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月大的胡俊澤在醫院裡住了兩個月了,化療導致的肺部感染讓他持續高燒了6天,即使這樣,他仍然安安靜靜的坐在床上,和媽媽一起玩玩具。這已經是小俊澤半年內的第五次化療,可長骨、肋骨、盆骨還在被繼續侵蝕著。前幾天,媽媽廖秀花發現俊澤頭上起了兩個大包,醫生斷定顱骨也被侵蝕。「俺們一整個村都沒聽說過這個病,二百萬分之一!為什麼偏就長在俺兒身上呢」?廖秀花滿眼淚水地說。
小俊澤一家來自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褚墩鎮,2019年3月,因長期發燒,父母帶著俊澤去了當地的醫院就診,可治療了四天病情反倒更重了,看著燒得迷迷糊糊的孩子,他們連夜轉院到了臨沂市人民醫院,經過檢查,醫生懷疑俊澤患有「朗格罕」,建議到更大的醫院確診一下。「朗格罕」是什麼?帶著滿心的疑問,一家三口去了山東省立醫院小兒血液科。
經過一系列檢查,俊澤被確診為罕見病「朗格罕」,「朗格罕」全稱為「郎格罕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是一組原因未明的組織細胞增殖性疾患,可同時侵犯身體多處骨骼,臨床表現為發熱、皮疹、肝脾淋巴結腫、肺部浸潤、骨質損害等,主要發病人群為嬰幼兒,發病率估計1/20萬~1/200萬。如果您想幫助患有罕見病「朗格罕」的小俊澤,請點擊【拯救罕見病寶寶】。
「朗格罕」可通過化療和放療治癒,但看著自己幼小的孩子虛弱的樣子,夫妻倆滿是心疼,「一開始聽見醫生說要化療的時候,我這個心都揪一塊了」,俊澤的爸爸胡銀山說。為了照顧孩子,夫妻倆無法工作,全家靠俊澤爺爺賣糧食和打零工支撐。從俊澤確診到現在已經花費了20萬。俊澤的姐姐今年6歲,來年就要上小學,家中已經入不敷出,俊澤爺爺把能賣的都賣了。
近一個月,小俊澤的肝脾腫脹厲害,肚子鼓的像個大氣球,每天看著孩子被病痛折磨的吃不下飯,胡銀山和廖秀花心急如焚。俊澤前後住了8次院,一開始一頓飯能喝180毫升奶粉,現在90毫升都喝不下。正常15個月大的孩子已經能吃輔食了,可小俊澤對吃飯非常抗拒。由於營養跟不上,俊澤才剛剛能站穩,走路還非常困難。如果您想幫助患有罕見病「朗格罕」的小俊澤,請點擊【拯救罕見病寶寶】。
「至少還有15次化療,太難熬了」,胡銀山在病房外倚著牆,不時翻看俊澤以前的照片。高強度的化療讓小俊澤長不出頭髮,「現在管不了那麼多了,化療是保命的唯一方法」!除此之外,醫生建議給俊澤吃一種叫「泊沙康唑」的藥物輔以治療,醫院裡買不到,胡銀山只能一次一次到外面找藥,「2800塊錢一瓶,一瓶就吃20天,我現在真想賣血啊」!胡銀山邊和我們說著,邊看著病房裡的小俊澤,俊澤時不時地往外看看,和爸爸擺擺手打招呼。
治療「朗格罕」的道路漫長又曲折,接下來的化療之路再難,胡銀山和廖秀花也要想盡辦法走下去。如果您想幫助小俊澤痊癒,請點擊【拯救罕見病寶寶】,也可打開微信支付—騰訊公益—搜索「拯救罕見病寶寶」完成捐助,感謝您的愛心。後續報導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勵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