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為什麼把父親稱作「哥哥」?叫「爸爸」原來三國時期就有了

2021-01-18 娛樂圈轉圈圈

唐朝人確實是可以把父親稱作為「哥哥」的。

在《舊唐書·王琚傳》曾記載:「玄宗泣曰:『四哥仁孝……』」

這裡的「四哥」,指的就是玄宗的父親睿宗。那為何唐朝可以稱呼父親為「哥」呢?

首先,我認為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特色叫法,這不過是個代號而已,在我們現在看來稀奇,在他們看來卻沒那種意思。舉個例子我們現在的衣冠禽獸是罵人的意思,那要知道在古代這可是個褒義詞呢!可以說,歷史上每個時期都有很多詞都會被賦予一個新的含義。

除此之外,我猜測這可能和李唐的起源有關。大唐李氏起源於隴西,混有一定的鮮卑血統,而鮮卑遊牧民族婚姻制度是父死則妻其後母,兄死則妻其嫂,他們沒有什麼長幼觀念,因此「哥」可以兼指父兄,而李唐有鮮卑血統,多少會受到鮮卑影響的,對長幼看的比較淡。

而縱觀李唐皇室也確實如此,李唐家族關係都比較亂,比如李世民取過親兄弟的老婆,李治取了父親的老婆,李隆基也取過兒子老婆……

李唐皇室都這樣叫的,下面的人也肯定這樣叫咯,整個唐朝也就慢慢叫成風俗了!值得一提的是李唐時期,除了可以叫爸爸為「哥」,還可以稱「爺爺」的。

至於歷史上的其他朝代怎麼稱呼,我覺得多朝代都應該是叫父、爸或是父親吧!在三國時期的《廣雅·釋親》中記載:「爸者,父親之轉。」可以看出這個時候就有了爸的叫法了。清統治時期滿族貴族則稱阿瑪。

而至於為何現在我們都是叫「爸」,我覺得應該是處於好念的原因,畢竟我們現在說的是白話文,爸的發音簡單,朗朗上口,又特別適合於嬰幼兒的發音練習,於是現在都這樣叫了!

相關焦點

  • 唐朝人為什麼把父親稱作哥哥?各朝都怎麼叫爸爸?
    「哥哥」在唐代既指「父親」,也指「兄長」。哥原本不是中原的叫法,在唐朝屬於外來語,一般稱父親為「耶耶」,私下裡某些場合可以稱「哥哥」,但在較為正式或者特殊的公開場合,還是得叫「父親」或者「大人」。有時也把父親叫做「阿耶」,和母親在一起就叫「耶娘」,或「爺娘」。
  • 唐朝的稱呼可不隨便
    >阿爺沒錯,哥哥也是稱呼爹用的,如果你穿越到唐朝,看到一個貌美的小哥哥上去搭訕,過去就喊人家「小哥哥」,那這個貌美的小哥哥心裡可能就要這麼想了:小娘子,你我看起來差不多大,為何追著我叫爸爸?這老爺子肯定要白你一眼,沒見過這樣當街就佔便宜的,把人家生生叫低了一個輩分。由此可見,穿越有風險,一不小心說錯話,滿大街認爸爸不說,還很容易得罪人。在唐朝,「大人」和「哥哥」都是專用的稱呼自己父親的詞,這一點唐朝全社會達到了高度統一,從皇宮到鄉野無一例外。
  • 三國時期諸葛家族都有誰?為何在三國時期都能做高官?
    諸葛亮家族三國時期影響非常大,魏蜀吳三國均有諸葛家族的人員存在,不僅僅是我們所認知的諸葛亮,而且諸葛家族在各國均做高官,不得不佩服其家族血脈之強大。奈何最終的結局都沒有善終,我們今天來看看三國時期諸葛家族都有誰?為何在三國時期都能做高官?
  • 為什麼唐朝時期人們普遍「以胖為美」?原來居然和這件事有關
    為什麼唐朝時期人們普遍「以胖為美」?原來居然和這件事有關我們常說一句話叫做「一胖毀所有」,也就是說,在很多人的心裡,胖已經成為了醜的代名詞,不僅僅如此,胖還容易讓人聯想到好吃懶做,好逸惡勞,因此,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女人,開始想方設法的減肥,健身,無外乎就是想要擁有一副苗條健康的身體。
  • 唐朝人稱呼父親為「哥」?這些稱呼你能分清嗎?
    比如唐朝人對爸爸和爺爺的稱呼 和現在可大不相同 閒話少敘 快來看今天的內容吧 唐朝人對父親的稱呼很多 唐朝時
  • 配飯父親節特輯 | 請叫爸爸.爸爸愛你!
    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人類的原罪就是,你要教孩子叫爸爸,你得先叫ta爸爸。」(好了不用說你們都猜到這位哲學家是誰吧)明天就是父親節了,所以本期配飯決定向廣大爸爸們致敬,講一些父親有關的話題。學會叫爸爸,可以說是大多數人人生的第一課。各地對爸爸的稱呼五花八門,不過歸納起來也不外乎「爸」「爹」兩個大類,然後演變出諸如「粑粑」「把拔」「把鼻」「爹地」「大大」「阿大」等等。
  • 三國時期的大學生、音樂家,而且他還是三國時期最長壽的人
    導讀:三國時期有很多經天緯地之才,這一期將為大家講述三國時期的老壽星,他的年齡相比於現代人都是有過之而不及。這一期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位三國時期真正的老壽星,他從東漢末年一直活到三國時期,歷經兩個朝代,活了105歲,是三國時期有可靠記載的最長壽的人之一。他就是出生於東漢末年的著名神學家、音樂家,張臶(jian)。張臶(公元136年—公元240年),字子明,出生於漢順帝永和元年,巨鹿(今河北省、邢臺市、平鄉縣)人。
  • 唐朝時期真的「以胖為美」嗎?淺談唐朝人的審美觀及其成因
    而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大家都開始認為"以胖為美"是唐朝人的普遍審美,認為唐朝的男人都喜歡豐腴的女人。可事實上卻並未如此,"以胖為美"只是代表了唐朝一段時期的審美觀而已。唐朝的審美經過幾十年的時間洗禮,變換過很多次,並不只是"以胖為美"。唐朝也曾如漢朝一般"以纖瘦為美"過,那麼唐朝究竟為什麼會"以胖為美"?
  • 唐朝為什麼被稱為巨唐?你看唐朝的領土有多大?
    唐朝繼承的是隋朝的基本盤,在整個隋朝和唐朝前期,周邊除了高麗,都沒崛起什麼有實力的國家,就說突厥吧,相比較當年的匈奴,無論是人口還是組織力,都看不到質的變化,而中原王朝從秦漢發展到隋唐,人口至少增加了2000萬,差距太大。唐貞觀年間有朝散大夫王玄策,四使印度,在其二次出訪期間,竟遭中天竺二千伏兵伏擊。
  • 著名女演員自曝的家庭關係,叫哥哥20多年,原來是他自己的父親
    在泰國中,有一位女明星的家庭關係非常戲劇化,在喊了20多年哥哥之後,她原來是自己的父親,而爸爸媽媽則是自己的祖父母,怎麼了這個明星稱為pat,他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通過許多好學校進入娛樂圈,相反,他因其良好的外表而受到星探的青睞,並成為一名模特,之後,他慢慢進入娛樂圈。
  • 唐朝時期的「婚姻法」:儒法影響下,唐朝女子的婚姻束縛增強
    唐朝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高度繁榮的重要時期,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都在這一時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而在法律制度方面也不例外,唐律集封建法律之大成,他既繼承了前人的成果,也為開啟後來的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作為其中之一的婚姻法,也成為了後來各個朝代婚姻立法的典範。
  • 揭成龍神秘身世 系唐朝宰相後人父親曾入獄(圖)
    而成龍也曾在2004年宣布,他是唐朝宰相房玄齡的後代,並前往山東臨淄尋根,認祖歸宗。雖然一直從事房氏研究、中華房氏宗親聯誼會秘書長房恆貴認為「成龍真正的祖籍應該是安徽和縣。成龍認房玄齡為祖,只是一廂情願。」但房武一直堅信房玄齡就是他們的祖先。  據悉,成龍在家族中的名字是房仕龍,他的兒子也改名叫房祖名,為的就是認祖歸宗。
  • 人們只知三國時期關羽的坐騎,你可知道張飛的坐騎?名字霸氣無比
    人們只知三國時期關羽的坐騎,你可知道張飛的坐騎?名字霸氣無比俗話說得好,神兵寶馬配英雄,古人認為那些英雄人物,不管是手中拿的兵器還是胯下騎的戰馬,身上穿的戰袍鎧甲都是不同的,這樣才能突出他們的不一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三國時期蜀國五虎上將的坐騎,當然了取材於《三國演義》中,畢竟羅貫中是以蜀國的視角來寫的,像正史中陳壽是以魏國的視角來寫的,記載的是五子良將,而且很少有戰馬名字的提及。五虎上將中關羽的戰馬名氣最大,就是三國第一戰馬赤兔馬。
  • 三國名人的後代現狀如何?劉備後人在賣草鞋,孫權後人當了總統
    雖然分合之理確實如這句話所說,但是三國和後面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分」卻似乎太多了點兒,為什麼分了這麼久呢?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三國時期的名人、英雄太多了。那麼,這些三國名人的後代,都在做什麼呢?孫權後人當總統,劉備後人卻在繼續堅持賣草鞋。首先咱們說說三國時期一個不怎麼「著名」的名人——漢獻帝。在大家印象當中,漢獻帝就是一個亡國之君,乏善可陳。其實不然,漢獻帝在當時還真的是一個名人,而且還是老百姓特別喜歡的名人。因為漢獻帝於公元220年禪讓皇位於曹丕之後,就開啟了另外一項偉大事業:貧苦老百姓的醫療事業。
  • 三國時期,趙雲的老婆是誰?趙雲有幾個孩子
    五虎上將之一趙雲有著英俊的外表,高超的武藝,不管是在三國時期還是在現在有不少人對他的影響都非常好,那麼趙雲的妻子是誰呢?
  • 唐朝不叫李朝,宋朝也不叫趙朝,開國皇帝們為何不拿姓氏當國號
    試想一下,如果提起漢或者唐,大家或許還能知道皇帝姓劉姓李,可如果提起一個不太知名的朝代,比如南朝齊,恐怕就沒多少人知道皇帝是姓蕭的了。 倘若中國也和越南一樣,朝代名直接用開國皇帝的姓氏,那麼南朝齊就會被稱作蕭朝,如此一來,只要一提到它,每一個蕭氏族人都能倍感榮光,豈不快哉!
  • 唐朝詩人地理分布:唐朝的河北人如此有文化,如此有霸氣
    中原真的是唐朝的文化中心嗎?為此統計了1672位唐朝詩人的祖籍,根據各省的詩人數量做了個排序,以對各個省份在唐朝時期的情況做個對比。原來是河北,出產詩人達到196位,幾乎和陝西省比肩了!河北在唐朝時期舉足輕重,且不說安史之亂從這裡發起,就說唐後期的藩鎮割據時期,河北藩鎮之驕橫跋扈亦走在了全國的前列。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指出,「除擁護李氏皇室之區域,即以東南財富及漢化文化維持長安為中心之集團外,尚別有一河北藩鎮獨立之團體,其政治、軍事、財政等與長安中央政府實際上固無隸屬之關係」。
  • 三國時期的「好酒之風」?酒在三國有怎麼樣的作用?
    非常著名的有魏晉時期嗜酒如命的曹植和陶淵明,唐朝時期的"酒中仙"大詩人李白和借酒消愁憂國憂民的杜甫,宋朝時期的歐陽修與蘇東坡都是喝酒的行家。既然那麼多人愛喝酒,但翻開與酒有關的三國故事,發現酒也不是那麼好喝的,為何這麼說呢?
  • 唐朝以前朝廷沒有戶部,李世民上位後,戶部持續了一千多年
    在古代有很多為了加強皇權而設立的制度和機構,每個朝代都有著自己的特色,就算是大唐盛世也因為加強皇權鬧出了不少讓人啼笑皆非的趣事,雖然大唐的民風開放但是有一件事卻比其他朝代管理的更為嚴格,那就是對名字的「避諱」。
  • 穿越時空的美味:唐朝時期都有什麼零食?有幾樣在現代依然流行
    有一種回憶叫作零食,有一種渴望也叫作零食。出生於八九十年代的小孩,記憶中最令人嚮往的零食,無非是麵包、方便麵、汽水、糖果等,在現代小孩眼中十分尋常的食物。事實上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了解了零食的重要性,尤其是女孩子們對零食更是情有獨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