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你看到了真相,其實那個真相不知經過了多少次的推敲和打磨,不知經歷了多麼嚴苛的雕琢與粉飾。
看過《一個明星的誕生》的觀眾,都會因一個人引發感嘆,曾備受爭議的Lady GaGa,這部電影顛覆了之前鎂光燈下的Lady GaGa的形象,那個性格乖張,穿衣大膽、造型誇張,為博出位,吸引眼球無所不用其極的Lady GaGa不見了。影片中的艾利(Lady GaGa飾)是一個真誠、開朗、素麵朝天,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美國女孩。
有音樂天賦卻不得志,真誠的投入愛情,卻總遇人不淑。影片開頭,Lady GaGa出場的場景是廁所,正在電話中回絕一個向她求婚的律師,之後摔門從隔間出來,握拳、俯身,大聲喊出了:fuck god, fucking man。沒有比這句臺詞更符合人們心目中的Lady GaGa了,這句臺詞就應該是專屬Lady GaGa的臺詞。
這時,會心的微笑會掛上你的嘴角,想著接下來看Lady GaGa怎麼懟天懟地。但你錯了,接下來,呈現的是一個愛好音樂的底層女孩憋屈的日常,被主管刁難,帶著不甘去酒吧兼職表演,餵養自己的夢想。
原創音樂拯救了老套故事
《一個明星的誕生》已經是第四次被搬上大銀幕了,講述日漸過氣的鄉村樂明星傑克遜幫助一個有明星夢的年輕女孩艾利實現音樂夢想的故事 。
一個老掉牙的故事,舊瓶怎麼裝新酒?除了更換時代背景,更換流量明星來演,最重要的一點是影片中的原創音樂,17首原創音樂,像17顆珍珠,被一個老套故事梗穿了起來。
整個影片像一場集納了17首歌的演唱會,歌與歌的間歇是故事。到影片的後半段,甚至有觀眾不耐煩看故事,急切地希望歌聲再次響起。這已不是一部電影,而是一場新歌發布演唱會。
原創音樂賦予了這個愛情故事靈魂,讓這個灰姑娘逆襲的故事,變得既勵志又令人感動。
一場演出過後,精疲力盡的傑克遜飢不擇食的找到了一家酒吧喝酒,艾利正要出場表演,兩人就此相遇。艾利的歌唱天賦震撼了傑克遜,他到後臺找到艾利,兩人談了一夜,還即興創作了一首歌《shallow》,也就是影片主題曲,這首歌最後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
喝嗨了的兩個人隨口擬就的歌詞,成為傑克遜下一場演出的臨時曲目。艾利被直升飛機從家裡接到演出現場,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和傑克遜一起演唱了這首歌,全場響起轟鳴般的掌聲。
就這樣,一個底層餐館的店員搖身進入了絢麗高光的音樂舞臺。
所有驚豔背後都是汗水
像所有觀眾一樣,看到這裡,你會被驚豔到,一次完全沒有任何準備的、倉促的上場,歌聲竟那麼具有穿透力,那麼動聽。
影片這個細節的設置可能是符合實際的,真實故事可能就是這樣發生的,但絕對沒有影片中演唱的效果。因為影片中的看似隨意得背後,是無數次的排練,無數次的配合,之後才會有影片中看似隨意從容的表演。所有驚豔背後,必定是成噸的汗水。
影片中,傑克遜是知名鄉村音樂明星,艾利是一個沒見過大場面的新手;現實中,正好相反,飾演艾利的Lady GaGa是流行音樂巨星,而飾演傑克遜的布萊德利·庫珀之前只是演員,沒有歌唱經歷,更沒出過唱片,而此次電影中的音樂都是真唱,布萊德利·庫珀為了一場電影變成了一個歌手,可見難度之大。
而且,不僅如此,他還是這部電影的導演、製片人、編劇,集數職於一身,尤為難得。
《shallow》一出場,就驚豔了影片中演唱會上的觀眾,也驚豔了熒幕前的觀眾。這一看似隨意的驚豔是被刻意製造出來的,一場演唱會,怎麼可能那麼隨意的安插表演曲目,而且是沒有經過任何排練的歌曲,這在現實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但電影需要這樣具有戲劇性、衝擊力的細節,來打動觀眾。不過,作為觀眾不要被這種刻意的設置欺騙就是了。
影片中所有歌曲都是現場演唱,有的場景直接就是在Lady GaGa自己的巡迴演唱會上拍的。
因此,《一個明星的誕生》是一部值得一觀的電影,單純衝著聽原創音樂去也值得。你會看到一個與過去印象中不一樣的Lady GaGa,真實、素顏,唱功了得。當然,也只是看起來是這樣,因為電影中所呈現的,是導演、編劇、剪輯、化妝等想讓你看到的樣子,真不真實,其實是個偽命題。
By the way,據說,影片中出現了Lady GaGa的果照,當然內地上映的版本是看不到的。看來,Lady GaGa 絕對是一個不惜一切的投入型選手,獻給這部電影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原創音樂,還有第一次果照。本下的夠大的呀?雖然被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但最終未能如願,不過,得了最佳原創歌曲獎也算是名副其實,不虛此行。
看完電影,對Lady GaGa ,我路轉粉了,你呢?
Lady GaGa歌唱時充滿野性,卻又收放自如,特別是唱亞利桑那那一首時,巨星氣勢展露無遺,霸氣側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