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首屆杭州大學生「雙創日」在杭州未來科技城學術交流中心啟幕,2020屆高校畢業生全國網絡聯合招聘同時啟動,並發出「英雄帖」:誠邀天下大學生菁英共建杭州。
「輕輕一點,大學生活補貼實時到帳。」「雙創日」開幕式上,杭州人才碼2.0版——大學生「青荷碼」推出,該碼主要面向新引進應屆大學畢業生,推出雙創服務、政策服務、生活服務、繽紛活動、全科服務等5類服務,實現大學生領碼「一次申報」、服務「一碼歸集」、政策兌現「一鍵直達」,再次刷新了杭州服務大學生「雙創」的速度。
據統計,杭州現有大學生創業企業1.8萬多家,帶動就業8萬多人。「去年,銷售額百萬元以上的大學生創業企業有1248家,銷售額超過160億元,納稅近3.5億元。」杭州市市長劉忻在「雙創日」開幕式致辭中說。
杭州,正成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熱土。相關數據顯示,近三年,杭州人才淨流入率、網際網路人才淨流入率始終保持全國第一,並連續9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2019年,杭州新增人口55.4萬人,其中新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21.19萬人。
今年,雖然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截至5月15日,杭州已新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13.54萬人,同比增長39.58%,實現人才流入的逆勢增長。
杭州市委人才辦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杭州始終把大學生創新創業作為重要的人才工程、未來工程,著力推動「雙創」人才生態最優城市建設。在實施4輪大學生創業三年行動計劃基礎上,今年4月,杭州再次出臺《杭向未來·大學生創業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
根據計劃,杭州將實施百萬大學生杭聚工程、雙創項目支持工程、雙創人才培育工程、雙創平臺提升工程、雙創服務優化工程等5項工程。到2022年,新引進100萬以上大學生到杭創新創業。
在杭州啟動的2020屆高校畢業生全國網絡聯合招聘活動上,約15萬家企事業單位推出了涉及數字經濟、生物製藥、智能製造、金融服務、人力資源、醫療衛生、教育培訓等領域的超100萬個崗位,「助力全國近3000所高校和海外高校大學生到杭就業創業。」
全鏈式、立體式的創新創業服務,推動杭州成為大學生「雙創」人才集聚地和「雙創」成果轉化地。
浙江大學畢業的方毅是每日互動創始人兼CEO,其創業團隊面向公眾提供專業的手機推送解決方案——「個推」,目前佔據中國移動終端第三方推送技術服務90%的市場份額,獨立覆蓋7億手機用戶。他說,一路走來,自己很慶幸出生在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更慶幸在鼓勵創新、包容試錯的杭州創業。
面對一大批「用心在杭州創新創業」的大學生,杭州推出了金字塔型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育模式。杭州通過推廣大學生創業「師友計劃」、創業陪跑計劃等,與103所國內重點高校建立創業就業戰略合作,還在41所在杭高校建立了高校就業創業指導站。《大學生創業資助資金實施辦法》等政策的出臺,構建起集大學生創業生活補貼、場地補貼、項目資助、擔保貸款和融資支持等於一體的資金支持體系。
據統計,2008年以來,杭州無償資助各類大學生創業的資金超過13億元。截至今年5月,大學生創業風險池基金為141家次的大學生創業企業貸款9600餘萬元。
為服務更多「雙創」大學生,杭州的不少創業空間也沿著大學生的集聚地布局。目前,全市已形成由20家大學生創業園、22家市級創業陪跑空間、165家市級標準化眾創空間、18個省級特色小鎮組成的大學生「雙創」空間矩陣。「杭州大學生創業之星」徐清華,在下城區大學生創業園創辦了杭州源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益於創業園的支持,公司項目獲得數千萬元的投資,進入發展快車道。」這個位於下城區的市級大學生創業園自2009年開園以來,引進企業68家,成功孵化一大批大學生創業企業。
成立5年的杭州「夢想小鎮」,先後引進紫金港創客、良倉等孵化器,集聚創業項目2200餘個、創業人才1.9萬名,有166個項目獲得百萬元以上融資,融資總額達110億元。(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董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