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背叛雍正幽禁至死,恃寵生驕是淺層原因,私藏玉牒才逆龍鱗

2020-12-20 博士洛陽鏟

隆科多背叛雍正幽禁至死,恃寵生驕是淺層原因,私藏玉牒才逆龍鱗

在康熙末年的奪位之爭中,隆科多對雍正從擁護到背叛,轉變之快令人心驚。隆科多力挺雍正順利繼承皇位,並助他穩定了京師局勢。雍正即位後,對隆科多榮寵備至,但隆科多恃寵生驕,不斷通過擅權、結黨等方式發展個人勢力。這不僅嚴重動搖了皇權統治,也使得君臣關係發生了改變,最終隆科多被雍正囚禁至死。隆科多從忠誠走向背叛,不僅是個人行為不羈所致,也是君臣權力衝突的必然結果。

1.隆科多將雍正的榮寵當作理所當然,為君臣矛盾埋下隱患

歷史上真正的隆科多,跟《雍正王朝》中的設定有點差別。他跟佟國維的關係並非是影視中的叔侄關係,而是真正的父子關係。隆科多在雍正奪嫡一事上的力挺,讓其在雍正即位前期備受榮寵,在品秩和爵位上青雲直上,隆科多讓這種仕途上的順遂衝昏了頭腦,迷失自我,日益驕橫。

康熙在位時,隆多科見到皇子都會下跪問安行禮,但是到了雍正即位,隆科多再碰見康熙的皇子,也就是雍正的兄弟們,卻只是起身致敬,不再下跪行禮。而皇子見怪不怪,甚至會對隆科多禮讓三分,實際上這些都是封建禮法所不容的。對於雍正的專寵,隆科多沒有意識到背後的隱患,以及自己不斷專斷權勢,且貪婪不法,毫無顧忌,任由家人門生勒索財物,招搖過市。

如果說隆科多在雍正即位後憑藉從龍之臣官運亨通,是他不可替代的功勞所致,但多次逾越禮法卻沒有受到雍正責備,則是雍正的寵溺了。且從姻親關係上來說,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雍正特許其在奏摺上加上「舅舅」二字,在有清一代可謂別具一格。隆科多但凡收斂一些,便不會導致他與雍正之間的衝突無法避免。

2.隆科多沒有大局意識,一味培植自己黨羽,與雍正唱起對臺戲

眾所周知,雍正初期政局不穩,儘管取得皇位,但各方勢力仍舊虎視眈眈。雍正重用隆科多,其中有對隆科多的感激之情,但也有借力打力,興一派滅一派的意思。當時黨派林立,雍正重用隆科多、年羹堯等人,並給予了極大的權力,是希望他們緊緊圍繞自己,打擊其它勢力。

但是隆科多沒有大局意識,也沒有覺察到時局的變化,將雍正的恩寵當成理所當然,做出了很多僭越之事,甚至跟雍正唱起了對臺戲,導致君臣關係極度惡化。

年羹堯平定西北有功,廣結朋黨遭到雍正的殘酷打壓,隆科多竟然沒有驚醒悔悟,反而更加乖張,令雍正大為惱火。從這裡可以看出,隆科多和年羹堯都是雍正的心腹大臣,但是卻沒有幫助雍正解憂排難,反而相互勾結,做出了很多不法之事,讓雍正有了肅清朋黨的決心。

雍正對隆科多和年羹堯的處理方法不同,對年羹堯是殘酷打壓,對隆科多確實恩威並重。隆科多門下黨羽比較多,此時應該從年羹堯的結局中醒悟,遣散黨羽,上書謝罪。但隆科多仍然結黨營私,以為單單交出兵權就可萬事大吉,在貪婪、戀權之中與雍正反其道而行之,導致與雍正的關係急轉直下。

3.隆科多在雍正的警示下不知悔改,導致君臣的最終對立

雍正為了警示隆科多,讓其查辦年羹堯一案,但面對鐵證如山,隆科多竟然兔死狐悲,包庇袒護年羹堯,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也激怒了雍正。因為對兩人的恩寵,乃至對兩人關係的警示對隆科多毫無用處,隆科多明知故犯,直接導致了雍正從警示變成了實際懲處,隆科多的地位也從雍正眼中的功臣舅舅變成了背主小人。

削爵降職對於隆科多來說還不算嚴重,畢竟沒有治罪查辦。隆科多私藏玉牒案,則是隆科多背叛雍正,導致雍正治罪的導火索。皇家玉牒十分神聖,記載的是皇室血統的血脈關係,只有宗人府可以保存,外人連看都不能看一眼。特別對於雍正一直有奪嫡的傳聞,更將玉牒看得很重要,但隆科多結交八阿哥的舊臣,私藏玉牒,其心可誅,算是徹底地背叛了雍正。

隆科多不顧多次警示,藐視皇權,最終被幽禁至死。值得注意的是,雍正處置隆科多,並沒有嚴厲斥責,而是讓其幽禁反省,對於刻薄寡恩的雍正來說確實是網開一面。但隆科多背叛雍正,導致君臣關係破裂,若沒有雍正的過度縱容,隆科多也不至於一錯再錯。

概而言之,隆科多背叛雍正,原因有三:

其一,恃寵生驕,肆行不法,隆科多協助雍正即位,備受榮寵,日益驕橫,不知收斂,利用職權貪贓枉法,迷失自我,經常做出逾越禮法之事;

其二,不察時局,擅權結黨,隆科多與年羹堯私下結黨,面對雍正的的打壓,不知循規蹈矩,舉止乖張,我行我素,與雍正反其道而行,君臣關係急轉直下;

其三,君臣對立,不知悔改,雍正要懲治年羹堯,隆科多卻勾結包庇,更私藏玉牒,不顧雍正多次警告,漠視皇權,無視法規,最終站在雍正對立面。

相關焦點

  • 雍正皇帝的舅舅隆科多,曾顯赫一時,幾年後身敗名裂被圈禁而死
    在清朝,被皇帝公開以「舅舅」相稱呼的,大概只有隆科多一人。雍正在剛剛即位的那年,雍正對隆科多張口必稱舅舅,甚至在奏摺上也直書:舅舅隆科多,一點也不擔心不成體統。
  • 隆科多是什麼出身,為什麼助雍正即位後,又被罷免囚禁了?
    原因其實不難理解,劇中的隆科多最終出賣了六叔佟國維。如果佟國維是隆科多的親爹,這場戲還怎麼演下去?一個連自己親爹都出賣的人,誰還敢用他?為了劇情發展的需要,佟國維只能以隆科多六叔的身份出現……佟國維是隆科多的親爹在真實歷史上,佟國維與隆科多的關係是非常明確的,佟國維是隆科多和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親爹!
  • 雍正繼位後才知父親的深意
    只是雍正在登基之後才知道原因,而這個人就是隆科多。佟佳·隆科多出生年月不詳,他的出身不低,先輩早年的時候就在跟隨努爾哈赤。在入關之後也是顯貴之家,而隆科多的姑母孝康章皇后是順治的嬪妃,更是生下了未來的康熙皇帝。隆科多的姐姐佟佳氏還是康熙的第一位貴妃,也是他的第三任皇后。
  • 雍正殺「舅」:為什麼隆科多不得不死?
    但就在這當口上,隆科多因突發「玉牒」之案而被召回,替換他的策凌在隨後談判中做了很大讓步,事後籤訂的《布連斯奇條約》與《恰克圖條約》中,貝加爾湖一帶及唐努烏梁海以北這些原屬大清帝國的領土(本為蒙古人遊牧區)被劃入了俄國版圖,這不能不說是雍正的失策。「玉牒」即愛新覺羅家族的皇室宗譜,這東西在當時無疑十分神聖,「除宗人府衙門,外人不得私看。
  • 雍正王朝:年羹堯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為何張廷玉卻安然無恙呢?
    年羹堯和隆科多一內一外幫助雍正在九子奪嫡的局勢中奪取最後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如同絕大多數功臣一樣,在雍正繼位後,都得到重用,也因此獲得了豐厚的政治回報,兩人都身居高位,一時間風光無人能及,權威大增。而雍正登基後僅兩年多,年羹堯被賜死,隆科多禁錮而終。唯獨只有張廷玉被雍正器重,成為「三朝元老」,也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待遇漢臣。這其中是什麼原因呢?
  • 雍正王朝:隆科多為什麼會背叛雍正帝,那天深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後來隆科多戴罪與沙俄談判邊境問題,即將成功之時,又被雍正帝派來的侍衛帶走,以結黨營私,並私藏玉牒的罪名判了一個終身監禁。本來要判斬刑的,但是雍正帝的理由是念及舊恩,於是被判了監禁。由此可見,隆科多和年羹堯都是擁立有功的人,卻都沒有落得好下場,但是這二人並沒有真的謀反!
  • 雍正即位的時候,隆科多為什麼立刻覺得自己活不久了?
    年羹堯出事後,隆科多也預料到自己地位並不穩固,在許多事情上都留有後手。雍正很勤政,手段也很戾狠,尤其喜歡搞抄家,有「抄家皇帝」之稱。隆科多肚子裡藏有太多關於雍正的秘密,害怕哪天厄運降到自己頭上,很早就把家產分散藏匿於諸親友家,還有一部分被藏在西山寺廟內。
  • 隆科多已經位極人臣,他為什麼還要背叛雍正?這些細節不容忽視
    為什麼隆科多放著這樣的好日子不過,在後期偏偏要和「八爺黨」摻和到一起,背叛雍正皇帝呢?究竟是哪些原因觸動了隆科多的反心?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隆科多本身就是投機倒把者。年羹堯出身四爺府包衣,又平定了西北之亂,論功績絲毫不在隆科多之下,但最終還是被雍正處死了。要說年羹堯的死無非是嬌縱跋扈,得罪了太多同僚。從年羹堯的死就可以看出,雍正皇帝可不管什麼功臣,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來形容雍正最好不過。這些,都讓隆科多心有餘悸。
  • 隆科多為何背叛了康熙?
    隆科多未能承襲父爵,可能因此對康熙產生不滿。這是否造成隆科多在關鍵時刻背叛康熙,倒向雍正呢?在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中,可見隆科多除完成本職任務外,也辦康熙交給的機密事情,如囚禁大阿哥允禔、廢太子允礽等事。康熙五十九年,隆科多又兼理藩院尚書,仍然擔任九門提督。保證皇帝的絕對安全,是九門提督的首要職責。然而,受到重用的隆科多為何最終在關鍵時刻倒向雍正?這是一個謎案。
  • 雍正王朝:隆科多已位極人臣,為何還要背叛雍正?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臨終,隆科多被召到御前,成為顧命大臣,由他宣讀繼位詔書,可見康熙帝對他的信任,雍正繼位後,隆科多這位「娘舅」可謂風光無限、位極人臣,官至一等公、太保、吏部尚書、領侍衛內大臣、九門提督、步軍統領。
  •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結局悽慘、隆科多被幽禁,為何李衛步步高升
    導語:雍正能夠成功即位是多虧了手下大臣年羹堯、隆科多、田文鏡還有李衛等人的鼎力相助。大家都知道,年羹堯和隆科多的下場都是比較悲慘的,一個恃寵而驕被賜死,而另一個被幽禁多年直到去世,就連較為忠誠的田文鏡,去世後的陵墓都被推平了,可唯獨李衛能得以善終,這是為什麼呢?
  • 隆科多背叛雍正,隱藏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老八為首的阿哥派由明轉暗,且吸納了新生奪嫡勢力三阿哥弘時,此二者相互利用各有目的,但有一點,他們都是衝著雍正來的。在這環環相扣的漩渦中,老國舅隆科多這個身兼九門提督、尚書房大臣、太子太保、領侍衛內大臣等等多重頭銜的重磅人物,自然成了各方拉攏的對象。隆科多是忠於雍正的,但情勢很快發生變化。
  • 雍正王朝:位極人臣的隆科多,為何背叛雍正?只怪佟國維的一句話
    康熙皇帝臨終,將捍衛康雍皇權平穩更迭的重責交到了隆科多的手裡,讓其藉助擁立之功,實際延續了佟佳氏家族的輝煌。可在位極人臣,將佟佳氏家族帶到一個全新高度以後,隆科多卻令人費解的轉頭站位廉親王允禩,背叛了雍正皇帝。
  • 雍正得以繼位,最大功勞當屬隆科多,為何後來又與雍正反目成仇?
    這個決定性的作用讓後來的隆科多榮華富貴,但也是他走向滅亡的根本原因。隆科多的地位雍正繼位後,便以「擁戴殊勳」的名義封隆科多為一等公,授吏部尚書。不僅如此,朝政事務,不論大小,雍正總要聽取他的建議,並多有採納。
  • 雍正稱帝後,「四爺黨」成員結局如何?
    但年長後的胤礽恃寵而驕,性格暴戾乖張,並且有急於繼承皇位的苗頭,這令康熙深為不滿。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親太子黨的索額圖被康熙帝圈禁處死。這標誌著康熙帝與太子胤礽的矛盾公開化並進一步加深。此時,雍正又把這個爵位賞賜給了隆科多,並且隆科多的兩個兒子也跟著父親沾光,封賞優厚。但好景不長,由於隆科多恃寵而驕,在朝中狂妄專權,引起雍正的猜忌。雍正三年,隆科多去職步軍統領,發配至阿蘭善。
  • 隆科多的七宗罪,誰是真正害死他的人
    雍正登基後,對待隆科多那是百般寵愛,不僅命與大學士馬齊總理事務,襲一等公,授吏部尚書,不久又和年羹堯同加太保職位。隆科多最後被圈禁,落到如此下場的原因大致有七條。雍正有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太過於相信大臣,對待年羹堯,隆科多,諾敏等大臣委以重任,但不及時巡查,任由發展禍國殃民,這一罪錯在雍正。因為皇帝的賞罰疏忽,釀成大錯,促使隆科多得過且過,不知悔改。
  • 隆科多倒臺後,他的長子嶽興阿為何上疏彈劾他?
    此時,雍正對隆科多的寵幸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但在雍正五年(1727年),隆科多便盛極而衰,被雍正皇帝列數罪狀四十一條,遭永久禁錮。一年後,隆科多便被幽禁致死。那麼位極人臣的隆科多是如何失寵而遭到囚禁的呢?隆科多的出身非常顯貴。
  • 皇帝的舅舅,兩朝重臣隆科多,為什麼落了個幽禁而死的下場
    今天小編來跟大家一起聊聊歷史上真實的隆科多——那個「隨八爺謀反」,最終被幽禁至死的兩朝重臣。隆科多的顯赫家世影視劇中,落魄潦倒的隆科多曾多次去求「嫡親的六叔佟國維」,但真實的歷史中,上書房重臣佟國維可不是他的六叔,隆科多是佟國維的第三個兒子,而且早年的隆科多雖不如後期如意,但也不至於落魄到影視劇中那般下場。
  • 胤祥身為宗室,威脅遠大於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何他結局最好
    首先康熙駕崩後,是隆科多傳達康熙「口諭」,傳位於皇四子胤禛,之後還有了傳位遺詔。由於康熙臨終時,身旁並沒有什麼人,所以雍正即位遭受到很大質疑,特別是「八爺黨」。但就是隆科多以康熙皇帝名義傳達了「傳位口諭」,讓雍正的皇位一下具有了合法性,這是多麼大的功勞啊。
  • 雍正舅舅隆科多曾經是多麼得寵,為何被雍正圈禁而死?
    一、從雍正對「舅舅」隆科多的恩賞日隆說起康熙帝於十一月十三日崩逝,次日,即位的雍正帝任命隆科多為總理事務大臣,7 天之後,即二十一日,雍正帝將康熙帝第一次廢太子事件中褫奪的佟國維的公爵賞給隆科多,過了兩天下命,應稱降科多為「舅舅」「嗣後啟奏處書寫『舅舅隆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