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教育」峨眉山桂花橋鎮小引導學生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2020-12-25 中國網教育

中國網12月23日訊(張英)近日,峨眉山市桂花橋鎮小學校組織開展了傳統文化教育主題班會展示活動。一2班班主任謝春芳為全體班主任展示了主題班會「中國傳統節日」。

活動中,謝春芳從「節日兒歌」引入,讓孩子們在誦讀「節日兒歌」中了解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節日。期間,在思考「不同的節日各有哪些活動形式?」、圖片欣賞和老師介紹中,讓孩子們對中國傳統節日的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進行了全面充分的了解;在「按時間順序排列下面的節日,再選一兩個說說你是怎樣過節的」環節中,讓孩子們在排序和說的過程中加深了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

 此外,在和孩子們齊聲誦讀與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元日》、《清明》、《中秋月》等中,謝春芳還帶領孩子們充分感受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相關焦點

  • 把中華文化帶向世界,外語院校探討共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平臺
    5月24日,全國外語院校代表齊集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參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高峰論壇,共議外語院校如何建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平臺,改變外語專業學生偏重對象國語言文化而不重視本國傳統文化學習的現狀。外語院校學生將來肯定是中外交流合作的主力軍。
  • 快樂冬至:感受中華傳統文化
    新疆新聞在線網消息(通訊員張博偉、劉冰冰、于慧):今天(12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我區各地幼兒園紛紛開展「情暖冬至」主題實踐活動,讓孩子們了解傳統文化,在動手中度過快樂冬至。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博湖縣才坎諾爾鄉幼兒園,中班學生背誦的《二十四節氣歌》,讓孩子們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 傳統文化蘊含科技力量—至善·合一行國學交流活動在華材中泰舉辦
    對於民族文化的珍視是一個國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中華文明以其頑強的凝聚力和雋永的魅力,歷經滄桑而完整地延續了下來。如今的中國已經是世界上重要的經濟大國,科技大國,更是文化大國。國學作為中華五千多年的重要文化結晶,一方面不僅是我們每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 傳統戲曲進校園 「非遺」文化顯魅力——林州市職業教育中心開展「戲曲進校園」主題活動
    為了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讓學生感受河南豫劇獨特韻味,12月7日下午,林州市豫劇二團走進林州市職業教育中心,開展「戲曲進校園
  • 【節日】梅州舉辦形式多樣的端午節活動:感受傳統習俗,品味中華文化
    【節日】梅州舉辦形式多樣的端午節活動:感受傳統習俗,品味中華文化 2020-06-26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高等學校應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方向,緊密圍繞國家教育戰略工作部署要求,通過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時代特點的契合點,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隱性薰陶和引導,使文化育人成為全面育人的重要途徑,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武裝人才培養工作。
  • 中國教育電視臺推出《國學公開課2020》讓優秀傳統文化點亮春節螢屏
    2020年春節,中國教育電視臺本著「創新不泥古,繼承不離宗」的思想,連續四年用國學守護我們民族的詩與遠方,潛心打造《國學公開課2020》,九場國學大餐包含《託起明天》、《詩意中國》(上、下)、《春滿神州》、《匠心傳承頌中華》、《幸福中國年》、《古韻國風》、《潑墨中華情》、《讓世界充滿愛》、《四海童樂鬧元宵》,在春節期間鬧中取靜,讓觀眾靜心於國學文化的「琴棋書畫劍,詩酒茶花香」,在「詩與遠方」中再次感受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永恆魅力
  • 感受戲曲魅力 弘揚傳統文化 市藝術中心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
    為展示戲曲魅力,弘揚傳統文化,日前,市藝術中心組織人員到市勝利路學校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
  • 走進魅力索嶺,感受家鄉文化——「文化滋養心靈,歷史照亮人生...
    走進魅力索嶺,感受家鄉文化--「文化滋養心靈,歷史照亮人生」研學旅行活動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等11 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動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 讓世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無論是中國孩子還是外國網友,「阿木爺爺...
    讓世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他的木工製作視頻在海內外「圈粉」數百萬,讓人們見證了中國傳統木匠技藝的精湛,以及蘊藏在榫卯結構中的古老智慧。只要有人對木工技藝感興趣,我就願意一直拍下去,讓更多人了解木工技藝,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王德文說。2017年,王德文從山東搬到蒙山縣陳塘鎮隨兒子定居後,有一次給小孫子削了一個木陀螺,孩子的笑容喚醒了他重拾木工製作的想法。於是,他專心研究起了從前沒有機會做的精巧工藝品。
  • 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入選首批四川省重點中華文化研究院
    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入選第一批四川省重點中華文化研究院。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入選第一批四川省重點中華文化研究院。  首批確定的6家四川省重點中華文化研究院分別是:四川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西南民族大學藏羌彝文化研究院、四川音樂學院中華傳統音樂研究院、成都中醫藥大學中國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研究院、成都體育學院中華國術院。
  • 中華傳統文化大電影《醒來之愛的呼喚》
    —— 影片家庭版海報 ——2019年3月8日全國各大影院傾情上映一部由民間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群體自行發起、自籌資金投拍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為主題的院線電影影片以真實故事為藍本,採用平鋪直述的方式,把優秀傳統文化中教人向上,教人向善,教人向內,教人利他的人文智慧植入到人物性格當中,讓這些抽象的理論教義生活化、形象化,讓觀眾在潸然淚下之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自新歸來的父親叛逆不羈的兒子痛苦絕望的母親種種過往有血有淚這個家還有救嗎?
  • 大鵬教育書法學院,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全世界浩瀚的文字海洋中,漢字書法是獨具一格的藝術瑰寶,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書法藝術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數千年來一直深受人們喜愛。
  • 謝湜:將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內化在我們的教育之中
    鳳凰網文化:請您談一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特別是在新冠疫情全球形勢依然嚴峻,世界格局正在發生複雜變化之際,傳統文化中還有哪些思想和理念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請您從古代經典中提煉幾個關健詞或者一兩句話分享給我們。
  • 認識傳統藝術文化,戲曲名家進入晉源這所學校!(圖)
    認識傳統藝術文化,感受藝術教育魅力——記太原市晉源區第二實驗小學「戲曲進校園—中華傳統文化藝術教育課堂活動」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響應國家關於藝術教育的號召,拓寬學生學習藝術空間,打造校園文化教育特色,讓傳統文化浸潤每一位莘莘學子的心田,2020年12月1日,由晉源區影視行業工會聯合會、晉源區新的階層人士聯誼會及太原市昊宇心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手太原市晉源區第二實驗小學,一起舉辦了「戲曲進校園、梨園伴書香」——中華傳統文化藝術教育課堂活動。
  • 用中華傳統文化潤澤師生心靈,厚植校園文化「軟實力」——嘉定校區...
    近年來,嘉定校區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從文化環境、藝術鑑賞、文化實踐三方面入手,著力營造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涵養氣象的校園審美空間和育人氛圍,讓學子在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過程中浸潤、滋養心靈,從而堅定文化自信,厚植愛國情懷。
  • 在融合回歸中創生傳統文化教育新格局
    立足高等教育特點,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以人文素質培養為根本基調的通識教育、以傳承傳統文化精神為著力追求的專業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為主線的思政教育、以提升傳統文化意趣和踐行能力為旨歸的校園文化建設和社會實踐活動,發揮「三全」育人合力,生成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新格局
  • 展示中華服飾 弘揚傳統文化
    珠江時報訊(記者/王方亞通訊員/遊雪欣)日前,「華夏衣冠嶺南旗韻」2020~2021中華服飾文化鑑賞周暨嶺南旗袍選拔賽在佛山南風古灶開幕,吸引眾多中華傳統文化愛好者參與。 活動主辦方表示,本次活動分為中華服飾文化鑑賞周、「花·時」新中式生活美學品鑑會、嶺南旗袍(服飾)匯演活動三大版塊,通過旗袍秀、服裝展、首飾展、陶藝展、品鑑會、主題演講等形式,展現佛山新時代女性的優雅風採和獨特魅力,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 感受嶺南文化,展現粵語魅力,石樓鎮組織開展「粵語進校園」活動
    如天成中學邀請甘於恩教授,為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粵語文化講座——《粵語與粵語文化漫談》,讓師生明白什麼是粵語、粵語與廣府文化、粵語文化特色等。石樓鎮中心小學邀請了粵劇藝術博物館曾沛成老師到校,以輕鬆有趣的方式給師生講授粵劇的知識。通過專家到校開展講座,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創造一個了解粵語知識的契機,讓師生感受粵語文化的藝術魅力。
  • 根本是要「進腦袋」——委員熱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
    「總的來看,對於當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傳承各方面都在積極努力,已經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態勢,但還缺少一種規範嚴謹的氣質。」湖南、天津兩地調研結束,全國政協委員、深諳一線教育教學實踐的北京史家教育集團總校長王歡作出如是判斷。「各地各機構已經行動起來,但我們尤其要避免兩種傾向,一種是形式主義的傾向,一種是實用主義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