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挺好》這部劇火了,心姐身邊的同事都在看。蘇家老二蘇明成,不知上了多少回熱搜。
然而隨他一起上熱門的,都是「打倒他!」「求眾籌打爆!」「把他送進監獄!」的迫切呼喊。
貪慕虛榮的蘇明成是典型的陪伴式啃老族、極度自私主義者。
這個不折不扣的「錢串子」,從小好吃懶做,婚後不務正業,吃穿住行全靠父母,不斷壓榨老人血汗錢。
30 多歲的人,還變相打著老父老宅的主意,認為父母給錢是理所當然。
說他偏執暴力冷血,對親妹拳打腳踢,可憐的明玉並未欠他什麼,卻被暴打進醫院。
打完親妹還不罷休,蘇明成拿錢去投資,妻子朱麗遇困難,便找明玉借錢,沒想到激發了明成內心的小惡魔,在爭吵中,他第一次動手打了朱麗一巴掌,最終導致離婚。
防火防盜防「蘇明成」。
其實,他的暴力外殼下,隱藏著的是內心深處的自卑,但他始終不願通過努力改變自己。
心姐從蘇明成身上,明顯看到「心窮」二字。
在心理學上,心窮是一種短視,意味著思維的局限、眼界的狹窄和判斷力的偏差,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會為他人著想,更別提擔當和責任心。
這類人往往過於自我,格局小了,性格上就很自私,為人偏執,固執已見。
當心窮成為一種習慣,就容易被自己狹隘的認知和觀念拖死,不僅傷害別人,也無法活好人生。
而一個心窮的人,往往有這 3 個跡象:
抱怨連連,歸咎於人
生活總有不盡如人意的事,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
其實很多時候,事情本身並不糟糕,關鍵在於你怎麼看待它。
然而,在心理歸因方式上,很多人習慣性地將自己的成功歸於自身,失敗歸因於環境;而將他人的成功歸因於環境,失敗歸因於自身。
多數心窮的人會有一種典型的受害者心態,總是把自己遇到的挫折與不順歸因於別人,怨天尤人,好像淪為今天這個樣子,全是他人和環境一手造成的。
殊不知,這些負能量,正在一點一點拖垮你的人生。
絕大多數的煩惱,都是因「人」而起。人煩人,最煩人。
抱怨,除了讓你的生活更難,沒有任何意義。
別讓情緒,成為心魔。與其讓自己成為一個「怨婦」,與其浪費時間在不重要的人和事上周旋,不如轉變心態,積極樂觀面對生活的難,總有柳暗花明的時候。
就像比爾·蓋茨說過的那句話:「人生是不公平的,習慣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不要抱怨。」
炫耀成癮,極度渴望被認可
愛炫耀的人,一般都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熱切渴望別人的讚美和認可,卻選擇了一種膚淺不討喜的方式。
一個人越炫耀什麼,內心就越缺少什麼:
有些人花費幾個小時,只為朋友圈裡精心修飾出來的優越感;
有些人拼命炫耀老公送的奢侈品,只為掩蓋無人陪伴的空虛;
有些人稱讚自己的人緣好,只為遮掩沒有知心朋友的苦悶;
有些人頻繁曬加班,只為打造努力奮鬥的人設,掩飾偷過的懶。
一個人的底牌,只有自己最清楚。為了滿足一時的虛榮而去炫耀的心窮之人,往往有著被扭曲的自尊。
炫耀,歸根結底,源於自卑。
亦舒說:
真正有氣質的淑女,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她不告訴人她讀過什麼書,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服,買過什麼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炫耀不但不會讓你變得明智,還會嚴重消耗你的精神力量。與其期待別人的肯定,不如明晰自己內心世界的篤定。
心姐認為,每個人只需專注做好自己,不攀比不炫耀;以順其自然的心態,過隨遇而安的生活,便是最好。
目光短淺,自我設限
有這麼一個老故事,
三個工人砌牆,路人問他們在幹嘛?
第一個人沒好氣說:「砌牆 ,你沒看到嗎?」
第二個人笑笑:「我們在蓋一幢高樓。」
第三個人笑容滿面:「我們正在建一座新城市。」
10 年後,
第一個人仍在砌牆,第二個人成了工程師。
而第三個人,是前兩個人的老闆。
同樣的起點,不一樣的見識和眼光,終點截然不同。
心窮的人往往對自己擁有較低的心理期望值。
遇到困難的第一反應不是「應該如何解決它」,而是「真複雜,我應該不行」。
看到心儀崗位的招聘信息,瞬間憂心忡忡,「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競爭應該特別激烈」,忘了告訴自己「我要試試」、「他們很好、我也不差」。
遇見心動的人,立刻條件反射:「她那麼優秀,應該看不上我吧」,遲遲不敢鼓起勇氣告白,跨不出第一步,就只能假裝不在乎。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自證預言現象:
「人總會不自覺地按照自己的內心預言行事,直到那個預言真正實現。
積極的期待,能讓人成功;消極的暗示,則會讓人一步步走向失敗。」
心窮的人,目光短淺,要麼被定勢思維所困,缺少遠見;要麼就是被自己或他人的思想觀念束縛,自我設限,從而錯失良機,做出對未來不利的短視行為,應驗了最初的消極想法。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俗話說,「人窮三分冷,心窮七分苦」。
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人可以窮得坦蕩,但是請別窮得消極。
心窮的人缺什麼?
一句扎心回答:
心胸缺開闊,眼光缺長遠,骨子缺勇氣,生活缺情趣。
一個人最終能夠走多遠,映襯出的,是內心的寬度與廣度、大氣與魄力。
心窮的員工,施展不了事業的宏圖;心窮的伴侶,撐不起長久的婚姻;心窮的父母,養不出富足的孩子。
內心空虛、將自己困在狹小空間的人,猶如井底之蛙,除非能破局而出,否則註定一事無成,作繭自縛,過不好這一生。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唯有真正內心富有的人,才能守得雲開見月明,人生才會像開掛一樣。
*圖丨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