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觀後感:一直被「改造」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

2020-11-19 凌晨媽媽育兒

在愛情和親情裡,中國父母的一大特色,永遠捨不得孩子吃苦。

上面的這句話,是一位50多歲的媽媽,在一次私信中提到的,她跟我講述了自己的孩子,在親情中如何的叛逆,在愛情中又是如何對自己的愛人「操控」,當然,故事的結局還是美好的。她的孩子最終跟媽媽和解,也贏回了自己的愛情。

而這一點,《囧媽》也很好地展現了,雖然徐伊萬並沒有贏回愛情,但也做了很好的放手,最終他明白了,妻子張璐為什麼要離開自己,也看清楚了自己對她的愛,跟媽媽對自己的愛「如出一轍」,因為相愛而「相殺」。看這部劇的伊始,是帶著輕鬆的心情,但看完後,又覺得這部劇,照亮了自己「囧媽」的影子。與其說是在看電影,不如說在看自己,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

「中國孩子」的親情和愛情

「你還記不記得上一次給你媽媽的擁抱是在什麼時候?」電影中妻子張璐對老公徐伊萬的一句靈魂拷問,也讓我忍不住問自己,是什麼時候呢?久到想不起來了……

我們「中國孩子」總是那麼羞於表達自己的愛,但卻一直被媽媽「溺愛」著。我們常常吐槽:「我媽啊!別提了,神煩!」但轉眼又對著朋友圈裡的小夥伴們,對媽媽的噓寒問暖做嬌嗔狀,有人疼愛可真好!我們一邊假裝推開著他們的愛,一邊又貪婪的享受著。

而在愛情中,我們也沿襲父母對我們愛的方式。對愛人「無理取鬧」,卻也是因為愛。用強勢的行為,表達著自己所謂的「愛」。這其實,也是大部分中國人的情感表達,有人稱為「大男(女)子主義」、「霸道總裁」、「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情感相處模式,不是嗎?

徐伊萬已經40多歲了,口袋裡還被媽媽塞上大白兔奶糖,和我們過春節回家,後備箱被塞滿的家鄉特產如出一轍。

老婆張璐發出的靈魂拷問:你心裏面長了一個幻想的老婆」,又何嘗不是我們的夫妻相處之道呢?

一直被「改造」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

《變形計》第五季主人公易虎臣,是個讓父母傷心,讓老師頭疼的孩子。短短七天的變形改造,讓他變得孝順懂事,而且嘗試著努力為農村的孩子做飯。我們以為,他以後就真的被「改造」成優秀的孩子了嗎?並不是的。

幾年以後,易虎臣被曝出以做公益為名,向粉絲出售一些物品,最後被學校開除。他沒有按著最初預設的方向,那樣成為「五好」少年,甚至更糟糕了,不是嗎?

藝人陳喬恩小時候經常被媽媽打,在一次採訪中,她坦言:「小時候活在恐懼中,不知道怎麼跟媽媽講話,怕她會打我。」即使現在成年且有所建樹,她身上還被貼了:性格孤僻、不喜合群、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等等的標籤。她一直被媽媽「支配」和「改造」,但並不快樂,以至於那些影響,成年後難以消退。說到媽媽的時候,她還害怕地回頭一望,好像媽媽隨時會來一樣。

電影中的徐伊萬呢?依戀媽媽卻又逆反,他一邊痛恨著媽媽無處不在的「控制」和毫無邊界感的侵入,卻又在用同樣的方式,處理著自己和老婆的關係。我們討厭那個人,卻不經意間活成了她的樣子,或許就是命運的輪迴吧!

那些被改造的孩子,帶著滿身和滿心的怨氣,在這個社會上繼續摸爬滾打,有的甚至比原來還偏離。這雖然不是我們想看到的結果,但卻也無可奈何。

和母親相處的模式,映射你與世界的相處方式

心理學家表示: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決定了親子交往的質量,對於孩子身心發展影響深遠。

日劇《代筆作家》中,有個情節讓我難忘:

大作家原野麗莎(中谷美紀飾)被自己的兒子辱罵之後,跑去養老院見自己的母親。她們其中的一段對話,發人深省。原野麗莎:「這世上,還有比被自己孩子討厭的母親更痛苦的人嗎?」老母親回答:「是嗎?討厭自己母親的孩子,才是這世上最痛苦的人吧?」

她們兩個人,都被彼此折磨著。而我們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片段呢?可能是成功的時候;也可能是失落的時候;可能是愛著的時候,也可能是恨著的時候……

《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形容自己的媽媽:「這種『愛』充滿了控制和窒息感。」

最近幾年,討論「中國式家庭關係」、「中國式親子關係」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多,《囧媽》上映前,徐崢在宣傳中說:「你和媽媽的關係,映射出你對待這個世界的關係,就變成了這樣一個故事。」而這正好是心理學上對「客體關係理論」的描述。

客體關係理論認為,嬰兒對其與母親(主要照料者)之間關係的體驗,是人格形成的原始決定因素。

有人說,徐伊萬40多歲了,面對媽媽的投餵居然還吃得下?其實,心理學上有個概念,說的是在母嬰關係發展的早期,存在一個「共生(symbiosis)」階段,該階段的母親和嬰兒處在無邊界、融合的狀態。當媽媽作為好的客體時,為嬰兒提供食物(乳汁),嬰兒自身也會有一種滿足的體驗「我感到飢餓,媽媽就會滿足我」。這種情況在親子關係、伴侶之間,也會出現,主要是因為距離很近,一個人會很自然地把另外一個人當作是一體的,模糊了邊界感。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讓徐伊萬失去了自己的婚姻,不過他也在六天六夜的旅行後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愛是接納與尊重。

徐伊萬常常在劇中說:「媽媽,你真的聽見我說什麼了嗎?」看起來好像在質疑母親的聽力,但其實也是他渴望被看見和認同。這種感受來自徐伊萬,也來自媽媽盧小花。

在一路追著媽媽到下大雪的野外,徐伊萬聽到了母親談到的往事,媽媽說:「你只是個孩子,你看到他是你的父親,卻看不到他是我的丈夫。」也正是這些話,讓徐伊萬第一次真正的靠近媽媽,看見媽媽,兩個人真正距離的接近和懂得彼此。

昨晚和老公深入地聊了會兒天,關於小時候的那些事情。他來自單親家庭,婆婆一個人把他帶大。他跟我說,你不知道,我愧對我媽,我每天都有沉重的負罪感!他哭得像個孩子一樣,我看得懂那些心疼,也明白,他為什麼事事與我相爭,無論如何都要把自己的觀點或想法落地執行。那種執拗背後,是他跟他母親的相處模式,也是他與世界的相處方式。

他背負著沉重的壓力,一步步往上爬,從原來的打工仔,到現在的企業CEO,他朝著媽媽設定的方向,去努力。而他對我(甚至家庭)的控制,也來源於媽媽對他的「改造」。他努力活成「媽媽想要的樣子」,甚至婚姻也一樣,我是婆婆欽點的「準兒媳」。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些年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他的掌控欲在逐漸的減少,至少在家的範圍內,帶孩子的時候,他比孩子還淘氣,甚至頑皮的不像位爸爸。

在我們的人生中,對我們每個人影響最大、最久的也就是原生家庭,從出生開始,或許你看不見,但這些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包括父母的思想、行為方式、性格特點等等。

凌晨媽媽來叨叨:

《囧媽》電影的結尾還是很美好的,徐伊萬被媽媽當作獨立的大人了「電影中的伊萬是個孩子,而我的伊萬是個大人了。」而媽媽盧小花也被邀請去全世界各地去巡迴演出,張璐也開始了自己新的生活。當我們都有了清晰的邊界感,調整了彼此相處的模式,或許,我們與世界相處的方式,也在悄然發生改變,不是嗎?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往期精彩內容推薦:

網際網路時代,孩子的「隱私邊界」在哪裡?這些方面爸媽要注意

孩子被打時在想啥?被親媽虐待後依然想她,兒童心理專家來解說

經常對孩子發脾氣的媽媽,想過對娃的影響嗎?成年後都難消退

相關焦點

  • 新春賀歲電影囧媽觀後感
    春節期間,陪家人看了電影《囧媽》後,只想感嘆:「全世界的媽,都一樣!」母子之間的冰山,卻在不斷消融……囧媽控制欲太強,幹涉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什麼時候生娃」,小到「申時排尿」、「一頓吃幾塊紅燒肉」等等。有個片段,母親上火車時,帶了紅燒肉,兒子吃得心滿意足。母親卻在剩最後一塊肉時,蓋上蓋子,抱怨兒子:你看看你,臉上的肉橫著長,肚子大的像個孕婦。難看死了,身材都管不好,怎麼管得好家裡。
  • 《囧媽》觀後感:女人要解放自己
    看完電影《囧媽而什麼事都要管的「囧」媽影片中處處借物折射出夫妻、母親與兒子的矛盾,同時用「幻想中的老婆」—「幻想出來的兒子」映射出原生家庭的影響與延續:母親鍥而不捨地改造兒子,兒子鍥而不捨地改造老婆檯燈:我以為你喜歡,你卻覺得它做作
  • 徐崢導演電影《囧媽》火了:從喜劇看家庭,孩子長大後的「秘密」都在這!| 分享
    大年初一,帶著對徐崢導演新片的期待,小編去抖音免費看了電影《囧媽》,這不僅是一場催淚電影,重點是特別適合合家歡,有讓人捧腹不已的喜劇元素貫穿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更是影片中描述的「親子關係」。一路風景奇遇,囧事不斷...一種簡單又典型的母子關係,一個小小的中國家庭,這些親子、家庭的矛盾,如何在這段旅程中解決,徐伊萬這個人物又將如何實現個人的成長,在喜劇之外將帶給觀眾哪些溫情的感動。導演管虎說:中國式母子關係是一個特別奇特的關係,它比父子之間交流多,但都流於表面,所以《囧媽》在這個方面破題,是一個很好的演繹。
  • 《囧媽》之囧觀後感
    《囧媽》,無疑是年度「熱片」。「免費請全國人民在家看電影!」,徐崢導演此言一發,立刻引動爆點。全國院線排片撤檔,大年初一,APP網絡上,《囧媽》如約上線。站隊不如觀片。畢竟,一部電影從編劇到製作,凝聚了很多精力和資源,而影視作品的內在質量如何?才是大眾更為關心的部分。所以,這不,一家老少足不出門,抱著水杯看電影,都期待讓自己沉浸在徐導老少鹹宜的《囧》系列裡哈哈一樂。
  • 我欠《囧媽》一篇觀後感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由於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春節檔電影紛紛撤檔,但是字節跳動卻突然宣布大年初一免費線上上映,讓全國觀眾能夠在家看電影的,即使這樣,這部電影以及徐崢仍然受到褒貶不一的看法,作為一個良心小編,我特地來寫來這一篇觀後感
  • 《囧媽》:徐伊萬改造妻子,被母親改造,這些做法對嗎?
    電影《囧媽》由於在非常時期免費線上公映,這個操作讓徐崢賺足了溢美之詞。這些年徐崢的作品越來越偏向於人文情懷,這次《囧媽》把母子和夫妻情感之間最大的矛盾展現了出來,可謂用心良苦。囧媽《囧媽》電影中有兩個橋段發人深省,一個是徐伊萬和妻子的對話,一個是徐伊萬和母親盧小花的對話。
  •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從「囧系」的開端《泰囧》到「囧系」的完結篇《囧媽》,已然相隔8年之久,縱觀「囧系三部曲」其實不難看出,它們「味道」在悄無聲息發生改變的同時,導演徐崢也在慢慢地「長大」。囧媽》仿佛是在向我們訴說「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亦或是「人到中年,事業有成,你認為你長大了,但在父母的眼裡,我們永遠是個孩子。」
  • 囧媽觀後感
    過新年,宅家裡,躲病毒,看「囧媽」,受教育。謝謝徐崢把這麼好一部電影奉獻給觀眾!喜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碎給人看,徐崢用他獨特的喜劇方式,把夫妻、母子間的「囧」愛一點點撕給觀眾,尤其是母親餵兒子小番茄,面對熊以身護子,把中國式的母愛展示的淋漓盡致,感觸最深的是最後伊萬發給張露的簡訊「……每一次爭吵的起點都是對彼此的愛,只是這份愛是想對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 《囧媽》我不管你,誰管啊?管你管的多了,對不起。伊萬他長大了
    伊萬他長大了從《囧媽》我看到我和媽媽之間的矛盾。我是你媽,我不管你,誰管你啊。伊萬他長大了媽媽以為是給孩子好的東西,是為孩子好,卻從來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是什麼。2020年回家過年,只要有時間媽媽就給你灌輸觀念。「你老大不小了,該娶個老婆啦。」「同樣年紀,別人都帶孫子了,你也要快點啊。」「不管怎麼樣,先要把家成起來。」
  • 徐崢《囧媽》小年夜溫暖首映 「心囧途」全家感動預售開啟
    等上映後一定再帶全家來看。」「一部春節家庭團建大片!值得全家在電影院觀看,我覺得這是新年給我最大的禮物。」現場有觀眾提到,《囧媽》更像是一部心靈的「藥神」,徐崢導演現場解讀到:「拍攝電影本身,就是對我的洗禮和改變,在拍攝過程中,我跟媽媽的關係一直在改善。每部電影都有社會性,很多母子羞於表達,怎麼樣通過旅程,讓愛流動起來?帶著這個發心,希望給大家的心靈帶來小小的波動和暖意。」
  • 電影《囧媽》觀後感:徐崢有所進步,還是原地踏步?
    抽空看了一下電影《囧媽》,也來談談自已的一些感受。首先要感謝山爭哥哥把電影《囧媽》 放在網絡上免費觀看,的確衝淡了一些疫情下的恐慌氣氛。看到客串出演的高以翔又難過了一下,過去的一年我們真的失去了太多美好的東西。至於他和院線的矛盾,凡事都有兩面性,我們就不去評論了。
  • 《囧媽》:您與囧媽盧小花做過比較嗎 😂
    作為90後孩子的母親,觀影后感觸頗深,從囧媽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1囧媽控制欲極強。我們看到囧媽始終想把兒子變成自己理想中的兒子,不斷地控制與改造。囧媽一心一意地改造兒子,兒子一直在逃離。生活的幽默在於,徐伊萬離開原生家庭後,在新生家庭裡,他心中有一個理想的妻子,一直鍥而不捨地改造妻子張璐,這是一種無意識行為。
  • 《囧媽》觀後感|當了老母親之後,誰還沒幹過一堆囧事?
    要問最近的大熱影片,當屬徐崢導演的《囧媽》了。首先,它對網民免費,大年初一春節檔影片中,它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其次,因為它是「囧」系列,前有《泰囧》,後有《港囧》,票房答卷都不錯。或許也有很多年輕媽媽感覺生好孩子後,很多事情都做得力不從心,無論是體力、腦力還是其他的方面,屬於自己的時間都是偷來的。
  • 《囧媽》觀後感
    >2020年春節是個特殊的節日,走戚訪友全免,最值得慶幸的是在頭條能看到最新版的電影,自然囧媽為首選此影片以敘事為主,是一部說是喜劇片但歡喜過後總有一絲悲涼,也許是年齡的關係,總覺著囧媽和自己這麼近,其一那就是人老了,到底能依靠誰,社會在飛速發展,年青人為了自己的事業到處奔波,不是他們不管,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影片中能看到囧媽那熱切的眼神,她多麼希望唯一的兒子伊萬能倍倍自己,但還是故作堅強的說「你走吧!
  • 徐崢《囧媽》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歌唱中國式親情
    1月7日,即將在大年初一與觀眾見面,亦是徐崢暌違四年的「囧」系列最新作品,電影《囧媽》正式發布特別「音樂觀後感」——宣傳推廣曲《陪我去趟莫斯科》,同步上線音樂平臺。一路風景奇遇,囧事不斷。也誠如徐崢所說:「這次我們繼續深挖囧字的意義,在故事裡面獲得成長。」新春佳節將近,《囧媽》的內在主題亦契合著告別過去,迎接成長的氛圍,「囧」系列將迎來人物、故事、製作的全面升級。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囧媽》將帶領觀眾,進入一場心靈的大冒險。
  • 囧媽的囧途
    徐崢的《囧》系列電影是徐崢的招牌,從《人在囧途》、《泰囧》、《港囧》到今年的《囧媽》,一直都有超高的人氣和關注度。然而當我看完了《囧媽》之後,我不得不說這個系列要爛尾了。然而徐崢《囧媽》的操作卻讓很多人意想不到。首先,原定於2020年大年初一上映的《囧媽》突然提檔至大年三十上映,讓很多的同行和影院工作人員大為不滿,不僅擾亂了春節檔的節奏,還讓很多的工作人員回家過年的計劃泡湯,為此徐崢還專門出來道了歉。
  • 影評|《囧媽》:第一個「 吃螃蟹 」的電影
    現如今,47歲的徐崢又增加了新的身份——導演,而《囧媽》這「囧」式影片內的又一部力作,也是徐崢繼《我和我的祖國》之《奪冠》後第一部大製作獨立導演影片。 出於對「囧」系列電影的熱愛以及《囧媽》史無前例的播出行為所引起的討論,小編在春節零點上映之際便火速「大飽眼福」。
  • 《囧媽》:令人窒息的母愛,長大後的孩子該如何逃離?
    《囧媽》大年初一在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抖音火山版播出,暫且不管這種新的合作方式有什麼爭議,對於大眾來說,卻是難得的福利。這部電影的劇情不必再贅述,值得說的是,結合這部電影的劇情,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啟示。
  • 電影《囧媽》:那個控制欲滿滿的「囧媽」,你究竟了解多少?
    前言 《囧媽》是一部很值得回味的電影。 大年初四和家人一起看了《囧媽》。 可是當兒子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家庭,母子間的互動就少了很多。黃梅瑩一度感到非常失落。她也會像盧小花一樣,在兒子上班的時候發微信給他,在家的時候,也會餵水果給他吃,電影中的細節,都能在她自己身上找的到。
  • 《囧媽》開啟超前觀影 徐崢「藥神」後治癒親情
    12日《囧媽》首先來到蘇州站,除了與「旗袍媽媽團」共同體驗評彈、剪紙等傳統技藝,祈盼新春,主創們還在映後,與觀眾零距離交流,深入探討對影片理解,收穫諸多好評口碑。更有郭京飛影迷歡樂帶「鍋」應援,現場氣氛十分熱絡。眾多家庭共同觀影,收穫屬於自己的感動,媽媽和兒子、爸爸和女兒、結婚35周年的老夫妻等等,都分享了自己獨特的觀後感。當天,官方同步釋出終極海報,也再次讓人感受到影片溫暖的合家歡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