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就是歷史上的恪嬪,與香妃一起封嬪,歷史上卻只存在了5年

2020-12-25 騰訊網

愛新覺羅家族自努爾哈赤開始便不斷與蒙古各部聯姻,到了皇太極執政時期更是達到了頂峰,五宮后妃竟然都是來自蒙古的博爾濟吉特氏。清朝入關後,立足未穩,仍然需要蒙古的後方支持,所以順治後宮也存在大量的蒙古后妃,順治的前兩任皇后就是來自蒙古。

然而,清朝自康熙開始,由於滿清在全國的統治逐漸穩定,東西六宮中的蒙古女子逐漸減少,雍正皇帝後宮中竟然沒有一名妃子是來自蒙古的,不過乾隆朝再次出現了蒙古后妃,今天筆者所要講的就是一位蒙古女子。

在最近更新的《後宮·如懿傳》中,乾隆通過選秀親自選定三名妃子,分別是恪貴人(恪嬪)、恭常在和禧常在。其中恪嬪拜爾葛斯氏是蒙古親貴之女,性格高冷孤傲,直言不諱,只與蒙古妃子交往,一心想要恢復清初蒙古后妃在紫禁城的榮耀,因與魏嬿婉交惡,後來成為扳倒令妃的關鍵人物之一。

翻閱清朝史料,乾隆後宮根本就沒有一名封號為恪嬪的妃子,不過通過《如懿傳》中恪嬪的姓氏和履歷可以判斷她的原型便是歷史上的慎嬪(註:《如懿傳》中慎嬪是如懿的陪嫁侍女阿箬)。

歷史上的慎嬪來自拜爾葛斯氏一族,父親名為德穆齊塞音察克,從這點來看,慎嬪應該是一名蒙古女子,不過史料中並沒有指出拜爾葛斯氏出自何旗,所以我們並不能判斷她究竟是通過選秀入宮,還是由蒙古王公直接進獻給乾隆的。

乾隆二十四年六月,拜爾葛斯氏初封為伊貴人,從這個最初的名分來看,拜爾葛斯氏的出身應該還算不錯。乾隆二十七年五月,拜爾葛斯氏與新入宮不久的和卓氏一起被封嬪,拜爾葛斯氏被封為慎嬪,和卓氏被封為容嬪(註:容嬪即歷史上的香妃)。入宮三年就獲得了內廷主位,可見拜爾葛斯氏所遇到的寵幸還是非常不錯的。

然而,就在拜爾葛斯氏被封為慎嬪的第三年(乾隆二十九年),竟突然病逝於紫禁城,她在歷史史料中只存在了短短的五年,就好似一顆在天空匆匆滑落的流星,消失在了歷史上的天際,不留下一絲的痕跡。

相關焦點

  • 新疆歷史上的第一美人「香妃」,真的存在過嗎?
    雖然她在宮中的地位不是很高,可是,近年來卻被炒得紅紅火火,在畫像上、在學術上、在影視作品上、在民間傳說上、在葬地上都籠罩著神秘的光環,讓人感到撲朔迷離,被當時和後世稱之為「香妃」。關於她的真實情況,我們有必要揭開其廬山真面目。 關於香妃的身世,經過考證,她的真正封號為「容妃」。
  • 香妃招引蝴蝶太過於離奇,歷史上的香妃究竟如何,且她是如何死的
    這部劇中每個角色都十分飽滿,如今,出演這部劇的人個個都是炙手可熱的人物,非富即貴,但唯獨一個人卻永久地存活於大家的記憶中,那就是飾演香妃的但是,如果歷史上的香妃真的具有招引蝴蝶的能力,那就太離奇了。那歷史上的香妃到底能不能招引蝴蝶呢?
  • 歷史上不存在的六大名將
    在電視劇和文學著作中都出現了很多名將,其事跡也是描述的非常詳細,但可惜的是他們並非真實存在,只是虛構的人物而已。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部分虛構的知名人物。一、李元霸傳說是唐高祖李淵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隋唐時期第一勇士,死於雷擊,但歷史上沒這人。
  • 清朝歷史上,真有香妃嗎?還是另有其人?乾隆皇帝為何如此寵她?
    歷史上真的有香妃嗎?香妃到底是傳說還是真實歷史?這在野史和傳說中有很多版本,但並未見諸於正史。即使是真實歷史,也不會留在正史,畢竟,這對於皇家來說並不光彩。原來,皇妃並不是一個對乾隆逆來順受的人,甚至有傳言說她曾經懷揣利刃,抗拒乾隆。
  • 《傳聞中的陳芊芊》,雖然是架空歷史,但歷史上真的有此人存在
    一說到最近很火的電視劇,那必須說一下《傳聞中的陳芊芊》,這是一部穿越劇,而且還是架空歷史的,主角由趙露思演的陳芊芊,也是在自己所寫的劇本當中穿越了,並且還把男主角給徵服了,一路走來倆人撒了不少的狗糧,讓觀眾很是喜歡看,本來一開始的陳芊芊可以說是非常瀟灑,而且很強勢,目中無人的性格,每天就是紙醉金迷,公主病也是相當嚴重,但事實上這都是編劇專門造出來的一個人物形象嗎
  • 盤點中國古代赫赫有名的6大猛將,歷史上卻查無此人!
    由此也可以看出,咱們中國古代的民間文學藝術是多麼的深入人心,竟可以把歷史上本不存在的人物刻畫得惟妙惟肖,宛如曾經在世一樣,讓人印象深刻。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家喻戶曉,但卻史無其人的古代名將們。一、李元霸李元霸,《隋唐演義》《說唐》等評書演義中的第一名將,隋唐十八好漢之首,乃唐高祖李淵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
  • 歷史上根本不存在的4位名將,是被虛構出來的,卻都家喻戶曉
    那麼在歷史上,武將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人物,沒有這些武將徵戰天下,恐怕一個再怎麼厲害也不會建立王朝大業。在歷朝歷代中,都存在很厲害的武將,每一個朝代都有開國功臣,這些開國功臣中肯定是有武將的,同時開國皇帝會對他們進行賞賜。雖說開國功臣中武將眾多,但是在歷朝歷代的開國功臣中,能夠得以善終的是非常少的。
  • FATE:貞德作為聖杯之戰的監督者,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此人
    而貞德這一人物的塑造,製作組是以什麼原型來創作的,貞德在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呢?喜歡fate系列的粉絲都非常的清楚,英靈都是來自歷史或者北歐神話,甚至是希臘神話中的傳奇人物,關於貞德的歷史我們不妨來看一下吧。
  • 《龍嶺迷窟》裡提到的李淳風歷史上卻有此人,簡直就是全才!
    李淳風在歷史上不光是位風水大師,他還是精通天文曆法的術士。在古代科學與迷信還結合的非常嚴密。李淳風對於曆法和數學非常有研究,是位雜家。新唐書中的李淳風並不是位雜家那麼簡單,他還參與了唐太宗李世民立儲等機密大事。
  • 隋唐18條好漢,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有幾個?三個保底
    隋唐系列小說版本眾多,其中最出名的就要數《隋唐演義》,《說唐全傳》,《興唐傳》這三部書,當然由於它的版本多裡面豪傑的排名也出現了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就是隋唐十八好漢一說;第二個版本就是在隋唐十八好漢的基礎上,又將裡面的豪傑排名細化,分為了四猛十三傑。暫且放下四猛十三傑版本不說,來說說隋唐十八好漢,來看看裡面有幾個人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
  • 影視劇中香妃角色與歷史原型相對比,終於發現了她如此傳奇的原因
    《還珠格格》中的含香,《延禧攻略》中的順嬪,以及《如懿傳》中的寒香見,這三個傳奇影視角色其實都是基於乾隆皇帝的香妃來描寫的,而作為乾隆后妃的她,之所以被如此神話的原因是什麼呢?這三位影視角色與歷史上真實的香妃又有多少出入呢?下面我們就來做一下比較。
  • 清朝歷史上是否有甄嬛此人?不僅有,而且其貌不揚
    古有詩云:「故國三千裡,深宮二十年。」古代皇宮的背後,潛藏了太多讓人無比好奇的故事。而隨著影視劇作品的發展,這段不為人知的日子也被以文學藝術的形象搬上了大熒幕。2011年,一部《甄嬛傳》把清宮內的爭鬥重現在了人們眼前。
  • 如懿傳5大妃嬪齊演《慶餘年》,豫妃變範閒媽,恪嬪直接當皇帝
    李沁,《如懿傳》中的香妃,在《慶餘年》中出演女主林婉兒,是一個患有肺癆的郡主,在劇中第一次出現就拿著雞腿,後來還躲在桌子底下偷吃雞腿,李沁在劇中可以說非常的可愛了。趙珂,《如懿傳》中的豫妃,在《慶餘年》中飾演範閒的「後媽」柳如玉,還有一個非常蠢萌的兒子範思轍,但是她飾演的後媽和我們看到現代劇中的後媽並不一樣,跟範閒鬥嘴的樣子甚至有些可愛。
  • 貴妃講歷史(2020年上)
    此人立志做官倉中的老鼠,卻因為自己錯誤的決定,葬送自己的性命李世民4大猛將,在戰場上遇見一個人,結果2個被斬殺2個被活捉韓國派間諜去秦國搗亂,萬萬沒想到,間諜卻幫秦國成就千古霸業清朝「剃髮易服」能夠成功實施,為何推廣滿語卻失敗了?還原歷史上真實的「空城計」:諸葛亮不是主角?主角是趙雲?
  • 歷史上並不存在的三位「名人」,大家耳熟能詳,卻是假的
    眾所周知,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5000年的歷史中,湧現出了許多的英雄人物。這些人,有的是真實存在,有的是文學家所創造出來的產物。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已經漸漸搞不清事情的真假。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三位歷史上不存在的「名人」。
  • 歷史上的清朝「存在」了多少年:是267年還是276年?
    這使得清史再次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杜牧《赤壁》)我們在回顧清末民初這段激蕩人心的歷史時,卻發現了一個很有基礎性和趣味性的問題:清朝在中國歷史上到底「存在」多少年?這個問題可謂眾說紛紜,應引起學界足夠的重視。第一種說法:267年(1644-1911)。
  • 歷史上的「活人祭」真的存在嗎?
    歷史上的「活人祭」真的存在嗎?野蠻殘忍的「活人祭」,貫穿人類歷史的長河,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當我們抬頭仰望夜空時,那些閃爍的星星的光輝,也許已經穿越了數萬年甚至數十萬呢的光陰,人類文明的歷史只有短短幾千年,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無數像星星一樣閃閃發光的點點滴滴,值得我們去探尋它們的秘密。
  • 歷史上的「鼠王」:多隻老鼠尾巴死死纏在一起,到底是真是假?
    歷史上有各種各樣的詭異傳說,有些是惡作劇,有些是自然現象,還有一些難辨真假。今天要說的,是「鼠王」現象。所謂「鼠王」,並非那種「老鼠的國王」,或者體型巨大的老鼠,而是一種極其詭異的現象:幾隻老鼠的尾巴會死死地糾纏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大的「鼠團」。
  • 電影《葉問》中的金山找,歷史上真有此人嗎?
    電影《葉問》系列,自2008年推出第一部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每隔幾年就會推出一部。由此,中國功夫片在「黃飛鴻」系列之後再次掀起一股「葉問」熱潮。伴隨著影片的熱映,曾經鮮為人知的一代武術宗師葉問的故事,隨即被傳遍街頭巷尾,為人津津樂道。
  • 金庸5大男主歷史上的確存在!
    小編說:前兩天金庸老爺子剛剛過完他91歲的生日,作為新派武俠小說公認的盟主,自1955年《書劍恩仇錄》開始至1972年的《鹿鼎記》正式封筆,一共著有15部作品,深受大眾喜愛。書中鮮活的人物,給讀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過金庸先生可不是完全憑空塑造人物哦,比如以下幾位「大俠」,在歷史上就是有原型可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