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天凱:中方盡己所能為美提供支持 堅信我喜愛的紐約能熬過去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同舟共濟 定克時艱

紐約是我最喜愛的美國城市,我曾在這裡工作和生活,擔任駐美大使以來也經常往訪。而今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這座歡騰喧囂的不夜城卻被按下了暫停鍵,我很痛心。此次疫情席捲全球,帶來巨大挑戰,其影響不分國界和種族。

不久前,中國也遭受了疫情的迎頭痛擊,因此我們對美國人民的苦痛感同身受。我們搏鬥過,付出了巨大犧牲,所以深知這裡及世界各地抗擊疫情的艱難。我們銘記,在最困難的時候世界各地的朋友給了我們慰藉和幫助,其中很多是美國人,很多是紐約人。現在我們也願真誠回報他們的善意,與他們共渡難關。

圍繞疫情中美兩國間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但現在不是相互指責的時刻,現在我們需要團結合作、互幫互助。

正因如此,中國已派出上百名醫療專家馳援他國;正向美國和其他多國亟需醫療物資的醫院捐助檢測盒、口罩和檢測儀器;同有關國家分享抗疫技術和經驗。最近,習近平主席應約同川普總統通話,強調中美應該團結抗疫,並承諾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中方始終負責任地通報疫情信息。我們建立了新冠肺炎疫情網上知識中心面向所有國家開放。中美兩國衛生部門和防控專家也一直保持著密切溝通。

中方盡己所能,為包括美國在內的有關國家提供支持,而位於美國疫情「震中」的紐約州正是重點支持對象。目前,中方正協助美政府在華採購抗疫物資。中國企業加班加點,生產、交付紐約與全美採購的醫療物資。中國地方政府向在美國的友好省州提供援助和幫助,企業捐贈更是一馬當先。

華為向紐約州和華盛頓特區捐贈了數萬件防疫物資。中資企業總計已向美捐贈150萬個口罩、20萬個檢測盒、18萬個手套及許多其他防疫物資。周末,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莫感謝蔡崇信基金會向紐約州捐贈1千臺呼吸機,感謝馬雲基金會捐贈口罩、護目鏡等防疫物資。華僑社團也主動為當地醫院和社區捐款捐物。在這場人和病毒的搏鬥中,我們和紐約人民、和全美人民站在一起。

此時此刻團結至關重要。我們要保持清醒、明辨是非,對那些企圖煽動種族主義和歧視仇外、把別國或別的種族當成替罪羊的愚蠢言行說不。因為這樣的言行不僅會嚴重破壞我們當前合作抗疫的努力,也將埋下猜疑甚至對抗的禍根,將我們的人民拖入險境,甚至殃及全球。

作為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應該引領治療技術和疫苗研發國際攻關合作,充分探討治療藥物技術共享,聯手幫助缺乏醫療條件的國家,推動完善全球衛生治理。

此外,我們還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穩市場、保增長、保民生,確保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開放、穩定、安全。這正是習近平主席在日前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所提倡議的核心意涵,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應有之義。

我始終堅信,我和無數人喜愛的紐約能挺得住、熬過去。前幾天,紐約市民自發相約在各自陽臺、窗臺為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鼓掌。這展示團結的一幕讓我深受感動,我在掌聲中聽見了人們的愛與勇氣,聽到了這座城市的堅強和韌性,這是當下艱難時刻裡的希望和光明。

我期待著下次去紐約,逛一逛充滿愛和生機的街巷,去百老匯再看一場歌頌愛、勇氣與希望的音樂劇《獅子王》。相信這一天很快會到來!

文章英文版發表於《紐約時報》網站上,並將在明天出版的《紐約時報》紙質版上刊發。

相關焦點

  • 閉館5個月,美欲重開駐成都領館?崔天凱斬釘截鐵,亮明前提條件
    距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閉館已過去近5個月時間,在美政府交替的敏感時間,美方又想重啟該領館。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5日消息,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3日應邀出席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年會,就未來中美關係與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阿利森進行視頻對話。
  • 美有人想重開美駐成都領館?崔天凱對此霸氣回應
    中國的回擊行動 面對美國的這種挑釁行為,中國也採取了相應的回擊態度。中國駐美大使網站聲稱,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應邀訪談時就中美關係未來的發展走向同哈佛大學教授哈裡森進行了視頻對話。主持人歐羅斯向崔天凱提問說,據民調顯示70~80%的美國民眾對中國持負面的反應,那麼中國是否會考慮重新開放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
  • 崔天凱大使: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
    崔天凱大使。幾天前,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同美中貿委會董事會成員代表舉行了視頻會議,就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看法。感謝美中貿委會為此所做精心周到安排。艱難的2020年即將過去,人們從未像現在這樣期盼2021年是一個真正的「牛年」,對中美關係而言也同樣如此。但是,我們無法把這視作理所當然的事。
  • 崔天凱《華盛頓郵報》撰文:指責遊戲該結束了!
    2020年5月5日,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華盛頓郵報》網站發表題為《指責遊戲該結束了》的署名文章(5月6日刊登於該報紙質版)。全文譯文如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華盛頓郵報》網站署名文章的截圖今年一月以來,中國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打了一場硬仗,進展有目共睹。在史無前例的抗疫鬥爭中,為了治病救人,付出代價我們在所不惜。遺憾的是,重負之下我們還承受了一些無端的負擔,那就是為了應付"逢中必反"荒謬思維而被轉移的精力。
  • 聯合國譯員訓練班:崔天凱的那些同學們
    崔天凱、何亞非、郎勝鑠和劉軍是這個「中國城」裡的四個年輕譯員。何亞非(後曾擔任國僑辦副主任)翻譯速度快,被稱為「快手」,崔天凱(現為中國駐美大使)則長於對詞句的推敲,兩人的字都很好看。  郎勝鑠等都是從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的聯合國譯員訓練班畢業後,分配來紐約工作的。
  • 崔天凱:中美關係走到新的十字路口,我們再次面臨重大抉擇
    、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問題上,「中方沒有任何妥協退讓餘地」,希望美方尊重中方核心利益,不要挑戰中方的紅線。據報導,在對話會最後,當對話者談及臺灣問題時,崔天凱說「他要發出警報」,並表示「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為兩國處理非常重要和敏感的臺灣問題提供了框架,而現在美方在提三個聯合公報時,也提「臺灣關係法」,然後又加上「六項保證」,崔天凱強調「這是非常危險的」,美國這麼做,勢必衝淡三個聯合公報精神,甚至令之成為空話。
  • 實錄|崔天凱大使接受美國前財長「對話鮑爾森」節目專訪
    當然,我後來也發現有些課堂上學的知識未必能用到社會實踐中。鮑爾森:你說得太對了。目前,美中關係處於低點。在美國國會共和、民主兩黨提出的四百多項議案正在挑戰中國,這種對華強硬政策得到兩黨一致支持。中國的經濟實力日益增長,自然帶來地緣政治上的雄心。從某種程度上講,美中關係的變化是必然的。坦率地講,我認為中方所作所為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這些變化。
  • 財經TOP10|崔天凱: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
    來源:新浪財經【宏觀要聞】NO.1 崔天凱: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美中貿委會2020視頻年度晚宴上致辭時表示,明年是基辛格博士首次秘密訪華和「桌球外交」50周年。加國內有不少評論,既有在孟事件上的理性呼籲,也有在康、邁案上對中方的不實指責。針對這些質疑,我願作如下回應:兩名加公民是否遭中方「任意拘押」?一些人指責中國「任意拘押」康、邁。事實是,有關加公民涉嫌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犯罪,被中方主管部門依法逮捕和起訴。中方司法部門依法獨立辦案,相關加公民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中國是法治國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崔天凱: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
    中新社華盛頓12月9日電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9日在華盛頓表示,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但為了建設更美好的未來,重要歷史經驗必須銘記。崔天凱是在美中貿委會2020視頻年度晚宴的致辭中作上述表示的。
  • 外媒挑撥「中國沒為太平洋島國提供抗疫支持」,中方用多個事實駁斥
    彭博社4日報導聲稱,疫情期間中國幾乎沒有為太平洋島國提供抗疫支持,反而是澳大利亞藉機加強了與該地區國家的關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4日對此回應稱,有關報導純屬子虛烏有、別有用心。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同太平洋島國的合作更加緊密了。
  •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
    2020年7月18日,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華盛頓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GPS節目主持人扎卡裡亞連線採訪,就中美關係、新冠疫情、香港國安法、南海問題等回答了提問。有關採訪已於7月19日播出。全文實錄如下:扎卡裡亞:這裡是我對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的獨家採訪。崔大使,很高興採訪您。
  • 傅高義逝世,中方:哀悼,銘記
    汪文斌:對傅高義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銘記他為中美關系所做貢獻。在12月21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據報導,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去世,享年90歲。
  • 崔天凱大使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GPS欄目主播扎卡裡亞採訪
    全文實錄如下:  扎卡裡亞:這裡是我對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的獨家採訪。崔大使,很高興採訪您。  崔大使:早上好,很高興再次同你對話。  扎卡裡亞:我想先問一個宏觀的問題。習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將大幅增加對世衛組織的資助。當然,也有國家當時已在考慮退出世衛組織,我們則加強了對其支持。疫情仍在發展,我們正與世衛組織和各國科學家開展科研、科技合作,以追溯病毒的起源,更好了解其傳播途徑,研究如何遏制疫情發展、治病救人以及研發疫苗。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這才是事實。時間線非常清楚。
  • 駐美大使崔天凱接受美媒採訪
    崔天凱大使在巴格達與顧正龍合影駐美大使崔天凱接受美媒採訪,3月17日,崔天凱大使接受AXIOS和HBO聯合節目的採訪,就新冠肺炎疫情、媒體關係、涉疆問題、中美關係等回答了記者喬納森·斯旺的提問。圖二:當年一頭黑髮的崔天凱大使在巴格達與顧正龍合影。
  • 【以案說法】疫情都能熬過去 婚姻卻熬不住了?
    【以案說法】疫情都能熬過去 婚姻卻熬不住了?所以,鋒芒和稜角都是能避則避,不然,會傷了對方,也會傷了自己。「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和對方走進婚姻,是一輩子的緣分,請好好相待!疫情都能熬過去,我們的婚姻也一樣可以熬得長長久久,請記住:婚姻裡的久處心安,都是源自那些溫暖細膩的小事。
  • 崔天凱大使回應: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
    崔天凱談及中美關係最近,拜登又迎來了一個好消息,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在當前,美國的50個州已經對選舉結果進行了確認,數據顯示,拜登預計獲得306張選舉人選票,這也就意味著,拜登坐上美國總統寶座將會是鐵板釘釘的事實。因為一般來說,想要獲得美國總統寶座,需要270張選票,而顯然的拜登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 美政客別再挑撥離間!黑鍋扣不到中國頭上,崔天凱這番話擲地有聲
    世衛組織支持所有國家發現病毒來源,現有一些工作組在研究,中國也在非常積極地尋找病毒源頭。然而儘管作為世界科技強國,但美國的一些政客卻似乎不關心科學家的觀點,只熱衷於造謠和無端指責。近日,有美國政客指責中國沒有分享病毒信息的目的是想在疫苗開發上搶得先機,對此,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4月21日回應稱,中國同世衛組織和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醫療主管部門充分分享信息,過去兩個多月,習近平主席同川普總統進行了兩次通話,中國衛健委同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多次溝通,兩國疾控中心及專家、醫務人員通過視頻會議等保持著密切接觸,這些全是公開透明的。
  • 駐美大使崔天凱在《華盛頓郵報》發文:指責遊戲該結束了
    當中國抗疫努力取得積極成效、中國境外確診病例數和死亡數卻無情上升時,他們隨即改口,無視中方為應對這一種全新的病毒所做的積極努力,指責中國沒有及時提出預警,隱瞞實際感染數量,一些人還叫囂著要向中國追責、索賠。
  • 外交部:美政府對華疫情反應過激過度,卻未向中方提供任何實質性幫助
    對此,中方有何評論?華春瑩(資料圖)對此,發言人華春瑩回應道,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很多舉措遠超出《國際衛生條例》要求,被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稱讚為「設立了應對疫情暴發的新標杆」。
  • 「我願聲明,中方沒有等待,更不願在等待中浪費時間」
    崔大使在交流中表示,日前,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將軍不幸逝世,中方對此表示沉痛哀悼。多年來,以斯考克羅夫特將軍為代表的有膽識、睿智的政治家引領中美關係走過風風雨雨。在世界大變局中,他們給予人們靈感和力量。他們樹立的榜樣將鼓舞我們不懈努力,確保中美關係繼續行進在正確軌道上。  當前,中美關係正在朝錯誤方向發展,有人將其形容為「自由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