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不斷發展,今年春節檔的電影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前幾天被一則消息刷屏了:徐崢導演電影《囧媽》大年初一上線免費播出。
不得不說,國難面前,徐導的魄力令人點讚!大年初一,帶著對徐崢導演新片的期待,小編去抖音免費看了電影《囧媽》,這不僅是一場催淚電影,重點是特別適合合家歡,有讓人捧腹不已的喜劇元素貫穿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更是影片中描述的「親子關係」。
小編為了不影響各位寶媽寶爸後續的觀影感受,電影本體這部分,我儘量簡明扼要地、不劇透地說一下好在哪,讓大家對自己與孩子或父母的親子關係有進一步更深的思考:影片重點是從徐崢(飾演徐伊萬)這個主人公引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兩個關係——母子關係,和婚姻關係。對一個現實中的中年人來說,要同時處理好這兩個關係,不是不可能,但難度之大,也顯而易見。這種足夠普世的、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共鳴,就是《囧媽》在文本上試圖做到的。徐伊萬纏身於婚姻危機和商業糾紛中,卻陰差陽錯與媽媽坐上了開往俄羅斯的火車。生活方式和觀念的衝突,使他與媽媽產生了激烈矛盾,同時還要與妻子鬥智鬥勇。一路風景奇遇,囧事不斷...一種簡單又典型的母子關係,一個小小的中國家庭,這些親子、家庭的矛盾,如何在這段旅程中解決,徐伊萬這個人物又將如何實現個人的成長,在喜劇之外將帶給觀眾哪些溫情的感動。導演管虎說:中國式母子關係是一個特別奇特的關係,它比父子之間交流多,但都流於表面,所以《囧媽》在這個方面破題,是一個很好的演繹。電影中的第一個節奏,我們發現徐伊萬,遭遇了婚姻問題。「你心裡住著一個幻想的老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你還沒有意識到嗎,我不是你想像中的那個人。」然後,就是徐伊萬和媽媽長達六天六晚的火車之旅,旅途中充滿各種啼笑皆非,他們彼此極其不適應,相互指責。「這就是問題所在,你心裡住著一個幻想的兒子,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難道你沒有發現嗎?我並不是你想像中的那個兒子。」大家發現徐伊萬的婚姻問題本質的根源所在了嗎?遺憾的是,那些我們討厭的,卻終於成為了我們的一部分。《囧媽》要去講這個輪迴,因為親密感和邊界感的衝突,已經成為了中國現代家庭最大的問題。多少已婚家庭的關係,本質不來源於夫妻雙方,而是個體與原生家庭的關係?父母們總是充滿控制欲:床頭燈過了十二點不熄她會去敲你房門,教誨我們與領導相處的方式,在二胎問題上喋喋不休,如果有機會,他們甚至還想再數落數落我們的伴侶。父母在消費觀念上跟我們相去甚遠:不管物質多豐盛,堅持吃剩飯剩菜;責怪我們為長得快的孩子買太多衣服;每次在飯館吃飯,都會當著服務員大聲嘆息,你們這裡也太貴了。父母們在育兒觀念上與我們南轅北轍:有一種冷叫做姥姥覺得你很冷,在熟人面前總逼著孩子表演背唐詩,口頭禪是「你再哭警察叔叔就來抓你了哦」…無論轉發多少科學育兒方法都不管用。但是,他們頑強地無孔不入地關注、參與和改變我們的生活。徐崢有一個觀點:你和媽媽的關係,就是你和世界的關係。其實影片中媽媽的扮演者黃梅瑩,她就是每個人最真實的媽媽:愛孩子卻不知如何表達,帶點小控制,帶點小可愛。電影裡有一幕出現了熊,這個設定有些奇幻,徐伊萬和媽媽在俄羅斯漫天大雪裡,遭遇了一隻小熊,為了求生,他們在兒童遊戲轉盤上,使勁轉那個小熊。沒想到,大熊媽媽從叢林裡衝出來,怒不可遏——是的,熊也是有媽媽的!緊要關頭,徐伊萬的媽媽伸出雙手,大喊「來吃我!別吃我兒子!」那一幕我也哭了,是的,這就是中國媽媽,如果需要,他們絕對願意為孩子去死的,但他們不願意承認他們長大了。當我理解了這些後,我現在會試著多去理解我的媽媽,我會跳出「她是我媽媽,她為什麼不完美」這個立場,像旁人一樣思考問題。畢竟,當我們談論隔代的時候,我們談論的不僅是年齡的差距,而是時代的急速變化,是教育、環境和立場賦予我們與父母截然不同的烙印,是我們不可能完全理解的父母的童年和青春。停留在他們的印象中的,是「父母在,不遠遊」的畢恭畢敬,言聽計從,被控制了一輩子的他們對兒女說放手就放手,談何容易?控制和愛,本來也不是互相對立,而是相互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