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時小慢慢」
賈玲是新生代女喜劇人的代表,是春晚常客,她發起酷口相聲,還能演繹各種喜劇小品。想到賈玲,我們就不由得會想起,她在喜劇節目「女神和女漢子」中呆萌的女漢子形象。
說到賈玲,我們就不得不說一說賈玲的師傅,馮鞏。
馮鞏是一位語言大師,更是一位相聲表演藝術家,還是國家一級演員,從對口相聲,到小品,再到影視劇,馮鞏堪稱德藝雙馨的典範。
如今的馮鞏,雖然很少再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但他名聲依舊,且桃李滿天。
人人都說馮鞏厲害,卻很少還有人會想起馮鞏的相聲搭檔,牛群。
牛群和馮鞏做了10年的搭檔,他們一同演繹了很多經典的作品,牛群還和我們非常熟悉的小品演員宋丹丹和趙本山一起演過小品。
然而不同的是,比起宋丹丹,趙本山和馮鞏的聲名遠播,牛群卻漸漸的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被人們所遺忘。
牛群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是我國著名的相聲演員,也是國家一級演員。
1989年,牛群首次登上春晚,而和他一起登上春晚,搭檔演出的就是馮鞏,他們一起表演了對口相聲《生日祝辭》,兩個人一拍即合,從此開始了10年的搭檔生涯。
馮鞏和牛群在這10年的時間內,演繹了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也給春晚的舞臺上增添了很多歡聲笑語。
牛群,在相聲舞臺上,獲得了很多成就,他曾十幾次榮獲相聲創作表演的一等獎,還曾榮獲首屆侯寶林相聲金像獎。
直到2000年,馮鞏和牛群的搭檔關係終止,兩人從那以後,很少在一起搭檔演出。
2002年的春晚舞臺上,牛群和郭達、蔡明這對搭檔一起表演小品《鄰裡之間》。
2006年,和2007年,他也曾登上春晚,表演小品,2007年的春晚上,他和趙本山以及宋丹丹一起表演小品《策劃》。
而他的搭檔馮鞏,則幾乎連續幾十年,年年上春晚,馮鞏的搭檔總是換來換去,但牛群卻很少再出現在春晚的舞臺上。
那馮鞏和牛群為什麼會分離,分離後的牛群又去幹什麼了呢?
其實,牛群並不是一個「安分」的人。
本來相聲說的好好的,但牛群卻突然想要做生意,他告訴馮鞏,自己想要另另謀生路,下海經商,讓馮鞏再找個搭檔。於是,就告別了相聲舞臺,開始做生意。
可是,好景不長,生意並不好做,沒多久,牛群的生意失敗了。他選擇再次回頭說相聲,馮鞏當然是很歡迎他的歸來。
可是,這次回來沒多久,牛群又想要做雜誌工作,他又毅然決然的離開了馮鞏,跑去搞雜誌,馮鞏只得另覓搭檔。
當然,不出所料,這次做雜誌的工作,又沒做成功,失敗的牛群,再次回頭找馮鞏,馮鞏還是欣然的接納了他。
然而,第三次,牛群竟然想到了去當縣長。他再次離開搭檔馮鞏,走上從政的道路。
可這次,他依舊沒把縣長的工作做好,還受到了公眾輿論的譴責。
這次的分離後,馮鞏卻沒能夠再接受牛群,儘管牛群一再表達自己想要歸來,繼續和馮鞏搭檔的心情,但是,作為相聲演員,牛群如此的折騰,他的名譽已經受損,這次,馮鞏實在無法再接納他了,兩人漸漸分道揚鑣。
而經過這一連串的折騰,牛群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家庭上都受到了重創。又是做生意,又是當縣長,折騰來,折騰去,自己的相聲生涯自然受到很大的影響,同期的姜昆和馮鞏,都早已名聲在外,而牛群卻只能夠在退休後,靠退休金過日。
而他的妻子,也在牛群對自己的連番折騰下,漸漸的對他失望,兩人最終選擇離婚。
縱觀,牛群這幾十年的人生經歷,從一個成功的相聲演員,到最終折騰的只能靠退休金過日子,事業沒有得到好的發展,家庭也破裂了,一手好牌,活活的被他打爛。
但牛群的經歷,卻給予了我們職場人士很多的啟發。
第一,在職場中可以常折騰,但不能瞎折騰,要有目標。
俗話說的好,動則變,變則通。
我們往往是在職場的變動中,求生存,在變化中,讓自身得到發展。在職場中不斷折騰,才能讓我們有更加長遠的發展,能夠更加認清自己,為自己找準定位。
但在職場中,雖然要折騰,但卻不能瞎折騰,要明白,自己選擇折騰的這件事,到底適不適合自己,是否有利於自己的長遠發展,要找準目標,更要有充足的判斷力,而不是盲目的折騰。
牛群就是在自己事業巔峰期,不停的亂折騰,去做那些跟自己專業無關,自己也不擅長的事,結果丟了西瓜,揀芝麻,最終讓自己一無所有。
第二,要努力把一件事做好做精。
術業有專攻,能夠把一件事做好,已經很難,如果能把一件事做精,那麼自身會得到很大的提高,把一件事做得又好又精,已經是很大的成功了。
在相聲舞臺上,有不錯的表現的牛群,並沒有選擇把自己的相聲專業,做好做精,而是跑去,當縣長,做生意,雜而不精,最終一無所獲。
第三,要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
身為文化人,可以說相聲的牛群,本來可以在相聲舞臺上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他卻沒有自知之明,對自己沒有充分的了解。
無論是做生意,還是做雜誌社主編,或者是當縣長,這都是完全不同領域的工作。
做生意需要能靈活經商,做雜誌社主編需要有文學思維,而做縣長需要有政治頭腦,這些恰恰是牛群所沒有的,但是他卻沒有注意到這些,只是一味的投入其中,導致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在職場中,一定要對自己有充分的認知,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充分的開發自己的長處,規避自己的弱點,讓自己在職場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
牛群,從全國聞名的相聲演員,到如今,漸漸地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晚年還要靠拿退休金度日。
他的經歷正是告訴我們,在職場中,可以經常折騰,但不能瞎折騰,要有目標和判斷力。要明白,把一件事做好做精,就是成功。作為一名職場人,更要對自己有充分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在職場中有更好的發展。
後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讚的習慣,希望大家閱讀後在右下方「在看」處點個讚,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編輯不易,若您還滿意,可點右下角「在看」支持小編,或放到圈子裡,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