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鼠王」:多隻老鼠尾巴死死纏在一起,到底是真是假?

2020-12-28 七追風

歷史上有各種各樣的詭異傳說,有些是惡作劇,有些是自然現象,還有一些難辨真假。

今天要說的,是「鼠王」現象。所謂「鼠王」,並非那種「老鼠的國王」,或者體型巨大的老鼠,而是一種極其詭異的現象:幾隻老鼠的尾巴會死死地糾纏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大的「鼠團」。

正因為尾巴像亂糟糟的線團一樣,這群老鼠就這麼被困住了,如果它們想移動或者進食,只能抱團滾動——當然,因為行動不便,又掙脫不開,它們會越纏越緊,直至死亡。

在法國斯特拉斯堡的一個地窖裡,人們發現了幾頁關於鼠王的介紹,這份來自1683年的描述還配有一張插圖,讓我們直觀地看到了六隻老鼠形成的「鼠王」。

很多第一次看到這幅圖的人,都會覺得不可能是真的。十有八九是好事之人,把死老鼠的尾巴纏在一起而已。但是如果仔細搜尋,我們還真能發現更多「鼠王」的記載。

歐洲人對於老鼠有很強的恐懼感,從14世紀開始席捲歐洲,造成三分之一人口死亡的黑死病,就是大名鼎鼎的鼠疫。而當時歐洲各大城市的衛生狀況堪憂,老鼠數量眾多。既然老鼠會攜帶瘟疫,自然很不招人待見,「鼠王」的出現,更讓當時的人們恐懼,認為這是不祥之兆。

在16世紀的繪畫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人們對鼠王的恐懼,但這類現象畢竟是零星記載,就算是被畫了下來,也難辨真假。所以,這會不會只是惡作劇?

讓人震驚的是,這種現象不僅被零星記載,還有標本保留了下來。

1828年,德國布赫海姆一個麵粉廠的壁爐裡,發現了有記載的最大的鼠王——32隻老鼠糾纏在一起。這個標本依然存在,它被保存在阿爾滕堡莫裡茨科學博物館,現在已經完全木乃伊化了。

1883年,德國呂訥堡也發現了鼠王,現在保存在當地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中。1955年,林堡發現了由七隻老鼠組成的鼠王,現在被保存在荷蘭馬斯垂克自然歷史博物館。法國沙託丹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中,也保存著一個六隻老鼠組成的鼠王標本。

1930年,紐西蘭也發現了鼠王,並且在達尼丁奧塔哥博物館對外展出,這隻鼠王很明顯是由多隻黑鼠的幼鼠纏繞組成的。

有很多鼠王標本都保存了下來,但是鑑於有些圖片會讓人不適,這裡就不貼出來了,心理承受能力強,好奇心重的朋友,網上一搜就能看到了。上面給大家看的,是著名的「薩魯鼠王」,還沒那麼恐怖。

「薩魯鼠王」在2005年被發現於愛沙尼亞,當時是冬季,居住在薩魯村的一位老農,在沙地裡發現了這一團鼠王。當時被纏住的老鼠還在掙扎,試圖逃跑。老農也覺得好奇,這個鼠王共有16隻黑鼠組成,但是其中一部分已經死掉了。

之後,活著的老鼠也被全部打死,這個鼠王被放在一個木板上,很多人都來參觀。兩個月後,此事被動物學家發現,再加上媒體的熱炒,「薩魯鼠王」出名了。因為之前保存不當,在送往博物館之前,就只剩下13隻成年黑鼠了。

現在,薩魯鼠王被收藏在愛沙尼亞塔爾圖大學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定期向公眾展覽。愛沙尼亞生物學家安德烈·米柳京,在檢查了薩魯鼠王之後,認為這並非後期偽造出來的。安德烈·米柳京認為,有可能一開始這群老鼠過於擁擠,所以尾巴纏繞在了一起。當它們試圖擺脫這一困境時,就越纏越緊,無法掙脫了。

目前的研究者認為,在較為寒冷的地區,尤其是到了冬季,老鼠們擁擠在一起取暖是常見的事情。正因為如此,它們的尾巴互相纏繞也很正常,但是一般老鼠們都能自行分開——除非忽然受到驚擾,老鼠們同時四散而逃,尾巴就容易糾纏在一起,無法分開。

另外,現在發現的鼠王,一般都是黑家鼠,這種老鼠的尾巴又軟又長,確實很容易打結。

不過說到底,沒有人真正見過「鼠王」形成的過程。所以,相關專家們依然無法確定,那些在博物館中收藏的鼠王標本,到底是真是假。

歐洲動物標本造假的情況,顯然非常多。

英國學者利奧·魯伊克比的《幻獸動物園》中,還專門提出了一個名詞:簡尼·翰易韋(Jenny Hanniver)。

這個詞的意思是,那些由一種或多種實際存在的動物為原料,偽造出來的「怪物」。比如用魚和猴子拼接出來的「美人魚」,或者用晾乾的蝠鱝製造成「惡龍」的樣子。這類偽造的怪物太過於盛行,尤其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一些歐洲商人製造這些怪物,聲稱是從海外某地得到的,騙取收藏家的錢財。

還有一些人自稱冒險家,偽造一些神奇的怪物,然後帶到歐美的大城市展覽。那時候人們相信世界各地存在很多神奇動物,很願意花錢看看龍、美人魚、遠古巨人……比如19世紀的美國馬戲團經紀人費尼爾司·泰勒·巴納姆,就在1842年開始舉行怪異動物的展覽,其中最著名的一件展品,就是斐濟美人魚。

當然,斐濟美人魚是假的,它是由狒狒的頭部,加上猩猩的上半身,再加上一條大魚的下半身組成。不管拙劣與否,這樣的展覽都給「發現者」帶來了巨額財富。

再回頭說說「鼠王」,其實很早就有和它有關係的造假事件了。1683年的紐倫堡書商約翰·喬納森·菲賽科爾,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示,有一種神奇的「貓結」存在。所謂「貓結」,指的就是幾隻貓的尾巴糾纏在一起,無法掙脫……

這是在「斯特拉斯堡鼠王」造成轟動之後,菲賽科爾蹭熱點的說法,大部分人都認為不可能存在「貓結」現象。養過貓的人都知道,這種傲嬌的動物,讓它們聚在一起互相纏尾巴,似乎難度大了點吧。

當然,老鼠還是不敢確定的,因為從理論上來說,「鼠王」現象確實有可能出現。比如2013年的加拿大,人們驚訝地發現,6隻松鼠的尾巴糾纏在了一起,在獸醫的幫助下才得以分開。

既然松鼠能這麼幹,黑家鼠還是完全有可能的。

相關焦點

  • 1683年的一幅圖畫,詭異地畫出多隻老鼠尾巴死死纏在一起,竟是真的?
    斯特拉斯堡鼠王今天要說的,是「鼠王」現象。所謂「鼠王」,並非那種「老鼠的國王」,或者體型巨大的老鼠,而是一種極其詭異的現象:幾隻老鼠的尾巴會死死地糾纏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大的「鼠團」。1883年,德國呂訥堡也發現了鼠王,現在保存在當地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中。1955年,林堡發現了由七隻老鼠組成的鼠王,現在被保存在荷蘭馬斯垂克自然歷史博物館。法國沙託丹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中,也保存著一個六隻老鼠組成的鼠王標本。1930年,紐西蘭也發現了鼠王,並且在達尼丁奧塔哥博物館對外展出,這隻鼠王很明顯是由多隻黑鼠的幼鼠纏繞組成的。
  • 西方「鼠王」的恐怖傳說,幾十隻老鼠尾巴交纏成的痛苦之輪
    >在歷史上,老鼠基本沒有扮演過什么正面角色,壞名可謂冠絕了東西方。▲尾巴纏在一起的鼠王但所謂鼠王,並非單指一隻老鼠,而是一群骯髒的老鼠。它們的尾巴被死死的纏繞在一起,無法分開,從而創造出一團巨型的超級老鼠群。因為尾巴互相纏繞,這種「鼠王」只能艱難前行,更多是用一種轉圈的方式挪動。
  • 鼠王之謎(感官略不適)
    在博物館的頂層,收藏著剝製的獅子標本、大型鯊魚的一顆牙、精緻易碎的海洋生物玻璃模型。有一樣標本在眾多藏品中「脫穎而出」:一尊裝滿淡黃色液體的巨型玻璃罐,裡面裝著八隻老鼠;它們沉在罐子的底部,尾巴纏成一個厚大的結漂浮在液體中,將它們緊緊捆在一起。罐子的標籤上只寫了兩個字——「鼠王」(Rat King)。
  • 驚悚的「鼠王」現象
    古今中外,老鼠都被認為是一種骯髒的生物,和老鼠沾邊的詞語也多少貶義詞。但是在歐洲流傳著一個關於老鼠恐怖傳說---鼠王。這裡說的鼠王,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王,也不是一隻老鼠,而是一群老鼠。這些老鼠的尾巴被纏繞在一起,不能分開,單個老鼠幾號無法掙脫。慢慢地從而逐漸變成了一個老鼠群,這個老鼠群被稱為「鼠王」。由於它們之間的尾巴互相纏繞了在一起,導致「鼠王」難以前行,只能以轉圈的方式挪動。而「鼠王」中的老鼠,最後都會因為拼命掙扎而越纏越緊,有的老鼠被同伴啃食,直至最後的死亡。只有少數尾巴徹底斷掉的老鼠,才能逃離鼠王這一痛苦的糾纏。
  • 感應:當鼠王被慈悲感化後,橫行的老鼠全都搬家離去
    ,請大家一起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加持咒:嗡    桑巴ra    桑巴ra   波瑪納薩ra    瑪哈藏巴巴吽    啪德所哈胡不群老師出生於世代修道的中醫世家,他少年時即秉承祖業,修學仙道,懸壺濟世;後來深信佛法,學修淨土,教人信佛念佛,勸化無數。
  • [料理鼠王],童話理想,現實結局
    在這一點上,雷米和所有志大才宏,但是出身卑微的年輕人一樣,在實現理想的道路上受到家庭的拖累,但是又不能放棄那種血脈關係。林奎尼笨手笨腳,但希望做廚師,是因為想被人認可,在知道自己是古斯塔夫的兒子之前,那真是歷盡苦難痴心不改,但是坐擁古斯塔夫飯店之後,馬上就想通了,當個超級跑堂的也不錯。這樣的調調與並行的雷米的成長軌跡放在一起,就有些拆臺的嫌疑。儘管現實是這樣,只有有錢人才可以說錢只是數字,對於窮人來說,發家致富是硬道理,但是在一部電影裡同時表現這樣兩條人生道路,還真是少見。
  • 這輩子當老鼠太可惜了!網友:人家是料理鼠王,你家的是美發鼠王
    住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這隻黃金鼠超級調皮,這天晚上趁著媽媽Jojo睡覺時,偷偷跑到枕頭邊咬頭髮,還用牙齒幫她啃出「新造型」,留下一坨被剪下的毛。沒想到,事後Jojo綁起頭髮後,才發現額頭上多了一搓長瀏海,意外的十分上相!
  • 看電影學英文:一隻老鼠的美食哲學【料理鼠王Ratatouille】上
    看電影學英語,初學者從動畫片開始最為合適,今天李老溼就給大家推薦一部個人最喜歡的動畫片《料理鼠王》。 該片英文名Ratatouille,是Pixar的經典之作,2008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從美食見人生,片中經典臺詞無數。
  •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因專家狠批而沒落,妻子都離他而去
    可是後來有五位專家,狠批邱滿囤的鼠藥有劇毒,使得邱滿囤一夕之間,從頂峰跌落谷底,江湖上只剩下「鼠王」的傳說。少年流浪,鼠口奪食1934年,邱滿囤出生於河北省無極縣的一個普通家庭,說是普通家庭還有些過了,因為他家裡極為貧困,所以邱滿囤只上了兩個半月的小學,就被迫輟學在家,因為他們家裡真的交不起學費,連吃飯都是問題。
  • 料理鼠王
    記得當時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覺得很噁心,確確實實的那種噁心,因為把老鼠和美食放在一起,真的很難讓人提起食慾。這部電影裡的老鼠,既不像Jerry那樣滑稽,又不像米老鼠那樣可愛,可是,當整部電影看完後,你還是會喜歡上這隻老鼠。
  • ...貓和老鼠|小老鼠|斯圖亞特|奧斯谷|米老鼠和唐老鴨|邋遢大王...
    沒有那麼可惡反而多了幾分有趣《貓和老鼠》《貓和老鼠》(Tom and Jerry)是米高梅電影公司於1939年製作的一部動畫 。小白鼠斯圖亞特善良勇敢又聰明,玩酷耍橫的貴族貓與跳脫可人的平民小老鼠搭配在一起,其間慢慢流動著的溫情讓人感到很溫暖。《老鼠記者》《老鼠記者》是義大利作家傑羅尼摩·斯蒂頓的系列叢書,被拍成動畫片。片中「老鼠記者」傑羅尼摩·斯蒂頓出生在老鼠島的妙鼠城,經營著城裡最暢銷的報紙《鼠民公報》。
  •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重達80噸,卻遭5位專家狠批
    前言 老鼠有多討人厭呢?"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是用老鼠比喻那些不受歡迎的人,就連形容一個人看著不像好人都說他是"賊眉鼠眼",反正提到老鼠啊,大家都沒什麼好話。
  • 曾享譽國際的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200萬隻,卻因專家打假身敗名裂
    年輕讀者中聽過他的或許不多,但只要是經歷過上世紀八十年代鼠患的人,就必然清晰地記得被邱滿囤老鼠藥支配的恐懼。我們來看一下那時的媒體報導:能將50米以內的鼠類引出;要殺公的殺公的,要殺母的殺母的;把藥放在樹上,能讓老鼠自己爬樹…… 邱滿囤的老鼠藥效果極好,滅鼠都不論「只」而論「噸」了:1989年廣西南寧,他組織滅鼠35萬隻,總重達82.6噸;同年在安徽,他用藥10噸幾乎把亳州的老鼠滅絕;2005年青海湖農場,一次性滅鼠200多萬隻。
  • 動漫《料理鼠王》,小故事大道理,小的老鼠大夢想!
    老鼠生活在下水道,常識中認為那是種低等卑微的生活環境,老鼠品性惡劣,靠偷食為生,說到老鼠大家第一印象肯定是米老鼠吧?迪士尼的米老鼠深入人心,今天我們來討論另一部以老鼠為主角的電影《料理鼠王》。但是劇中,老鼠是主要的廚師,並做出來令世人滿意的食物。
  • 《遙遠的鄉愁》:小老鼠偷油時,將尾巴蘸著油珠,彎到嘴邊舔著吃
    北方雪大且多,下雪時,外面的天氣冰冷異常,媽媽就不讓我們起來。她下去煙氣騰騰地做好了早飯,我和妹妹就偎坐在被窩裡,喝了兩大碗地瓜糊糊,感覺暖和多了。等到半上午時,才穿上棉衣服,穿上媽媽放在灶門口、烤得暖和和的破棉鞋,帶著妹妹跑出去玩了。
  • 《山海經》到底是真是假?
    除了我們熟知的神話傳說之外,還包含哲學、歷史、地理、天文、氣象等等學術領域資料。既然是志怪古籍,又有人認為其侈談神怪 , 百無一真。但為什麼我們對它的內容是真是假依然存在疑惑?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山海經》的內容。
  • 「鼠王」邱滿囤曾一次滅鼠35萬隻,共計80噸,為何遭專家批評?
    ——釋如淨 生活在農村的孩子肯定對於「四害」頗有了解,而「四害」之一的老鼠,更是許多人害怕、厭惡的一個存在,很多人都想徹底消滅老鼠,但是至今沒有人能夠做到,而有個「鼠王」,他名叫邱滿囤,曾經一次消滅過老鼠35萬隻,這些老鼠加起來重量共計80噸,多龐大的數字,倘若人人用上他的滅鼠方法,那老鼠滅絕不就指日可待?
  • LOL:Pray和Imp兩個鼠王相爭 你支持誰?
    然而有一個稱號名為「世界第一老鼠」卻一度被封給兩人,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誰才是鼠王。PrayPray原名金鐘仁,1994年生,韓國職業選手,pray在韓國的實力名氣被網友評為和bang並列最頂級的AD選手,除了實力強勁外,pray還是一名經驗雄厚的老將,跟他一同闖蕩電競圈的職業選手差不多都退役了,而這一位卻依然堅持著自己的夢想。
  • 料理鼠王-老鼠做的菜你會吃麼?
    《料理鼠王》中的老鼠小米,是一隻天賦異稟的老鼠。它有著異乎尋常的嗅覺和味覺,觀看偶像廚神古斯的電視節目學習烹飪。小米在尋找調味料藏紅花時遭遇意外,全家被迫流離失所。小米坐著《廚神秘籍》從下水道漂流到巴黎,在「廚神」的指引下來到廚神餐廳。小林是廚神的繼承人,卻沒有任何的烹飪天賦。小林做了一鍋很難喝的湯,小米不由自主的給湯重新調味,獲得了顧客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