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現代規範字是不是受大眾歡迎,但是在書法培訓市場,工筆楷書已成為一個新的書法門類大張旗鼓地來到了人們的身邊。有人說,工筆楷書的現代代表是田英章先生,那也的確如此。工筆楷書作為一種新的書法形式,讓書法欣賞者眼前一亮,因而成為熱點。因為新的熱點的出現,以往的傳統書法多少也就被搶去了風頭。
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工筆楷書下的草頭偏旁「艹」的書寫方法。
一、草頭「艹」在工筆楷書中的書寫方法分析;
工筆楷書作為田英章先生的拿手絕活,其核心就在於以時間換精緻。當然作為有過實際練習經驗的人,你肯定明白這句話的具體含義。「以時間換精巧」是工筆楷書的特點,也是它的不足之處。
田英章先生關於草字頭的書寫方法是這樣的經驗:「艹 兩豎筆要上展下收,間距不可遠。注意其筆順,不可顛錯。筆順一錯神採頓失。左豎略智短,右豎略長,形為撇豎筆」。
工筆楷書算得上是現代規範字的書法形式,我們可以將規範字的印刷體理解為「工筆楷書」的骨架骨骼,而真實的書寫過程,隨著書寫者的不同,任何一個筆畫都有其自己豐滿程度。當然包括起筆與收筆形成的不同筆鋒與「遊絲」。
二、工筆楷書代表的是一種「規範漢字」書法形態
田英章先生成為工筆楷書的發起點,你不免感覺這種書法的方法,在技術細節上多少有一種「美術字」處理思想。也許有人覺得這種書寫方法就不是傳統的書法技巧,不能計算在書法範圍之內。但筆者個人以為,這也是一種書寫方法,仍然是一種書法的技術。只不過思路上與傳統經典的方法不同而已。
筆者認為現代藝術書法可以分為「工筆書法」與「古典書法」。現代工筆書法中實際也只是多出了個「現代工筆楷書法」,以往的隸書也已經把筆畫寫得足夠「線條流暢」與「界線黑白分明」了。
三、現代工筆楷書書法其實就是「『精雕細刻』的筆畫+'古典的結構'模式」;
也許因為規範漢字發行時間已足夠長久,人們在書法審美上也漸斬習慣了對印刷風格的適應。
還是拿田英章先生的楷書來作比較。在比較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從古碑臨寫出來的漢字,其筆畫過分僵硬。沒了柔韌肌膚的人,我們會說他太瘦或者叫他們「骨感」。這種審美形態的存自然有其合理性,但是這美多少少了一些生機與活力。
現代人學習書法,也許將帖當作我們書法的框架骨骼,在書寫的過程中一定要為這些「骨骼」補上肌肉,要不就成了「骷髏」了。
四、工筆楷書與古典藝術書法相比,工筆楷書工整是最大特點,但是靈活性較古典書法少得多;
自從規範簡體漢字發布以後,加以計算機電子設備的飛速普及,人們眼睛裡看到的更多的就是印刷體文字了。如果你是研究書法藝術變遷問題的人,你可能已經發現,印刷體已經改變了人們對書法藝術的欣賞觀念。
單獨欣賞工筆楷書,你會覺得這樣的書法如同精工的現代數控工具機的雕塑品。但是要和古典書法一同框比較時,你會覺得工筆楷書稍顯呆板,而具有自然書寫的一些「自然形態」,甚至可以稱為「不完美狀態」的古典書法有另外一種書法魅力。
五、田英章先生的楷書也越來越有自然書寫的筆態;
在書法領域,特別是靜態書法領域,以楷書為首的靜態書法需要安靜下來書寫才能寫出好的作品。也右以說「沒有精美工整的筆畫」,這種書法肯定稱不上工筆書法,不論是楷書還是隸書或是篆書。
田英章先生本人的工筆楷書後期風格也更有肌膚感!
六、注重實用性,趙楷與啟功體書法對於現代書寫更具實用價值;
雖然啟功書法與趙孟楷書實際上都不是來格意義上的楷書,大多帶有一種「行楷」的書寫技巧。
但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過慢的書寫速度對於廣大的社會大眾來說,尤其是那種不可能普遍成為書法的大眾而言,學習實用性書法也許對社會生活的意義更大更為實際!
這也許就是趙楷滋育出「館閣體」幾百年流行,而啟功書法卻被譽為「亦莊亦偕」的原因!更多的大眾化傾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