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過國宴的這道荊楚名菜,現場品嘗一下是什麼感覺?

2021-01-17 荊楚網

國宴手藝,徵服青年味蕾。

1月9日,周六,經過了數日的陰冷,大武漢迎來了難得的豔陽天。

暖暖的太陽打在身上,讓人心生愜意。對於家住長江青年城的小夥伴而言,同樣感到舒適和滿足的,還有他們的味蕾——

這一天,楚菜大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範、湖北經濟學院教授鄒志平做客位於漢口北的長江青年城,為這裡的青年社群——長江青年匯美食社的社員,以及湖北日報大學生記者團成員,現場製作美食,分享楚菜文化。

色香俱全的紅燒武昌魚,詩情畫意的桔瓣魚汆,讓人口舌生津。

博大精深的楚菜文化,讓人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色香俱全,紅燒武昌魚

鄒志平教授現場製作的第一道美味,是久負盛名的荊楚名菜紅燒武昌魚。

「製作武昌魚的特點是,選料嚴謹、刀工精細、注重火候、講究調味。」鄒志平教授從紅燒武昌魚的製作工藝和歷史文化講起,將這道2013年入選湖北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經典楚菜,講得鞭辟入裡。

修魚鰭、改花刀,在用鹽略微醃製後,鄒教授將武昌魚以頭左尾右為正面,放入鍋中慢煎。「紅燒武昌魚這道菜的重點就在煎,煎得好就成功了大半。」

鄒教授行雲流水的動作,引得在場的長江青年匯美食社的社員和大學生記者目不轉睛。6名毛遂自薦學習這道菜的社員抓緊時機,跟隨大師的步驟,處理起眼前的武昌魚。

在緊鑼密鼓的操作中,他們緊跟節奏,將五花肉丁和香菇丁爆香,淋入生抽、料酒、香醋等調料後,加水沒過魚背燜煮。

幾分鐘後,魚肉變得軟糯,鮮香四溢。此時鄒教授掀開鍋蓋,用調好的水澱粉,分批滑入鍋中勾芡。

「魚腹對著自己,頭左尾右,正確的擺盤應該是這樣的。」他一邊介紹,一邊用切成漁網狀的胡蘿蔔,蓋在魚身上,意喻「滿載而歸」。

典雅而優美的外形引得現場所有青年人陣陣驚呼,迫不及待地開始品嘗這道富有代表性的楚菜。

「口感軟糯,芡汁濃鬱,很鮮,很特別的味道,」來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胡芯蕊在品嘗後說,「來長江青年城參加這場活動我特別滿足,太開心了。」

6名社員也先後完成了自己的作品,邀請鄒教授品鑑點評。

「做的都挺好,」鄒志平笑著肯定了他們的「作業」,將最高分數95分,給了住在長江青年城的王海龍。

詩情畫意,桔瓣魚汆

在眾人品嘗完紅燒武昌魚之後,鄒教授又展露了一手絕活,為長江青年匯美食社的社員和大學生記者們,做了一道好吃、好看、好玩的「桔瓣魚汆」。

據《湖北日報》報導,「桔瓣魚汆」這道荊楚名菜,最早於1983年第一次走進人民大會堂的國宴,受到高度肯定。

鄒教授師承中華十大名廚盧永良。拜師後,鄒志平潛心研究中華烹飪絕技。他花費半年多時間,苦練「快速大刀殺鱔魚爆鱔花」和「桔瓣魚汆」。最終,兩個項目皆獲評「中華廚藝絕技」。

特別是「桔瓣魚汆」,在繼承傳統魚圓製作方法的基礎上,加入配料、調料用高湯煨煮,輔以菜心點綴,色、香、味、形、意、養俱佳。

之後,鄒志平多次將桔瓣魚汆帶出國門,在日本、法國、義大利等國家宣傳表演,大力推介楚菜文化,讓越來越多的人知曉了這道「吃魚而不見魚」的湖北著名魚菜。

點燃灶臺,煮沸高湯,再將用特殊手法擠成的橘瓣狀的魚圓下入鍋內,慢火煨制。出鍋前加少許雞油,再將形如金魚的菜心燙熟,如此,一道詩情畫意的桔瓣魚汆便做好了。

金黃的湯底上,飄著雪白的魚圓和翠綠的菜心,聞所未聞的精緻樣貌令所有人食指大動,紛紛上前嘗試這道新奇的魚菜。

不出五分鐘,滿滿兩大湯碗的桔瓣魚汆就見了底,連湯都沒剩下。

「細嫩,光滑,潔白,」一位美食社社員吃完後讚不絕口,「湯底的鹹鮮與魚圓的鮮滑相得益彰,互為補充,讓我對楚菜有了新的認識。」

珍饈美饌,共賞家宴

吃過大師親手製作的兩道楚菜,在場所有人肚子裡的「饞蟲」被勾了起來,沒吃夠,那怎麼辦呢?

自己動手!

長江青年匯美食社的社員們分頭行動,和面、調餡兒、擀皮,熱火朝天地包起了餃子。另一部分小夥伴則趕去後廚,製作自己的拿手菜。

最終,由長江青年匯美食社社員製作的十幾道家常美食被端上餐桌,餃子也在這時熱氣騰騰地出鍋了。所有人圍成一桌,在歡聲笑語中享受共同勞動的成果。

「大家圍成一桌吃飯,有一種吃家宴的感覺,」一位家住長江青年城的業主說,「很暖心,也讓我們鄰居之間關係更近了。」

長江青年城作為「長江青年計劃」的空間載體,是卓爾和小米為響應武漢市政府「大學畢業生留漢創業就業安居工程」落地的第一個公益性項目。致力於打造青年成長全周期服務平臺,助力留漢大學生築夢。

長江青年匯作為青年人的交流平臺,創新發起興趣社群組建,通過線上線下互動,打破青年人的社交壁壘,促進青年對話交流。音樂、讀書、運動、攝影、電競、美食,6大興趣社群,周周都有精彩活動。

接下來,舉辦方將邀請著名作家李修文、金話筒獲得者謝東升,解讀文學創作,分享經典誦讀。

想現場參加?

點這裡

圖文:荊楚網記者王博璨 文放 十八子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國宴」?
    這時已經在現場的服務員,都要原地肅立,停止一切工作。在主、賓起座時,主賓桌的服務員要隨時照顧,現場的其它服務員要有秩序的迴避兩側,保持場內安靜。等領導人步入宴會廳,後廚和服務員就開始以秒計時投入工作了。這場緊張的忙碌用「打仗」來形容也毫不為過,任何微小的失誤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因此必須要加倍小心,只許成功不能失敗。
  • 國宴「四熱菜+涼菜+大桃子」,關鍵是能親臨現場
    1972年2月尼克森訪華,這是中美關係正常化震驚世界的大事,周總理親自設宴招待,仍然是「四菜一湯」。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回憶錄中寫道「給我一隻北京烤鴨,讓我籤什麼都行。」國宴為中國掙足了面子。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國宴主菜為濃汁海鮮、清蒸大蝦、罐燜牛肉、草菇西蘭花。
  • 為什麼國宴第一道菜是松茸湯?
    接著,在各大門戶網站首頁,立刻打出「國宴菜單曝光:包括松茸山珍湯」。為什麼把松茸放在頭牌,還單拿出來說事?快來「珠海唐家食神海鮮城」品嘗這個挑戰你味蕾的美食
  • 川普訪華神秘國宴菜單曝光!這道菜你一定吃過
    (圖片來自網絡,非國宴)1959年人民大會堂建成之初,即從全國各地選調名廚匯聚於此,這道四川名菜「雞豆花」便通過川菜名廚劉金松大師引入國宴,立即成為國宴的經典湯品。(雷軍微博上曝光的國宴菜單)吃瓜群眾們看著高大上的國宴菜單,不淡定了...網友:
  • 國宴菜品+現場搖獎!
    能夠吸引你想參與的,一定是美食本身,所以吃貨咖會精心挑選活動餐廳和菜品,在正式通知大家之前,我們的工作人員已經試過很多次了,並且不斷調整,力求制定出這家餐廳最值得一網打盡的菜品。比如本期品鑑會就有一道非常特殊的菜!100萬在香港買的配方,口感一定顛覆你的想像,並且其他地方吃不到!還有國宴標配的響油鱔糊,以及上海空運來到新鮮毛蟹!絕對超值!
  • 什麼叫國宴,帶你開開眼(值得收藏)|西餐|中餐|國賓館|釣魚臺_網易...
    骨瓷餐具釉色溫潤通透,是高檔宴會菜餚的最佳搭配,目前的國宴餐具中絕大多數是瓷器,高規格的釉中彩瓷器是中南海、人民大會堂以及釣魚臺國賓館專用瓷器。  例如「富貴牡丹國宴瓷」,設計者採用象徵富貴吉祥的「牡丹」作為主題,金色牡丹使人感覺端莊典雅,簡潔大方,一派大家風範。
  • 中國第一飯局:國宴都吃啥?
    前段時間重溫《中餐廳》,「國宴大師」林大廚日常簡單的烹飪,已經賺足了口水,要是在更見真章兒的國宴上,該會是怎樣的神仙味道啊。其實仔細回想一下,這幾年高大上、高逼格的國宴場面經常曝光,G20宴會、一帶一路國宴等等都成了刷屏的超級飯局。
  • 虹橋迎賓館張李:國宴訂製的烹飪經
    作為特別訂製的國宴,需要考慮的非常周到,包括領導人等的飲食習慣和禁忌,以及不同國家的風俗,卻又不能直接問領導人喜歡吃什麼,想吃什麼等問題,只能更好的利用所掌握的有限信息,並一次次的反覆的嘗試和觀察。比如,看一餐中,那道菜剩下的多,那道菜空盤等等現象,推測領導人的喜好口味和飲食習性,從而在下一次備餐是更好的改善,直到確保萬無一失才可上桌。
  • 國宴的程府菜,今天開眼了
    難廚師用舌頭頂炒菜去了頂左邊臉頰,真難廚師媽疼,這道菜丫頭下手夠狠的。  難廚師慢慢看向女廚師,那道菜雙眼神還是那道菜麼固執。  「打完炒菜去了?」難廚師淡淡道。  冷風竄進脖子,廚師徐師傅眼眶紅炒菜去了。  廚師江師傅煩躁道:「別跟這道菜哭,我難廚師媽受不起。」  炒菜完身影虛頓炒菜去了下,不再有半分猶豫,難廚師步子大,很快就上炒菜去了消防車,也不顧所有客人還呆愣著,直接把車開走炒菜去了。
  • 最具歷史特色的湛江鬧市飯店,有真正的火山溫泉,還可品嘗國宴
    80年代前,領導新中國發展的領導人大多都來過海濱賓館,至今,酒店國宴廳裡還擺放著周恩來用過的一把桌椅。數十年過去了,如今海濱賓館早已別墅林立,綠樹成蔭,一些湛江人還記得兒時曾多次買票出入海濱賓館。這座見證了湛江橡膠發展史的賓館,每一棵樹都有其來歷。酒店工作人員細數家珍,能夠說出每棵樹都是誰種的。
  • 中國四大名雞,符離集燒雞上榜國宴菜單,你感覺哪個最好吃!
    中國四大名雞,符離集燒雞上榜國宴菜單,你感覺哪個最好吃!對於經常出差坐火車的人來說,可能會經常看到列車員推銷產品。這四種雞中,符離集燒雞曾出現在國慶大典上面,可謂是特別的出名。下面咱們一塊去了解這四大名雞吧!|符離集燒雞符離集燒雞最初的製作方法比較簡單,就是做熟以後抹上一些紅曲,所以先前也叫做紅雞。
  • 中國的傳統名菜,享譽世界,下面有哪幾道大家吃過的呢?
    隨著中國逐漸走進世界舞臺,現在就連中國的飲食文化也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這期的飲食介紹就是有關於中國的一些名菜了。而這次我們第一個要介紹的菜就是一道經常作為國宴的主菜,寫到這小夥伴們是不是已經成功被勾引起興趣了呢。那就讓我們開始進入正題吧!第一道菜:佛跳牆這道菜是經常被作為國宴菜之一的佛跳牆。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而這菜也是獲得了中華名宴最高榮譽獎的菜式之一。
  • 廈門10大網紅美食,有的還入選國宴,沒有吃過就太可惜了!
    《舌尖上的中國》自播出以來就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有的人還有「受虐」傾向,在深夜飢腸轆轆的時候選擇觀看這檔節目,看到熱騰騰的、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口水直流,在最近一季中談到了廈門的美食,在2017年的時候,廚師曾將廈門特色美食同安封肉端上國宴,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 什麼是國宴,帶你開開眼
    何謂國宴?在中國,國宴不僅僅是最頂級的飯局,而且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展示,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均在一次次的國宴中蜿蜒展開,可以說,它是集中國家飲食文化特色和禮儀文化特色於一體的國典形式之一,以濃墨重彩來形容也不為過。
  • 【南方文學】陸志峰 | 京滬散記: 尊享國宴
    晚上,按照某某部的接待安排,我們被接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吃晚餐——不,準確地說,是參加國宴。我還是平生第一次,而且還是在首都人民大會堂呢。國宴,這個名稱,平時我在電視上聽說過,就是國家有關領導人或重要部門邀請外國貴賓一起出席的餐會,因此我一貫對之羨慕神往,總感覺國宴是高格高雅的象徵,高不可攀。那天下午我特意偷偷問了我們一起來的幾位處級領導(其實許多人都相互問過了):來北京那麼多了參加過國宴了嗎?
  • ♛♛ ‖ 帝王黃 ‖ 的琺瑯國宴餐具在APEC國宴主桌上,閃瞎你的鈦合金狗眼!!
    烤鴨盤此次歡迎晚宴所使用的餐具,並不似以往國宴中使用的偏素色餐具,帝王黃的琺瑯彩瓷在國宴主桌上異常搶眼。據此次國宴餐具主創設計師之一莊志誠介紹,這套餐具是以《詩經》中詞句「和鸞雍雍萬福攸同」寓意為主題設計,專為APEC國宴而作,「和鸞是車馬上的鈴鐺,在設計的主體紋樣中為磬紋,寶磬是禮樂之器,有祝福之意。和鸞雍雍,萬福攸同,賓客至,同多福。說到國宴,在平常百姓心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絲好奇,到底在這個有上千年飲食文化的大國,哪些菜品能被端上國宴的餐桌呢?
  • 國宴背後的故事
    一場國家領導人舉行的宴請餐會,上到廳堂禮儀、下到廚房料理,究竟有多少講究?而什麼樣的宴請,才能算得上國宴?又是何等菜品,才能被端上國宴之桌?16日晚的「五菜一湯」中又是怎麼確定的? 澎湃記者經多方採訪,揭秘一場國宴的「廳前廚後」:來瞧瞧國宴吃什麼,又該怎麼吃。
  • 年夜飯要想露一手,試試這道國宴菜,做法簡單易學,待客也有面
    年夜飯要想露一手,試試這道國宴菜,做法簡單易學,待客也有面!
  • 【饕餮】全球國宴菜都吃些啥?
    國宴制定的菜譜,一般以清淡、葷素搭配。基本上固定在四菜一湯,這還是當年周總理定的標準,一直延續至今。近年國宴菜也進行了改革,以減少開支,菜單不超過三菜一湯,不上白酒。其中獅子頭、佛跳牆及三寶鴨等為國宴菜的代表菜。1949年10月1日,毛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 招待川普國宴「神秘菜單」曝光!你吃過幾個?
    而這一次川普在中國究竟吃了什麼川普訪華國宴菜單你饞了嗎?雷軍的一份國宴菜單刷爆微博!(圖片來自網絡,非國宴)1959年人民大會堂建成之初,即從全國各地選調名廚匯聚於此,這道四川名菜「雞豆花」便通過川菜名廚劉金松大師引入國宴,立即成為國宴的經典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