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3年的一幅圖畫,詭異地畫出多隻老鼠尾巴死死纏在一起,竟是真的?

2021-02-07 尖端1號

歷史上有各種各樣的詭異傳說,有些是惡作劇,有些是自然現象,還有一些難辨真假。

斯特拉斯堡鼠王

今天要說的,是「鼠王」現象。所謂「鼠王」,並非那種「老鼠的國王」,或者體型巨大的老鼠,而是一種極其詭異的現象:幾隻老鼠的尾巴會死死地糾纏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大的「鼠團」。

正因為尾巴像亂糟糟的線團一樣,這群老鼠就這麼被困住了,如果它們想移動或者進食,只能抱團滾動——當然,因為行動不便,又掙脫不開,它們會越纏越緊,直至死亡。

在法國斯特拉斯堡的一個地窖裡,人們發現了幾頁關於鼠王的介紹,這份來自1683年的描述還配有一張插圖,讓我們直觀的看到了六隻老鼠形成的「鼠王」。

很多第一次看到這幅圖的人,都會覺得不可能是真的。十有八九是好事之人,把死老鼠的尾巴纏在一起而已。但是如果仔細搜尋,我們還真能發現更多「鼠王」的記載。

歐洲人對於老鼠有很強的恐懼感,從14世紀開始席捲歐洲,造成三分之一人口死亡的黑死病,就是大名鼎鼎的鼠疫。而當時歐洲各大城市的衛生狀況堪憂,老鼠數量眾多。既然老鼠會攜帶瘟疫,自然很不招人待見,「鼠王」的出現,更讓當時的人們恐懼,認為這是不祥之兆。

在16世紀的繪畫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人們對鼠王的恐懼,但這類現象畢竟是零星記載,就算是被畫了下來,也難辨真假。所以,這會不會只是惡作劇?

讓人震驚的是,這種現象不僅被零星記載,還有標本保留了下來。

16世紀的鼠王

1828年,德國布赫海姆一個麵粉廠的壁爐裡,發現了有記載的最大的鼠王——32隻老鼠糾纏在一起。這個標本依然存在,它被保存在阿爾滕堡莫裡茨科學博物館,現在已經完全木乃伊化了。

1883年,德國呂訥堡也發現了鼠王,現在保存在當地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中。1955年,林堡發現了由七隻老鼠組成的鼠王,現在被保存在荷蘭馬斯垂克自然歷史博物館。法國沙託丹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中,也保存著一個六隻老鼠組成的鼠王標本。

1930年,紐西蘭也發現了鼠王,並且在達尼丁奧塔哥博物館對外展出,這隻鼠王很明顯是由多隻黑鼠的幼鼠纏繞組成的。

有很多鼠王標本都保存了下來,但是鑑於有些圖片會讓人不適,這裡就不貼出來了,心裡承受能力強,好奇心重的朋友,網上一搜就能看到了。上面給大家看的,是著名的「薩魯鼠王」,還沒那麼恐怖。

「薩魯鼠王」在2005年被發現於愛沙尼亞,當時是冬季,居住在薩魯村的一位老農,在沙地裡發現了這一團鼠王。當時被纏住的老鼠還在掙扎,試圖逃跑。老農也覺得好奇,這個鼠王共有16隻黑鼠組成,但是其中一部分已經死掉了。

薩魯鼠王

之後,活著的老鼠也被全部打死,這個鼠王被放在一個木板上,很多人都來參觀。兩個月後,此事被動物學家發現,再加上媒體的熱炒,「薩魯鼠王」出名了。因為之前保存不當,在送往博物館之前,就只剩下13隻成年黑鼠了。

現在,薩魯鼠王被收藏在愛沙尼亞塔爾圖大學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定期向公眾展覽。愛沙尼亞生物學家安德烈·米柳京,在檢查了薩魯鼠王之後,認為這並非後期偽造出來的。安德烈·米柳京認為,有可能一開始這群老鼠過於擁擠,所以尾巴纏繞在了一起。當它們試圖擺脫這一困境時,就越纏越緊,無法掙脫了。

目前的研究者認為,在較為寒冷的地區,尤其是到了冬季,老鼠們擁擠在一起取暖是常見的事情。正因為如此,它們的尾巴互相纏繞也很正常,但是一般老鼠們都能自行分開——除非忽然受到驚擾,老鼠們同時四散而逃,尾巴就容易糾纏在一起,無法分開。

另外,現在發現的鼠王,一般都是黑家鼠,這種老鼠的尾巴又軟又長,確實很容易打結。

不過說到底,沒有人真正見過「鼠王」形成的過程。所以,相關專家們依然無法確定,那些在博物館中收藏的鼠王標本,到底是真是假。

歐洲動物標本造假的情況,顯然非常多。

斐濟美人魚

英國學者利奧·魯伊克比的《幻獸動物園》中,還專門提出了一個名詞:簡尼·翰易韋(Jenny Hanniver)。

這個詞的意思是,那些由一種或多種實際存在的動物為原料,偽造出來的「怪物」。比如用魚和猴子拼接出來的「美人魚」,或者用晾乾的蝠鱝製造成「惡龍」的樣子。這類偽造的怪物太過於盛行,尤其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一些歐洲商人製造這些怪物,聲稱是從海外某地得到的,騙取收藏家的錢財。

還有一些人自稱冒險家,偽造一些神奇的怪物,然後帶到歐美的大城市展覽。那時候人們相信世界各地存在很多神奇動物,很願意花錢看看龍、美人魚、遠古巨人……比如19世紀的美國馬戲團經紀人費尼爾司·泰勒·巴納姆,就在1842年開始舉行怪異動物的展覽,其中最著名的一件展品,就是斐濟美人魚。

當然,斐濟美人魚是假的,它是由狒狒的頭部,加上猩猩的上半身,再加上一條大魚的下半身組成。不管拙劣與否,這樣的展覽都給「發現者」帶來了巨額財富。

菲賽科爾描述的「貓結」

再回頭說說「鼠王」,其實很早就有和它有關係的造假事件了。1683年的紐倫堡書商約翰·喬納森·菲賽科爾,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示,有一種神奇的「貓結」存在。所謂「貓結」,指的就是幾隻貓的尾巴糾纏在一起,無法掙脫……

這是在「斯特拉斯堡鼠王」造成轟動之後,菲賽科爾蹭熱點的說法,大部分人都認為不可能存在「貓結」現象。養過貓的人都知道,這種傲嬌的動物,讓它們聚在一起互相纏尾巴,似乎難度大了點吧。

當然,老鼠還是不敢確定的,因為從理論上來說,「鼠王」現象確實有可能出現。比如2013年的加拿大,人們驚訝的發現,6隻松鼠的尾巴糾纏在了一起,在獸醫的幫助下才得以分開。

既然松鼠能這麼幹,黑家鼠還是完全有可能的。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鼠王」:多隻老鼠尾巴死死纏在一起,到底是真是假?
    歷史上有各種各樣的詭異傳說,有些是惡作劇,有些是自然現象,還有一些難辨真假。今天要說的,是「鼠王」現象。所謂「鼠王」,並非那種「老鼠的國王」,或者體型巨大的老鼠,而是一種極其詭異的現象:幾隻老鼠的尾巴會死死地糾纏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大的「鼠團」。
  • 西方「鼠王」的恐怖傳說,幾十隻老鼠尾巴交纏成的痛苦之輪
    但所謂鼠王,並非單指一隻老鼠,而是一群骯髒的老鼠。它們的尾巴被死死的纏繞在一起,無法分開,從而創造出一團巨型的超級老鼠群。因為尾巴互相纏繞,這種「鼠王」只能艱難前行,更多是用一種轉圈的方式挪動。在2005年之前,就有58個可靠的「鼠王」案例被記錄,其中6個樣本還被完好地保存在博物館內。大部分的鼠王是在德國被發現的,也有法國、波蘭、荷蘭比利時和印度尼西亞等地的貢獻。而組成鼠王的老鼠數量也不等,最少為3隻老鼠,最多則多達32隻。其中最「龐大」的鼠王,就被保存在德國圖靈根州阿爾滕堡Mauritianum博物館,可追溯到1828年。
  • 有史以來最愛畫老鼠的畫家原來是他
    雖然不屬鼠,並不影響齊白石對老鼠這一繪畫題材情有獨鍾。 不知道齊白石何時開始畫鼠,早年幾乎未見畫鼠之作。七七事變後, 齊白石閉門謝客, 拒絕日偽頭目索畫, 也不賣畫, 寧可挨餓也不喪失氣節。他曾在門上貼出13個大字:「白石老人心臟病發作, 停止見客。」據說他曾創作了一幅《群鼠圖》來嘲諷日偽漢奸。在畫上老人寓意深長地寫道:「群鼠群鼠,何多如許!何鬧如許!
  • 看到這幅畫就會憑空溺水!詭異的藍色圖畫SCP-151「深海繪」!
    從畫面來看SCP-151是一副在水中的圖畫,按照水下的透視視角所畫,在畫上沒有籤名,在畫布的背面寫有一些名字,目前基金會將SCP-151放置在一個被鎖住的隔間中並被不透明布遮蓋,隔間鑰匙必須保存在站點負責人的手上。SCP-151的異常體現於當有人看到這幅畫會「溺水」!
  • 老故事的新魅力——圖畫書《老鼠娶新娘》閱讀推薦
    圖/劉宗慧,從事圖畫書繪畫工作。面對每一張畫她都以誠摯的態度去創作,並努力地突破自己以往的繪畫技巧與意念,讓圖畫本身講述故事,擁有它自己獨立的生命。其作品多次榮獲臺灣地區兒童圖畫書獎。《老鼠娶新娘》榮獲第五屆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雙年童書插畫」首獎。【故事簡介】老鼠村長的女兒要拋繡球選新郎,一隻黑貓衝進來攪亂了局面。
  • 《七隻瞎老鼠》:從獨特的視角出發,領悟意義深遠的兒童教育觀
    跨越時空、文化界限的圖畫書《七隻瞎老鼠》,從細微之處見大智慧,七隻老鼠遭遇了什麼呢?他們是真的「瞎」嗎?他們各自看到了什麼?翻開書,陪孩子一起來欣賞這本趣味橫生的圖畫書吧!本文我將從繪本創作者與創作特點、兒童教育觀、繪本講解技巧這三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 故宮一幅詭異古畫,流傳800年,一般人難以看懂畫中寓意
    有時候現代人的生活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公司、家裡兩頭跑,雖說這物質生活的水平蹭蹭蹭的往上跑,但是屬於自己的私人時間卻是一再地被壓榨,現在你周末要是不加個班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有工作的人。故宮在好不容易的休息時間裡,人們的願望也都是非常簡單的,有時候甚至只是能夠完全不受打擾地睡上一覺就心滿意足了。
  • 每天學一幅簡筆畫-24節氣簡筆畫
    蜜多時, 同學們對於這隻勇敢的小老鼠肯定不會陌生——舒克和貝塔裡的貝塔。卡通貝塔簡筆畫的畫法步驟圖解教程,有那麼一點點難度,特別是它的衣服部分,喜歡它就跟著圖片努力試試吧!
  • 《14隻老鼠系列》故事合集
    《14隻老鼠全集》作者是巖村和朗。 這是一套融合自然之美與親情之愛的世界經典圖畫書。是日本圖畫書大師巖村和朗的經典代表作。該書畫風細膩傳神,畫面中隱藏著無數細節和線索,可以通過14隻老鼠不同的衣著、性格和行為特點體會觀察、找尋和辨認的樂趣。該書透過一個齊心協力克服困難、其樂融融的老鼠大家庭的生活及視角,描繪出美妙和令人敬畏的大自然。不僅可以從圖畫中分辨不同時間、季節的景色、同時可以認識各種不同季節的花草、昆蟲等形態、習性,潛移默化地了解很多自然百科知識。
  • 青銅葵花圖畫書獎獲獎作品《那隻打呼嚕的獅子》接納自己遇見幸福
    故事情節完整、清晰,運用循環往復的結構方式,塑造了層次豐富的獅王形象,敘述了一幅溫情而富有想像力的生活圖景。圖畫作品敘事效果突出,構圖豐滿、合理,色彩得當,設計感強。——《那隻打呼嚕的獅子》獲獎詞「轟隆隆!」「轟隆隆隆隆!」那是什麼聲音?是打雷了,一定是打雷了!可是,昨夜明明是個一絲烏雲也沒有的晴天, 這麼響的雷聲是從哪裡來的?
  • 一幅詭異的世界禁畫,讓3位買家產生幻覺,看過的人都感到恐懼
    然而後來她卻被人們稱之為能攝人魂魄的「現代巫婆」,所有的起因都來源於她畫了一幅聞名世界的禁畫。捷列茨的作品風格,以朦朧的意境為主,很少採用清晰的筆法,這種畫風很容易讓人代入其中,產生各種聯想。在烏克蘭的傳說中,2006年冬季的某個夜晚,捷列茨做了一個夢,在夢裡有個人跟她說:「起床吧,年輕的姑娘,畫一幅雨中的女郎。」
  • 宋朝的一幅「鬼畫」,看起來非常詭異,至今無人看懂其含義
    其中就有一副古畫在故宮沉睡多年,那就是《骷髏幻戲圖》,它以木偶戲入手,只不過畫的內容卻讓人細思極恐、不寒而慄。其畫風古怪、構圖陰森,甚至被稱為鬼畫。多年來,一直沒有人能看懂其「畫中意」,這究竟是怎樣一幅詭異的畫作?首先,從畫作內容上來看,一位身份疑似藝人的大骷髏席地而坐,上下頜張開嘴巴微動似乎正在說話。
  • 每天學一幅簡筆畫-原來黑白畫也可以這麼美!
    蜜多時, 黑白畫 只用黑色(或白色)一種顏色作畫,畫面只呈現黑白效果的圖畫叫做黑白畫。 黑白畫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它泛指用黑白兩色進行繪製的任何繪畫作品。
  • 巖村和朗和他的老鼠之家
    、14隻老鼠吃早餐、14隻老鼠大搬家……14隻老鼠的自由快樂地在他們安靜宏大的世界裡生活著,而且絕對是獨一無二的!譯者彭懿推薦:這是一套在日本家喻戶曉的「大」圖畫書。它的開本足夠大、冊數足夠多,是一個大系列,一共有十二本。它的發行量足夠大。《14隻老鼠吃早餐》到2009年數月累計再版了100次……這套圖畫書在日本實在是口碑太好,太深入人心了。它的壽命足夠長。第一本《14隻老鼠大搬家》是1983年問世的,到今年2018年,已經整整過去三十五年了。
  • 隱藏了80年的秘密曝光,《貓和老鼠》你真的熟悉麼?
    通過這部動畫我們發現,原來貓咪不一定比老鼠厲害,它也可以是暴力的、愚蠢的,甚至倒黴的小時候只以為湯姆貓的動作是動畫的誇張,後來才知道原來貓真的可以是「液體形態」而著名的「湯姆跑」,竟然也不是騙人的成年之後再看,《貓和老鼠
  • 18歲天才少年的遺世之作,一生只畫了這一幅,火了一千年
    而在中國繪畫史上,有位18歲的天才少年,只留下一幅遺作,也好比《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倒兩宋,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不為過。眾所周知,故宮博物院向來是個藏寶之地。截止到目前,它裡面的珍貴藏品已經達到160多萬件。在眾多藏品之中,為何這幅畫單單能獨步古今、雅俗共賞、令人折服,神奇般地統一相隔幾千年的歷代帝王和現代人的審美?
  • 達文西十大詭異的畫,蒙娜麗莎的背後有外星人
    達文西是人類史上最不可思議的全才,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而他流傳下來的畫作每一幅都被人研究至今,其中的各種謎團縈繞了人們數個世紀,光是一副蒙娜麗莎就讓無數人淪陷其中,在達文西十大詭異的畫中,每一幅都是傳世佳作,每一幅畫的背後都藏有驚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