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技法15|草頭偏旁在工筆楷書中的書寫方法分析

2021-01-18 古道筆墨

不管現代規範字是不是受大眾歡迎,但是在書法培訓市場,工筆楷書已成為一個新的書法門類大張旗鼓地來到了人們的身邊。有人說,工筆楷書的現代代表是田英章先生,那也的確如此。工筆楷書作為一種新的書法形式,讓書法欣賞者眼前一亮,因而成為熱點。因為新的熱點的出現,以往的傳統書法多少也就被搶去了風頭。

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工筆楷書下的草頭偏旁「艹」的書寫方法。

一、草頭「艹」在工筆楷書中的書寫方法分析;

工筆楷書作為田英章先生的拿手絕活,其核心就在於以時間換精緻。當然作為有過實際練習經驗的人,你肯定明白這句話的具體含義。「以時間換精巧」是工筆楷書的特點,也是它的不足之處。

圖:草頭偏旁在工筆楷書中的書寫方法

田英章先生關於草字頭的書寫方法是這樣的經驗:「艹 兩豎筆要上展下收,間距不可遠。注意其筆順,不可顛錯。筆順一錯神採頓失。左豎略智短,右豎略長,形為撇豎筆」。

工筆楷書算得上是現代規範字的書法形式,我們可以將規範字的印刷體理解為「工筆楷書」的骨架骨骼,而真實的書寫過程,隨著書寫者的不同,任何一個筆畫都有其自己豐滿程度。當然包括起筆與收筆形成的不同筆鋒與「遊絲」。

二、工筆楷書代表的是一種「規範漢字」書法形態

田英章先生成為工筆楷書的發起點,你不免感覺這種書法的方法,在技術細節上多少有一種「美術字」處理思想。也許有人覺得這種書寫方法就不是傳統的書法技巧,不能計算在書法範圍之內。但筆者個人以為,這也是一種書寫方法,仍然是一種書法的技術。只不過思路上與傳統經典的方法不同而已。

筆者認為現代藝術書法可以分為「工筆書法」與「古典書法」。現代工筆書法中實際也只是多出了個「現代工筆楷書法」,以往的隸書也已經把筆畫寫得足夠「線條流暢」與「界線黑白分明」了。

三、現代工筆楷書書法其實就是「『精雕細刻』的筆畫+'古典的結構'模式」;

也許因為規範漢字發行時間已足夠長久,人們在書法審美上也漸斬習慣了對印刷風格的適應。

還是拿田英章先生的楷書來作比較。在比較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從古碑臨寫出來的漢字,其筆畫過分僵硬。沒了柔韌肌膚的人,我們會說他太瘦或者叫他們「骨感」。這種審美形態的存自然有其合理性,但是這美多少少了一些生機與活力。

現代人學習書法,也許將帖當作我們書法的框架骨骼,在書寫的過程中一定要為這些「骨骼」補上肌肉,要不就成了「骷髏」了。

四、工筆楷書與古典藝術書法相比,工筆楷書工整是最大特點,但是靈活性較古典書法少得多;

圖:趙孟的書法與田英章楷書比較

自從規範簡體漢字發布以後,加以計算機電子設備的飛速普及,人們眼睛裡看到的更多的就是印刷體文字了。如果你是研究書法藝術變遷問題的人,你可能已經發現,印刷體已經改變了人們對書法藝術的欣賞觀念。

單獨欣賞工筆楷書,你會覺得這樣的書法如同精工的現代數控工具機的雕塑品。但是要和古典書法一同框比較時,你會覺得工筆楷書稍顯呆板,而具有自然書寫的一些「自然形態」,甚至可以稱為「不完美狀態」的古典書法有另外一種書法魅力。

五、田英章先生的楷書也越來越有自然書寫的筆態;

在書法領域,特別是靜態書法領域,以楷書為首的靜態書法需要安靜下來書寫才能寫出好的作品。也右以說「沒有精美工整的筆畫」,這種書法肯定稱不上工筆書法,不論是楷書還是隸書或是篆書。

田英章先生本人的工筆楷書後期風格也更有肌膚感!

六、注重實用性,趙楷與啟功體書法對於現代書寫更具實用價值;

雖然啟功書法與趙孟楷書實際上都不是來格意義上的楷書,大多帶有一種「行楷」的書寫技巧。

但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過慢的書寫速度對於廣大的社會大眾來說,尤其是那種不可能普遍成為書法的大眾而言,學習實用性書法也許對社會生活的意義更大更為實際!

這也許就是趙楷滋育出「館閣體」幾百年流行,而啟功書法卻被譽為「亦莊亦偕」的原因!更多的大眾化傾向的原因!

相關焦點

  • 楷書字根技法10|「阝」偏旁字田英章工筆楷書技巧分析
    楷書書法技法無外乎三方面因素:其一為「筆畫筆法」;其二為「筆畫結構布局」;其三為「文字布局章法」。結構是書法成敗的最關鍵鍵因素,它直接決定了你的文字寫出來是不是工整合理。結構這條規則適合於任何書體的書寫與書法的表達,對於工筆楷書書法同樣如此。
  • 楷書字根技法13|「囗」方框偏旁字工筆楷書書寫技巧分析
    在工筆楷書中,方框「囗」這個偏旁不同於其它任何偏旁,應該算得上最不好書寫的一個偏旁。各尤其是這個大方框,這個大方框在一個文字中的原由布局是所有偏旁中最獨特的一個,那就是只有一個布局位置--所有筆畫的外圍。
  • 毛筆書法楷書「礻」字旁的書寫方法及結構特點
    一般用做左偏旁, 「礻」字旁的字大都與神、祭祀有關。「礻」字旁書寫的時候要注意上緊下舒,它的各筆畫的基本寫法如下:1、首點一般寫成短橫,靠右邊對齊。2、橫撇②的橫畫短而斜,折筆處與上點① 的右邊對齊。撇畫斜直不彎曲,撇尾與橫起筆處對齊。3、豎畫③起筆對準撇的中間,收筆為垂露豎,注意要直。4、最後一點④右邊不超過橫撇的折處。
  • 在所有書體中,楷書最後才出現,為什麼有人鼓吹楷書是書法的根?
    說楷書是書法中最後出現的書體,這個說法基本上不算錯。有人會指出說:行書才是各書體中最後出現的字體。事實上,楷書、行書都是在東漢時期產生的。楷書是由隸書發展演變而來的一種書體。在史料的記載中認為是東漢時期的王次仲始創了楷書。唐代著名書學理論家張懷瓘在他的著作《書斷》中說:「次仲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建中初,以隸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
  • 楷書做偏旁中日字旁和言字旁的寫法,及在楷書中如何佔位應用
    日字旁和言字旁,也是在書法中比較常見的左偏旁部首,不過現代日字旁使用還是頻繁,而言字旁簡體字是比較少了,我們分別認識一下,日字旁就是有日字演變過來,整體偏旁形狀窄長,左豎短,右豎長,整體上面橫畫和中間的短而細,明顯橫細豎粗,橫短豎長的形態。
  • 寫好楷書的15個妙方!
    1、寫楷書時發筆逆入時速度要快,如驚蛇之入草;逆入作點後調鋒時宜慢一些,所謂"遲回不進,以成藏頭護尾之勢"。
  • 毛筆書法楷書「月」字旁的書寫方法及結構特點
    「月」字做偏旁的字在漢字中非常常見,大部分月字旁的字和月 亮及身體部位有關。「月」字旁在漢字中所處的位置大概有三種,有時在左邊,有時在右邊,還有時在字的下面。無論處於什麼位置,「月」字旁寫法都比較近似,但姿態不一樣。
  • 學習楷書,如何把握字的間架結構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那我們如何掌握好楷書的結構原理及方法呢?楷書的特點是法度嚴謹、結體方正、筆畫分明、筆法豐富。要想寫好楷書,必須從基本的審美要求出發,從結構入手,對結構字規律進行歸納和整理好。
  • 「左點」在行楷書中的3種形態,5類使用場景
    點,在漢字中是最小的組成部件,它在漢字結構中常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也能讓字更生動活潑,萬萬不可小覷。左點就是這個大家族中的一員,它在行楷書中經常和其他的點一起出現,所以,它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首先,我們看左點在行楷書中的兩種基本寫法:1.露鋒入筆,由輕到重向逆時針方向運筆,呈向右的弧狀,重按向右上收筆出鋒,帶出一點虛尖,與下一筆進行連貫。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楷書篇
    臨習時需要細細分析,用心琢磨。作撇之法,貴險而勁,忌虛尖飄忽。撇的起筆與豎的起筆一樣,只是行筆、收筆不同。撇有立撇、臥撇、鋒撇三種。第五說說捺的筆法。古人常以一波三折來形容捺畫,喻其曲狀。捺是自左向右的一種斜,它在隸書中已經形成,和撇左右對稱,寫法也基本差不多,還有一種底的臥捺,寫法稍為複雜。第六說說鉤的筆法。
  • 原中書協主席沈鵬,楷書《千字文》品鑑,網友:沒一點楷書的樣子
    沈鵬沈鵬先生的楷書不論是在書法界還是在民間,其爭議是最為激烈的。有人說沈鵬的楷書是碑帖一路,且自成一體;也有人說:沈鵬楷書是草書的慢寫。那麼,沈鵬的楷書究竟如何呢?我們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正是沈鵬先生的楷書字帖《千字文》,藉此《千字文》一探沈鵬的楷書功力。從沈鵬的《楷書千字文》字帖來看,莊重中寓靈活,繼承中有發展,結體嚴謹,氣運貫通,溯源晉唐,每字布局構架閻錦文,筆畫老辣而味濃,字字珠璣;整篇幅統一和諧,用心和功力,實為可敬。沈大師草書更是意蘊遒勁,不失靈動,雅韻綿長!一個叫花開花不謝的網友說:「沈鵬的《千字文》寫得好,自成一體。
  • 楷書書法基礎結構,辶偏旁和大字部首,五分鐘多學兩種書法結構
    楷書中的走之兒筆畫用的地方比較多,比如我們舉例:遠字,還字,逮字等等一系列。我們針對這樣的走之偏旁,今天介紹的主要它半包圍住的內容,他們的結構是如何布局的,這裡面有一個相對書法口訣「之辶中字於上略大而下小」。之辶中字,指的就是我們說含有辶偏旁字的內部結構。
  • 毛筆書法中三點水「氵」與兩點水「冫」的寫法與結構分析
    三點水和兩點水都和水有關,在漢字中經常出現。 作為偏旁三點水「氵」與兩點水「冫」多在字的左邊,而且它們一般所佔位置較小,這樣就可以右邊字的主要部分讓出足夠的空間,這樣才會主次分明,體現出漢字結構揖讓的特點。
  • 楷書結構重豎心旁和土字旁,作為左側偏旁的寫法及在字中的應用
    楷書結構中的兩個部首,一個是豎心旁,一個是土字旁,我們之前講過土字旁,作為底字旁的時候說過,但是作為左偏旁寫法又不相同。豎心旁是由兩點一豎組成的偏旁,它的特點是豎畫偏長而且直,左側點居與垂直居中佔位,右側的點相對左側的點靠上位置,土字旁在左側偏旁是變形過來的,豎畫變化不明顯,重頭起筆,兩橫第一橫作為短橫向斜右上走,下面的橫是作為挑的筆畫。豎心旁對應楷書字我們進行對應學習:豎心旁我們拿出了兩個字,一個是性,一個是惜。從這兩個字我們都可以看出,兩個點的分布,分別是左低右高,互相呼應。
  • 張旭楷書這麼靚?
    話說20世紀末,河南洛陽地區先後出土的墓誌中,有件墓誌署名「吳郡張旭書」的《嚴仁墓誌》。為張旭楷書揭開了新的面紗:張旭的楷書作品一向鮮見,傳世署名「張旭書」的僅有開元二十九年的《尚書省郎官石記序》一件,原石早已佚失,也廣為流傳。但是翻刻本,往往會使書法原有的精氣神喪失。如此楷書精品,實屬難得。
  • 書法界最大的謊言:楷書是書法的基礎,這位「書聖」就不懂楷書!
    我們之前曾經解讀過許多關於古代名家草書的文章,在很多朋友的留言當中,經常看到這樣的說法:為啥要寫一些花裡胡哨的草書,好好寫楷書不行麼?很多人總會認為,那些寫草書的,楷書一定寫不好!試試真的是這樣的麼?世人為了書寫的簡便性,將篆書快寫,於是促進了隸書的形成,後世的草書、行書、楷書也是在隸書的基礎的上生發的。簡而言之,隸書快寫成為了章草,而後發展成了小草再到大草。隸書改變了書寫方法,增加了提按手法,鍾繇將其變成了楷書,行書則是楷書的一種變形。我們可以說楷書是某種意義上行書的基礎,而草書的基礎則是隸書和篆書。
  •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結構特點和書寫方法之二:米字旁
    看一下多寶塔碑中的帶「米」字旁的字的寫法: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中含米字旁的字:對比一下歐體、顏體、趙體含米字旁的字的寫法:集字練習:粒:左窄長,右寬扁。米字旁中橫畫左伸右縮。以上是關於毛米書法中「米」字旁個人學習中的一點見解,整理下來供自己學習使用,有喜歡毛筆書法的可以一起探討。
  • 傅山楷書,是如何變得「支離」「樸拙」的?
    傅山小楷《周易》 楷書是講法度的書法藝術。在一筆一畫、規規矩矩中寫出具有自己藝術風格的楷書書體殊為不易。正因如此,唐以後以楷書聞世的書家可以說寥寥無幾。 楷書也是傅山論述最多的書體。他的楷書以古拙樸實的風格,遒勁凝重的筆力,生動自然的章法,在明末清初的書壇獨領風騷,穩重厚實、自然灑脫、樸實含蓄中達到了大巧若拙、含而不露的藝術境界。這不僅是傅青主人書合一的真實寫照,更可以說是其書法藝術創作原則和審美意識的生動體現。
  • 柳公權楷書《玄秘塔碑》,六大獨體字結構規律,你知道嗎?
    《玄秘塔碑》是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權代表作,是歷代楷書學習者的優秀範本。《玄秘塔碑》結體緊密,筆法銳利,筋骨外露,陽剛十足,字跡如刀刻一般,且筆畫粗細變化多端,風格特點顯著,標誌著「柳體」書法的完全成熟,對後世影響深遠。
  • 初學者必備,隸書《曹全碑》偏旁部首入門教程全解析!
    可以說從隸書開始,已經基本奠定了楷書的偏旁部首形態。但隸書往往在某些結構上還殘留著一些篆書的特點。下面就《曹全碑》中出現的偏旁部首進行整理分析。  1、單、雙人旁   隸書中單、雙人旁的最大區別就是雙人旁的豎畫均為彎尾豎。單人旁首筆自左向右寫如尖長點,雙人旁部首筆多為出鋒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