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本昌演老版《濟公》時,發生了哪三件怪事,使他從此一心向佛?

2021-01-18 趣觀歷史

引言

「緣分」一詞,其實原本是佛教術語,後來才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中,例如宋代呂南公《奉答顧言見寄新句》詩中有云:「更使襟靈憎市井,足知緣分在雲山。」佛教中關於緣分的說法遍及各方面,例如在愛情方面有著「千年修得共枕眠」的說法。有時常人和佛教之間也有著相當的緣分,或許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就有可能對這方面產生興趣從而一心向佛,例如我國著名演員遊本昌在拍攝電視劇《濟公》期間產生了皈依的念頭。

濟公是我國古代一位著名僧人,其事跡被寫成小說和話本,也曾被多次翻拍,而最經典的一版無疑就是遊本昌主演的85版《濟公》。濟公的故事同小說《西遊記》一樣,都取材於真實人物,不過都做了大量改編。濟公原本是南宋時期的高僧,俗名李修緣,法號「道濟」,因而人們稱他為「濟公」。這位高僧出家於國清寺,隨後曾到杭州靈隱寺居住,最後落腳於淨慈寺。雖然是出家人,但他不受戒律約束,好酒肉,但又學識淵博、積德行善,這種鮮明對比使得「濟公」的形象在大眾中廣為流傳。

▲靈隱寺濟公殿內塑像

濟公佛法高深,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同時他又懂中醫,每到一處就免費診治,為百姓治好了很多疑難雜症,此外他常常打抱不平、扶危濟困,因而在人們心中留下了獨特的美好印象。2006年,濟公傳說被列入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濟公那種「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獨特形象也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在後世的改編作品中,還曾將他視為降龍羅漢的化身。

01

電視劇《濟公》在拍攝過程中,為這位高僧加入了新的故事,為他的瘋癲做了交代,使情節更加完整。原來,他在新婚之夜出家為僧,使得父母焦急無奈,在遍尋不得的情況下早早身亡。當濟公受戒完畢回到家中時發現父母已經亡故、家產被管家欺佔,管家還設計將濟公抓入官府中毒打一頓。當他去祭拜父母時,又在墳前看到了已經瘋了的自己的未婚妻,他難以經受這一切打擊,於是變得瘋瘋癲癲,「道濟」的法號也消失在了靈隱寺和尚花名冊中。不知多少年後,這個瘋和尚才又出現在人世間。

▲杭州靈隱寺

拍攝這部電視劇時,遊本昌已經53歲,原本名不見經傳的他經過此劇一炮而紅,他所塑造的濟公和尚形象也深入人心,成為歷代翻拍作品的標杆。大器晚成的遊本昌本可以接下來接到更好劇本、飾演更多角色,但在拍戲的過程中發生了三件事,使得這位優秀的演員一心向佛,後來更是出家取了法號,此後只間或演一些話劇,不再涉足電視劇領域。那麼發生了哪三件事,對這位演員的一生造成了如此重大的影響呢?

▲老版濟公劇照

其實早在遊本昌小時候,就有人說過他活不過十三歲,除非皈依佛祖。因此在他六歲的時候,父母便把他送到了上海法藏寺出家,法號為乘培。這次出家,更像是在寺院掛名而已,因而遊本昌還是如正常的孩子一樣讀書,1951年高中畢業後加入南京文工團,後來進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學習。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塵世中的種種精彩與枯燥的青燈古佛相比,他無疑更願意選擇前者。15歲時,遊本昌正式還俗,畢竟此時他已經超過了13歲,曾經那個人的預言在他看來已經不奏效了。

▲遊本昌青年時期舊照(前排左三)

畢業後,遊本昌被分配到中央實驗話劇院擔任演員,曾經出演話劇《楓葉紅了的時候》和《孔乙己》等,不過都沒有激起太大的水花。直到1985年,他接到了濟公一角,將這個角色詮釋得十分到位,給全國人民都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人生才因此發生轉變。1989年,他再次拍參與拍攝《濟公》續集。或許是因為曾經的出家經歷,或許是因為他原本就有「佛緣」,所以拍戲時有三件比較神奇的事情極大地影響了他的內心。

02

第一件事是「祈雨」。當時的拍攝條件還十分依賴自然天氣,不像是現在需要晴天可以在室內補打燈光或者依靠後期修圖,需要降雨可以人工「造雨」或「造雪」。在《濟公》的一場戲中,十分需要一場瓢潑大雨,但當時的拍攝地連著許久都是晴天,整個劇組無法繼續開工,所有人都只能在當地空耗。作為主演的遊本昌也十分著急,因而他在心中默默祈禱下雨,沒想到過了一會兒原本晴朗的天空就下了一場大雨,恰巧在完成拍攝時雨停了,因而很多人都說是上天在眷顧劇組。

▲下大雨

第二件事則是「祈晴」,與上一件事剛巧相反,在劇組需要晴天來拍戲的時候,偏偏又連著下了好幾天的大雨,此時遊本昌再次在心中默默祈禱,結果連著下了許久的雨突然就停了,而且很快就出了太陽。劇組中人就調侃說這是上天眷顧,正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雖然這兩次可能是巧合,但曾經出過家的遊本昌還是將這兩件事記在了心裡。

▲上世紀八十年代電視劇拍攝現場

第三件事說起來就更加神奇了。在劇組的拍攝中,需要拍攝一個「濟公搖著破扇兒,一隻蝴蝶靠上去」的場景,那時的特效技術非常不成熟,需要花費的資金也很大,但是人工控制蝴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整個劇組為此也十分頭大。結果在拍攝時,遊本昌一搖動扇子,恰巧有一隻蝴蝶停在了上面,遊本昌旋轉時,蝴蝶也隨之旋轉。這樣的巧合讓劇組的所有人都慶幸不已,原本認為十分艱難的拍攝就這麼完成了。

結語

這三件事給了遊本昌很大的觸動,再加上他演戲多年沒什麼水花,唯有在演和尚時功成名就,他更加認為自己是真的與佛有緣。因而在2009年7月28日,他正式在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大光明寺剃度出家,獲法名定暢。此後,他只低調參演了一些電影,事業重心仍在話劇上,在一些網友關心他時,他也表示自己可以一直把話劇演下去。演員在飾演了一個角色後,很難從中抽身出來的情況時有發生,這都是演員太入戲了的表現。不過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詮釋好角色,塑造出經典。

參考資料:《奉答顧言見寄新句》《夢想永遠不會太晚——「濟公」遊本昌的智慧人生》

相關焦點

  • 1985年,遊本昌扮演「濟公」時遇到1件「怪事」,從此一心向佛
    1985年,遊本昌扮演「濟公」時遇到1件「怪事」,從此一心向佛 活佛濟公是很多人的童年,這個和尚不僅非常厲害,還非常的奇怪,主要是他看起來並像一個和尚,但是他還做著和尚做的事情,所以說這個電視劇非常受到大家的歡迎,但是沒想到飾演濟公的扮演者遊本昌出演這部電視劇之後,他卻成為了一個一心向佛的人
  • 當年遊本昌演《濟公》時,發生三件「奇事」,從此一心向佛
    而人與佛的相遇,也需要緣分。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演員遊本昌與佛教之間的緣分。遊本昌與佛結緣很多人得知遊本昌,是通過他演的《濟公》。而遊本昌本人的經歷,與濟公的遭遇也很相似。他是江蘇泰州人,於1933年出生。小時候,父母為他算卦,有人說他活不過13歲。
  • 遊本昌參演《濟公》,遇見3件怪事,2度出家一心向佛
    參演老版《濟公》的時候,就曾經遇見過3件怪事,讓他產生了非常大的敬意。可是當一些神奇的事情恰好按照人的想法發生,就顯得非常神奇了。也許是這樣的事情,讓國家一級演員遊本昌2度出家之後,一心向佛了吧。因為有人曾經對遊本昌的父母說,遊本昌的生命中當有劫難,十三歲時恐怕會遇到生命危險。抱著防止意外發生的心態,遊本昌被父母送入了法藏寺出家,拜了興慈法師為師。不過那個時候,遊本昌還是繼續著正常的讀書與生活,後來還進了上海戲劇學院學表演。在參演了電視劇《孔乙己》之後,遊本昌在影視圈內也有了一定的名氣。
  • 35年前,第一個扮演濟公的遊本昌拍戲遇到3件怪事,而後一心向佛
    35年前,第一個扮演濟公的遊本昌拍戲遇到3件怪事,而後一心向佛提到「活佛濟公」這一形象,老一輩的電視觀眾不會想到陳浩民、不會想到周星馳,而他們一定會想到遊本昌。遊本昌是第一個扮演濟公的演員,並且真真正正把這個角色給演活了,令人印象深刻。遊本昌可謂大器晚成。
  • 「活佛濟公」遊本昌:拍戲時遇到3件「怪事」,讓他此後一心向佛
    雖看起來不問世事,但心系蒼生,是一位行善積德的「活菩薩」,更是被後人尊稱為「活佛濟公」。為了紀念濟公,中國電視劇影業在稍微有進步的時候就有導演心中湧起要拍濟公的念頭,85版的《濟公》一播出就受到了全國人民的喜愛,劇中遊本昌老師飾演的濟公活靈活現,讓人感覺濟公本就是這個形象,可以說遊本昌老師把濟公演「活」了。
  • 35年前,「濟公」遊本昌拍戲遇到3件「怪事」,拍完開始一心向佛
    35年前,遊本昌在拍攝濟公的時候,期間遇到3件怪事,讓他拍完以後一心向佛了。01娛樂圈有很多演員都是晚年才出道走紅,並且是一個角色成為經典,而且從此只拍這一個角色,就好比六小齡童演孫悟空,深深地受到了影響,一生只演了這一個角色,也足以讓他紅遍全國。
  • 濟公「遊本昌」拍戲時,遇到3件怪事,從此開始一心向佛
    真正讓他火遍全國,還要屬《濟公》這部劇,自從播出之後,遊本昌的事業也迎來了上升期。在拍攝《濟公》這部劇的時候,遊本昌為了塑造好裡面的人物形象,更是翻閱了各種書籍,去研究濟公的神韻。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遊本昌的苦心研究後,成功在大熒幕上塑造出一個活靈活現的濟公,不光外形特像,而且那種神韻,可以說是刻畫的入木三分。
  • 35年前遊本昌拍攝「濟公」,遇到三件怪事之後他一心向佛
    」就是由遊本昌老師主演的「濟公」,遊本昌老師主演的堪稱經典,至今無人超越。遊本昌老說也可以說是年輕的時候一直都不火,不被觀眾們知道。是出演了這部電視劇人氣才直線上升,可惜年輕的時候是一位帥氣的演員,年紀大了就成為了老戲骨。只能出演一些和年齡想接近的角色,不過活佛濟公也算是遊本昌老師的一個人生轉折點。遊本昌演活了濟公,濟公成就了遊本昌。
  • 1985年,遊本昌拍《濟公》遇3件「怪事」,從此虔心向佛
    說到之前經典的影視劇,相信大家都看過遊本昌出演的《濟公》,在當時也是被眾多人喜歡,而裡面相信大家記憶最深的也是濟公吃雞腿的那一個鏡頭吧。當時的雞肉根本就是已經壞掉的,但是遊本昌吃的還是很香,仿佛是在吃人間最美味的食物一樣。
  • 《濟公》拍攝過程中,發生了3件怪事,從此遊本昌一心向佛
    唐伯虎曾經在《桃花庵歌》中說:「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這句話用在濟公身上,再合適不過了了!遊本昌這個名字,大家都一定都知道。而說起老版《濟公》中穿著草鞋,手持一把破扇兒,走路搖搖晃晃的濟公,想必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都不陌生。
  • 《濟公》拍攝過程中,發生了3件怪事,從此遊本昌一心向佛
    唐伯虎曾經在《桃花庵歌》中說:「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這句話用在濟公身上,再合適不過了!遊本昌這個名字,大家都一定都知道。而說起老版《濟公》中穿著草鞋,手持一把破扇兒,走路搖搖晃晃的濟公,想必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都不陌生。
  • 遊本昌:52歲演濟公走紅,拍戲遇到3件奇事,至今一心向佛
    遊本昌:52歲演濟公走紅,拍戲遇到3件奇事,至今87歲一心向佛在《寶蓮燈》裡,根本人沒有認出,這個慈眉善目、仙風道骨、白須飄飄的太上老君是當年的那個濟公。這也足以證明,遊本昌的演技實在是出神入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老戲骨。說回《濟公活佛》這部電視劇,他對遊本昌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大到從小與佛結緣的遊本昌,從此之後一心向佛。
  • 「活佛濟公」遊本昌:在拍戲時遇到了三件怪事,讓他更加堅定信佛
    在話劇多年摸爬滾打造就了他不凡的演技,終於在1985年的時候出演了大眾所熟知的"濟公"一角。現如今的遊本昌,已經成為一名優秀的演員、企業家。但他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正式剃度出家,一心向佛了。除了他年幼的時候與佛結緣之外,在出演《濟公》這部劇的時候所發生的三件怪事,促使他最後下定決心成為真正的佛家弟子。
  • 國家一級演員曾參演《濟公》,遇見3件怪事,2度出家一心向佛
    無論是《新白娘子傳奇》,還是老版《濟公》等作品,都有著非常高的收視率。也許大家都對於神話世界都有著一定的嚮往,希望有這樣的奇人出現在現實中。不過,即使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令人難以解釋的事情,會改變人的觀念。
  • 他是最經典的「濟公」,拍戲時發生3件奇事,從此一心向佛
    「濟公」遊本昌:拍戲時發生3件奇事,從此一心向佛就像《濟公》中的遊本昌,他的一生都離不開一個「佛」字,可這個字在他不同的人生階段卻有著不同的體現但少有人知道,遊本昌在拍這部戲的時候發生了3件奇事,前兩件和天氣有關。
  • 35年前,遊本昌拍《濟公》遇3件「奇事」,至今87歲一心向佛
    總的來說就是演什麼像什麼,而不是搔首弄姿,演什麼都不像。在當前的娛樂圈,能有這樣的演技的人都可以算得上是老戲骨級別了。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位不可多得的好演員,他就是遊本昌。可能大家對於這個名字並不是很熟悉,但是對於濟公這個角色我想都不陌生。對,他就是濟公的扮演者。說起他,我就不由自主地唱起了「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以及伸腿瞪眼丸。
  • 35年前,遊本昌在《濟公》片場遇3件「奇事」,從此一心向佛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濟公》這部電視劇,在眾多的版本中我最喜歡就是1985版由著名演員遊本昌老師飾演的《濟公》,遊本昌老師在主演這部劇之前,主演過多部作品,但他的事業沒有任何的起色。濟公」一角色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遊本昌在主演這部劇的時候已經53歲,對於他來說是屬於大器晚成。
  • 遊本昌拍攝《濟公活佛》時遇見3件「奇事」,自此一心向佛
    在遊本昌拍攝《濟公活佛》的時候,也遇見了很多的「奇事」。這部劇的故事背景就是在靈隱寺,在一次戶外拍攝的時候,遊本昌身邊有一隻蝴蝶。遊本昌只是簡單的說了一句「來來來,到這裡來」,哪曾想那隻蝴蝶好像能明白遊本昌的意思,就真的撲閃撲閃的飛到了遊本昌的破扇子上。
  • 35年前,遊本昌唯一把濟公演活的演員,遇3件「怪事」後一心向佛
    演員是一份神聖的職業,作為演員演什麼像什麼才稱職,就像六小齡童演的孫悟空,至今被稱作經典形象,他扮演得實在是太深入人心。說到」濟公「這個人物,娛樂圈中有很多演員飾演過,像周星馳就曾在《濟公》這部影片飾演濟公,他是以無釐頭的荒誕色彩來刻畫人物,雖然完美地演繹出那份癲狂氣質,但太有特色,稱不上正宗。
  • 35年前,「濟公」拍戲遇到3件怪事,而後一心向佛不喝酒不吃肉
    遊本昌是第一個扮演「濟公」的演員,他把「濟公」這一角色演的活靈活現,至今令人難以忘卻。01遊本昌,1933年出生江蘇泰州,從小對表演情有獨鍾,剛進娛樂圈時,他只是一個跑龍套的,在拍「濟公」這個角色之前,已經在影視圈混了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