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後除掉了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什麼張廷玉沒事?

2020-12-20 楚風說歷史

毫無疑問四阿哥胤禛能夠繼位,完全就是得益於內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堯。其中年羹堯對穩定西北局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當然雍正登基後,也很重用和信任年羹堯。可惜的是年羹堯太不懂得「伴君如伴虎」這幾個字了,所以僅僅三年,年羹堯於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甲戌日,被雍正皇帝賜其獄中自裁,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年羹堯這個人起點還是比較高的,父親年瑕齡是巡撫級的封疆大吏。所以年羹堯從小就受家庭薰陶,讀書寫字很好,在年羹堯二十一歲的時候,就高中進士。這點和電視劇中演的不一樣,電視劇中年羹堯就是一個武將的身份,但其實年羹堯是進士出身。年羹堯在康熙年間就很受重用,當過四川巡撫,一省之長。並且為官期間,年羹堯也是廉潔奉公,兢兢業業。康熙後來還提拔年羹堯為川陝總督,成為了西邊舉足輕重的人物。

康熙晚年,皇子奪嫡之爭進入到白熱化時期,由於年羹堯的妹妹是雍正的側福晉,年氏一家也是雍親王屬人,有這層關係,年羹堯自然在奪嫡中,支持雍正皇帝。康熙駕崩後,胤禛在隆科多的幫助下成功繼位,而年羹堯的任務就是接替十四阿哥允禵的位置,幫助雍正穩定西北局勢,十四阿哥允禵手握重兵,沒有輕舉妄動的原因,也是因為忌憚年羹堯所致。雍正順利登基後,則更加的倚重年羹堯,不僅給予年羹堯很大的權力,讓他在西北安心平叛。而且平叛成功後,封年羹堯為一等公,還賞給一子爵,由其子年斌承襲。年羹堯的父親也封為一等公。

雍正皇帝在給年羹堯的信中竟然寫到了「朕亦甚想你」這樣的話,真是肉麻啊!正是由於雍正皇帝的過份寵愛,以至於年羹堯真的覺得自己是雍正的大恩人,自己做什麼雍正都會一直信任自己。慢慢的年羹堯開始結黨營私,居功自傲,收受賄賂,並且目中無人,把朝中大臣都得罪了,很多封疆大吏都反感年羹堯。而雍正皇帝也發現年羹堯做了很多僭越的事情,雍正皇帝越來越難以忍受,最後拿下年羹堯,一擼到底,定了九十二項罪名,被賜自盡。

其實年羹堯之死,主要還是自身的原因,雍正皇帝雖然也有責任,但是主要責任還是在於年羹堯,他太不明白君臣之道了,也太把自己當回事了,所以年羹堯的命運是註定的。

結黨營私的隆科多

隆科多是滿洲鑲黃旗人,清聖祖孝懿仁皇后之弟,由於雍正年幼的時候被孝懿仁皇后扶養過,所以隆科多也算是雍正皇帝的親舅舅。可是孝懿仁皇后扶養過很多的皇子,很多皇子都可以和隆科多走的近。

那麼隆科多為什麼選擇了幫助雍正皇帝呢?憑藉現有的史料我們很難說隆科多什麼時候倒向了雍正皇帝的。最起碼隆科多加入雍正陣營的時間不會很早,隆科多之所以選擇幫助雍正的原因也不明確,可能因為隆科多覺得雍正比較容易控制吧,畢竟四阿哥在繼位之前是表現的很平庸的。康熙駕崩時,是隆科多陪伴左右的,並且隆科多是九門提督,掌握著京城的兵權,雍正皇帝繼位自然隆科多出力最大。

雍正繼位後,隆科多有擁戴之功,並且承襲一等公的爵位,加授為吏部尚書。雍正皇帝繼位之初很寵信隆科多,甚至見面雍正都不直呼其名,反而稱他為舅舅。朝廷選拔官吏,隆科多可以不用請示雍正,自己定奪,當時被稱為「佟選」。雍正二年,隆科多又與年羹堯一起被賞賜雙眼花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位極人臣。但是雍正三年,突然雍正皇帝就開始不信任隆科多了,隆科多也感覺到了,辭去了步軍統領的職務。

諭曰:「朕御極之初,隆科多、年羹堯皆寄以心腹,毫無猜防。孰知朕視為一德,彼竟有二心,招權納賄,擅作威福,欺罔悖負,朕豈能姑息養奸耶?向日明珠、索額圖結黨行私,聖祖解其要職,置之閒散,何嘗更加信用?隆科多、年羹堯若不知恐懼,痛改前非,欲如明珠等,萬不能也!殊典不可再邀,覆轍不可屢蹈,各宜警懼,毋自幹誅滅。《清史稿》

雍正皇帝開始敲打隆科多,意思是你和年羹堯都是我的左膀右臂,我把你們都當成了心腹,怎奈你們卻有二心,利用權力受賄,還欺君罔上,這樣朕也不能姑息養奸。所以你們要注意點,不要和明珠等人一樣,落得身敗名裂。但是隆科多依然不知悔改,繼續結黨營私,貪汙受賄,最後雍正皇帝把隆科多軟禁在暢春園(就是康熙駕崩的地方),雍正六年,隆科多死於暢春園。

其實隆科多之死,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比如隆科多老是說自己在康熙駕崩後,怎麼的手握兵權,扭轉乾坤,把自己比喻成諸葛亮,這樣雍正能不討厭嗎?你這不是直接說,當時雍正繼位是問題的嗎?雍正皇帝能不討厭嗎?再加上隆科多都可以自己選拔官吏,雍正皇帝繼位之初沒覺得怎麼樣,後來當皇位穩定了,肯定不想讓人分自己的權力了,這也是要拿下隆科多的原因。

為什麼沒有除掉張廷玉?

張廷玉,安徽桐城人。清朝傑出政治家,大學士張英次子。張廷玉的出身也不錯,父親張英就是大學士,張廷玉從小就喜歡讀書,肯定也要走科舉之路。康熙三十九年,張廷玉高中進士,進入官場,張廷玉一直在翰林院工作。直到康熙晚年,張廷玉才被授予刑部侍郎和吏部侍郎,這時候的張廷玉才真正的展現自己的才能。雍正皇帝繼位後,自然要培養自己的嫡系班底,雍正想要進行改革,當然也要重用一些能幹的大臣,其中像本來就是雍正嫡系的李衛,還有就是後來發掘的田文鏡和張廷玉等人。

雍正皇帝之所以選擇張廷玉的原因,一是張廷玉學問優長,「氣度端凝、應對明晰」,有才幹。二是他為自己恩師張英之子。這對胤禛來說是日後難得的貼己之人。有了這兩條,張廷玉在雍正朝平步青雲,當然張廷玉確實也是個人物,幫助雍正做了很多工作。雍正七年(1729年),設立軍機處,張廷玉和怡親王胤祥、蔣廷錫負責軍機處的工作。

在清朝軍機大臣就是相當於宰相,張廷玉不光有軍機大臣的頭銜,還兼著吏部和戶部的職位。可以說備受重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病危。臨終前,張廷玉與莊親王允祿、大學士鄂爾泰等同為顧命大臣,輔佐新君。遺詔他日以張廷玉配享太廟,可見雍正皇帝確實喜歡張廷玉,只是乾隆繼位後,不怎麼待見張廷玉,君臣漸生嫌疑,晚景悽涼,退休回家,最後還是賜予配享太廟。

雍正為什麼沒有除掉張廷玉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就是張廷玉確實有能力,幫了雍正皇帝很大的忙,屬於雍正皇帝真正的臂膀。都知道雍正是個工作狂,但是雍正肯定也沒有分身術,所以雍正繼位之初全靠張廷玉分擔一些工作。比如,當時在西北對蒙古準噶爾部大舉用兵,由於兩路大將軍用兵失去先機,準部叛兵屢擾邊境。雍正帝很焦慮勞累,張廷玉「日侍內值,自朝至暮,不敢退,間有待至一二鼓」。由此可見,張廷玉真是起早貪黑的幫助雍正皇帝,這樣的臣子,雍正皇帝怎麼會殺了呢?除非雍正皇帝腦子壞了!

第二,張廷玉很會做人,不居功自傲。張廷玉和雍正的君臣感情很深,他和年羹堯以及隆科多不一樣,年羹堯他們是屬於擁立之功。而張廷玉和雍正皇帝的感情是雍正登基後陪養的,可以說沒有雍正皇帝的重用,張廷玉很難達到後來的高度,基於這個原因張廷玉肯定會儘自己所能報答雍正的知遇之恩。張廷玉為人處世也比較精明,他不居功自傲,只會幫助雍正皇帝解決問題,這樣的人雍正皇帝自然很喜歡。

第三,張廷玉是漢臣,背後沒有很大的勢力,雍正皇帝不用忌憚。由於張廷玉是漢臣,所以他不像滿臣一樣對雍正皇帝有太大的威脅。清朝初期,漢臣地位是高不過滿臣的,所以張廷玉只能對雍正皇帝沒有二心,才能在朝中立足,雍正肯定也不怕他有什麼二心。

總結:年羹堯和隆科多被雍正皇帝收拾肯定既有自身的問題,也有雍正皇帝的問題,對於當初有擁立之功的大臣,皇帝難免會有所忌憚,再加上年和隆的做法觸及了雍正皇帝的底線,被收拾是肯定的。至於張廷玉,沒有這些問題,他完全是雍正皇帝一手提拔的,沒有什麼勢力,不結黨營私,並且還是個幹吏,能夠幫助雍正皇帝處理繁重的工作,忠心耿耿,鞠躬盡瘁,雍正皇帝除非腦袋被驢踢了才會收拾張廷玉。真不知道乾隆皇帝怎麼想的?

相關焦點

  • 雍正皇帝除掉了隆科多和年羹堯,為何沒有向老臣張廷玉下手?
    雍正能順利即位,也是有幾個大臣穩住了局勢。外有年羹堯牽制十四爺,內有職位居高的隆科多穩定大局。可以說,雍正能順利繼位,他們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隆科多,年羹堯都被雍正除掉,只有留下張廷玉這文官大臣,這是為什麼呢?
  • 雍正王朝:年羹堯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為何張廷玉卻安然無恙呢?
    《雍正王朝》中,雍正能夠在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靠的不僅僅是謀略,還有他的忍辱負重,最後之所以成功奪位,不可忽略他手下的年羹堯、隆科多和張廷玉等幾大重臣,在這次奪位之爭立下汗馬功勞。究竟為何,讓多謀善妒的雍正會行霹靂雷霆手段除掉了兩位權臣,唯獨留下了張廷玉呢?
  • 年羹堯被除是因為狂妄,隆科多是為啥?雍正為何偏偏重用張廷玉
    喜歡看清朝古裝劇的朋友,相信對年羹堯、隆科多、張廷玉這三個人名都不陌生。這三個人都是康熙雍正年間的滿清重臣,尤其是年羹堯跟隆科多,在康熙之後的皇位繼承人之戰中,為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立下了汗馬功勞。
  • 《雍正王朝》隆科多為什麼被康熙重用?又為什麼會在雍正朝叛變?
    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朋友們想必都知道,四阿哥胤禛能夠順利登基皇位,離不了隆科多手裡的「傳位昭書」,要知道那份「傳位昭書」的出現是在康熙在暢春園去世後才拿出來的,當時眾皇子對於大位的爭奪已經是一片混亂,很顯然隆科多手裡的這份詔書就尤其顯得特別的重要,那麼對於這份康熙帝留下來的「傳位昭書
  • 為什麼雍正一上臺,隆科多和年羹堯的結局就註定了?
    隆科多看到了四皇子胤禛,想扶持他和年羹堯一起當皇帝。結果我們知道,胤禛當了皇帝,後來又當了雍正帝。按理說,雍正帝應該賞賜這樣一位有功之臣,為時已晚。他怎麼能迫害他?如果我們回顧歷史,想到被斬於鍾室的韓信和悲痛欲絕的荀彧,這件事的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 隆科多幫雍正登基,為何僅僅4年就被除掉?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
    幫助雍正順利登基的,一共有三位功臣,分別是陝甘總督年羹堯、九門提督隆科多,以及十三阿哥胤祥。這三個人中年羹堯是封疆大吏,主持西北地區的民政軍務,實力頗大。而隆科多手握九門兵馬,是北京城的實權人物,不可小覷。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是在聽了張廷玉勸諫後,才下決定賜死年羹堯?
    年羹堯和整個年氏家族都是雍正的「藩邸故人」,因而也就可以算作是徹徹底底的雍正「自己人」,並且他的妹妹還嫁給了雍正,就此與雍正有了親緣關係。但更為重要的是,年羹堯對於雍正不僅是披肝瀝膽,更是為雍正兩度立下了不世之功。
  • 雍正王朝:為什麼張廷玉再三強調年羹堯該殺?其實他是為了報仇!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的死可謂是驚天動地,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雍正帝「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雖然劇中刻意描述雍正帝糾結的樣子,但並無法改變這個現實。在年羹堯之死的問題上,有好幾個人起到了助攻的作用,比如孫嘉誠、比如李紱、比如李衛。但真正迫使雍正帝下達處死年羹堯命令的,卻是張廷玉!
  • 雍正剛登基沒多久,九門提督隆科多,為何覺得自己即將遭逢大禍
    一、隆科多和年羹堯有勾結,這是雍正不能忍的。雍正登基以後,西北的羅卜藏丹津反叛。這個時候雍正只好依靠年羹堯來平定叛亂。於是雍正冊封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讓他統領西北各路人馬。可以說,當時的年羹堯,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 隆科多已經位極人臣,他為什麼還要背叛雍正?這些細節不容忽視
    引言導讀:上期我們講到了落魄的隆科多經過六叔佟國維的一番運作後,終於攀上了十三爺胤祥這棵大樹,從此開啟了他飛黃騰達的一生。這期我們重點解析位極人臣的隆科多,為什麼後期又和「八爺黨」攪合在一起,弄出了所謂的八王議政,企圖逼迫雍正退位讓賢。
  • 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何支持雍正?雍正的四大金剛都有誰?八爺黨完敗
    幫助雍正繼位的有四大金剛,第一就是時任陝甘總督的年羹堯,第二是時任九門提督的隆科多,第三是康熙的十三阿哥胤祥,第四則是以戴鐸為首的雍王府謀士集團。 年羹堯和隆科多都是手握大權之人。 年羹堯康熙年間的進士,並不是雍正在潛邸的什麼包衣奴才,人家是正經科舉考出來的人才。
  • 雍正為什麼要殺死年羹堯?
    歷史故事-每天閱讀一個歷史小故事!  康熙的傳位之爭,可謂同室操戈,兄弟相殘,刀光劍影,血流成河。在各皇儲爭奪皇位時,年羹堯慧眼如炬,為主子四阿哥胤禛出謀劃策,四處遊說,深受青睞;更使胤禛高興的是,年羹堯還將自己的親妹妹獻給了他,以示忠誠。為此,主僕二人曾發誓,無論死生定不相負。
  • 雍正登基後直言:「誰想當皇帝讓給他」,為什麼他敢這樣說?
    但是李世民臨終前安排長孫無忌和褚遂良輔政,要知道李治此時已經21歲了,完全成年了,還有雍正臨終前也是安排張廷玉和鄂爾泰輔佐弘曆,而繼位的乾隆皇帝已經25歲了,也就是說皇帝對於繼位的君主,肯定都會留下政治安排,這些安排就是為了保證他選擇的繼承人能夠平穩的實行權力的過渡,如果明白這個問題,也就明白雍正為何會有這樣的舉動了。
  • 為雍正登基立下大功的隆科多,為何最後又倒向八爺,選擇背叛雍正呢?
    隨後,又選擇了名義支持老四胤禛走上皇位,他更是平步青雲,一下成了上書房大臣,也是雍正十分寵信的大臣之一。 可是,在九子奪嫡的大局已定,雍正也在他的擁戴下坐穩了皇位。眼看著隆科多的仕途這麼好,官位這麼高,為什麼隆科多後來會背叛了雍正呢?為什麼他到最後卻和八爺黨混到一起,聯合八爺黨一起合謀逼宮,逼迫雍正退位呢?
  • 隆科多夥同八爺黨逼宮亂政,張廷玉為什麼沒有拿出康熙臨死前的詔書直接拿下隆科多?
    布局三:臨終前,讓低調的張五哥去請胤禛覲見,而讓隆科多去請八爺,順便看住他,為胤禛順利登基創造條件。在所有的布局之前,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布局,就是收服隆科多。對於隆科多這個人,康熙不放心,他佔著九門提督的位子老是首鼠兩端。康熙必須確定他跟著誰走,是八爺還是胤禛。所以就出現了讓張廷玉宣讀兩道詔書的事情。第一道詔書是殺隆科多的,如下:
  • 雍正舅舅隆科多曾經是多麼得寵,為何被雍正圈禁而死?
    在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給內外大小臣工許多賞賜,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藏的《御筆賞賜簿》的記錄,依人頭作出統計,多數人得到一二次恩典,在3 次以上的就不多了,不計算太監,官員得賞賜的序次是:隆科多 13 次,允祥 8 次,年羹堯 7 次,直隸巡撫李維鈞 6 次,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戶部尚書張廷玉、都御史兼吏部尚書朱軾、史部左侍郎黃叔琳各為
  • 年羹堯和隆科多,誰的地位更高?《清史稿》兩句話給出明確答案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演繹中,康雍皇權的更迭過程雖未達到武裝奪位的嚴重地步,但也絕對是險象環生,如果不是皇十三子胤祥及時率兵勤王,雍正皇帝能不能順利登基還真難說。歷史上的雍正登基過程,雖然直到現在仍是一個謎團,但也絕非清朝官方文獻記載的那般順風順水、諸人威服。
  • 雍正即位的時候,隆科多為什麼立刻覺得自己活不久了?
    史載,隨著雍正的繼位,隆科多、年羹堯成為雍正朝早期的核心人物。康熙崩逝後的第9天,雍正賜隆科多為公爵,兩天後,又下諭稱隆科多為「舅舅」,使他多了一個頭銜,在稱呼他的世爵之外,還要再加上「舅舅」二字。不久,隆科多被封為總理事務大臣。封爵、尊稱及總理事務大臣,是雍正為酬答隆科多襄助登基之功。
  • 隆科多夥同八爺黨逼宮亂政,張廷玉為何沒有拿出康熙留下的詔書?
    文/炒米視角事實上,八王逼宮的時候張廷玉如若拿出康熙的遺詔,只會將隆科多徹底逼向八王集團,使得雍正更被動,局面將更混亂。在《雍正王朝》中,八王逼宮的時候,已經是雍正6年的事情了。此時也是雍正改革進入白熱化的時候,朝野內外反對改革的勢力在不斷糾結聚合。
  • 年羹堯和隆科多都曾顯赫一時,他們兩個相比,誰的朝堂地位更高?
    這兩人便是隆科多和年羹堯,前者是幫助雍正順利登基的「首功之臣」,後者則是率兵平定了青海蒙古貴族羅卜藏丹津的叛亂,讓雍正的皇位得以徹底穩固。既然都是雍正的寵臣,又是朝廷的重臣,那麼如果真的要將年羹堯和隆科多在巔峰時期的地位做一個比較的話,誰又將勝出呢?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解讀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