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年羹堯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為何張廷玉卻安然無恙呢?

2020-12-20 半島光度

《雍正王朝》中,雍正能夠在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靠的不僅僅是謀略,還有他的忍辱負重,最後之所以成功奪位,不可忽略他手下的年羹堯、隆科多和張廷玉等幾大重臣,在這次奪位之爭立下汗馬功勞。究竟為何,讓多謀善妒的雍正會行霹靂雷霆手段除掉了兩位權臣,唯獨留下了張廷玉呢?

年羹堯和隆科多一內一外幫助雍正在九子奪嫡的局勢中奪取最後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如同絕大多數功臣一樣,在雍正繼位後,都得到重用,也因此獲得了豐厚的政治回報,兩人都身居高位,一時間風光無人能及,權威大增。而雍正登基後僅兩年多,年羹堯被賜死,隆科多禁錮而終。唯獨只有張廷玉被雍正器重,成為「三朝元老」,也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待遇漢臣。這其中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不難看出雍正是很多情的皇帝,而多情必然絕情。雍正寵愛你時,你要懂得感恩,甚至加倍的忠於他才行。雍正寵信的幾個大臣莫不如此,比如李衛、田文鏡都是鞠躬盡瘁,愈加奮勉,都是能為他擋子彈的大臣。所以作為雍正的大臣,最好保全之道就是勤勉辦事、謹慎說話。而不幸的是年羹堯和隆科多都不滿足這兩條件,二人各有特點,年羹堯有能力沒態度,隆科多沒能力偏要佔據高位。這也是導致二人悲劇的結局。

一、年羹堯屬於有能力沒態度,把自己玩死

在雍正繼位初期,可以說有了年羹堯的存在,才能牽制了十四爺,所以雍正對年羹堯寵愛地無法形容,兩人來往的密折,可以說甜到膩!雍正曾多次在年羹堯奏摺中經常批覆此類話:「爾出力效忠,朕實不忍。並無他言,祈上天祐爾」,年羹堯更是飄飄然了,覺得自己的架子可大了,皇帝都為他祈福。雍正對年羹堯寵愛到什麼程度,為了讓年羹堯愛臣能吃到新鮮的荔枝,雍正還叫人快馬加鞭將荔枝和藥品在六天之內務必送到年羹堯手裡。雍正對年羹堯可謂是真情流露,寵愛有加啊!

年羹堯在平定青海後,雍正更是高興地失態,除了物質和官職獎勵年羹堯的功績外,雍正還不忘奏摺再加點甜的:「惟將互相勵勉在念,做千古榜樣入物也。」雍正多次強調年羹堯是「朕的恩人」,既然是恩人,年羹堯當然要顯擺顯擺一下自己功大於天的架子了,可他忘乎自我了,他只是風箏,雍正才是那個牽線的人。

年羹堯不知道昏頭了,還真將雍正當「真愛」了。年羹堯一點都不收斂,更加囂張跋扈,作威作福,賞賜給官員的東西還要求他們叩頭謝恩,給將軍和總督的文書稱「令諭」,後面囂張到「御前箕坐,無人臣禮」,蒙古郡王見他還沒給他行跪禮拜,雖說你功大於天,但終究是臣子,哪有臣子在皇帝面前耍大牌的道理?

而且年羹堯還結黨私營,大馬金刀舉辦「年選」,任用自己的人,只要是他自己的人送禮送錢到位,想當什麼官都給你辦了。說白了,年羹堯就是居功自傲,仗著對朝廷有功,「異己者屏斥,趨赴者薦拔」,只要投靠年大將軍的,就算是個奴才也能堂而皇之當上官,而且還經常彈劾其他不依附他的官員。再說了年羹堯也想低調的,可他實力不允許啊,除了玩弄權勢,還侵吞錢糧行為,難怪雍正處置他毫不留情,年羹堯幹的哪樁事是讓皇帝可以忍的,這貨簡直太猖狂,一點面子都不會給雍正留,那就別怪人家不給你面子。

對於像年羹堯這樣有威望有野心的將軍來說,好比一把鋒利的鋼刀,控制好了那叫武器,控制不好後果不堪設想,而且在西北經營多年,有軍權在手,沒有哪皇帝願意讓臣子和他一起分享權利的蛋糕,不收拾他不行,所以才下此狠手。

二、隆科多沒能力偏要佔據高位

隆科多也算是朝中響噹噹的人物,手握京師大權,作為顧命接受康熙遺囑的唯一的大臣,他當時想要誰當皇帝,誰就能當皇帝,所以雍正繼位他也是起到很大的作用。

當然雍正繼位後,雍正也不吝賞賜,封隆科多一等公,到後來升為太保。雍正和他日常見面都叫他「舅舅」,就可以看出他當時的權勢有多大了。雍正說隆科多舅舅既是他的功臣,又是忠臣,更是良臣。看看,雍正對待功勳大臣態度都是如此。

隆科多結黨私營,這一點跟年羹堯倒不謀而合,隆科多提拔私人叫「佟年」,不過跟年羹堯不同的是,隆科多還是比較低調,並沒有明火執仗,還是要點臉遮遮掩掩,半推半就的來。而隆科多沒有意識到,他擁有這滔天權勢背後卻埋藏巨大隱患,要知道權力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隨著西北戰事的逐漸穩定,雍正開始推行新吏,隆科多但凡有點眼力勁,這時候應該收斂了,交出軍權退休養老去了。但隆科多估計是被權力衝昏了頭,還為佟氏家族著想永世不衰呢,所以在權利的誘惑面前怎麼捨得放棄。話說隆科多除了有職位外,能力都不及其他大臣,要說論勤政他比不上田文鏡,論能力又不如張廷玉,他數年幹最多的就是以權謀私,收受賄賂,還有那不爭氣的兒子帶僕人打著他的旗號狐假虎威,這讓剛剛推新政的雍正無法容忍。

之後,雍正把隆科多步軍統領的職務由他的對手接管,隆科多才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友好的信號。隆科多也覺察到,雍正不會永遠信任他,為了尋找另一條路,目標轉向了八爺。因此,他很快連財產也轉移出去。

後來隆科多倒向八爺,參與選太子之事,這可觸犯了雍正的大忌,而更激怒雍正的是,隆科多竟然私藏玉牒,玉牒是記載大清宗室的生辰八字,這是皇家隱秘的東西,隆科多這膽也太大了也敢私藏,這愚蠢行為隆科多也會犯。所以雍正對隆科多是欲除之而後快,直接抄家,兒子們被發配,隆科多被幽禁而終。

三、張廷玉做事風格就深得雍正欣賞:勤懇辦事、謹小慎微

雍正之所以如此器重張廷玉,張廷玉是一個謹小慎微,勤懇辦事,這位信奉「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大臣,他的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深得雍正滿意,還誇張廷玉的能幹,還將張廷玉比作自己的左右臂。

張廷玉是康熙的託孤重臣,雍正繼位後,大量公文都需要張廷玉處理,減輕雍正很多壓力。張廷玉能力深受皇帝器重也並不是沒有道理。

一旦張廷玉生病,雍正就便說他的手臂痛,伺候雍正的奴才驚嚇的問他是否那不舒服?而雍正笑道:「朕的左右臂生病了,豈不是朕的手臂痛。」張廷玉回家探親數日,雍正還寫信給張廷玉:「在朝廷大臣中,只和你沒有分離過,我和你是君臣,實際就是情同密友,現在分離數日,甚是想念。」

雍正的脾氣秉性個性,他信你時,給你甜到膩,恨不得掏心掏肺,對你有了猜忌厭惡時,就直接把你收拾了事。像張廷玉這種謹小慎微的人,又沒有犯什麼法,雍正哪來的理由殺他!在科舉舞弊事件可以看出來,雍正把他弟弟張廷璐殺了,都表示理解雍正,這樣一個小心翼翼的文官怎麼會惹怒雍正呢?自然會安然無恙。

所以在那麼多人之中,皇帝看到的就是一個毫無私心的大臣,加上張廷玉能力過人,這樣的人怎麼能不委以重任呢?而在雍正的猜疑和權力的誘惑之中,幾個重臣當中,張廷玉沒有被權力誘惑,唯獨能夠全身而退的一個,這才是他真正的過人之處。

四、結語

實際上,雍正也是一個很講情義的人。張廷玉雖然官做的不小,但朝中根基不深,不掌握軍權,對於雍正構不了威脅,雍正愛他來不及,為何要殺他?對於年羹堯和隆科多二人的結局,只想說曾經皇帝也是對你們推心置腹、傾心信任,但你們不懂得收斂和珍惜,反而利用權勢追逐私慾,最終身敗名裂,這也是二人咎由自取!

—END—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雍正登基後除掉了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什麼張廷玉沒事?
    結黨營私的隆科多隆科多是滿洲鑲黃旗人,清聖祖孝懿仁皇后之弟,由於雍正年幼的時候被孝懿仁皇后扶養過,所以隆科多也算是雍正皇帝的親舅舅。可是孝懿仁皇后扶養過很多的皇子,很多皇子都可以和隆科多走的近。那麼隆科多為什麼選擇了幫助雍正皇帝呢?
  • 雍正皇帝除掉了隆科多和年羹堯,為何沒有向老臣張廷玉下手?
    雍正能順利即位,也是有幾個大臣穩住了局勢。外有年羹堯牽制十四爺,內有職位居高的隆科多穩定大局。可以說,雍正能順利繼位,他們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隆科多,年羹堯都被雍正除掉,只有留下張廷玉這文官大臣,這是為什麼呢?
  • 年羹堯被除是因為狂妄,隆科多是為啥?雍正為何偏偏重用張廷玉
    喜歡看清朝古裝劇的朋友,相信對年羹堯、隆科多、張廷玉這三個人名都不陌生。這三個人都是康熙雍正年間的滿清重臣,尤其是年羹堯跟隆科多,在康熙之後的皇位繼承人之戰中,為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立下了汗馬功勞。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是在聽了張廷玉勸諫後,才下決定賜死年羹堯?
    《雍正王朝》中,雍正雖然將年羹堯不斷貶謫,但是他卻頂住百官的壓力,始終沒有下令將年羹堯處死。直到在聽完張廷玉對其的進言之後,雍正這才最終下定了決心,賜年羹堯以自盡。實際上,張廷玉向雍正諫言處死年羹堯,這其中既有「於公」的成分,當然也有他的「私心」。而對於雍正來說,他看似遲遲不肯下最後的決定,其實也是一直在等待著張廷玉的這番勸諫。
  • 《雍正王朝》隆科多為什麼被康熙重用?又為什麼會在雍正朝叛變?
    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朋友們想必都知道,四阿哥胤禛能夠順利登基皇位,離不了隆科多手裡的「傳位昭書」,要知道那份「傳位昭書」的出現是在康熙在暢春園去世後才拿出來的,當時眾皇子對於大位的爭奪已經是一片混亂,很顯然隆科多手裡的這份詔書就尤其顯得特別的重要,那麼對於這份康熙帝留下來的「傳位昭書
  • 雍正王朝:孫嘉誠明知雍正派他到年羹堯處是送死,為何欣然前往?
    如果說每一部電視劇相當於一個小世界一般,那麼無疑雍正王朝這個小世界是相當完善的,很多地方都是耐人尋味的,有著諸多職場道理和人情世故,所以又被稱之為職場教科書。那麼今天宋安之來分析一個有意思的劇情,那便是孫嘉誠到底是死於雍正的設局之下,還是死於其他原因呢?為什麼有些人覺得雍正派孫嘉誠前往西北年羹堯處分明是一個死局,為何孫嘉誠還會欣然前往呢?
  • 雍正王朝:為什麼張廷玉再三強調年羹堯該殺?其實他是為了報仇!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的死可謂是驚天動地,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雍正帝「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雖然劇中刻意描述雍正帝糾結的樣子,但並無法改變這個現實。在年羹堯之死的問題上,有好幾個人起到了助攻的作用,比如孫嘉誠、比如李紱、比如李衛。但真正迫使雍正帝下達處死年羹堯命令的,卻是張廷玉!
  • 乾隆收拾雍正重臣張廷玉鄂爾泰田文鏡,為何連忠臣李衛也不放過?
    清朝之所以能延續二三百年,跟雍正皇帝有關——雍正是個不錯的皇帝,要是沒有他勵精圖治一改康熙晚年怠政縱貪之頹勢,清朝跟元朝一樣,也挺不過一百年。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雍正的好幫手除了十三弟俠王胤祥,還有被他處置的隆科多和年羹堯。
  • 雍正王朝:位極人臣的隆科多,為何背叛雍正?只怪佟國維的一句話
    康熙皇帝駕崩後,如果隆科多果真站位皇八子胤禩,張廷玉手中的諭旨真就能制約住隆科多?張廷玉能不能囫圇個活著都是問題!如果隆科多真是「八爺黨」成員,將傳位詔書從暢春園送到乾清宮的過程中,肯定會更改詔書內容,讓皇八子胤禩順利登基為帝。
  • 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何支持雍正?雍正的四大金剛都有誰?八爺黨完敗
    幫助雍正繼位的有四大金剛,第一就是時任陝甘總督的年羹堯,第二是時任九門提督的隆科多,第三是康熙的十三阿哥胤祥,第四則是以戴鐸為首的雍王府謀士集團。 年羹堯和隆科多都是手握大權之人。 年羹堯康熙年間的進士,並不是雍正在潛邸的什麼包衣奴才,人家是正經科舉考出來的人才。
  • 《雍正王朝》中雍正是個憋屈的好皇帝,那歷史上雍正到底如何?
    這部電視劇可謂是「神仙陣容」,主角雍正帝由唐國強飾演,康熙帝由焦晃飾演,最大反派老八由王繪春飾演,職場達人張廷玉由已經逝去的杜雨露先生飾演,不可一世的大將軍年羹堯由杜志國飾演,雍正寵臣李衛由李毅飾演。可以說在眾多演員、老戲骨的演繹下,這部電視劇中的諸多歷史人物,成為大眾最認可的一版,這也是這部電視劇能經久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像杜志國版的年羹堯,讓人看了雍正王朝電視劇以後,感覺這就是真正的年羹堯,再看其他版本的年羹堯,感覺有明顯的表演痕跡,感覺是索然無味。
  • 為雍正登基立下大功的隆科多,為何最後又倒向八爺,選擇背叛雍正呢?
    隨後,又選擇了名義支持老四胤禛走上皇位,他更是平步青雲,一下成了上書房大臣,也是雍正十分寵信的大臣之一。 可是,在九子奪嫡的大局已定,雍正也在他的擁戴下坐穩了皇位。眼看著隆科多的仕途這麼好,官位這麼高,為什麼隆科多後來會背叛了雍正呢?為什麼他到最後卻和八爺黨混到一起,聯合八爺黨一起合謀逼宮,逼迫雍正退位呢?
  • 雍正王朝:隆科多已位極人臣,為何還要背叛雍正?
    可謂是雍正帝初期的核心人員,就這樣的權利和官位,隆科多為何還要背叛雍正呢?下面咱們就來分析一下。大家看過整部劇以後,不知道有沒有發現,隆科多就一個投機分子,甚至說他們整個家族就是。拿隆科多的上位來說,整個就是和佟國維唱的「雙簧」,在劇中他們是叔侄,其實在歷史中他們是父子,在康熙帝和佟國維談過話以後,佟國維就深感老八胤禩是沒有機會榮登大會了,之前他們一家一直站在老八這一邊,經過康熙的敲打,佟國維完成了權力的交接,把自己的兒子推上高位,並且站在了老四胤禛一邊。由於佟國維被免職回家,同時也重創了老八集團。可能很多讀者要問皇帝有那麼大的權力,還需要這麼辦嗎?
  • 雍正王朝:其實,你對隆科多的所有疑惑,在劇中都能找到答案
    最起碼在雍正三年之前,除了怡親王胤祥這個鐵桿兄弟以外,隆科多絕對是朝堂上最具權勢的顯赫人物,曾被雍正皇帝公開下旨不呼其名,以「舅舅」稱呼。作為「九子奪嫡」和雍正年間的重要人物,《雍正王朝》中的隆科多即使算不上主角,也絕對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性人物。
  • 雍正王朝:語言是件武器!「八王逼宮」,張廷玉為何就能鎮住場面
    雍正皇帝一邊,新政艱難推行,基本得罪光了天下的既得利益階層,甚至失去了滿堂朝臣的支持;繼位之初,能為其堅定站位的年羹堯已經「被賜自盡」,隆科多也已經「堅定」地站在了廉親王胤禩一邊,李衛和田文鏡這等封疆大吏又鞭長莫及,就連擎天保駕的怡親王胤祥也已經重病纏身。
  • 《雍正王朝》胤禩兩聲「百官跪迎」年羹堯,為什麼雍正沒有吱聲?
    《雍正王朝》是一部很優秀的電視劇,對上至康熙、雍正兩位皇帝,下至皇子龍孫百官臣僚的刻畫細緻入微。為什麼年羹堯入朝晉見雍正皇帝時,雍正皇帝會給予其特殊優待?而廉親王胤禩也極力抬舉年羹堯?唯有如此才能促使年羹堯早日走向人生的轉折點,讓他在千夫所指之下盛極而衰。其二,眾所周知年羹堯是從雍親王府出來的包衣奴才。年羹堯既是潛邸中的老人兒,更是雍正皇帝手中的一柄利劍。不過居功自傲的年羹堯卻是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為雍正皇帝的執政劈山開路,用不好也可能傷了雍正皇帝自己的手。
  • 雍正王朝:佟國維和張廷玉兩個職場「老狐狸」相比,誰更勝一籌?
    雍正王朝:佟國維和張廷玉兩個職場「老狐狸」相比,誰更勝一籌?
  • 歷史劇《雍正王朝》為何被稱為神劇?這10個細節太經典
    《雍正王朝》的導演是胡玫,沒錯,就是她,在幾年之後,她再次拍攝了《漢武大帝》;而該劇的藝術總監,同樣耳聞能效,他就是後來聞名遐邇的導演張黎,在以後的日子裡,他分別和劉文武和劉和平合作了一遍,其結果則分別是《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
  • 雍正舅舅隆科多曾經是多麼得寵,為何被雍正圈禁而死?
    在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給內外大小臣工許多賞賜,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藏的《御筆賞賜簿》的記錄,依人頭作出統計,多數人得到一二次恩典,在3 次以上的就不多了,不計算太監,官員得賞賜的序次是:隆科多 13 次,允祥 8 次,年羹堯 7 次,直隸巡撫李維鈞 6 次,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戶部尚書張廷玉、都御史兼吏部尚書朱軾、史部左侍郎黃叔琳各為
  •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結局悽慘、隆科多被幽禁,為何李衛步步高升
    導語:雍正能夠成功即位是多虧了手下大臣年羹堯、隆科多、田文鏡還有李衛等人的鼎力相助。大家都知道,年羹堯和隆科多的下場都是比較悲慘的,一個恃寵而驕被賜死,而另一個被幽禁多年直到去世,就連較為忠誠的田文鏡,去世後的陵墓都被推平了,可唯獨李衛能得以善終,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