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志|基匯二度接盤 太古百億港元再售香港物業

2021-01-07 騰訊網

觀點地產網十天前,太古地產因可能出售香港太古城英皇道111號多層辦公樓權益等事項而停牌;十天後,該消息獲得了官方證實。

11月9日晚,太古地產發布公告稱,2020年11月9日與買家訂立關於出售事項的買賣協議,出售太古城中心第一座物業的100%權益,所售權益的對價為98.45億港元。

公告顯示,買方為一家於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的公司Rocha Land Limited,其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而據觀點地產調查了解,該買家的真實身份是香港房地產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基匯資本,以及包括Schroder Pamfleet在內的財團。

觀點地產新媒體查詢公開資料得知,Schroder Pamfleet為施洛德投資公司於今年7月收購增值型房地產基金Pamfleet後更名而來,而Pamfleet此前中文名為鵬裡集團,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獨立運營的私有房地產投資及資產管理公司。

Pamflee在香港、上海及新加坡均設有辦事處,目前管理4隻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為11億美元,其中一隻基金於去年完成4.5億美元的募集。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繼2018年成功收購太古城中心三座部分樓層、太古城中心四座後,基匯資本又一次對太古城項目出手。

反觀賣家,其實,市場各方對於太古地產會出售太古城中心第一座物業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在其此前停牌時,高盛曾發表研報稱,自己對於這個「出售消息」並不意外:「因為太古地產曾表示一直尋求出售非核心資產的機會,此前也有過出售動作。」

不過,有業內人士也對此拋出了疑問,究竟對於太古地產而言,「非核心資產」的定義究竟是什麼,以及類似於這樣可出售的「非核心資產」究竟還有多少?

太古出售「非核心資產」

這個項目為何要賣?

其實早在兩年前,太古城第三座、第四座物業被出售時,這個問題便被不少業內人士提出過。除了市場價格合適,能夠讓太古地產回籠大筆資金之外,「處理非核心資產」也同樣是官方給出的理由之一。

第一個市場原因並不難理解,從這筆交易來看,不管是太古城中心第一座物業的市場估價,還是太古地產最終通過該項目盈利的情況,其實都較為可觀。

根據公告顯示,該筆交易的既定對價為98.45億港元,可予以調整。從支付方式來看,買方會在買賣協議籤訂時先向太古地產支付9.8億港元,剩下餘額將以現金、發行對價股份等方式進行支付。

加上此前2018年出售的第三座、第四座物業,太古地產已經通過太古城中心這個項目回血將近250億港元了。

有業內笑稱,對於不知太古內部標準的外人而言,僅從價值量級上看,似乎很難將該項目評定為「非核心資產」。不過,如果換個角度來看,這個「非核心」的定義或許會容易理解一些。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該物業在扣除稅項之前及之後的淨租金收入分別約為2.76億港元和2.3億港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該物業在扣除稅項之前及之後的淨租金收入分別約為2.78億港元和2.32億港元。

在數值上,太古城中心第一座物業近兩年的租金收入變化不大,雖然沒有出現下滑,但上升的幅度也頗為有限。與此同時,根據太古地產公布的年度報告,其2019年於香港市場裡,辦公樓物業組合租金收入總額為61億港元,較2018年增長4%。

以此計算,太古城中心第一座物業去年的租金貢獻僅佔了太古地產在港辦公樓租金總收入的4.5%左右。從這個角度去看,太古地產確實只是在處理資產版圖中的一些「非核心部分」。

有獨立估值師評估,於2020年6月30日時,該物業的估值約為79.38億港元。通過這一次的出售,預計太古地產將錄得約20.1億港元(按法定基準計算)或約54.71億港元(按基本基準計算)的出售收益(撇除調整及就出售事項的支出)。

相比起每年兩億多港元的租金收入,直接出售該項目來賺取收益確實是更為直接快速一些。而隨著該座物業的出售,太古地產已經全部賣清了太古城中心項目中的寫字樓版塊,只剩下二期商場項目繼續持有。

業內人士也指出,出售第一座物業或許可以轉移一些現有租戶基礎至將落成的太古坊二座,於太古地產而言,這也是其有效降低投資組合平均樓齡一種手段。

基匯資本的「偏愛」

為何又是基匯資本?這或許會是不少人對於這次交易想要問出的另一個問題。

事實上,早在兩年前,基匯資本便已經參與接盤太古城中心第三座、第四座兩個寫字樓物業。加上這一次,基匯資本相當於接盤了太古城中心項目裡的幾乎所有寫字樓部分。

2018年5月10日,太古地產宣布因可能出售權益事項停牌;6月12日,有消息進一步指出太古地產正在展開深入磋商,擬在短期內將其位於香港鰂魚湧太古城中心的兩幢寫字樓出售給未具名中資集團,涉資150億港元。

後來證實,消息中未具名的中資集團是恆力投資控股集團,這兩棟寫字樓便是太古城中心第三座、第四座物業。其中,太古城中心第三座部分權益為政府持有,非完整業權。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恆力短暫接棒僅四個月便再度將這兩個項目轉手,而接盤者正是基匯資本。2018年11月,太古發布公告稱,恆力隆所持有的太古城中心第三座、第四座物業的49%權益已轉讓予由Gateway Real Estate Fund VI,L.P.持有的全資附屬公司Eagle Fairway Limited。

有了此前的動作,基匯資本這次再收購下太古城一座,也給了外界一絲「情理之中」的感覺。「我們堅信這項交易會進一步壯大我們在港島東區的商業資產組合」,基匯資本主席及執行合伙人吳繼煒如是說道。

除此之外,也有市場人士指出,疫情影響下,香港寫字樓市場受到了不小衝擊。基匯資本選擇當下這個時機收購太古城一座項目,或許已經是太古地產能接受的價格前提下的最優解。

能夠看到的是,上一次太古城第三座、第四座物業出售時的平均呎價約為1.9萬港元,而本次太古城一座平均每平方英尺的收購價僅約為1.56萬港元,約合每平方米16.8萬港元。按此計算,本次交易的均價較兩年前下挫了約17.89%。

今年8月時,太古主席施銘倫在出席網上業績會時表示,預計下半年市場對香港辦公樓樓面的需求將偏軟,不過,對於香港辦公樓中長期表現依然保持正面和樂觀態度。

無獨有偶,在這次收購之後,吳繼煒也表示:「基匯資本對香港的前景仍然充滿信心。」而本次交易中的投資者之一Schroder Pamfleet也指出:「太古城一座項目地理位置優越,物業管理完善,為香港長期向好的經濟前景提供了一個投資機會。」

商業志 | 傳統正在被改變,變化與融合中的商業發展史。

相關焦點

  • 「雙十一」購房群情緒未被「帶節奏」;基匯資本近百億港元收購太古...
    資訊摘要 ●土地市場成交均價環比降逾一成 ●購房群情緒未被「帶節奏」 ●寫字樓市場是科技轉型的「晴雨表」 ●上周北京新房成交保持高位 ●深圳二手房市場趨於平穩 ●基匯資本百億港元收購太古城寫字樓
  • 基匯資本的「超級爆改術」
    生於美國,長於香港,擴張於內地,基匯資本已在大中華區(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及亞太周邊投資超69個項目,包括上海353廣場、北京盈科中心、上海凌空SOHO等。鍾情低價買入破舊老樓,重建或調改,並施以「化腐朽為神奇」的運營術,增值後高價退出。潛伏15年之久,「整容師」基匯資本,為內地商業存量新生,提供了一種高效的可鑑樣本。
  • 八卦 太古大班恩仇錄(中)- 地產大班
    >值得一敘的這位太古在內地大紅大紫前就已退休(2009年)卻曾擔任CEO 20年之久奠定了今日基礎的Keith Kerr簡基富Keith在位期間太古的眾多鮮明特徵得以成型:長期持有優質商業物業培育高端零售/寫字樓/酒店的基因堅持區域深耕穩力排眾議開創了
  • 早報| 上海興業太古匯銷售額大跌逾30%;巴黎世家在中國推出現場...
    最大輸家是美國彭尼百貨,股價累計下跌29%,市值約為5460萬美元;江南布衣股價累計下跌10%,市值約為35億港元;Esprit母公司思捷環球股價累計下跌8%,市值約為13億港元;Lee母公司股價累計下跌逾7%,市值約為10億美元;佐丹奴國際股價累計下跌6%,市值約為23億港元。
  • 「會議直擊」太古公司:香港仍能維持國際金融及商業中心優勢
    太古公司A(00019-HK)公布2019年度業績,錄得收入856.52億港元,同比升1.2%;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化減少80.8%至37.28億港元;股東應佔利潤90.07億港元,跌61.9%;每股盈利6港元,跌61.9%;末期息每股1.65港元,全年派息3港元,與2018年持平。
  • 世茂股份、寶龍商業、太古地產、華僑城等2020半年報陸續出爐,商業...
    期內香港零售物業組合的租金收入下滑10%至12.69億港元,其中太古廣場和太古城中心的租金收入分別下跌13%和9%,但租用率維持在100%。太古地產在中國內地的零售物業表現也普遍下滑,租金收入較上年減少8%至10.99億港元,北京三裡屯太古裡零售銷售額大跌38%,租用率為96%,頤堤港購物商場下跌6%,租用率為96%,成都遠洋太古裡下滑15%,租用率為95%,廣州太古匯零售額則增長3%,租用率為99%,
  • 「2019財報表裡」太古地產溢利之謎:下跌53%與增長138%
    出售非核心資產2019年度,太古地產實現基本溢利241.3億港元,同比上漲138%,增幅來自出售兩座位於太古城的辦公樓及香港其他投資物業的溢利。2019年,太古地產股東應佔溢利為134.2億港元,同比減少53%,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子是,投資物業公平值從2018年的194.5億港元降低為37.2億港元。投資物業估值的變化離不開社會和經濟環境因素。
  • 印度富商夏利裡拉家族3.2億港元購香港灣仔駱克道物業
    港媒2月29日消息,印度富商夏利裡拉家族以公司名義,斥資3.2億港元購入灣仔駱克道320至322號萬成樓。  據悉,萬成樓於1968年落成,原業主為石鑑輝家族,該物業樓高11層,地下及1樓屬鋪位用途。
  • 香港潮流時尚名所D-mop進駐廣州太古匯
    香港多品牌時裝精品店D-mop在廣州太古匯隆重開幕,成為D-mop進軍內地市場的第一站。  引領街頭時尚潮流  太古匯D-mop的店鋪設計以中環安蘭街D-mop旗艦店為設計藍本,秉承了D-mop標誌性的暗黑色調,集合了旗下眾多知名品牌,如以香港明星愛穿的皮衣聞名的BLUES HEROES及充滿玩味的LOVEIS、將時裝與運動完美結合的Y-3、瑞典知名牛仔品牌CHEAP MONDAY等,更引進不少限量聯乘企劃,如D-mop與新一代網絡名人
  • 香港兩大家族的「買賣」 信德集團24億港元購入新世界信德中心45%...
    信德集團為「賭王」何鴻燊家族旗下公司,目前由二房藍瓊纓長女何超瓊掌舵。何超瓊直接持有信德集團5.35億股股票,持股佔比17.7%,其胞妹何超鳳則直接持股2.24億股,持股比例為7.4%。   可以說,信德中心是何氏家族最重要的物業資產,不過其中部分的權益控制在新世界的手中。
  • #盛夏籃球名人堂# 籃球主題月——廣州太古匯
    2017年7月13日開始至8月13日截止,是廣州太古匯的籃球主題月。
  • 拿地周報 | 高瓴稱無意將SOHO中國私有化,太古地產近百億港元出售...
    降價20% 上海明天廣場二度拍賣再因無人出價流拍11月12日,二度進入司法拍賣的上海明天廣場項目再次因無人出價而流拍。此次二度拍賣,共獲2人報名,407人設置提醒,40838人次圍觀,但最終還是無人出價。
  • 港媒:黎智英再售臺北物業套現,旗下內湖一幢大樓售出
    【環球網記者 尹豔輝】亂港頭目、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頻頻出售在臺物業套現,香港「東網」11月26日報導稱,近年他已將《臺灣蘋果日報》位於臺北市內湖區總部的4幢辦公大樓出售,只留下一幢自用,如今連僅持有的一幢也已與買家籤訂初步協議售出。
  • 何鴻燊家族23.61億港元接盤新世界香港信德中心45%權益
    來源:觀點地產網6月29日,信德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以23.61億港元的價格從新世界手中收購了位於上環信德中心內若干物業公司的45%權益。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新世界集團擁有上環信德中心內若干物業公司的45%權益,有關物業涉及商場可出租面積214,486平方呎、寫字樓總面積13,827平方呎及85個車位。
  • [公告摘要]壹傳媒(00282.HK)擬4.55億港元出售臺北市物業 明早復牌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11月19日丨壹傳媒(00282.HK)宣布,2018年11月9日,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壹本便利出版(「賣方」)與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全資附屬臺灣人壽保險(「買方」)就出售事項訂立買賣協議。賣方擬向買方出售該物業,代價為新臺幣17.939億元(相當於約4.547億港元)(含營業稅)。該物業包括兩幢位於臺灣臺北市114內湖區行愛路141巷36-50號的辦公大樓及120個車位,由賣方用作營運其於臺灣的業務。受限於現有租賃,該物業的部分目前已租出及該物業於成交時應以「現狀」形式交吉。賣方於2002年10月以新臺幣8.61億元購得該物業(相當於約2.29億港元)。
  • 香港興業國際堅持靈活與穩健策略 內外兼備追求可持續發展
    近日,香港興業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對外公布2019/2020年報以及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截至2020年3月31日,集團錄得營業額及毛利分別為46.97億港元及19.4億港元,較去年分別增加22.2% 及62.1%,年度基礎溢利達11.42億港元。2019/2020年度,全球經濟及社會情況出現連番變動,尤其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全球經濟增長創十年新低。
  • 全民國際(08170.HK)擬3000萬港元收購香港一辦公室物業為營業地點
    10月11日,全民國際(08170.HK)公告,公司擬於公開市場上以代價約3000萬港元收購位於香港的一項辦公室物業作為其主要營業地點。潛在物業收購及其相關費用將以貸款撥付,如不足夠則以集團內部資源補足。
  • 威發國際集團(00765.HK)擬6680萬港元出售Perfect Skill全部股份及...
    威發國際集團(00765.HK)擬6680萬港元出售Perfect Skill全部股份及貸款
  • 魔都中心的中心,最洋氣商業綜合體「興業太古匯」,32萬方驚喜提前曝光
    要說2017年魔都最讓人期待的商場,那一定是「興業太古匯」,這個席捲香港、廣州、北京、成都……走哪哪就成為地標的傳奇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