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長得差葉片細長,直接砍一刀,新葉冒得多粗壯顏值高
在家裡擺放一盆綠色植株是一件愜意的事情,一方面看著覺得養眼,另一方面養護起來也比花卉要簡單一些,更加適合大眾栽種。比如蘆薈這種植株就受到了不少花友的青睞,一些朋友在養護的過程中也抱怨老是出現問題,今天小花就來給大家支支招,看如何養出好看肥大的蘆薈。
首先是將蘆薈的頭部砍掉,這個步驟基本上很多花友是忽略掉的,畢竟要把植株的一部分取下來還是不容易,覺得捨不得就乾脆不管了,實際上砍頭是有利於植株重新生長的,特別是那種體型很大的蘆薈,更是少不了這種操作。
砍下來之後的蘆薈當然是不能馬上拿去種植的,應該先進行消毒,這樣才能避免傷口的感染。消毒的方式其實很簡單,先拿到通風透氣的地方,比如陽臺進行晾乾就可以了,尤其是根部的位置,差不多要晾曬一個星期的時間,這樣上面的病菌也可以被清除掉。
接著就要重新進行栽種了,栽種之前最重要的當然是選擇合適的土壤,建議是挑選那些透氣性能好的泥土,儘量不要單單使用一種土質,這樣很容易引起泥土的板結現象。
可以將河沙、腐葉土等混合在一起,這樣的泥土不僅具備一定的營養成分,而且疏鬆透氣,給植株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尤其是現在剛好是秋天的季節,進行這種上盆的操作是比較合適的。
最後就是正式給植株上盆了,上盆之後還需要用水澆一澆,這樣可以讓周邊的環境更加溼潤一些,要知道蘆薈就是喜歡生長在一個溼潤的環境中,然後把它放置到光照良好的地方正常養護就可以了,等到一個星期過後就算是原來根部已經腐爛的植株,也能重新恢復過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家裡的蘆薈腐爛得比較嚴重的話,可以加大切除的力度,儘量要把腐爛的部分全部切掉,不然的話感染到整個盆栽,到時候就更加難以挽回了。
小花認為,蘆薈是一種養護難度不算高的植株,雖然在栽種的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爛根的問題,但還是可以及時處理和解決的,只要注意養護的方式,找對了方法,那即使是沒有栽種經驗的花友也能成功駕馭,相反要是置之不理的話反而無法得到滿意的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