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 揭西棉湖的重要節日 三月廿三日媽祖生

2021-02-08 揭西匯

農曆三月廿三日為媽祖的誕辰日(棉湖人又稱:媽祖生),這一天,棉湖寨外的媽祖宮,張燈結彩,舉辦形式多樣的祭祀活動,各處信眾絡繹不絕而來,熱鬧非常。


宮外連續多天的潮劇演出,吸引不少潮劇愛好者和老人前來觀看,豐富信徒的精神生活,增添棉湖媽祖生的氣氛。

棉湖鎮周邊信徒則是準備面線(長壽麵)、喜包、三牲等供品前來敬拜,祈求風調雨順、闔家平安等美好願望。

揭西縣棉湖鎮為粵東重鎮之一,有名商埠,商業繁華,鎮內建有文祠媽祖宮、北爺門媽祖宮、水流娘媽祖宮、馬頭飛媽祖宮、寨外媽祖宮多座廟宇,現今存在的媽祖宮有文祠、北爺門、寨外三座,每年各個媽祖宮都會舉辦祭祀活動。對媽祖的信仰和紀念已經深深融入棉湖人的生活,成為促進家庭和諧、社會融洽以及該信俗的社會團體身份認同感的一個重要的文化紐帶。

媽祖,即是天后聖母,潮汕人尊稱為媽祖,也有部分林氏後裔尊稱為姑母。相傳媽祖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姓林,名默娘。性格和順,樂於助人,精通醫理,且能預示吉兇,故此,每次島上居民出海都能得到媽祖的預示。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因林默娘救世濟人,澤被一方,被朝廷賜封,沿海人民便尊其為海神,立廟祭祀。

民間傳說在媽祖逝世後,依舊在海上顯靈救過往的商船,因此百姓們都立廟奉祀,以紀其功。媽祖信仰從產生至今,經歷了1000多年,為潮閩臺及東南亞地區人們崇敬的庇護神明之一。

因為,媽祖誕生於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因此,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三日為媽祖的誕辰日(棉湖人又稱:媽祖生),潮汕各地都會在媽祖廟舉辦不同形式的祭祀活動。

相關焦點

  • 媽祖誕辰,各大紀念活動盛典彩排搶先看
    2017年4月19日(丁酉年三月廿三日),我們將迎來媽祖誕辰1057周年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湄洲島上就會聚集數以萬計的的信徒,活動豐富多彩,一定熱鬧。今天,大魚君先曬些湄洲島信眾們的熱身美照,趕快一起來看看吧。
  • 霞浦竹江後灣天后宮舉行媽祖誕辰1060周年紀念日祭拜活動
    」,誦讀祭文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祭拜結束後,媽祖金身起駕回宮,安坐於神龕之中。而竹江村是個內海孤島,島上無田可耕,無山可墾,群眾都以漁業為生,先祖們為了海上漁耕的安全,便建宮奉祀媽祖,祈求神靈保佑平安。該宮的始建年代無法考證,但在明嘉靖年間重建,明隆慶年間、清代嘉慶年間及民國時期曾有多次重修。通過歷代的傳承與發展,媽祖文化演繹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媽祖三」神節活動。
  • 廣西壯族三月三有哪些民俗 三月三節日習俗、由來簡介
    「三月三」即將到來(2018廣西三月三放假時間安排),說到「三月三」習俗,對歌、吃五色糯米飯已被大夥熟知,可你還知道在這個節日有哪些有趣的節日習俗嗎?廣西各地過「三月三」的方式是怎樣的?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廣西民俗專家,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
  • 媽祖與民俗舞蹈
  • 臺灣今年難現「三月瘋媽祖」盛況
    (抗擊新冠肺炎)臺灣今年難現「三月瘋媽祖」盛況中新社臺北3月10日電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臺灣多個媽祖宮廟先後取消或延期舉辦出巡繞境活動,臺灣地區歷史悠久的「三月瘋媽祖」民俗盛況今年難現。綜合中國時報、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2月底,臺中大甲鎮瀾宮、白沙屯拱天宮先後宣布媽祖繞境活動暫緩、延期。依照近年慣例,年度大甲媽祖繞境進香活動長達九天八夜,全程約340公裡,是臺灣最盛大的繞境活動,已有上百年歷史。
  • 揭西280個建制村全部通客車,群眾「家門口」就能上車
    日前,揭西縣村村通客車提升服務運營儀式在棉湖客運站舉行,20輛樣式統一的小型客車正式投入運營,這標誌著,揭西各個鄉村的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搭乘公共運輸工具出門辦事,大大提升生活便利度。貢山村村民 王叔:現在有農村客運開通,我們出門口就能坐車,從棉湖可以直接坐車到家門口,非常便宜,2元錢就到村口。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三月三的傳統風俗習慣吃什麼食物
    又到一年一度的農曆三月三,這個春天裡的傳統節日,承載著中華兒女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我的腦海中,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記憶,也正是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傳統節日串連而成。  在神州大地上,關於「三月三」這個節日,不同民族、不同地區有著多彩紛呈的展現形式。  漢族將「三月三」稱為上巳節,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
  • 揭西故事 | 龍潭飛瀑的傳說之 樵哥痛失金妹 留下飛瀑傳說(完結篇)
    揭西故事 | 坪上鎮蟾蜍石的由來 90%的揭西人不知道揭西故事 | 河婆大善人樂心助人 釀造家喻戶曉的神仙酒揭西故事 | 坪上石肚溪「缺鼻牛石」和「鑽牛潭」的神奇傳說揭西故事 | 潮州七賢之——翁萬達孩童時的軼事揭西故事 | 蓮花山上的假死草 原是跟聖旨嘴秀才羅隱有關揭西故事 | 棉湖舞獅歷史悠久 威武生動惹人喜歡
  • 民俗信仰——媽祖文化
    媽祖簡介:媽祖是流傳於中國沿海地區的民間信仰。媽祖文化肇於宋、成於元、興於明、盛於清、繁榮於近代現代。世界「非遺」媽祖壁塑。媽祖傳說:是媽祖信俗有機組成部分,媽祖信仰傳播重要文化載體,集中體現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精神。
  • 揭西古八景,你知道是哪幾個嗎?
    揭西也有古八景,分別為:霖田祖廟、天竺古巖、廣德洞天、寶塔飛渡、龍潭飛瀑、轟鳴仙石、雲湖兩月、石靈古剎。 霖田祖廟 三山國王祖廟又稱霖田祖廟、明貺廟、廣靈廟,位於揭西縣城河婆廟角村,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是我國乃至東南亞地區三山國王廟的祖廟,也是我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媽祖日報】直播預告-三月瘋媽祖,9天8夜臺灣人的朝聖之旅!
    媽祖對臺灣人來說再熟悉不過,其實整個東亞文化圈中都有著媽祖風俗,尤以臺灣、福建等沿海移民地區為盛,歷時千年以上,形成了豐富的民俗風貌。媽祖廟-殿宇似的廟堂,色澤明亮鮮麗,處處流露著一股中華傳統式建築的莊巍堂皇,非常引人入勝,更是值得驕傲的臺灣民俗文化。
  • 上杭客家媽祖,唯黃坑天后宮媽祖廟歷史最為悠久,數百年傳頌不衰
    上杭客家人很早就有信仰媽祖的習俗,其中黃坑天后宮媽祖廟始建於道光九年(1829年),內設大雄聖母殿,供奉媽祖神像。當地村民崇尚媽祖女神救人於危難之中的濟世精神,數百年傳頌不衰。媽祖廟內常年香火不息,有理事會專人看守。
  • 臺灣大甲宮媽祖繞境進香,即將開播!這場世界級直播邀你來觀看!
    點擊下方視頻看任賢齊往期大甲宮巡安紀錄片臺灣祭祀媽祖活動最重大的節日——大甲媽祖繞境進香活動。
  • 清明節三月三放假時間出爐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附拼假)
    壯族、侗族等民族,三月三還有吃彩蛋的習俗。唐朝時,三月三仍然是一個全國性的重要節日。每逢此節,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謂「曲水流觴」,自宋代之後逐漸消失了上巳節的許多傳統。 說法二:【敬祖節】  首先是"三日節"。閩南人每逢農曆三月初三,有敬祖舊俗,叫做"三、三節",也叫做"三日節"。"
  • 【媽祖】媽祖諺語漫談
    以下就談談各地一些與媽祖信仰有關的諺語所反映出的文化內涵。  一、反映媽祖廟與地方歷史的關係  不少地方諺語反映出媽祖信仰傳播地的歷史和文化。如天津是北方地區媽祖文化的中心,素有「南有湄洲媽祖廟,北有天津天后宮」之說。天津的「先有娘娘廟,後有天津衛」民間諺語,就充分說明媽祖文化在天津城市發展史上的所佔重要地位。
  • 福州"茶幫"傳承百年民俗 端午拜媽祖傳播茶文化
    中國網6月13日訊 福州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發祥地之一,這裡曾上演了無數拼搏開拓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茶幫拜媽祖」便是福州對外貿易繁榮的見證。經典採茶舞表演結束後;隨之而來的傳統端午民俗射禮儀式,為眾生祈求著安康;萬國來朝茶藝,傳千年茶道的魅力;身著茶服的茶幫小夥們打著旗幟、挑著茶擔開路,茶幫的妹子們手執簸箕隨後而行邊「搖青」,秉承古代茶人開拓精神,一同沿街前往天后宮,拜祭媽祖。
  • 保生大帝與媽祖的民間故事.附今年保生大帝出遊直播全程視頻...
    今年臚溪上厝保生大帝出遊現場直播正文保生大帝和媽祖的CP組合,鄭少秋《戲說乾隆》這樣說你知道媽祖與保生大帝組過CP?那歷史上,媽祖與保生大帝的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一起往下看。走進歷史,媽祖的故事歷代都神奇。她保護遠航船隊,抗擊倭寇侵擾,被歷代皇帝加封為護國佑民的海神天妃、天后。走進民俗,媽祖的神話更風光,她是閩南的鄉土保護神,生育保護神,也是充滿慈愛的姐姐,母親。而媽祖與另一位男性神明之間的奇特故事,則是古代民間愛情觀念的真實寫照。
  • 揭西這地方極具嶺南山水韻味,素有南國綠寶石和粵東後花園等美譽
    揭西縣大革命時期歷史文化遊徑總長約102.1公裡,一路可以遊覽揭西縣三山國王祖廟、大北山革命歷史紀念館、大北山國家森林公園、大北山國家森林公園京明度假村、黃滿寨瀑布旅遊區、大洋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櫻山花谷、棉湖古鎮等景區景點,滿足遊客的文化旅遊需求。
  • 臺灣的民俗文化中,媽祖祭拜和歌仔戲都非常有特色!
    在臺灣眾多的民俗文化中,媽祖祭拜和歌仔戲都是非常有特色的,這兩種文化已經深深的滲入到臺灣民眾的生活中。要是你想要去臺灣旅遊的話,還有是必要感受一下這些文化氛圍。下面,小編就來詳細介紹一下這兩種民俗文化。媽祖崇拜臺灣的媽祖崇拜起源於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