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中的《故事裡的中國》第三期,一段手機拍攝的視頻讓所有人感動不已。
視頻中記錄的,是鍾南山84歲的妻子李少芬獨自一人在打籃球,等待鍾南山回家吃飯的場景。
而錄像的人,正是鍾南山的長子鍾惟德。
「我以為,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係,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該是做能做得伴侶的朋友或者互相尊重的伴侶。」
這句話出自楊絳老師的《何為好的教育,何為好的婚姻》,用來形容鍾南山院士與其妻子李少芬女士之間的關係再合適不過了。
鍾南山和李少芬用一生詮釋了一句話——最好的婚姻就是相互成就。
時間倒退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當時的李少芬是專業籃球運動員,還是中國女籃的副隊長。
而年輕時的鐘南山也十分熱愛運動,甚至在第一屆全國運動會選撥賽期間打破了當時男子400米欄的全國紀錄。
可以說,兩人是因運動結緣的。別的小情侶談戀愛,多多少少都會去些浪漫的地方花前月下。
然而鍾南山和李少芬談戀愛,直接約在運動場,互相交流學習運動技巧、監督彼此進行訓練。
為了國家榮譽,李少芬每天都承擔著繁重的訓練任務,還經常國內國外兩頭跑。處於熱戀期的小情侶變得聚少離多,鍾南山就一句話:「你就繼續打吧,我願意等。」
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鍾南山一等就是八年。
經歷了八年愛情長跑之後,鍾南山和李少芬步入婚姻的殿堂。婚禮很樸素,婚房也很簡陋,但對於兩人來說已然足夠。
婚後,鍾南山和李少芬之間角色互換。鍾南山把大量的時間都放在了病人身上。
為了更好地照顧鍾南山,料理家庭,李少芬毅然放棄了自己在國家隊的大好前途。就像是鍾南山當初所做的那樣,等待丈夫對於李少芬而言成了家常便飯。
時至今日,鍾南山依舊奮戰在抗疫第一線。身為其妻子的李少芬,也只能和大多數人一樣通過電視了解鍾南山的狀況。
大家都關心什麼時候能過去的時候,李少芬會問到:「你們能不能讓他多睡一會兒?」
這樣一個小小的、帶著商量的請求,包含著李少芬對鍾南山的心疼。以鍾南山的高齡,他的身體真的經不起自己那樣折騰了。
可就算如此,李少芬也絕不會說出任何勸阻的話。因為沒有人比李少芬更懂鍾南山的脾氣,「勸是勸不住的,他太在乎自己的病人了」。
或許,國家並不需要我們做出多凸出的貢獻,我們的另一半也並沒有從事特殊行業。但從鍾南山和李少芬的婚姻中,我們應該學會這三點相處之道。
不將自己的期待強加於對方。
將所有的情感期待都壓在伴侶身上,只會讓對方不堪重負。
正因為懂得鍾南山的抱負和執著,所以李少芬選擇無條件支持,哪怕違背內心的真實願望。哪怕更希望鍾南山能多陪在身邊,但李少芬還是會選擇將所有的擔憂都藏在心裡,為鍾南山打理後方的一切。
適當地減輕自己的期待,與其老想著將對方改造成完美的另一半,不如選擇支持對方追求真我。
保持雙向付出很重要。
小池塘的水會因為旱天乾涸見底,而連接著大江的湖泊卻不會。
鍾南山等待李少芬八年,李少芬為鍾南山操持後半生。兩人的付出是相互的,而不是單方面的。
沒有人能忍受長時間的單方面付出,不求回報實則只是一句虛話。當對方為你做出讓步和妥協時,請記得時常保持感激之心。
為伴侶的優秀感到自豪。
TA很優秀,但我也不賴。
當李少芬為了自己的體育事業奮鬥時,鍾南山總是不斷地鼓勵她。而鍾南山為國家醫學做出傑出貢獻時,李少芬當然也不會吝嗇自己的讚美。
給予對方充分的肯定,也給對方展示自己的成果以換取同樣的肯定,這樣的婚姻之路才會越走越寬闊。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誰也不應該成為另一個人的附屬品。完美的婚姻合該是兩個自由獨立的靈魂之間惺惺相惜,互相成就。
如果您需要一個婚姻領路人,我們很樂意為您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