雍正王朝》讓人感動的瞬間:康熙駕崩、胤祥薨逝、雍正欣慰的笑
    康熙皇帝駕崩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於暢春園病重的康熙皇帝在做好了一切傳位安排後,提前召見皇四子胤禛,進行皇位傳承的最後一步。所以,康熙皇帝的這一計才是鄔思道所言「此計雖苦,卻也是菩薩心腸」。更何況,太子二次被廢以後,誰能保證在軍界擁有如此巨大影響力的胤祥就不會生出奪嫡之心?誰又能保證胤禛和胤祥之間會心生嫌隙,相互對抗?所以,康熙皇帝只有將其圈禁起來,是保護胤禛和胤祥的人身安全,更是保證胤禛和胤祥之間穩固的兄弟感情。
  • 雍正王朝:年羹堯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為何張廷玉卻安然無恙呢?
    年羹堯和隆科多一內一外幫助雍正在九子奪嫡的局勢中奪取最後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如同絕大多數功臣一樣,在雍正繼位後,都得到重用,也因此獲得了豐厚的政治回報,兩人都身居高位,一時間風光無人能及,權威大增。而雍正登基後僅兩年多,年羹堯被賜死,隆科多禁錮而終。唯獨只有張廷玉被雍正器重,成為「三朝元老」,也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待遇漢臣。這其中是什麼原因呢?
  • 張廷玉兒子考中探花,為何他卻上書雍正,請求將其降為二甲
    他出身官宦之家,父親張英是康熙朝的進士,官至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康熙三十六年,張廷玉原本要參加會試,就是因為父親時任總裁官,為了避嫌所以沒去。三年之後,張廷玉考中進士,從而入仕。張廷玉入仕後,漸漸得到康熙的賞識,還將其召到暢春園,詢問他父親致仕後的近況。
  • 《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逼宮,最後如果十三爺不出現,雍正還有後招嗎?
    康熙駕崩時,八爺黨一伙人就是因為一起行動,沒有留一個人在外面呼應,導致豐臺大營的兵權被老十三奪去。等老九反應過來的時候,為時已晚,被雍正一鍋端了。不少人以為鐵帽子王大殿逼宮是在皇宮內進行的,隆科多控制了北京城的防務,有北京城做掩體,豐臺大營一時間打不進城內。其實,電視劇版的八王逼宮,設定場所是在城外暢春園的澹寧居,不在北京城裡面。隆科多也沒有把步軍統領衙門的兩萬兵馬都調到暢春園,他只是帶了幾百個人而已。
  • 雍正繼位之迷(2):康熙遺詔
    >一 木 編者按:本文首次利用《永憲錄》記載於十四日傳詔及上面的補記,來論證現存的康熙遺詔是假。詔告天下,以明年為雍正元年。以上所述的情況是雍正經過整理後的記載,即使經過了整理,還是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一是初八日,康熙宣稱「偶冒風寒,即日透汗」,而後連續幾天都稱「朕體稍愈」,十三日卻猝死,《起居注》沒有任何治病活動與用藥記載,這是可疑之一;二是初九日,康熙開始病重,令胤禛去南郊代行祭天,胤禛竟以「聖躬不豫」為名推辭不去,懇求留在康熙身邊。
  • 《雍正王朝》杜雨路老師飾演的張廷玉,讓人回味無窮
    1997年,在唐國強主演的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扮演一代忠臣張廷玉。讓人印象深刻,他飾演的張廷玉老城持重,在諸王逼宮時,雖已鬚髮皆白卻能舌戰群王據理力爭,一番慷慨陳詞讓人不禁動容。張廷玉他經歷康雍乾三朝,康熙重用他,雍正留他輔佐兒子乾隆。我們需要清楚的是:第一,張廷玉不是草根,而是出身名門。他是康熙朝大學士張英之子。
  • 《雍正王朝》:權術八式
    「不爭是爭,爭是不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這是《雍正王朝》最精彩的地方。 第二,康熙韜光養晦選最合適的接班人。康熙讓四阿哥胤禛「做孤臣」考驗四阿哥胤禛,康熙囚禁十三阿哥後又釋放十三阿哥,為雍正繼承皇位平穩過渡鋪平了道路,這是《雍正王朝》另一個精彩的地方。
  • 揭秘《雍正王朝》幕後不為人知的真實故事
    2.康熙駕崩時雍正並不在場劇中,康熙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即將駕崩,後來,四阿哥趕回來後,隆科多向眾阿哥宣布康熙的遺詔。3.康熙駕崩時沒有張廷玉真實的歷史上,康熙駕崩時,陪在康熙身邊的是眾皇子還有隆科多根據史料《大義覺迷錄》記載,康熙駕崩的時候,沒有張廷玉這個人物。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是在聽了張廷玉勸諫後,才下決定賜死年羹堯?
    《雍正王朝》中,雍正雖然將年羹堯不斷貶謫,但是他卻頂住百官的壓力,始終沒有下令將年羹堯處死。直到在聽完張廷玉對其的進言之後,雍正這才最終下定了決心,賜年羹堯以自盡。實際上,張廷玉向雍正諫言處死年羹堯,這其中既有「於公」的成分,當然也有他的「私心」。而對於雍正來說,他看似遲遲不肯下最後的決定,其實也是一直在等待著張廷玉的這番勸諫。
  • 雍正要殺張廷璐,卻等著心在滴血的張廷玉奏摺,滿是深意……
    長達二十年的「九子奪嫡」終於隨著雍正皇帝的登基而結束,可是留給雍正皇帝的不是國富民強,而是一個爛攤子:國庫空虛,吏治腐敗。康熙之所以選擇胤禛,是因為胤禛敢作敢為,不懼權貴,有決心,有狠勁。國家要想從這種泥沼中爬起來,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發動機,而不能依舊如此,繼續掙扎。
  • 《雍正王朝》被忽略的暗線劇情,以獨特角度詮釋雍正是否篡位謎團
    為何雍正王朝電視劇好評如潮呢?以職場角度來看,雍正王朝電視劇可以說是一部經典的職場教科書,蘊含了諸多的職場套路,諸如張廷玉、圖裡琛、李衛等人物身上,都可以深挖出職場道理。以權謀之術來說,這部電視劇將清代的宮廷政治鬥爭刻畫的可謂是入木三分,使人觀看之下,不只是體會到古代政治鬥爭的殘酷,更是可以領悟很多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