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和隆科多都曾顯赫一時,他們兩個相比,誰的朝堂地位更高?

2020-12-20 王府史話

歷史上的雍正朝初年,有兩位權勢和地位極為顯赫的大臣,他們中一位在朝堂上呼風喚雨、倍受尊崇,而另一位身居封疆大吏之首,位高權重,就連雍正對這二人也是極為的仰仗,所給予的封賞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這兩人便是隆科多和年羹堯,前者是幫助雍正順利登基的「首功之臣」,後者則是率兵平定了青海蒙古貴族羅卜藏丹津的叛亂,讓雍正的皇位得以徹底穩固。

既然都是雍正的寵臣,又是朝廷的重臣,那麼如果真的要將年羹堯和隆科多在巔峰時期的地位做一個比較的話,誰又將勝出呢?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解讀和分析。

(圖片來源於網絡)

論家族背景,隆科多遠勝年羹堯。

隆科多,佟國維之子,出身於門第極為顯赫的佟佳氏家族,而這個家族也與索尼、索額圖所在的赫舍裡氏家族,明珠、納蘭性德、納蘭揆敘所在的葉赫那拉氏家族,以及遏必隆、阿靈阿所在的鈕祜祿氏家族,並稱為康熙朝時期的「四大外戚家族」。

佟佳氏家族發跡於努爾哈赤時期,早在後金天命三年(1618年)的「撫順之戰」時,佟養真、佟養性兄弟就率領全族就投降了後金,並且在此後一系列對明作戰中立下大功。天命六年(1621年),毛文龍趁著鎮江守備空虛,與陳良策來了個裡應外合,攻佔了鎮江,生擒了佟養正、佟豐年父子,史稱「鎮江大捷」。之後,佟養正父子也被押解到北京,並在午門外被凌遲處死。

然而殊不知,毛文龍這一舉動險些就此改變了此後整個清朝的歷史,因為他錯過了佟養正的另外一個兒子,這便是佟圖賴,當時他還叫佟盛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

襲承了父親佟養正官職的佟圖賴,在努爾哈赤以及皇太極時期作戰勇猛,表現出色,於是在皇太極正式建立漢軍八旗的時候,將其封為「固山額真」,統領漢軍正藍旗,並且在隨後大清王朝一統天下、定鼎中原的過程中,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除了自己本人的能力出眾外,佟圖賴生育的子女也特別的爭氣。他的女兒佟佳氏嫁給了順治皇帝,並為順治誕育了第三子玄燁,這便是歷史上的康熙皇帝,佟佳氏本人也被封為了孝康章皇后。他的兩個兒子佟國綱、佟國維,更是長期在朝中擔任領侍衛內大臣等一系列重要職務,深得康熙皇帝本人的信任與器重。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僅如此,在康熙朝時期,整個佟佳氏家族還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身份」轉變。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佟國綱正式向康熙皇帝上疏「請歸滿洲」。

「臣祖原系滿洲,被明人誘入開原,再移撫順,後太祖高皇帝兵取撫順,將臣祖養真(即養正)並族人大半令居於佛阿拉。明時以臣家原系滿洲,將臣族數百人盡行殺害。今臣等仍在漢軍之列,能無傷心痛恨而告於我皇上聖明之下哉。為此具疏奉聞 。」

於是,在康熙皇帝的主持下,整個佟佳氏家族正式從漢軍鑲黃旗抬入到了滿洲正白旗。

緊跟著,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的時候,康熙將佟國維的女兒佟佳氏封為皇后,即歷史上的孝懿仁皇后,隨後佟國綱又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的「烏蘭布通之戰」中壯烈殉國。而這些也使得康熙再次降旨,將佟佳氏家族抬到了八旗之中公認的「頭旗」,即滿洲鑲黃旗之中,至此佟佳氏家族在身份和在旗地位上,可以同包括赫舍裡氏、鈕祜祿氏、富察氏等一系列傳統的滿洲名門望族並駕齊驅。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反觀年羹堯,出身就要「寒酸」許多。

年家本是明朝的官宦世家,但是在明末清初的松錦大戰中,年家成為了皇太極的俘虜,被編入漢軍旗包衣佐領下成為僕役,之後便隨同順治皇帝入關。順治十二年(1656年)年羹堯的祖父年仲隆通過科舉考中了進士,使得年家就此脫離了奴籍,被編入鑲白旗漢軍第五參領第一佐領下。

而在雍正登基之後,鑑於年羹堯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的功勳,以及自己對於年羹堯妹妹敦肅皇貴妃年氏的寵愛,雍正將年家正式抬入到了漢軍鑲黃旗。

(圖片來源於網絡)

清朝時期本就有著「先滿後漢」的傳統,滿洲官員歷來要壓漢族官員一頭,從這一點來說年羹堯本就處在劣勢,更不用說在隆科多之前,佟佳氏家族早已權勢顯赫、地位尊崇,家族成員遍及朝野,這些都是年羹堯以及他所在的家族所無法企及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論與雍正的關係,隆科多更「親」,年羹堯更「近」。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順利登上皇位,然而自此以後,關於「雍正登基之謎」的傳聞就從未斷絕。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從康熙去世到第二天上午雍正趕到暢春園,在這十多個小時的時間裡雍正去了哪裡,做了什麼,究竟是怎樣登上的皇位,都已經無法得知,而這也就此引出了另外一個極為關鍵性的人物,這個人便是隆科多。

時任九門提督的隆科多在康熙去世後,隨即下令關閉九門,並在京城實施戒嚴,在這期間只有他能夠自由出入於皇城之內,往返於皇宮與暢春園之間,而他更是在康熙去世前陪在其身邊的人中,唯一一位朝臣,其餘均是康熙的皇子。在雍正登基之後,雍正也毫不掩飾自己對於隆科多的感激與感謝之情,甚至在公開場合完全不顧及帝王的威嚴,稱其為「舅舅隆科多」,足可見隆科多在雍正登基的過程中所發揮出的巨大作用。

舅舅隆科多,此人朕與爾先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錯了。此人真聖祖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國家良臣,真正當代第一超群拔類之稀有大臣也。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隆科多選擇支持雍正並非偶然,因為在所有康熙皇子中,他與雍正的關係是最「親」的。

由於雍正出生的時候,其生母德妃烏雅氏級別太過於卑微,故而不能由其親自撫養皇子,於是康熙將其交由當時還是皇貴妃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撫養,而佟佳氏皇后不是別人,正是隆科多的親姐姐。儘管作為所有皇子的「嫡母」、也就是佟佳氏皇后的親弟弟,隆科多應該算是每一位皇子的舅舅,但他只有與雍正之間的這份舅甥之情,是名副其實的,也是最「親」的。

而實際上,隆科多的另外一位姐姐愨惠皇貴妃佟佳氏,也在康熙晚年的時候,負責撫養被康熙接到宮中的雍正之子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所以佟佳氏家族對於雍正父子兩代帝王都有著養育之恩。

再加上雍正在「九子奪嫡」期間,一直奉行「爭是不爭」,不爭是爭的策略,使得其政治集團勢力極為單薄,因而支持雍正可以讓隆科多攫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於是,「親情」加上利益,讓隆科多最終站在了雍正一邊,而雍正也在登基之後對隆科多極為仰仗和推崇。

(圖片來源於網絡)

至於年羹堯,他與雍正的關係則是更「近」,因為他自始至終都是雍正的「自己人」。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皇帝冊封雍正為雍親王,並將鑲白旗漢軍第五參領下以及鑲白旗滿洲第三參領下全部劃給了雍正。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年羹堯全家正式被劃歸由雍正統領,成為雍正的「藩邸故人」。

不僅如此,在康熙五十年(1710年),出於對年羹堯的父親、時任湖廣總督的年遐齡的賞識,康熙特意安排雍正迎娶了年遐齡的女兒,也就是年羹堯的妹妹年氏為王府側福晉,年羹堯就此成為了雍正的大舅哥。

而在年羹堯率兵平定了羅卜藏丹津的叛亂,幫助雍正徹底穩固了皇位後,雍正也是將年羹堯奉為了自己以及整個大清王朝的「恩人」:

「朕不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爾不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應朕之知遇。」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由此可見,不管是隆科多還是年羹堯,他們都是有著極大的貢獻,並且他們一位是雍正的「舅舅」和「首功之臣」,一位又是雍正的「大舅哥」和「恩人」,這樣的關係究竟孰遠孰近,也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論兩人的職級和職務,可謂是勢均力敵。

其實,在雍正初年的朝堂上,不管是隆科多還是年羹堯,勢力和影響力都是遠超其他官員。

隆科多在雍正登基後,襲承了自己父親佟國維的一等公爵位,並且被雍正委以總理事務大臣的重任,之後又先後兼任了吏部尚書、理藩院尚書以及《聖祖實錄》和《大清會典》總裁官的職務,並被雍正賞賜雙眼花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毫不誇張的說,隆科多在朝堂上的地位是僅次於雍正皇帝以及怡親王胤祥,長期擔任「三把手」。

年羹堯則是被雍正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統御著西北二十餘萬大軍,還節制西北四省一切軍政民務,是名副其實的「西北王」,並且年羹堯也被雍正賞賜了雙眼孔雀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等物。而更為特殊的是,雍正在年羹堯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後,不僅將年羹堯加封為一等公,他的父親年遐齡也被雍正加封一等公,家族中也有多人得到了晉封。

而在雍正元年(1723年)的時候,隆科多與年羹堯也一起被雍正加封為太保。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然,隆科多和年羹堯還有一項極為特殊的權力,這便是官員的「任免權」。

由於對這二人過於信任,以至於但凡是他們報上來的官員任免名單,雍正一律予以照準,甚至就連雍正自己任免官員的時候也要主動徵求二人的意見。於是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朝廷官員的「佟選」,以及地方官員特別是西北地方官員的「年選」。

而隆科多和年羹堯便開始藉此結黨營私、把持朝政,同時也在大肆收受賄賂,弄得朝堂上是一片烏煙瘴氣,最終也為他們的倒臺埋下了伏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綜上所述,隆科多與雍正有著「舅甥」情誼,並且是雍正能夠順利登上皇位的首功之臣;而年羹堯也與雍正有著親緣關係,是雍正的「大舅哥」,他也通過平定羅卜藏丹津的叛亂,挽救了內憂外患的危局,進而幫助雍正徹底穩固了皇位。對於此雍正非常的感激,當然也很感恩,於是給了二人以及其所在的家族極盡封賞,甚至可以說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而隆科多與年羹堯也就此成為了當時最炙手可熱的官員。

儘管兩人在職級、權勢、與雍正關係的遠近以及享受到的殊榮與禮遇上,難分伯仲,但是畢竟隆科多是「根正苗紅」的滿洲人,還是出自「上三旗」之列,並且其家族也是門第顯赫、功勳卓著,這就使得隆科多還是能夠在身份上壓制年羹堯一頭。

而對於雍正來說,他也希望隆科多和年羹堯能保持和睦友好的關係,不希望因為兩人的過度爭寵演變成激烈的黨爭,於是在雍正主持下,年羹堯將自己的兒子年熙過繼給了隆科多,算是讓兩人之間各自找到一些「平衡」,從而實現關係的緩和。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只不過,面對雍正的仰仗與信任,隆科多與年羹堯都開始了居功自傲、忘乎所以,不斷的挑戰雍正皇帝的底線,並且他們平時飛揚跋扈、目空一切的行為也引發了朝臣們的巨大不滿。

最終,在雍正三年(1726年)的時候,雍正以「九十二條大罪」,賜年羹堯自盡。而隆科多也在雍正五年(1727年),被雍正以「四十一條大罪」圈禁在了暢春園,一年後的雍正六年(1728年),隆科多在禁所去世。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年羹堯和隆科多,誰的地位更高?《清史稿》兩句話給出明確答案
    時任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劇照除了兩人所得聖寵幾乎相同外,雍正皇帝對兩人的榮譽官職加封、特權賞賜也都故意同時進行:1、雍正元年,雍正皇帝同時加封隆科多和年羹堯為那麼,如果較真來看,隆科多和年羹堯,誰的地位更高一些呢?
  • 雍正皇帝除掉了隆科多和年羹堯,為何沒有向老臣張廷玉下手?
    外有年羹堯牽制十四爺,內有職位居高的隆科多穩定大局。可以說,雍正能順利繼位,他們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隆科多,年羹堯都被雍正除掉,只有留下張廷玉這文官大臣,這是為什麼呢?一、年羹堯年羹堯是雍正的包衣奴,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從包衣奴做到大將軍。
  • 雍正王朝:年羹堯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為何張廷玉卻安然無恙呢?
    年羹堯和隆科多一內一外幫助雍正在九子奪嫡的局勢中奪取最後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如同絕大多數功臣一樣,在雍正繼位後,都得到重用,也因此獲得了豐厚的政治回報,兩人都身居高位,一時間風光無人能及,權威大增。而雍正登基後僅兩年多,年羹堯被賜死,隆科多禁錮而終。唯獨只有張廷玉被雍正器重,成為「三朝元老」,也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待遇漢臣。這其中是什麼原因呢?
  • 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何支持雍正?雍正的四大金剛都有誰?八爺黨完敗
    年羹堯和隆科多都是手握大權之人。 年羹堯康熙年間的進士,並不是雍正在潛邸的什麼包衣奴才,人家是正經科舉考出來的人才。 除了年羹堯,還有一個隆科多。隆科多算起來是雍正的舅舅,他的兩位姐姐都嫁給了康熙,一個是皇后,一個是貴妃,他父親佟國維號稱佟半朝,在朝中有很大的影響力,而且是康熙的親舅舅。
  • 雍正登基後除掉了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什麼張廷玉沒事?
    結黨營私的隆科多隆科多是滿洲鑲黃旗人,清聖祖孝懿仁皇后之弟,由於雍正年幼的時候被孝懿仁皇后扶養過,所以隆科多也算是雍正皇帝的親舅舅。可是孝懿仁皇后扶養過很多的皇子,很多皇子都可以和隆科多走的近。那麼隆科多為什麼選擇了幫助雍正皇帝呢?
  • 隆科多的七宗罪,誰是真正害死他的人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病逝在暢春園,隆科多是康熙唯一一個王大臣受顧命者。傳位詔書也是隆科多一人獲得,一人宣讀,一人宣布大位傳位於四皇子胤禛。至於世間傳言是隆科多和雍正合謀毒死康熙,也不為人所知了。雍正登基後,對待隆科多那是百般寵愛,不僅命與大學士馬齊總理事務,襲一等公,授吏部尚書,不久又和年羹堯同加太保職位。隆科多最後被圈禁,落到如此下場的原因大致有七條。
  • 為什麼雍正一上臺,隆科多和年羹堯的結局就註定了?
    隆科多看到了四皇子胤禛,想扶持他和年羹堯一起當皇帝。結果我們知道,胤禛當了皇帝,後來又當了雍正帝。按理說,雍正帝應該賞賜這樣一位有功之臣,為時已晚。他怎麼能迫害他?如果我們回顧歷史,想到被斬於鍾室的韓信和悲痛欲絕的荀彧,這件事的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 雍正皇帝的舅舅隆科多,曾顯赫一時,幾年後身敗名裂被圈禁而死
    在清朝,被皇帝公開以「舅舅」相稱呼的,大概只有隆科多一人。雍正在剛剛即位的那年,雍正對隆科多張口必稱舅舅,甚至在奏摺上也直書:舅舅隆科多,一點也不擔心不成體統。
  • 年羹堯,隆科多,李衛三人。為什麼只有李衛能善終?
    相信年羹堯和雍正朝的隆科多對此深有感觸。年羹堯被雍正封為92大罪,賜他自殺。隆科多也好不到哪裡去。他被雍正封為四十一大罪,最後死在被囚禁的長春園。對於兩人的結局,雍正認為他們都是罪有應得,並給出了一個解釋,「我皇家之初,隆科多和年羹堯都派心腹,無所猜度。誰知我視之為德,但他卻有兩顆心,招權受賄,善發財,欺人矛盾,我怎能容忍強姦呢?」
  • 胤祥身為宗室,威脅遠大於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何他結局最好
    雍正剛即位的時候,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他決定開始培養自己的親信。於是有三個人脫穎而出,成為最受皇帝信任的人,他們就是胤祥、隆科多、年羹堯。至於雍正為什麼選他們三個呢?其次是年羹堯。雍正的同母弟弟胤禵,深受康熙重用,手握兵權,而且兩兄弟並不和睦,胤禵甚至是「八爺黨」。雍正即位後,這位弟弟對他來說,就是一個極其不安定的因素,這時候年羹堯就站出來了。年羹堯以川陝總督之職,以總理西北大軍後勤供應之責,巧妙分化了西北各路大軍。
  • 甄嬛傳隆科多是誰 甄嬛傳隆科多和太后什麼關係
    甄嬛傳隆科多摘要:在《雍正王朝》和《甄嬛傳》這兩部經典的清宮劇裡,都有擁戴雍正上位出力巨大的重臣隆科多,那麼,這兩部劇裡的隆科多,誰和歷史上真實的隆科多最為符合?在《雍正王朝》和《甄嬛傳》這兩部經典的清宮劇裡,都有擁戴雍正上位出力巨大的重臣隆科多,那麼,這兩部劇裡的隆科多,誰和歷史上真實的隆科多最為符合?先來說說《雍正王朝》裡的隆科多,按照這部劇的人物設定,康熙上書房首輔大臣的佟國維是他的六叔。
  • 紅樓夢的馮紫英是誰?有人說他是年羹堯,也有人說其實是隆科多!
    #讀懂紅樓夢#筆者的這一觀點,如今已得到了越來越多紅迷的高度認同和支持更有一些痴狂紅迷也對《紅樓夢》裡大大小小的人物影射誰,進行了一番探索。比如說,之前就有人指出賈政門下的兩個清客相公詹光【甲戌側批:妙!蓋沾光之意。】和單聘仁【甲戌側批:更妙!蓋善於騙人之意。】,一個是沾了其父索尼光的索額圖,另一個則是善於騙人的納蘭明珠。這是因為索額圖和納蘭明珠都是宰相,而「相公」原是宰相的雅稱。
  • 雍正殺「舅」:為什麼隆科多不得不死?
    雍正初年,在繼位過程中立下大功的隆科多備受恩寵,雍正不僅賜其雙眼孔雀花翎、四團龍補服、黃帶、鞍馬紫轡等,而且還親自下令,今後正式公文中凡遇到「隆科多」三字,前面都要加「舅舅」二字。年羹堯受寵時曾說隆科多是「極平常人」,話外之意,似乎認為後者靠的是裙帶關係,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與功績。
  • 雍正舅舅隆科多曾經是多麼得寵,為何被雍正圈禁而死?
    匾額對聯的文字,表示雍正帝對隆科多的讚揚和期望,這些實物和褒語,對隆科多來說是不同尋常的,四團金龍圖案的褂子是很少賞給臣下的,「世篤忠貞」之匾詞標誌隆科多家族歷朝為忠臣,將長盛不衰。從賞賜的次數和御筆文字內容,可知隆科多在群臣中的特殊地位。
  • 年羹堯被除是因為狂妄,隆科多是為啥?雍正為何偏偏重用張廷玉
    喜歡看清朝古裝劇的朋友,相信對年羹堯、隆科多、張廷玉這三個人名都不陌生。這三個人都是康熙雍正年間的滿清重臣,尤其是年羹堯跟隆科多,在康熙之後的皇位繼承人之戰中,為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立下了汗馬功勞。
  • 隆科多倒臺後,他的長子嶽興阿為何上疏彈劾他?
    隆科多的父親佟國維,在康熙朝授領侍衛內臣、議政大臣,晉封一等公,是朝廷的重臣。隆科多的伯父佟國綱在康熙朝也身居要職,先後任正藍旗漢軍都統、鑲黃旗漢軍都統等職。隆科多的姑母便是順治帝的孝康章皇后,而孝康章皇后便是康熙帝的生母。
  • 隆科多的長子嶽興阿,為何會主動向雍正彈劾自己的父親隆科多?
    當時,朝中幾乎所有的朝臣都參與到了「九子奪嫡」之中,紛紛選邊站隊支持自己心儀的皇子,並努力幫扶其成為康熙的接班人。這其中就包括了隆科多的父親佟國維,以及他的堂兄弟、時任內大臣的佟國綱之子鄂倫岱,他們都是八阿哥胤禩的堅定支持者。
  • 年羹堯被賜死後,雍正如何處置他漂亮的妻妾?方法比囚禁她們還狠
    一七二三年,雍正即位,仍因內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堯,才得以坐穩皇位。外兵部,雍正仰仗年羹堯。他也感謝雍正的知遇之恩,從來沒有讓大清的江山半途而廢過。或許是康熙、雍正兩帝的功勞,年羹堯在朝中地位顯赫,各路官員趨之若鶩。原來年羹堯本來是個好官,但受賄多了總有一次會張開口的。
  • 雍正剛登基沒多久,九門提督隆科多,為何覺得自己即將遭逢大禍
    到了雍正朝,只好提拔了原本是漢人出身的年羹堯、嶽鍾琪,讓他們帶兵打仗。為啥?人才凋零了。當年清朝開國的時候,將帥們清一色都是滿人,什麼四大貝勒,四大輔政大臣,沒有一個漢人參與其中。可是伴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情況已經不可能出現了。隆科多是雍正著重培養的大臣,從輩分上說,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
  •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結局悽慘、隆科多被幽禁,為何李衛步步高升
    導語:雍正能夠成功即位是多虧了手下大臣年羹堯、隆科多、田文鏡還有李衛等人的鼎力相助。大家都知道,年羹堯和隆科多的下場都是比較悲慘的,一個恃寵而驕被賜死,而另一個被幽禁多年直到去世,就連較為忠誠的田文鏡,去世後的陵墓都被推平了,可唯獨李衛能得以善終,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