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樂隊文章原本想在加入機核一周年之際,以及創辦公眾號的六月發布。但是突如其來的一系列事件讓我的想法發生了改變,決定提前開始寫這篇文章。
我非常贊同寫萬青文章的時候,一位機友locust在文章下的評論:「音樂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分享的不僅是喜好,還有經歷。」其實我不是為安利而寫,而是更想拋磚引玉,看看更多人的想法。因此我還是決定以寫我對每首歌曲的理解為主。
這篇文章送給老貓byy,我知道你看不到,但這是為你而寫的。
這是一篇夾帶了很多私貨的文章。
寫完萬青的文章之後,「草東沒有派對」這個名字不止一次出現在我的視野當中。這支在16年異軍突起的臺灣樂隊成了爆款,成為了臺灣「萬青」的代名詞。更是在17年群雄逐鹿的臺灣金曲獎上擊敗了眾多實力雄厚的歌手,獲得了屬於他們應有的成功。
這份成功來之不易,在樂評人、公眾號眼裡看來他們代表了所謂的「loser」時代,我沒想那麼多。在經歷很多事情之後,我迷上了這支樂隊,我從他們的歌裡體會到了愛情、喪與憤怒。僅此而已。
起源下面的內容都是來自於他們的微博描述、vice專訪與知乎上一些臺灣朋友的回答。
在2012年的某一天,兩位大學生:主唱巫堵與築築在臺灣的陽明山玩耍,發現了人跡罕至的草東街,靈感隨之迸發,這就是這支樂隊的起點於開端,取名草東街派對。
到了後來,樂隊的成員不斷變化,但是更迭之中也不斷的沉淪與鍛鍊。於是名字變成了草東沒有派對,而他們的成員似乎就像是傳銷組織拉幫結派一樣,貝斯世暄是築築的是大學同學,築築又是後來加入的鼓手凡凡的老師。這支樂隊大體上就這樣成了。
於是爆紅階段隨之而來:《山海》的MV在油管上達到了163萬的點擊量,幾首demo都破了上百萬。《醜奴兒》專輯的出現掀起了新浪潮。在臺灣在外國爆紅的同時,在大陸的一場又一場不斷引爆著各種樂迷躁動的心——畢竟在樂迷們看來他們的票實在是太難搶了。
因此,他們的確沒有什麼好說的。
喪了狗的歌詞,巫堵操著北方的口音在臺上嘶吼著,包括對樂迷有些迷離的態度,都極易讓人聯想到他們和萬能青年旅店是多麼「相似」。在16年草東興起的時期,萬青在臺灣的巡演餘波還在影響著那裡的人們,產生這樣的聯想似乎很是正常。
但是不論如何也沒法將這兩隻樂隊提起來。萬青一向高深莫測的歌詞裡包含了太多內容,而草東則顯得更直接,更明了。你不用再去想「自由或許問心臟」是什麼意思。「殺了他,順便殺了我,拜託你了!」這種簡單有利的嘶吼明了的很徹底。況且我不算是什麼樂評家,但是還是感覺萬青的曲風和草東有著太大的差距,或者說完全就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但這些其實都是其次,更多的是年代之間的隔閡。
他們宅,玩魔獸,玩滑板,話少,這是vice採訪中給草東下的幾個定義。他們的音樂,他們發出的聲音更多的能引起青年人的共鳴與呼喊,而在稍微大一些的人或許已經覺得不太適合他們了。一群年紀輕輕的人在臺上唱,而臺下也是一代年輕人在喊。
萬青不一樣,萬青歌詞裡的很多事情是很多年輕人沒有經歷過的。下崗風波、蘇聯解體、石家莊的爆炸案在基老師的筆下,二千嘴裡唱出來,韻味就已經不是一個級別可言了。經過了這麼多的經歷,我對萬青一些歌的理解也會隨之不停地變化與吸收,因為有些事情我真的沒有經歷
「我不明白中年危機是怎麼回事兒,因為一直在危機裡,從青春期就是在危機裡,無憂無慮的時間很短。那個(所謂的萬能,年輕的無限可能性),很早在我們的心裏面就幻滅了。就是自己想做的事兒,和條件、才華之間的距離,挺早就沒那麼自信了。全面的悲觀。」
——姬賡
南方人物周刊第454期《萬能青年旅店 出入太行 驟雨重山》
周刊宣傳圖
微博上曾流傳著非常經典的圖:二千看著底下的草東與樂迷們,眼神依舊迷離著。或許這一刻他應該有很多感觸吧,對這個傳說中臺灣的翻版有很多想法。也或許只是想看看風景,看看底下的人,這事兒誰知道呢?
說了半天也該切入正題了。這次我主要聊的是專輯《醜奴兒》中的歌。說起醜奴兒也是著名的詞牌名。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辛棄疾就有一首詞流傳於世。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草東在自己的專輯介紹中寫到: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好似灑脫卻充滿框架,好似追求、期盼什麼卻只是不斷印證自己的可笑一般。其實就是醜奴兒自己心裡的對話與拉扯,希望能藉由歌詞的意境,讓悲傷的人看見自己的模樣,在片刻抒發後,認清自我。總體而言,文字創作的方面,我們希望以文字作為一面鏡子反面對照自我,也許表面較為負面但期盼人們依舊能意識到作為一個「人」不該遺忘的本質。
不知其中有何聯繫。
專輯封面
由於微信無法插於除了QQ音樂以外的音樂連結,而QQ音樂又因為版權原因無法播放所有的專輯歌曲,所以沒有出現的請大家自行搜索。如有不便請多包涵。作為整張專輯的開場曲,Intro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分二十六秒,但是他將這一張專輯的基調奠定下來。從一開始的平靜,到後面突然之間的激昂與吼叫,這就是草東獨特的曲風。另外,作為開場曲它巧妙地與下首歌《醜》形成了完美的銜接。
醜正如歌名一樣,《醜》似乎蘊含了人的表面醜陋或者是內心的絕對醜陋。
「我試過握著她的手,卻還是一樣寂寞」
對於我個人而言,這句話有著切身的體會吧。在自己第一次真正談戀愛的時候,我坐在電影院裡跟著姑娘一起看電影。黑暗之中當我觸碰握緊她手的那一剎那,我感受到了刺骨的冰涼,而且沒有絲毫的回應,甚至連捏緊手的這個舉動都沒有。我當時心裡已經暗想可能這段戀情也就到此為止。事實果真如此。分手預約而至。
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可能就真的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醜陋可能是一個敷衍的方式。
「說的像切身之痛,卻一直在退縮 從沒想過 原來自己那麼醜陋」
到底哪裡醜?
爛泥
繼續承接上一首《醜》的曲調,從一開始的喃喃自語到後來的憤怒咆哮,曲調也隨之起起落落。
「噢多麼美麗的一顆心 怎麼會怎麼會 就變成了一灘爛泥」
美好的事情,心、畫、詩,這些原本美好的事情在目睹之下變成了骯髒與醜陋的東西。之後話鋒一轉開始謾罵前人與有錢人的不公,似乎在抗訴著社會的壓迫與制裁。
於是也就在謾罵中,原本的爛泥就這樣炸了。宣洩著自我的同時,也讓前人與有錢人稍微的,害怕了一些。
勇敢的人切掉與之前三首的聯繫,《勇敢的人》並沒有歌頌勇敢之人的偉大,而是卻把勇敢的人說的懦弱。
「又忍者失望的不解的痛恨的 又只用空瓶把今天砸碎 然後又哭著對離開了自己的影子道歉」
「他們扔了你的世界 去成為更好的人類」
感覺這像是反派說的話,感覺這像是孤島驚魂裡那個大反派教主說的話。這個世界註定毀滅,而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護信仰我的子民免受傷害。巴拉巴拉巴拉說了一堆。
當然,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像教主那樣真的有本事讓預言成真。但是自己獨自逞英雄,被他人利用、捉弄、排擠的事情我自身經歷過不少。同樣一件事情,可能在他們看來什麼問題都沒有,但是換成我就要遭到各式各樣的歧視。因為你好欺負,因為你傻根本感受不到。
可是終有一天再傻的人也會明白這些事情。可能會像我一樣,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藏起來,最後真像歌裡說的那樣:「什麼也沒改變,什麼都不改變。」
因為這是一塊兒絕望的土地,沒有反抗的人。
抱歉,誰信你的話誰就是二傻子,說的就是你育碧!
大風吹這應該是最經典的幾首歌之一了。17年草東也就憑著這首歌曲獲得了金曲獎的桂冠。
「大風吹著誰 誰就倒黴」這似乎已經隱隱暗示著的命運,風水輪流轉。轉到的是誰都不知道。
從一開始輕聲的,好似念出著對於那些孩子的不滿,又在訴說著自己不幸的遭遇。但是這種不幸也無法歸罪於誰。那些愛著自己的人希望自己能得到自己得到應有的關注,去交點朋友。可是這並不是這些問題能解決的辦法,你有了最好的東西,嘲笑的人還是能夠讓他們嘲笑的點,去繼續去傷害。
於是乎,「怪罪給時間」就成了一個看起來很尷尬的理由。
最意思的是歌詞中語氣詞的點綴,「哎呀呀」、「哈哈哈」都帶著那種嘲笑與諷刺的的感覺,可感覺上又是在模仿中諷刺著刺激,那單獨的一個「哈」更是有如此感覺。
輕蔑之後突然停頓,嘶吼聲中還是那些諷刺的話語,這是唯一能夠讓人發洩出來的通道,對於那些不滿與嘲笑都給予有利的還擊。可到了最後,事實還是如此,那種無力感還是那麼的熟悉。
這的確是能讓自己聽爽的一首歌。
埃瑪放心,你沒有進入到東北。看到標題總是回想到那熟悉的口音,後面跟著各種驚嘆的話語,其實並沒有。這首歌一反前幾首的壓抑沉悶,曲調也變得相對而言比較歡快的曲調。但是歌詞還是充滿了各種現實問題與諷刺意味。
「試著跟著這些虛偽一起改變」明明自己沒有什麼錯誤,可不得不跟著他們一起改變著自我,融入進自己不想進入的東西之中。
就像歌裡說的那樣「我所擁有的一切 也都是虛偽 我所有的謊言 也活不過明天」
等就如標題一樣,就是等。承接埃瑪的曲調,依舊是相對而言的歡快。歌詞也是反覆的再重複
「我在等的那部車呢 它會不會又拋錨了」
「我在等的那個人呢 祂會不會又不來了」
等待其實是一件很折磨自己的事情,好像隱隱約約覺得只要等待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而且還有一個完美的結局。事實上往往出乎意料,大失所望。可能就算成功,那份最初的期待感也會被一點一點的吞噬掉。
太難受了,真的,別等了,趕緊回家吧。
鬼個人感覺這是整張專輯裡最喪的一首歌了,沒有之一。鬼是很多人都害怕的一種東西,而歌裡的魔鬼就藏在心裡。
感覺這首歌表達了一個抑鬱的人的思想,對周遭所有發生的一切都感到抱歉,自卑與各種壓抑湧上心頭,在內心中把他們殺死掉。而最終成為了鬼,好似沒有人殺死的存在。
但後來我想,自卑確確實實是存在的。對於某一些方面的確是自卑而且不敢言的。害怕傷害別人,害怕被別人傷害就去拒絕,更甚至反而去傷害那個喜歡的人。的確是一種自卑。
在其實我對這首歌沒有那麼深的感觸。因為戀愛對於我而言可能是真的自卑的東西。而上次我無意中刷微博看見的那些內容:15歲的青少年在軟體上玩著文愛、磕炮,談著毫不走心的戀愛。包括前段時間爆發的科裡斯事件,都讓我產生了種種疑問:關於對戀愛的疑問,它是不是在現如今變得廉價,而且很輕易,沒有成本。渣男、渣女,小狼狗小奶狗,快受夠了。
甜甜蜜蜜的話語沒有力度,似乎」我愛你「都變得空虛與簡單,不再那麼有打動人了。
」一樣快死心 一樣爛的劇情 卻還是期待著 她嘴裡那句我愛你「
於是當歌裡當」去你媽的花海「這種沒有情調的話,甚至沒有情商的話卻能引起她的讚嘆的時候,這一切都戲劇性的顛倒。在這個時代,顯然已經快分不清那種愛情觀是對是錯了。
選自微博大魔宙
城市的高速建設讓我們喪失了自己的家。草東用他們的聲音記錄眼中的變化。
「我們在工整的巷子裡找家。」
一句歌詞就刺痛了我的心。
可能很多人無法感受,甚至把這當作一種矯情的方式來看待。但是是的,作為北京人我感同身受。雖然自稱是新一代,但可能或多或少還是無法適應城市的巨變。我在很多地方,場合,表達過無數次這個觀點。我希望有原汁原味的胡同,有屬於自己的東西,很可惜的是沒有。除了引起人們的共鳴——無論是北京人還是其他跟我有著相同感受人的共鳴。大體上是一樣的,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去改變什麼。
「我們萬分惋惜的浪費著 用盡一切換來的紙張」
所謂的驕傲與自豪感隨之消散。
攝於2017年10月,北京南三環立交橋附近
這是演唱會的最後一首曲目,常常是樂迷們跟主唱一起吶喊著
「殺了它,順便殺了我,拜託你了!」
這句歌詞反反覆覆的唱,那種絕望的無力感,那種衝動噴湧而出。要嗎就是徹底的忘掉,要嗎就是不惜一切捍衛它,以死來捍衛它。
而卻忘卻了那喃喃自語
「你說是夢所以才痛 但那挫折與恐懼依舊」
「我把故鄉給賣了 愛人給騙了」
真的還是絕望感,太強烈了。
這是我最愛的一首歌。
在聽這首歌的時候我的腦海中出現的一連串的畫面:推開厚重的庇護所的大門,我踏出這一步,毅然決然地面對殘餘後的世界。在一陣不適應的強光之後,我只能看見光中的人影——小時候的我在奔跑,但是我很快意識到那都是假的,不真實不能存在的,不屬於我這個世界。
但是,視線中突然出現了一個身影,那個身影頭也不回的向遠處跑去。我像發了瘋一樣的追趕,但是終於撞到厚重的牆壁上,撞出了現實。布滿鮮血的牆壁上,窄小的通道站滿了各式各樣的怪物。在架子鼓與貝斯的間奏中,我踮起腳尖企圖繞過他們,可還是驚醒了它們,發了瘋似的追趕我。
我已經知道這個結局了,我只是渴望著那個美好的結局。走向遠方的身影回來了,也就吞噬了我。
這個壯烈的故事顯然只是我的幻想。
山與海相隔甚遠,我在盼望著那個美好的結局,我希望她能成真。可事實是做不到,美好的事情打不醒我,而現實能打醒我。我只不過用我最不喜歡的形式來對付我最喜歡的人。於是你便頭也不回的向山海走去,或許是哭或許是笑我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我給不起。
「所謂愛隔山海 山海不可平。」
你也許知道我給不起。我很抱歉,但是我想,我的意思你應該完全明白。
正如開頭所言,這不是一篇客觀的文章,這篇文章夾雜了太多太多的私貨。我熱愛這支樂隊有著完全不一樣的理由,就像反駁他們是臺灣的萬青一樣,草東的歌聲或許正適合我這樣的年齡。每一首歌在我的腦海中沉澱,翻新,最終也或許跟著他們嘶吼,流著淚唱出來。這是萬青不能給予我的。草東給我了一個釋放感性的機會。這就是我安利的理由。
靦腆、謙虛,讓樂迷不要擁擠,謹防假冒偽劣,在臺上吶喊高歌,引起共鳴。這就是草東的魅力,這支臺灣樂隊的魅力。最後我想引用他們獲獎後的一段發言:得獎對我們而言絕不存在任何輸贏的比較。音樂時常被形容是一種語言,語言並沒有分優劣貴賤,我們也相信語言最大的價值在於溝通,不論彼此認同與否都應該予以尊重並嘗試打破隔閡、建立共識,而非製造對立。
2018年,草東結束了沉積,成員從兵役中解放出來,開始巡演。我還是期待他們2018年,走遍臺灣,走進中國,走向世界的《如回》巡演吧。
引用文章與相關資料連結:
草東沒有派對的微博
———https://weibo.com/u/5697791666?from=myfollow_all
2.知乎——如何看待新晉臺灣搖滾樂隊草東沒有派對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249602
3.「我覺得臺灣人相對害羞一點啦」 郵件採訪草東沒有派對
———http://noisey.vice.cn/read/an-interview-with-no-party-for-cao-dong-2016
4.萬能青年旅店 出入太行,驟雨重山 | 封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