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年春晚都會聽到來自馮鞏的&34;,畢竟也是一年一度的春晚,我們也想死你了。一直在相聲界混的風生水起的馮鞏,早期也是有固定搭檔的,他就是我們今天文章的主角牛群。
兩人作為相聲演員界的奇才,在多次春晚中一起給我們帶來歡聲笑語。但也就是這樣看似不可分割的相聲演員們,卻已經多次分離也就是因為牛群的特立獨行。
剛火沒多久的牛群跑去經商,跑去做雜誌,跑去當官,但是被現實一次次拍打醒,後悔莫及,但身旁也都已經被他折騰的物是人非了。
1949年在天津出生的牛群是家裡的活寶,因為家裡孩子多,他又是最小的,所以家裡的寵愛大多落在他的身上,其實也不單單是因為這個原因,作為老小的他很爭氣的次次成績優異,讓父母長臉了。
少時的牛群還是想當一名教師或者一個偉大的醫生,但在19歲意外接觸打快板後,他的心跟著快板走了,他利用自身聰慧的條件開始自學打板,很快就打的有模有樣的。
在1970年的時候參軍的牛群自願參演團隊演出,因為小時候有學習的基礎,這也就讓他在群眾中成為最突出的那一個,緊接著他被推選進了相聲界。
起初的牛群並沒有混的風生水起,並且因為自己群演的冷場遭到別人的嘲笑。但好強的他還是堅持把自己的相聲表演結束才下臺。在那之後他開始反思自己,並且加強訓練多學習前輩的表演方式,從而提升自己。
在他日復一日的加強練習中,他與馮鞏相識了,因為兩人共同對相聲的痴愛和理解方式,兩人很快便開始相見恨晚了,開啟了兩人的雙修之旅。
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之下,他們首次以搭檔的身份上了春晚,更是在春晚的舞臺留下了《點子公司》、《明天會更好》等讓人膾炙人口的作品,深受大家喜愛。
那段時間的他們總算是混的出人頭地了,在相聲群有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們更是在春晚的舞臺留下14次的記憶,甚至都被懷疑是不是有內幕,這倆就是定期常客。他們用自己的態度給觀眾留下歡樂的記憶。
人紅是非多就是一個千古定律,而這一點在牛群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他不願屈於現狀,而且在事業發展達到頂峰時轉身並離開了相聲世界。
他擔任過雜誌的攝影師,縣長,甚至是足球隊隊長。為了一己私慾的牛群也因為自己的野心而拋棄了馮鞏多次。在相聲界中變更搭檔就如同與妻子離婚,馮鞏因為牛群想做生意而第一次被拋棄。念兄弟情的馮鞏答應了。
可是牛群的失敗也是印證了牛群不是做生意的料子,他太過於心高氣傲的不滿於現狀了。因為他曾經和馮鞏私下約定如果經商失敗就回來和馮鞏繼續搭檔相聲,所以,對於這次的牛群回來,馮鞏接受了。
膽子大能吞象,不安現狀的牛群又有了去當攝影師的打算,不服輸的牛群又開始心浮氣躁的開啟自己獨自闖蕩的計劃。當然,這次他還是虧的血本無歸。
本來被牛群傷的千瘡百孔的心在牛群的軟磨硬泡下,牛群,馮鞏再搭檔。其實這也是基於兩人在一起闖蕩時奠定的深厚友誼讓兩人彼此不可分割。
但在經歷了牛群的多次闖蕩後,兩人搭檔已經無法滿足於觀眾需求,一直拿不出像樣作品的他們只能一直啃老本,兩人一起陷入尷尬的地步。
但好在1999年兩人終於拿出了自己新的作品,&34;,反響不錯,可是不知道牛群怎麼回事,就像是被鬼上身一樣,他又一次拋棄了馮鞏,自己去給蒙城牛肉乾做廣告了。
就算是面對馮鞏的多次勸告,牛群全當耳旁風。而就是這場牛群的離開,心灰意冷的馮鞏不再選擇等待牛群,他找到了自己的新搭檔郭冬臨,並且和他一起鑽研相聲劇。
根本沒有經營經驗的牛群很快就又被現實打了臉,是的,他再次失敗,而這一次的馮鞏不再給他機會。他開始後悔為什麼沒有聽從馮鞏的勸告,可是這有什麼用呢,現在都物是人非了。
牛群在社會中的公信度也伴隨這次失敗跌倒谷底。當時落魄的牛群拿著雜誌社的1000塊工資過著無法滿足溫飽的生活,馮鞏還是在生活方面伸出援手,提供了救濟。
在牛群安於事業的時候,他有過一個賢內助劉肅,當時的兩人還是圈內的模範夫妻,但是在牛群一味的單方面鬧騰下,一個家庭也不能安穩度日,在這樣的波折生活中,兩人在2007年決定離婚。
離婚後的他還是想一展往日雄風,他開始參演電視劇和參加綜藝節目,但他卻在自己怎麼高的年齡下選擇了參加跳水綜藝。
在他落水的那一瞬間,他從水下浮起來並且緊緊的抓住攝像老師的臂膀,他在求助。當大家合力把他拉到岸邊的時候,他昏厥了。
這讓人感嘆他的晚年真的很悽涼,在本該享福的年齡妻離子散,一無所依。在那之後,他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退出了娛樂圈,但他早年的作品是一直被人記住的。
牛群的一生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其實他本來可以選擇安安穩穩的和妻子白頭偕老,和馮鞏成為鐵搭檔,再創輝煌,但全都被他的一次次不珍惜給錯失了,讓他最終晚年獨自悽涼度日。
人生總是會有很多種,每個人都會是不同的,但你不是一個人,在人生道路上是有很多人會助你一臂之力的,會有想和你陪伴一生的人,但如果你一次次的不聽勸阻,特立獨行,傷透所有願意幫助你的人的時候,那個人終究會一無所有的被人們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