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梅舞蹈劇場作品《驚夢·彼岸》Ringling Museum Historic Asolo劇場首演

2021-02-17 藝術紐約

殷梅編導的裝置/視覺/戲劇/舞蹈作品《驚夢·彼岸》。(Peony Dream: On the Other Side of Sleep)將於1月17日、18日在美國佛羅裡達州The John and Mable Ringling Museum , Historic Asolo Theater劇場首演本次演出的舞者還包括張慧望、回廣磊、周麗君。

 

《驚夢·彼岸》是殷梅設計的裝置視覺藝術展演,觀眾將在這個沉浸式展演中感受身臨其境的藝術體驗。隨時光追溯回400年前,《牡丹亭》中杜麗娘曾作自畫像以示後人;俞二娘跨越時光,用蠅頭小楷為《牡丹亭》做評註,佳文同樣久久流傳後世;今人反覆品讀傳說、傳誦佳話。這場關於「賞美」與「造夢」的對話已經跨越400年的時空,而今殷梅則正將通過她的舞蹈與回憶,再次為這段故事附上新的意義與詮釋。

 

作品《驚夢·彼岸》反映了一位年輕舞者,在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時期間的成長的故事。在幾十年時光裡,殷梅寫了幾十本日記、給身在遠方的親人寫了數百封信。殷梅的這些書信日記,為記憶、歷史、文化、以及同時代人們的個人心理和身份的歸宿感塑造,提供了視覺探索的可能性。在過去的十餘年中,殷梅的藝術理念與身體運動方式深受傳統中國能量學與空間哲學影響。為了創造一種沉浸式的藝術表達聲音,殷梅將利用紙、油彩、碳、身體和水墨進行顛覆性創作,通過舞蹈戲劇與視覺藝術的交疊,將深層次的內心世界通過視覺化的材料運用方式表達出來。

 

《驚夢·彼岸》於2018年在紐約Ethan Cohan畫廊,KuBe藝術中心及CUNY Graduate Center Segal E. Martin劇院,於2019年在紐約林肯中心爵士廳APAP舞蹈節、以及紐約La MaMa實驗劇場分別進行了片段展演,並獲得廣泛好評。本次在Ringling Museum of Art的演出將再次完整展現這部作品,並賦予更新的詮釋。

在此次演出之後,殷梅還將作為駐地藝術家在紐約Baryshnikov Arts Center進行繼續的創作與表演。

 

來自藝術家本人的闡釋

 

「《驚夢·彼岸》這部作品通過時間、空間、材料,讓觀眾從某種程度上與我的個人記憶、我這代人的文化記憶、以及一種深藏的內心秩序建立起聯繫。在紙墨砌成的路上,我與油彩及我的身體記憶形成三角,用我的身體和材料進行面對過去的反思。過去、現在、將來,在此刻融為一體的剎那又飄然而去。留下的、流逝的、既留下又流逝的,像生命穿越歷史的經歷——古代現代,中國西方,原始前沿,歷史未來,色與空,即是一念……

 

於觀眾而言,這些作品如同「照鏡子」般,讓他們與我自己於過去與現在時光之間沉浸,在夢境和覺醒之間穿越,在指示者與被指示者,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創建起一架橋梁,從「這裡」(紐約上海北京的今天)到「那裡」(「我」,「我」的中國,幾十年前,甚至更遙遠)。身為一名藝術家,我相信我們都不是孤身一人。我們的生活不斷觸及到於我們之外的世界;我們有能力看到其他世界、其他生命、其他時空。這部作品中,讓觀眾通過參與從「現實」中暫時走離出來從而走向真理。他們是旁觀者又是參與者,是觀眾又是自己生命的主角。」

 

來自畫廊主Ethan Cohen的闡釋

 

「自我們十五年的合作以來,殷梅從一位舞者成長為一個融合音樂、舞蹈、書法、繪畫、行為與表演於一身的跨媒介藝術家。她吸收了中國書法及水墨畫之中的歷史和精髓,用她的整個身體和心靈創作出一種全新的表演形式,展現出對於舞蹈、舞蹈史和動作表達獨特且深刻的理解。她是讓中國當代藝術復興的一位領軍人物。」

 

藝術家殷梅簡介

殷梅,戲劇舞蹈藝術家、教育家,現任紐約城市大學戲劇舞蹈系終身教授和舞蹈系主任。她大膽地將地域、科技、藝術和人文領域融合銜接,以獨特的即興創作「肢體劇場」、「舞蹈劇場」被紐約時報譽為「當代劇場魔幻藝術」。榮獲美國福伯萊特學者獎、古根漢姆獎、 洛克菲勒等傑出獎項。 

作為一名藝術創造者,殷梅除致力於探索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意識的交融,她更注重於靈性與身體的合一,注重於人文精神在戲劇舞蹈創作中的關懷、引導和升華。她以此為理念,編導了多部現代舞蹈劇場作品,包括《竹林七賢》、《霸王別姬》、後現代芭蕾舞劇《古色今香》、歌劇《尼克森在中國》、 大型藏歌樂舞 《圓夢》、音樂劇《啊! 鼓嶺》、 肢體劇場《安提戈涅》  等一系列作品。作為一名獨立的創造者,她與許多世界著名的藝術家跨界合作,包括視覺藝術家徐冰、蔡國強、古文達,紐約導演Jay Scheilb,加拿大多媒體前衛藝術家克裡斯多·伯特鮑、美國作曲家羅伯特·伊恩 (Robert Een)、紐約現代舞蹈家珍妮弗·納特(Jennifer Nugent) 、桑吉加等。

 

舞者簡介

 

張慧望

中國戲曲舞蹈團/北京紙老虎劇院

張慧望在美國和德國完成學業並取得舞蹈和舞蹈學碩士學位後,於2017年加入Bill T. Jones / Arnie Zane公司。他對舞蹈動作的領悟與研究教學深受中國古典舞、傳統武術和以Jennifer Nugent, Sarah Pearson, Leah Cox, Patrik Widrig, Tao Ye, Eric Handman, Janet Wong等老師的啟發,他的編舞常以社會文化作為視角,以個人經歷位基礎製造共鳴感、並致力於為現代社會邊緣群體發聲。

 

 

回廣磊

回廣磊來自中國,是一名獨立舞蹈藝術家。在建立自己的公司Cross Move Lab之前,他曾於俄羅斯國家芭蕾舞蹈學院學習,後加入廣東現代舞團(GMDC)並受邀在GMDC的Pina Bausch舞團周年慶典上演出,於2017年起在Queens College任教。他曾與包括桑吉加(William Forsythe Dance Company),Margaret Jenkins(MJDC藝術總監), 侯瑩,Jodi Melnick,餘承傑(UCLA舞蹈系教授),Young Soon Kim(WHITE WAVE舞團藝術總監),Lane Gifford(LaneCoArts藝術總監)等數名國際知名藝術家合作。

 

周麗君

作為中國最高水準的舞蹈演員之一,周麗君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舞專業,於首都師範大學取得舞蹈專業的碩士學位,目前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就讀於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周麗君作為中國解放軍歌舞團領舞,同時還在首都師範大學擔任講師。她在第十屆北京舞蹈比賽中主演舞劇《Li Zu Jia Yuan》並斬獲一等獎;她參與創作的舞劇作品《Harps and Harmonies (豎琴於和弦)》受到了德國「中國時報」的稱讚。周麗君在個人舞蹈表演《麗君》、以及個人舞蹈攝影展《舞者麗君》中脫穎而出,廣受關注。2014年,周麗君參加了中國版「舞林爭霸」,其個人代表作「彩雲追月」、「尤物」廣受評委與觀眾好評。 

製作團隊

舞美設計:

George Tsypin:著名舞美設計師,獲得學位於莫斯科建築學院和紐約大學,曾為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巴黎巴士底歌劇院、米蘭La Scala、倫敦皇家歌劇院等從事舞臺美術設計,並擔任2014年索契冬奧會開幕式藝術指導。

 

燈光、投影設計:

Jeff Greenberg:著名舞檯燈光設計師,曾為Boebe Productions和Windwood Theatricals設計過音樂劇《鐵達尼號》的一百周年全美巡演。

Kaita Saito:舞美設計師,在南加州建築學院攻讀建築設計。

 

作曲:

Sam Crowford:畢業於印第安納大學,近期合作包括Bill T. Jones/Arnie Zane Company在2010威尼斯雙年展的作品、Kyle Abraham (Pavement, 2012), Camile A. Brown, David Dorfman Dance, 以及多媒體作品La Medea(2017)

 

劇構:Peter Critchell, 殷梅

 

舞團助理:吳鳴鳴、Robin Critchell

 

演出地點:

The John and Mable Ringling Museum of Art

Ringling Museum是佛羅裡達的州立藝術博物館,由馬戲巨頭Ringling兄弟建立於1927年。Ringling藝術博物館主要收集了展示從中世紀晚期到19世紀的歐洲名畫和裝飾藝術品,亞洲和美洲藝術作品,館藏可達10000多件,包括有繪畫、雕塑、照片、圖片以及裝飾藝術等。館內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16至18世紀的歐洲繪畫,包括知名大師彼得•保羅•魯本斯、盧卡斯•克拉納赫、霍斯、委羅內塞、普桑、裡貝拉等人的繪畫。該博物館的亞洲藝術品藏品持續遞增,包括印度雕塑、中國陶瓷和日本版畫。收藏品放於亞洲藝術中心。本次演出將在博物館中的Historic Asolo劇場進行。

 

 

殷梅舞蹈劇場最新作品

《驚夢·彼岸》

7pm | 1月17日、18日 

弗羅裡達 The John and Mable Ringling Museum

Historic Asolo Theater

5401 Bay Shore Road

Sarasota, FL 34243

941-360-7399

 

購票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或複製https://www.ringling.org/events/yin-mei-peony-dreams-other-side-sleep 

相關焦點

  • 「藝惠劇場」丨打破常規的舞蹈劇場,舞劇《微縮空間》開票!
    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舞蹈編導系,2016年先後加入候瑩舞蹈劇場、北京現代舞團項目演員。北京現代舞團《十二•生肖》首演及國內巡迴、並隨團作品《二十四節氣•花間十二聲》以色列及北美巡迴;北京「覓劇場」戲肢體劇劉正的《夜•班》國內巡迴;中國「培青計劃」戴劍舞蹈作品《Mo舞道》於國家大劇院首演;中國「扶青計劃」杜彥浩作品《微縮空間》於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首演;北京鷹劇場作品《O》《M》於北京多維劇場首演; 北京十口無團新作《遷徙》。
  • 從舞蹈風暴中的《長相思》到舞蹈劇場的《一刻》 青年舞蹈家華宵一...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25日訊(記者 葉梅)本屆「深圳舞蹈月」國內優秀舞蹈作品展演特邀劇目《一刻》於10月24、25日晚在深圳保利劇院上演,由青年舞蹈家華宵一領銜主演,再現了經典舞劇的新編版本。薈萃海內外當代舞編導名家的原創力作、融合當代舞與舞臺裝置等多種藝術表達形式,舞蹈劇場《一刻》源源傳遞著對生命的感悟。
  • 舞蹈名場面 | 借電影《對她說》中的舞蹈,聽曹誠淵聊皮娜·鮑什和舞蹈劇場
    在展開今天的舞蹈專業乾貨之前,大家也不妨先戳開下方視頻再重溫一下這段舞蹈哦~這部電影是在2002年上映的,而皮娜的《穆勒咖啡館》卻早在1978年就開啟了首演。據說阿莫多瓦是看了很多劇目以後,才在皮娜的這部《穆勒咖啡館》中發現和他的電影構想有某種共性,所以就把這部舞蹈作品作為一個敘述框架用到了他的電影中。
  • 《山行》原創舞蹈劇場首演圓滿落幕,步履不停
    卜智城,《山行》編舞/導演《山行》演出劇照 攝影 / 鮑良6月10日,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青年思想者駐館計劃」之一《山行》原創舞蹈劇場首演圓滿落幕這是一個集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為一體的多元化原創作品,由青年編舞卜智城以「山水社會」和喜瑪拉雅中心的建築理念與空間關係為主題,由 12 位毫無舞蹈基礎的素人舞者組成,並以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對生命的感悟為素材進行編排的原創舞蹈劇場作品,8 個月以來,他們一直在喜瑪拉雅中心的空間裡創作、即興,並最終在喜瑪拉雅中心獨特的建築空間裡進行首演呈獻給觀眾
  • 南京逆行舞蹈劇場現代舞口碑佳作舞劇《十三月》
    ,曾工作於北京雷動天下現代舞團  ·代表作品:編導李悍忠、馬波作品《九死一生·長徵》;編導馬波作品《無夢可夢》《冷箭》;編導阿迪亞作品《弧》;編導周書毅作品《在北京跳舞》等;  ·曾參演澳洲EDC舞團合作作品,編導斯特凡妮·萊克、馬波作品《二乘二》等;  ·個人創作作品《裡面兩個人》首演於北京雷動天下劇場。
  • 《舞蹈風暴》《聲入人心》熱門選手來了,流量時代,劇場變了?
    大寧劇院總經理陳倚天介紹,今年夏天復演後,大寧劇院順勢邀請了不少自帶「流量」的作品。「『流量』讓更多觀眾開始認識舞臺藝術,並逐漸走進劇場。當一部分觀眾因追逐偶像走入劇場後,如何把他們轉化為喜愛劇場藝術的受眾,提高參與文化活動的自主意識,還需要劇場持續展現更多蘊含中國文化、歷久彌新的經典作品。」
  • 開票推薦|南京逆行舞蹈劇場現代舞口碑佳作舞劇《十三月》
    》《冷箭》;編導阿迪亞作品《弧》;編導周書毅作品《在北京跳舞》等;·曾參演澳洲EDC舞團合作作品,編導斯特凡妮·萊克、馬波作品《二乘二》等;·個人創作作品《裡面兩個人》首演於北京雷動天下劇場。主演:郭昊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逆行舞蹈劇場駐團演員·代表作品:北京舞蹈雙周展演劇目《戴望舒》;北京舞蹈雙周展演劇目《行走書法》;北京舞蹈雙周焦點舞臺舞劇《十三月》擔任主要演員。
  • 黑暗劇場x舞蹈劇場:《折影》再度上演!
    黑暗劇場x舞蹈劇場「2014年最為驚豔的原創作品」《折影》
  • 林麗珍與無垢舞蹈劇場
    1950年出生於臺灣基隆,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舞蹈科。舞作豐富,早年被譽為「臺灣舞蹈界編舞奇才」。1995年成立無垢舞蹈劇場。2002年,歐洲最重要的文化藝術電臺ARTE遴選當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八位編舞家,林麗珍為唯一的亞洲人。
  • 復星藝術中心「雲劇場」首演:UMA身體劇場《Wink-Winkler / 眨眼睛的溫克勒》
    期間,於復星藝術中心呈現舞蹈劇場《Wink-Winkler / 眨眼睛的溫克勒》。藝術家、表演家及「UMA身體劇場」創辦人UMA將出任本次演出藝術總監。舞蹈劇場《殺馬記》海報2015年創作並表演的舞蹈劇場《殺馬記》:「殺馬記」原本出處於神話故事「馬頭娘」中的一個橋段。
  • 【微型劇場】格子爬格子
    作為「聚焦澳門」廣州站的序幕,微型劇場《格子爬格子》曾於歐洲及亞洲多所書店演出,首演十年後終來到中國內地的書店,將於9月24日晚上七時及九時於方所內演出兩場。 這個微型作品是一個以書店或圖書館作為演出場所的環境劇場,由旅居澳門的臺灣劇場導演蔣禎耘創作於2005年,並於澳門「邊度有書」首演,及後於香港、波蘭、臺灣及韓國的書店演出,2007年更獲提名臺灣「臺新藝術獎」的年度十大優秀作品。2014年連同韓國導演Park Soyoon重新製作,為觀眾帶來另類的觀劇感官經驗,也自然地衍生出更多關於閱讀的想像空間。
  • 興起的"舞蹈劇場"究竟是什麼?
    發源於日本的舞踏(Butoh),與Pina Bausch-皮娜鮑什舞蹈劇場(Tanztheater)及美國後現代舞蹈(Postmodern dance)並列為當代三大新舞蹈流派。近幾年除了舞蹈、舞劇,另外有一個詞"舞蹈劇場"經常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那麼究竟什麼是"舞蹈劇場"呢?
  • 如詩的緩行、空緩的美學——無垢舞蹈劇場|選題篇
    ,無垢舞蹈劇場(後簡稱無垢)隨後成立。出於對劇場藝術慎重與完美的要求,無垢創始人及藝術總監林麗珍在無垢成立二十多年來,僅孕育了四部作品:《醮》、《花神祭》、《觀》及《潮》。1995年《醮》首演之後,無垢逐漸登上國際舞臺。
  • 以舞蹈的方式探索東方身體語彙廣州藝術季 陶身體劇場即將首度來穗...
    8月22日、23日,被譽為「世界十個最佳舞蹈表演之一」的陶身體劇場將在廣州大劇院上演其數位系列作品《9》《10》。  日前,陶身體藝術總監、編舞陶冶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透露:《9》《10》帶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因疫情有感而發創作的《10》是全球首演。
  • 身體劇場《我們就是世界》演員介紹及排練日常
    舞蹈、劇場、裝置、紀錄片、多媒體、文化研究多領域創作。劇場作品:《Conversation》首演於荷蘭阿姆斯特丹、駐地創作劇場作品《守拙·年》首演中國銀川青年戲劇節閉幕戲劇作品、《萬物生長》首演草場地ING美術館、《我們就是世界》首演歌德學院-中國北京。舞蹈作品:《感官世界》、《世觀圖介》、《夜長夢多》等。
  • 舞蹈劇場《一刻》眾名家首推佳作舞者華宵一深情闡釋東方哲思
    由許銳擔綱總導演,阿庫讓·漢、高成明、婁夢涵擔任編導,華宵一領銜演出的舞蹈劇場《一刻》即將迎來首演。而主演華宵一首次轉型嘗試現當代舞,其專業性、想像力與舞蹈功底就贏得了總導演許銳、編導高成明的高度稱讚。10月31日、11月1日,《一刻》將在北京保利劇院將迎來首演。隨後,11月21日、11月22日,上海美琪大劇院將進行第二輪演出。
  • 《滄浪》首演|這「見鬼的魅力」,只能在劇場見到!
    1月22日晚,舞蹈劇場《滄浪》為2021年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青年孵化平臺系列公益場拉開了序幕。這部以中國傳統著作《聊齋志異·王六郎篇》為原型改編的舞蹈作品,正如導演彥彥所說:「這見鬼的魅力,只能在劇場見到!」
  • 賞析 | 嚴文龍導演/劇場設計/舞美設計作品
    三十年創作生涯,涉及話劇、歌劇、舞劇、戲曲、電視晚會、大型活動開幕式、大型實景演出、劇場設計等多種門類和形式。榮獲多項國家及行業獎項。代表作有:舞美設計作品:舞臺劇:《四川好人》、《老婦還鄉》、《莊周試妻》、《哥本哈根》、《伏生》、《杜甫》、《文成公主》等。
  • 2015年河南中醫學院月光劇場首演完美謝幕!
  • 公開課及名師高徒計劃|本周日全體導師與你齊聚203Y舞蹈劇場
    除課程培訓之外,203Y舞蹈劇場亦是一個集舞蹈、音樂、攝影、電影、美術等藝術作品表演與展示的空間。聚集國內外知名藝術家駐地創作,致力將本土與國際藝術精品展現給觀眾,推動本地表演藝術事業的發展。推廣高雅藝術,引發舞蹈專業學習者、從事者、愛好者以及廣大觀眾對藝術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