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視頻:劉川慈濟小學啟用 山區孩子夢想的起飛

2021-01-11 手機鳳凰網

2012年12月8日 走進這戶人家,地上曬的玉米粒,每一顆都飽滿。

「今年收成好,買了新的四輪(農耕)車,新的四輪(農耕)車,你看機械化提高生產力,和之前(住在)若笠鄉相比怎樣?天地相懸(差別)。

原本住在山上的甘肅若笠鄉居民,搬進慈濟的移民新村,不用擔心生計,孩子也能上學讀書。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王端正:我們如果在這邊辦一個學校,附近比較規模小的學校,或者是設備不足的學校,這些學生都可以到這邊來,所以要把這裡的學校,變成一個中心小學。

在劉川慈濟小學,啟用典禮這天(2012年12月6日),附近三所學校的孩子家長全都來看,這明年春天(2013年),要就讀的新學校。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王端正:剛剛我問我們的孩子,說喜歡不喜歡這所學校,他們就說很喜歡因為很漂亮,我們不只說漂亮而已,我們希望把靜思語教學,能夠推到這個學校來。

能容納四百多人的學校,有食堂供應午餐,若是學生家住的遠也可以申請住校,硬軟體全面規劃,讓偏鄉的孩子教育不落後。

顏卲璇 吳晏緹 甘肅報導 (2012年12月8日)

相關焦點

  • 慈濟視頻:慈濟援建小學 雅安地震中愛的守護
    這是她在就讀四年級以前不曾有過的經驗,因為她是茶農的小孩,家裡離學校很遠,以前為了趕路上學天天得摸黑出門,直到2010年,慈濟援建的校舍落成後她才開始住校。前進慈濟小學學生韓姜琴:「喜不喜歡你的課桌,喜歡。抱一下,我們一走進教室,那裡的課桌,比我們之前的要好許多,它是單人桌嘛還有椅子,可以聽課,然後我們以前那兒,只是一根獨凳子,坐著不注意還會摔倒。」
  • 慈濟視頻:韓灘慈濟小學畢業典禮 濃濃感恩父母情
    汶川大地震五年多了,在四川金堂縣,由慈濟援建的韓灘慈濟小學,這個月與臺灣慈濟學校籤訂為姊妹校,校長回去之後,就決定要為畢業生準備一個充滿人文精神的畢業典禮,讓孩子體會父母的愛是無所求的。韓灘慈濟小學,汶川大地震後慈濟援建的學校,這個月與臺灣慈濟學校籤訂為姊妹校,畢業典禮,濃濃感恩情。
  • 慈濟視頻:慈濟四川援建小學與臺慈小交流參訪
    汶川大地震走過五周年,在成都金堂縣,由慈濟基金會援建的韓灘慈濟小學的校長、及當地教育局副局長,今天來到慈濟人文志業中心,進行參訪,他們這趟行程,也將和花蓮慈小,籤訂姊妹校的友好關係。
  • 慈濟視頻:慈濟援建小學為重建募款 涓滴善心匯聚愛心
    慈濟在四川援建的前進小學,在這次的地震中,校舍通過考驗沒有受到損害,不過,學校裡的老師以及學生,知道蘆山地震對其他地區造成嚴重傷害,決定在校園裡發動募款,要慈濟協助災區重建,學生們省下零用錢雖然只是一塊、五塊,但是所有人點滴的愛心匯集成大愛。
  • 成都市金堂縣楊柳慈濟小學
    鄉 村 學 校 少 年 宮  檔 案 記 錄 表  所在學校:成都市金堂縣楊柳慈濟小學        詳細地址:金堂縣趙鎮楊柳橋街1號   科技實踐小組(車模、航模的組裝、木工製作、標本製作、學習科普知識等)  80人  每周五下午4:30-5:30、周六、周日、節假日、寒暑假  制度  建設  情況  《楊柳慈濟小學鄉村小學少年宮工作規劃
  • 慈濟副總執行長王端正赴四川金堂縣視察慈濟援建小學
    佛教在線四川訊 2010年5月19日,臺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總執行長王端正,帶領慈濟榮譽董事黃華德、魏應允、洪敏昌等一行,到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投資洽談並回訪了慈濟捐建的韓灘小學、楊柳小學。王端正一行在韓灘小學、楊柳小學建設工地參觀考察後,金堂縣委副書記陳文建,縣委常委、副縣長賀正餘分別向其介紹了金堂縣概況及全縣工業發展情況。
  • [中國網絡電視臺]臺灣慈濟援建 名山縣前進慈濟小學新校舍落成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記者孫冰巖 四川雅安報導):5月11日,雅安市名山縣前進慈濟小學的師生們搬進了新教學樓,前進慈濟小學是由臺灣佛教慈善事業基金會援建。據悉,臺灣慈濟在四川災區援建的15所學校將於今年9月1日前全部完工。
  • 印度尼西亞慈濟學校隆重舉行小學封頂典禮(圖)
    佛教在線海外訊 2010年11月14日上午9時,印尼慈濟學校在Pantai Indah Kapuk為興建的小學工程隆重舉行封頂典禮。印尼慈濟基金會執行長劉素美,副執行長郭再源伉儷,印尼慈濟學校建校委員長黃榮年,文教組負責人陳乃士,環保功能總幹事吳其順,社會熱心人士等,逾200人出席見證該封頂儀式。
  •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慈濟繼踏出了慈善和醫療的腳步之後,基於培育醫護人才,和解決臺灣東部少女的就業問題,於是在1989年成立慈濟護專,邁向教育志業的第一步,至2000年7月,完成了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之全程、全面、全人的「完全化教育」,並於海內外設立幼兒園、小學、中學,開展社會教育推 廣,落實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 洛水慈濟小學赴喜德開展結對幫扶活動
    近日,洛水慈濟小學一行10人在副校長的帶領下,前往喜德縣紅莫中心校、魯基鄉中心校開展送教送培活動。在此次活動中,洛水慈濟小學精心選拔了什邡市骨幹教師楊春勇、優秀青年教師代表唐巧鳳、體育教師黃雨為紅莫鎮中心校和魯基鄉中心校送去了數學、語文、體育3堂優質示範課。
  • 什邡洛水慈濟小學開展垃圾分類進社區活動
    為進一步推廣垃圾分類工作,增強社區居民垃圾分類意識,把垃圾分類意識帶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形成一種自覺行為,10月29日上午洛水慈濟小學師生來到什邡市洛水鎮菜蔬佳苑社區進行垃圾分類的宣傳活動。如何分清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廚房多餘垃圾、有害垃圾,洛水慈濟小學結合學校「人文、環保、生命、和諧」的價值理念觀將垃圾分類的小知識融進表演的節目裡,活動現場表演了快板《垃圾分類好處多》、歌曲《垃圾分類歌》、朗誦《給未來一片綠色》、舞蹈《垃圾分類動起來》等節目,學生們的精彩節目贏得陣陣掌聲。
  • ...第一課·森林草原防滅火」主題教育活動在雨城區漢碑慈濟小學舉行
    四川新聞網消息 9月1日,雅安市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第一課·森林草原防滅火」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在雨城區漢碑慈濟小學舉行,市、區相關領導、雨城區漢碑慈濟小學四年級師生230餘人參加此次活動。儀式上,漢碑慈濟小學學生代表宣讀倡議書,雅安市林業局、市應急管理局為漢碑慈濟小學全體師生贈送《小學森林草原防火》圖書,市教育局相關領導進行中小學校森林草原防滅火宣傳教育講話,市委宣傳部宣布雅安市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第一課·森林草原防滅火』主題教育活動啟動。隨後,雨城區漢碑慈濟小學四年級全體師生同上開學第一課,觀看視頻《森林草原防火及生活中的安全小知識》。
  • 雨城區漢碑慈濟小學:深化校園文化建設 辦成家門口的好學校
    漢碑慈濟小學四川新聞網雅安3月2日訊(王雅玲 高力偉 圖/文)位於雅安市新城市中心和平東路中段的雨城區漢碑慈濟小學,前身為雨城區姚橋鎮中心小學,近年來,雨城區漢碑慈濟小學堅持「綜合樓走進雨城區漢碑慈濟小學,隨處可見感恩奮進、陽光向上的教學氛圍,石刻的漢碑慈濟小學重建記,記載著學校自「4.20」蘆山強烈地震以來的重建和發展,而教師宣言和學生宣言,則時刻傳遞著學校教師嚴謹教學、學生勤奮學習的教育和學習的態度
  • 慈濟基金會簡介
    慈濟以生命平等的理念,不收醫療保證金,讓貧者免費就醫,並且成立國際慈濟人醫會,為偏遠及醫療資源缺乏者義診,也為海外貧病民眾進行大型跨國義診。 教育志業 - 「教之以禮,育之以德」自1989年慈濟護專創校開學,至2000年7月,完成了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之全程、全面、全人的「完全化教育」,並於海內外設立幼兒園、小學、中學,開展社會教育推廣,落實活到老,學到老的社會教育。
  • 【慈濟人物誌】能做慈濟 天下最有福報
    做慈濟很簡單 一念心足矣翁美琴嫁給比自己大上二十多歲的先生,育有二女一男,因為先生微薄的軍俸,要養活一家五口實在相當吃力,還好翁美琴生性勤儉,加上自己一邊帶孩子一邊在家做裁縫,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家人還可以溫飽。1987年鄰居張秀鳳來跟翁美琴說,花蓮有一位師父要蓋醫院,問美琴願不願意幫忙?
  • 臺灣慈濟的志工模式
    的確,正如馬英九所評價的:「過去這五十年,臺灣沒有慈濟會怎麼樣?如果世界沒有慈濟會怎麼樣?慈濟讓世界看到臺灣,讓臺灣走入世界」。因此,慈濟成為臺灣的一張名片,也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華人慈善組織。而證嚴法師組建並不斷發展壯大的志願者(他們稱志工)隊伍是其最重要的力量來源。
  • 大陸慈濟:慈濟與福鼎醫院聯合義診 逾千名鄉民受益
    邱文斌科長親子為孩子體檢把脈。(圖片來源:福鼎人文真善美志工提供)2012年11月24日慈濟與福鼎市醫院於磻溪鎮湖林村舉辦了大型聯合義診,為一千兩百人次的鄉親服務,同時為胡林中學近兩百位學生進行免費義檢。
  • 【寰宇慈濟】印度尼西亞 慈院動土
    慈濟印度尼西亞分會從2013年開始規畫,要在首都雅加達動土興建一家大型綜合醫院,5月31日在印度尼西亞靜思堂盛大舉行印度尼西亞慈濟綜合醫院動土典禮。 法師貴賓祝賀 見證歷史一刻早上8點鐘,慈濟志工、會員、社會大眾開始陸續前來靜思堂參與動土典禮,努魯伊曼習經院的學生也一起到場與慈濟人共享這份喜悅。
  • 【慈濟月刊第624期】真誠相待
    欣見在座多位高齡的資深慈濟人,發願持續發揮身心力量,精進力行菩薩道,上人對大家說:「生命只在呼吸間,人生很無常,所以更要把握、利用生命增長慧命。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我們不只得到人身、得聞佛法,更難得的是與菩薩共聚,走入人群行菩薩道。」「剛剛聽到好幾位都說,把五十歲存入『壽量寶藏』以後,現在正當壯年,也有人說自己只有十歲,還是孩子。是啊!
  • 臺灣慈濟慈善種子在福鼎開花結果
    中新社寧德6月13日電 題:臺灣慈濟慈善種子在福鼎開花結果  作者 呂巧琴 葉茂  「叔叔、阿姨們每天都來看我,還送衣服給我,我長大後,也要和他們一樣關心、幫助周邊人,學會感恩。」因雙腿骨折、正在福建福鼎市醫院接受治療的13歲羅康,和中新社記者談起臺灣慈濟志工時,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