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鐵血戰士》完全就是第一部的「致敬版」,可圈可點的東西實在不多。新拍的星戰、蜘蛛俠、終結者等已經失去了八十年代科幻片黃金時期那種讓人熱血沸騰的感覺了,有的只是枯燥的特技秀和經典臺詞的翻炒。
鐵血戰士和異形被稱為是20世紀福斯公司創造的兩個「最偉大的怪物」,要創造一隻外星人並不難,發揮一下想像力,把人類和動物的樣子扭曲和拼湊一下即可,在美國多如牛毛的科幻片中,各式各樣的外星人模樣並不少見,但要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並「遺臭萬年」就真的需要一點兒本事。
鐵血戰士為何會在眾外星人造型中脫穎而出,除了那中美洲式的長髮、恐怖的四牙下顎、驚人的力量之外,再加上全身上下那高科技的武裝——隱身裝置、伸縮腕刀、雷射肩炮、熱能面罩、自療裝置和自爆核彈,給了觀眾們耳目一新的感覺。
另外鐵血戰士並非是單純的殺戮機器,他們還有獨特的一套價值觀——尊重強者、不欺弱小,這點在與鐵血戰士有關的電影中都得到充分的體現,比如碰到強者時不會使用肩炮等高科技武器,而是卸下裝備與對方肉搏;遇到小孩和身患重病的老人時都不會下殺手,也不殺懷孕的女人,儘管對方還拿著武器。如此有個性的外星怪物,無怪乎面世後便牢牢地抓住了觀眾們的心。
記得第一次看《鐵血戰士》時是在初中,泡浸在老美科幻片中長大的我已留下了一種固定思維,擁有高科技的外星人無論是性格還是習性和地球人都是大同小異,而渾身帶著野蠻氣味的外星人則毫無文明可言,即使身上有一兩件高科技武裝也是別人給穿上去的。而鐵血戰士卻打破了這一常規,這好比看到了一個用現代軍備武裝起來的野蠻人。
出色的劇本和造型,而且還有阿諾這位巨星的參與,《鐵血戰士》自然十分賣座,到1992年20世紀福斯公司又拍了一部續集。這一次儘管沒能請到阿諾,而且參演的全是名氣不大的普通演員,但精彩依舊,這次的鐵血戰士的武器在原來的基礎上添加了伸縮長矛、飛鏢、迴旋鏢、收縮網等,片尾甚至還秀出了鐵血戰士的小型飛船以及大批的同類,但不知為何第二部的影評很差,但敝人倒是十分欣賞,只不過缺少大腕而已,劇情的推進和演員的演技都不錯。
也許沒能突破原有的劇情發展模式,1992年續集播出後一直沒有後繼作品,直到2005年才冒出了一部「關公戰秦瓊」式的《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0世紀福斯公司把自家的兩頭怪物弄在一起亂鬥,共拍了兩集,單論特技效果自然比《鐵血戰士》要精彩得多,但劇情方面卻是平平無奇,鐵血戰士的裝備並沒有增加,只是肩炮、伸縮長矛和迴旋鏢等武器式樣變得更「炫目」而已。
從2000年開始,老美的科幻片創意整體走下了坡路,這點在《新鐵血戰士》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今年七月公映的《新鐵血戰士》常被人稱為1987年《鐵血戰士》的翻拍,事實也是如此。
首先是音樂,幾乎從頭到尾都沒有原創,完全照搬《鐵血戰士》,片尾還用了阿諾等人在直升飛機上時播出的搖滾音樂,大概是在向第一集「致敬」吧,只是「致敬」的地方未免太多。俄國佬的格林機槍、七男一女的組合以及每個人的特長性格搭配;黑胖的「Over Here,Turn Around。」、主角的「I am Here,Kill Me,Do It Now。」等經典臺詞;眾人翻下瀑布、小日本單挑鐵血戰士等場面,都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原作中的內容。
感覺現在好萊塢只是在不停地挖老本,利用Fans的熱情來繼續圈錢而已。若說《新鐵血戰士》沒有創意那也是冤枉,與前作不同的是,這次同時出現了三個鐵血戰士,而且種類還和之前的有所不同,如同黑胖說的:「他們很相似,但不同,就像狼和狗的區別一樣。」
我懷疑編劇是否有看過《西遊記》,那三個鐵血戰士的面具分別是獅、象、鷹,整一個「獅駝嶺三人組」,武器裝備也大為縮水,只剩下腕刀、肩炮和熱能面罩而已,戰鬥力也遠不如之前的鐵血戰士們,只有「獅面」還像點兒樣子,但看到男主角狂毆獅面的樣子,阿諾恐怕會哭出來:俺好歹也是個「健美先生」,戰鬥力和智慧竟然還比不上一個「鋼琴師」……
作為鐵血戰士的愛好者,我希望下一部最好由詹姆斯·卡麥隆來導演,否則鐵血戰士系列再這樣平庸下去,被Fans們遺忘和拋棄恐怕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