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蘇明成暴露扎心真相:心窮的人,都逃不過這 3 點!

2021-02-07 簡易心理學



最近《都挺好》這部劇火了,心姐身邊的同事都在看。蘇家老二蘇明成,不知上了多少回熱搜。

 

然而隨他一起上熱門的,都是「打倒他!」「求眾籌打爆!」「把他送進監獄!」的迫切呼喊。

 


貪慕虛榮的蘇明成是典型的陪伴式啃老族、極度自私主義者。


這個不折不扣的「錢串子」,從小好吃懶做,婚後不務正業,吃穿住行全靠父母,不斷壓榨老人血汗錢。

 

30 多歲的人,還變相打著老父老宅的主意,認為父母給錢是理所當然。

 

說他偏執暴力冷血,對親妹拳打腳踢,可憐的明玉並未欠他什麼,卻被暴打進醫院。

 

打完親妹還不罷休,蘇明成拿錢去投資,妻子朱麗遇困難,便找明玉借錢,沒想到激發了明成內心的小惡魔,在爭吵中,他第一次動手打了朱麗一巴掌,最終導致離婚。

 


防火防盜防「蘇明成」。


其實,他的暴力外殼下,隱藏著的是內心深處的自卑,但他始終不願通過努力改變自己。

 

心姐從蘇明成身上,明顯看到「心窮」二字。

 

在心理學上,心窮是一種短視,意味著思維的局限、眼界的狹窄和判斷力的偏差,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會為他人著想,更別提擔當和責任心。

 

這類人往往過於自我,格局小了,性格上就很自私,為人偏執,固執已見。

 

當心窮成為一種習慣,就容易被自己狹隘的認知和觀念拖死,不僅傷害別人,也無法活好人生。

 

而一個心窮的人,往往有這 3 個跡象:

 

 

抱怨連連,歸咎於人

 

生活總有不盡如人意的事,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

 

其實很多時候,事情本身並不糟糕,關鍵在於你怎麼看待它。

 

然而,在心理歸因方式上,很多人習慣性地將自己的成功歸於自身,失敗歸因於環境;而將他人的成功歸因於環境,失敗歸因於自身。

 

多數心窮的人會有一種典型的受害者心態,總是把自己遇到的挫折與不順歸因於別人,怨天尤人,好像淪為今天這個樣子,全是他人和環境一手造成的。

 

殊不知,這些負能量,正在一點一點拖垮你的人生。

 

絕大多數的煩惱,都是因「人」而起。人煩人,最煩人。

 

抱怨,除了讓你的生活更難,沒有任何意義。

 

別讓情緒,成為心魔。與其讓自己成為一個「怨婦」,與其浪費時間在不重要的人和事上周旋,不如轉變心態,積極樂觀面對生活的難,總有柳暗花明的時候。

 

就像比爾·蓋茨說過的那句話:「人生是不公平的,習慣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不要抱怨。」



 

 

炫耀成癮,極度渴望被認可

 

愛炫耀的人,一般都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熱切渴望別人的讚美和認可,卻選擇了一種膚淺不討喜的方式。

 

一個人越炫耀什麼,內心就越缺少什麼:

 

有些人花費幾個小時,只為朋友圈裡精心修飾出來的優越感;

有些人拼命炫耀老公送的奢侈品,只為掩蓋無人陪伴的空虛;

有些人稱讚自己的人緣好,只為遮掩沒有知心朋友的苦悶;

有些人頻繁曬加班,只為打造努力奮鬥的人設,掩飾偷過的懶。

 

一個人的底牌,只有自己最清楚。為了滿足一時的虛榮而去炫耀的心窮之人,往往有著被扭曲的自尊。

 

炫耀,歸根結底,源於自卑。

 

亦舒說:

 

真正有氣質的淑女,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她不告訴人她讀過什麼書,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服,買過什麼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炫耀不但不會讓你變得明智,還會嚴重消耗你的精神力量。與其期待別人的肯定,不如明晰自己內心世界的篤定。

 

心姐認為,每個人只需專注做好自己,不攀比不炫耀;以順其自然的心態,過隨遇而安的生活,便是最好。



 

 

目光短淺,自我設限

 

有這麼一個老故事,

 

三個工人砌牆,路人問他們在幹嘛?

 

第一個人沒好氣說:「砌牆 ,你沒看到嗎?」

第二個人笑笑:「我們在蓋一幢高樓。」

第三個人笑容滿面:「我們正在建一座新城市。」

 

10 年後,

 

第一個人仍在砌牆,第二個人成了工程師。

 

而第三個人,是前兩個人的老闆。

 

同樣的起點,不一樣的見識和眼光,終點截然不同。

 

心窮的人往往對自己擁有較低的心理期望值。

 

遇到困難的第一反應不是「應該如何解決它」,而是「真複雜,我應該不行」。

 

看到心儀崗位的招聘信息,瞬間憂心忡忡,「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競爭應該特別激烈」,忘了告訴自己「我要試試」、「他們很好、我也不差」。

 

遇見心動的人,立刻條件反射:「她那麼優秀,應該看不上我吧」,遲遲不敢鼓起勇氣告白,跨不出第一步,就只能假裝不在乎。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自證預言現象:

 

「人總會不自覺地按照自己的內心預言行事,直到那個預言真正實現。

 

積極的期待,能讓人成功;消極的暗示,則會讓人一步步走向失敗。」

 

心窮的人,目光短淺,要麼被定勢思維所困,缺少遠見;要麼就是被自己或他人的思想觀念束縛,自我設限,從而錯失良機,做出對未來不利的短視行為,應驗了最初的消極想法。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俗話說,「人窮三分冷,心窮七分苦」。

 

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人可以窮得坦蕩,但是請別窮得消極。

 

心窮的人缺什麼?

 

一句扎心回答:

 

心胸缺開闊,眼光缺長遠,骨子缺勇氣,生活缺情趣。

 

一個人最終能夠走多遠,映襯出的,是內心的寬度與廣度、大氣與魄力。

 

心窮的員工,施展不了事業的宏圖;心窮的伴侶,撐不起長久的婚姻;心窮的父母,養不出富足的孩子。

 

內心空虛、將自己困在狹小空間的人,猶如井底之蛙,除非能破局而出,否則註定一事無成,作繭自縛,過不好這一生。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唯有真正內心富有的人,才能守得雲開見月明,人生才會像開掛一樣。

 


*圖丨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後臺

相關焦點

  • 《都挺好》:中國式家庭的4大隱藏真相,太扎心了!
    大型中國式家庭倫理電視劇《都挺好》收官。這部劇自從播出以來,吸引了數以億計觀眾的熱捧。擯棄了流量明星的「面癱式」演技,和脫離現實的「智障」情節,這部優秀家庭倫理大戲,真正刷新了人們對電視劇的刻板印象。《都挺好》之所以熱度這麼高,是因為它將中國式家庭的真相,完全暴露在觀眾面前。
  • 《都挺好》大結局扎心:暴露了傳統家庭中被忽視的4大隱藏真相
    《都挺好》之所以熱度這麼高,是因為它將普通百姓家庭的真相,完全暴露在觀眾面前。而這部劇中,最扎心,也最現實的家庭生活真相,是這4點。明成投資失敗時,舅舅第一時間跑到明成公司要錢,自己兒子不慎摔倒在公司,成了他趁機敲詐的把柄。100塊錢醫藥費都用不完的皮外傷,成了舅舅獅子大開口的理由。
  • 《都挺好》暴露的扎心真相:母親決定家庭的溫度,父親決定家庭的高度
    因為這部劇實在太扎心了。 在外人看來,蘇家一家子子女事業有成,風光無限,可一撕開真相,偏心溺愛、贍養父母等事,讓這個家庭幾近分崩離析。 明玉的母親重男輕女,父親性格窩囊,一到母親「欺負」明玉的時候,就躲在一旁一聲不吭。 家裡兩個哥哥,也都是奇葩。
  • 《都挺好》的廣告文案和劇情一樣扎心
    演員陣容、劇集品相都挺好的,就是那個劇情吧,簡直真實到像被人在胸口重重地打了一記悶拳般憋屈!也正是由於劇情過於真實,引起了很多觀眾的強烈共鳴,使得這部劇迅速火了起來。燒腦君秉承著廣告人要實時追隨熱點的心,也追了這部劇。看得那叫一個生氣呀,於是寫下了這篇推送,將劇中的海報文案及臺詞做了一份整理,不能一個人生氣!
  • 《都挺好》蘇大強宣布遺囑,伏案痛哭,扎心了!
    《都挺好》即將收官,這部講述家庭倫理的都市情感劇經常將觀眾的感受代入角色中,無論是好面子充大頭又沒主見的蘇明哲,還是媽寶男蘇明成,甚至是生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的蘇明玉,或多或少,總有著我們普通人身上的影子,所以這部劇也引起了觀眾的共鳴。
  • 《都挺好》 最戳心的真相:再好的女人,也撐不起完整的婚姻
    大兒媳明理,通透,溫和,賢惠。二兒媳懂事,勤奮,重情重義,尊敬老人。很多網友都說,蘇家男人何德何能,娶了兩個這麼好的媳婦。可惜僅有好媳婦,並不能過上好日子。看了這部劇你就知道,好的婚姻,太需要一個明白男人了。男人要是不行,女人再好,一家人也幸福不了。現實裡也一樣。
  • 《都挺好》:中國式家庭的扎心圖鑑
    沒錯,就是所有主角都過得不好的《都挺好》,又名「蘇大強作妖記」。隨著進程過半,在知乎關於本劇的劇情熱議、角色討論逐漸積累了很多優質內容。今天,知乎君帶你正確地聊聊這部劇。《都挺好》的故事脫胎於阿耐 2007 年的小說《回家》。故事裡蘇家兄妹大約是後 70 年代的人,所以重男輕女的背景是有現實根基的。
  • 《都挺好》蘇明成暴打蘇明玉,啃老父母他是媽寶男不是渣男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都挺好》蘇明成暴打蘇明玉,啃老父母他是媽寶男不是渣男蘇明成是整部劇最矛盾的人物。他善良可愛嘴甜 ,但他是媽寶男,而且是母親當家做主的媽寶男。在明成眼裡,明玉吵架十年不回家是不能容忍的。雖然明玉為蘇母花錢買墓地,蘇爸買衣服,但這遠不能抵消明玉從小 跟蘇母吵到大,並十年不回家。而且明成不停地說,明玉不就有兩個臭錢麼,代表的是明成的,金錢觀。
  • 《都挺好》中明玉被明成暴打,為何明成後來變成了「寵妹狂魔」?
    其實明成從小就渴望錢,他知道只要有了錢,才能讓生活變得更好,這樣的心理還是因為讓媽媽慣的,從小就是要多少錢有多少錢,車子和房子也是父母花錢掏的。經過媽媽去世以後,自己的經濟來源也無法得到「擴大」,所以想到了投資,從舅舅那裡借來了三萬。看過《都挺好》這部劇的觀眾,都知道明成投資失敗,舅舅來公司鬧事導致明成離職。後來明成把帳還清了,但是舅舅一家人並不知足,於是來到蘇家鬧事。
  • 都挺好小說結局是什麼 蘇明成結局和朱麗離婚後下落不明
    一個家庭算得太清楚必然傷和氣,不算清楚又總有人吃虧,一時的忍讓有人感激,次次的退讓只會讓人輕看你,傷人至深的永遠都是你最相信的親人。《都挺好》改編自阿耐的小說《回家》(2007版的名字,後期改成《都挺好》),這部小說寫的就是家長裡短的故事,蘇家三兄妹之間的愛恨情仇。該部電視劇已經開播,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那麼《都挺好》劇情是什麼?
  • 《都挺好》蘇明成在線還債,媳婦朱麗正在央視辦大事!
    近日,《都挺好》中的「大嫂」高露與「小叔子」郭京飛在《我是餘歡水》中「重組家庭」成為一對兒,被眼尖的觀眾一眼認出!熱(wan)心(pi)的網友向孤零零的「朱麗」李念告狀:「你老公」去找大嫂了,你怎麼辦?每晚19:30,時代創業大劇《大浦東》正在CCTV-8黃金強檔三集連播。
  • 《都挺好》揭露扎心真相:真正的強大不是原諒別人,而是放過自己
    這兩天,姚晨主演的熱播劇《都挺好》佔據了很多眼球和討論。 重男輕女、啃老、陰盛陽衰的夫妻關係、畸形的親子關係。這些中國家庭諱莫如深、難以啟齒的陰影,都被這部劇撬開了牙關,扎中了每一個人的心窩。01故事的中心是一戶普通的市井家庭——蘇家。
  • 《都挺好》蘇明玉檢舉朱麗 與石天冬有愛互動
    明玉當眾檢舉朱麗 驚險探病終獲蒙總得病真相昨晚劇情迎來新一輪高潮,蒙總(張晨光飾)生病住院後,明玉(姚晨飾)一直著力與野心勃勃的孫副總等人博弈,力主為師父保住眾誠。孫副總再出狠招,聯合蒙太太(田麗飾)娘家一派,計劃對集團展開財務審計,這一做法或會直接導致公司停產整頓。
  • 蘇明成兩口子錢都花哪兒了?
    最近正午陽光的新劇《都挺好》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討論話題,這部反應社會現實的家庭倫理劇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 電視劇《都挺好》大結局了,人人都罵的蘇大成60多歲立遺囑,得的是什麼病?
    《都挺好》之所以熱度這麼高,是因為它將中國式家庭的真相,完全暴露在觀眾面前。而這部劇中,最扎心,也最現實的家庭生活真相,是這4點。1、啃老,是家庭矛盾的最大元兇 在這部劇裡,最讓人討厭,讓人憤怒的角色,非二哥蘇明成莫屬。
  • 《都挺好》:只有這個人,才真正是蘇明玉的「都挺好」
    二哥(若不是擔心人物關係搞混,真不想寫這倆字)蘇明成為給老婆出氣,去找蘇明玉算帳——將其暴打一頓。蘇明玉在車庫被打的那一段,我回看了兩遍。她下了車,都還沒看清怎麼回事呢,就被蘇明成一拳打倒在地,嘴角當即就流血了。這一拳得有多狠啊!當她看清是蘇明成後,嘴裡雖然要強,說:「蘇明成,你就那點能耐是吧,打女人?」
  • 都挺好:明玉被明成打住院,所有人雙標,明玉該不該原諒明成?
    現在帶大家聊一聊近期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隨著劇情的發展,電視劇裡的人物性格刻畫的越加豐滿,每個人的本性暴露。該劇前半段講述蘇家的家庭矛盾,蘇母的去世,蘇爸的贍養問題,導致蘇家三個孩子再次點燃了10年來封存的家庭矛盾。而明玉與明成自小有存在矛盾,明成為了給妻子出氣,把明玉打入醫院,明玉決定走法律途徑告明成,而明玉身邊的人都勸她放棄,明玉很無奈。那麼,明玉該不該原諒明成呢?
  • 《都挺好》蘇母愛兒子更愛面子,沒有聽他一番話,明玉或成樊勝美
    ,其實她的死才是這個故事的開始,開啟了蘇父、明哲、明成、明玉之間親情與現實生活大大小小的矛盾事件。,還想出國住大宅子,這一切也歸咎於蘇母在蘇家的強勢「統治」,蘇家的這一切在蘇母去世前看起來都風平浪靜,但是蘇母去世後,所有的問題就一下湧現出來了。
  • 《我是餘歡水》:成年底層男人世界的三個扎心真相
    這部劇由郭京飛、高璐、苗苗、嶽暘等人領銜主演,集結了很多《都挺好》、《歡樂頌》、《鬼吹燈》等熱門劇裡的演員,讓人分分鐘串戲。「蘇明成和大嫂成兩口子啦?」「樊勝美嫂子成了醫院門口賣煎餅的熱心大姐了?」但片子還是有可圈可點的地方的,至少它揭示出了生活中的三點扎心真相:一、沒有任何女人願意長時間容忍男人撒謊成性,不負責任有句話說:「女人不怕跟你過苦日子,就怕在你身上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 《都挺好》中的親情危機引發的思考:不幸福的婚姻害處多多!
    關於家庭倫理劇《都挺好》中的親情危機引發的思考:不幸福的婚姻害處多多! 文/逍遙宮主 最近,家庭倫理劇《都挺好》火的不得了,無論是演員的精湛演技還是劇情的發展都吸引並牽動著觀眾的心。 此劇由蘇母去世切入,之後圍繞著蘇父的贍養問題及仨個兒女的工作生活層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