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一、從雍正對「舅舅」隆科多的恩賞日隆說起
康熙帝於十一月十三日崩逝,次日,即位的雍正帝任命隆科多為總理事務大臣,7 天之後,即二十一日,雍正帝將康熙帝第一次廢太子事件中褫奪的佟國維的公爵賞給隆科多,過了兩天下命,應稱降科多為「舅舅」「嗣後啟奏處書寫『舅舅隆科多」"。
隆科多的姐姐為孝懿仁皇后,從親屬關係講,雍正帝與隆科多輩分屬甥舅,但作為皇家來講,承認不承認這種關係,完全要看皇帝的意願,況且隆科多只是雍正帝的嫡母舅,並非親生母舅,更不任在認不認的問題,現在雍正帝認可了,也就是說將「舅舅」的頭銜封給了隆科多,於是隆科多在公、尚書的爵銜、職銜之外,多了 一個他人所不能有的榮譽名銜,所以在隆科多出事之前的官方文書中,提到隆科多時,在他的名字前面均冠有「公、舅舅」字樣,表示他的別人所不能擁有的尊貴身分。而雍正帝本人在講到隆科多時,常常以「舅舅隆科多」作為符號,以致在給年羹堯的硃諭中用「怡、舅」字樣表示怡親王允祥和舅舅隆科多。
十二月隆科多出任吏部尚書,仍兼步軍統領。同月,加恩總理事務王大臣,隆科多得一等輕車都尉世職,由長子嶽興岱承襲,次子玉柱由侍衛提升為鑾儀衛密儀使。元年三月加太保銜。四月追贈佟國維諡號「端純」。二年六月,隆科多兼管理藩院事。朝廷纂修《聖祖仁皇帝實錄》、《大清會典》,隆科多出任總裁官;修《明史》,由他充任監修總裁官。這時隆科多榮膺重任,身任總理事務大臣和吏部尚書,是在統領朝中要務之外,掌握使用官員的權力,並且仍然負責京師和皇宮的禁衛。
在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給內外大小臣工許多賞賜,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藏的《御筆賞賜簿》的記錄,依人頭作出統計,多數人得到一二次恩典,在3 次以上的就不多了,不計算太監,官員得賞賜的序次是:隆科多 13 次,允祥 8 次,年羹堯 7 次,直隸巡撫李維鈞 6 次,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戶部尚書張廷玉、都御史兼吏部尚書朱軾、史部左侍郎黃叔琳各為5 次,此外四川提督嶽鍾琪、內閣學士查嗣庭均為3 次。
隆科多所得到的恩賞多系御書匾額、對聯、詩扇、福字以及數珠、袍褂,如四月初八日賞的御筆「世篤忠貞」匾,九月二十二日的「功宗元祀」匾,上面均鈐有「雍正御筆之寶」印記,七月二十八日隆科多與年羮堯都獲得御筆詩扇,上用「為君難」引首,「朝乾夕惕」、「雍正宸翰」圖章各一方,八月十三日隆科多領賞御筆對聯一副,上書「英烈冠當時旗常著續,鴻名垂奕世俎豆酬勳」。
十二月二十七日獲賞貂皮領袖的四團金龍藍緞面 涉導下顏皮褂、雲龍藍緞面 涉導肷皮袍 等。匾額對聯的文字,表示雍正帝對隆科多的讚揚和期望,這些實物和褒語,對隆科多來說是不同尋常的,四團金龍圖案的褂子是很少賞給臣下的,「世篤忠貞」之匾詞標誌隆科多家族歷朝為忠臣,將長盛不衰。
從賞賜的次數和御筆文字內容,可知隆科多在群臣中的特殊地位。在獲賞次數多的侍郎及其以下官員,多與他們的薦舉人及在吏部任職有關,如黃叔琳系由朱軾推薦;查嗣庭為隆科多所薦任,查嗣庭獲得的是兩次御筆「福」字,一次御書「木天清望」匾;地方大員中,惟有李維鈞獨得 6 次恩賞,督撫中無出其右者,除了他提出攤丁入畝的建議為雍正帝所賞識,還因他同年羹堯關係密切,或者說依附於年羹堯,他同時受雍正帝指示,可以同允祥商酌政事。
由賞賜可知雍正初年政壇的主要人物在皇帝眼中的地位及官員間的相互關係。隆科多、允祥、年羹堯3人所得賞賜最多,恰反映他們在朝政中特殊的、重要的地位。
這一年允禩所得的御筆賞賜有兩次,均是賜御筆詩扇一柄,一次上書「銀漢同分派」五字。相比之下、立見對待允祥、隆科多、年羹堯之厚和待允禩之薄,兩次賜詩扇不過是應酬之舉,而對允祥、隆科多、年羹堯卻是出於誠心。
隆科多在御筆賞賜之外,還與年羹堯同時獲得雙眼孔雀翎、四團龍補服、黃帶及鞍馬紫轡。後三樣物品是非有大功者不可以奢望的。
隆科多在正式職務之外,還有兩項特許的權力,一是「傳諭」,就是宣布雍正帝的口諭,具有這種資格的大臣,只有允祥和隆科多、張廷玉數人,年羹堯朝見之時也充當這種角色,這祥的「口含天憲」,在朝政中是不常見的;另一是轉傳奏摺,有些中下級官員沒有上奏摺的資格,被雍正帝特許,但他們的摺子不能直接送交內廷,需要交給皇帝指定的親重大臣轉呈,這親重大臣就是允祥和隆科多。由這兩項特殊差事更加表明隆科多的特殊地位。
雍正初年,隆科多作為雍正帝的左右手,參與處理重大事務,雍正帝誇獎他是「當代第一超群拔類之稀有大臣」。他究竟做過哪些事情,由於隆科多後來出了事,關於他所處理的朝政的記錄多被刪削,今日很難知道他做過的具體事情,能夠勾勒出來的不過如下數事。
用人,隆科多身為吏部尚書,以其重臣的地位,吏部司官對他不敢仰視,官員任免的意見由其裁決,凡經由他銓選的官員,自稱為「佟選」,因為隆科多姓佟,經他選擇的,所以叫做佟選。本來對官員的任用只是提出建議,最終要由皇帝決定,吏部雖然為六部之首,很重要,但都是為皇帝辦事,故而通常狀態下,任用官員與史部尚書構不成「某選」的態勢,佟選的出現,表明在用人方面隆科多的作用超出了常規,勢必也侵犯了部分皇權,所以後來它成為隆科多不法之罪的第一條。
當然,用人的決定權仍在雍正帝手中,隆科多更多的是在建議、執行、查處方面起作用,如二年(1724 年)三月雍正帝召見孔子後裔孔繼溥及儒家曾、顏等五氏後裔,因孔繼溥是候補知府,若按年資等候,得缺尚需時日,因此讓隆科多立即給他安排實缺,同時讓隆科多和張廷玉傳旨,賜孔傳商等 56 人貂皮各一張。
雍正帝下命各省督、撫、提、鎮保題要缺地方官,將一些人調到別省,疆吏惜才不放,因此雍正帝要求隆科多和兵部尚書盧詢,由吏、兵二部行文各省督撫提鎮,不許扣壓人才。
隆科多參與整肅允禩集團。二年十一月雍正帝說他責備允禩,觀看眾人神色頗不以為然,惟有「舅舅隆科多、大將軍年羹堯、大學士王頊齡、侍郎沈近思曾在朕前陳奏」。可知隆科多、年羹堯是向允禩發難的極少數大臣。
參與主管範圍以外的政務。作為總理事務大臣之一,隆科多奉命參加許多政事的處理。二年二月刑部議處佟吉圖等遲誤河工,雍正帝認為擬罪不當,又以刑部不能辦好此事,交由允祥和隆科多議處。三月,兩江總督查弼納因太湖治安不良,請求添設兵丁巡船,雍正帝指示,交由隆科多、朱軾等人與兵部詳議具奏。
僉都御史吳龍元認為隆科多是「柱石大臣」,這是當時一些朝臣心目中的隆科多及其重要地位。
二、隆科多受刑的必然性
隆科多的專擅不能說有出現的必然性,但事情的發生確實不是偶然的。康熙帝曾說,謀立允禩的官僚是為結好於他,「為日後恣肆專行之計矣」。他深知皇子結黨相爭會有利於朝臣的擴張權力。
果然如此,雍正帝繼位,重用隆科多、年羹堯等人,給他們在正常情況下臣子所不應有的權力,像「年選」、「佟選」,可同吳三桂的「西選」相比。年、隆權力的膨脹,是在皇帝允許前提下恃功驕恣的結果,他們的越權,雍正帝是無以辭其咎,他自己多次在上諭、硃批諭旨中自譴自責,對此前面已有所交代,茲再錄一端。在給紀成斌的硃批諭旨中,說年羹堯之負恩,「殊令朕愧見天下臣工」。
從隆科多本身來看,隆科多的擅作威福,是儲位鬥爭之後,他們因功自恣和雍正帝賞功放縱的結果。雍正帝殺隆科多的性質,是君主按照君臣關係的準則,收回重臣所不應有的那部分權力。這是君主和大臣的權力分配問題,在傳統社會是不斷發生的。
雍正帝給予隆科多過分的權力,是自作孽;隆又不善自處,接受並擴大分外權力,是自釀禍。雍正帝懲治隆科多,是保衛和加強君主權力,隆科多之案的所謂欺罔、僭越、狂悖、專擅、奸黨之罪,是指控他們擅權,明確他們的一些特權是非法的。
與此同時,強化皇帝的權力。山西按察使蔣泂就年羹堯的專擅,提出「欲杜其流,必防其漸,法制一定,大權不分」的建議。雍正帝回答說:「似汝如是條奏者頗多,朕因踐祚不久,耳目未廣,知人尚少,諸凡且徇舊典,徐徐自有制度。」一方建言大權獨攬,一方表示並非樂於假手於人,奈因登基之初特殊情況所決定,只要條件成熟就改正過來。
在治罪隆科多過程中,雍正帝說了「生殺之權,操之自朕」 的一些話,警告官員不要投靠權臣,務必以忠於君上作為行為準則。通過隆科多之獄,清除了專擅的重臣,雍正帝真正大權獨攬了。在長期儲位鬥爭之後,新君權威有限的情況下,容易產生政治混亂,這時強化君權是有益於政治穩定的,所以整治隆科多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只是將他們置於死地,實在是太殘酷不仁了。
在這場君臣權力分配鬥爭中,雙方各有是非,雍正帝作孽於前,後又專事殘酷打擊,表現了君主權力的絕對性和他本人的殘忍性。隆科多結黨圖利,擅作威福,身敗名裂,也是咎由自取。
有的學者認為這是雍正帝殺人滅口,以免「篡位」的事由年羹堯、隆科多傳播出去。
且不說「篡位」之事的有無,就是有,也不存在害怕親信揭露的問題。年羹堯、隆科多若要自行稱帝,以此要挾雍正帝,披露真相,無異於自我暴露,成為前朝的罪人,誰還敢相信他,他們怎麼能做這種蠢事;設若要投奔新主人,拿這絕密事件作為見面禮,但又沒有另覓新主的跡象和可能,他們當時所處的地位也不可能再發生這樣的事情。
汪景祺、錢名世、查嗣庭等人之獄,牽連到年羹堯、隆科多、蔡珽諸大案中,是雍正帝把他們當作朋黨而予以打擊,從而使他們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他們的案子也就成為那幾個大案的組成部分。然而他們本身並不是政治人物,又不是年羹堯、隆科多、蔡珽的死黨,他們的獲罪,還是由被解釋為攻擊朝政的文字所引起,因此基本上是文字獄性質。
過往人們將他們的遭禍簡單地視作文字獄,不了解他們同幾個大案的關係,因而有認識上的片面性;也有學者指出他們同年羹堯案、隆科多案的關係,但又沒有注意到它以文字之禍表現出來的基本性質,似乎也未能將事情說清楚。
看來,年羹堯、隆科多在雍正初年對穩定新朝,推行新政,起過積極作用;雍正帝繼位之初縱容他們擅權,而後又專尚打擊,雖為強化皇權所需要,但總是一個敗政。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