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玩具簡直是謎一樣的存在。
雖然玩具盒上寫著「適用於8到14歲兒童」。
但實際上沉迷樂高的大人卻遠遠比孩子要多。
前幾天看某檔綜藝裡吳昕在玩。
最近大火的電視劇裡蘇明玉帶著小石老闆和小蒙總也一起在玩。
不止玩具如此,樂高系列的大電影也不是只做給孩子們看的東西。至今《樂高大電影》第一部還在IMDb上有7.8的不錯成績。
馬上,彩蛋和梗滿天飛的第二部也要上映了。
本以為是《玩具總動員》,但開頭卻是《瘋狂麥克斯》
《樂高大電影》第一部裡,「反派」大Boss的幕後黑手其實是小男孩Finn的爸爸。
對Finn來說,樂高是可以任意組裝拼湊成各種想像出來的東西。
但對爸爸來說,樂高不止是玩具,而是一個必須每一塊都用強力膠粘起來固定成形的展示品。
到了第二部,老爸倒是支持孩子們玩樂高了,不過家裡的孩子之間又出現了其他的糾紛。
這次樂高世界的大混亂,來自長大了玩著升級版樂高的哥哥,和想要和哥哥一起玩,卻因為更大塊、看起來沒有創造力的得寶而被哥哥看不起的妹妹。
樂高和得寶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在玩樂高的男孩子心中,玩得寶的妹妹們是幼稚的,她們愛著粉紅可愛的大塊玩具,簡直是另一個世界的人。
《樂高大電影2》以此為切入口,講了一個從拒絕到分享的故事,和第一部一樣,把玩具擬人化,訴諸愛與善。
無論從形式到表達,你都可以認為這是《玩具總動員》的樂高版,老少鹹宜。
但如果你認為這會是一部甜膩的電影,那你就錯了。
在電影的一開始,我們看到的是一整段致敬《瘋狂麥克斯》的廢土科幻場景。
就在前些日子,《瘋狂麥克斯4》又刷屏了。那一段被曝光的幕後花絮裡,我們可以看到電影的實拍精彩度和成片簡直不相上下。
你們是魔鬼嗎?
於是有人又開始感嘆,已經四年過去了,電影的續集還沒製作,看起來遙遙無期了。
但是意外的是,當我們走進電影院看《樂高大電影2》的時候,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瘋狂麥克斯》的世界。
灰色的場景,漫天的黃沙,重工業的末世感,女主角的深沉獨白,就那個防風套裝造型都學得有模有樣。
如果這時候你還在懷疑這是不是致敬類似《阿拉伯的勞倫斯》之類的電影話,那麼接下來一段沙漠追逐戲就更明顯了。
尤其是那架噴火戰車,就差個吉他手在上面搖旗吶喊了。
甚至那依山而建的倖存者堡壘,也是學足了《瘋狂麥克斯》的樣子。
說它是全片最大致敬處,並不為過。
老實說,這樣的致敬是很有意義的,因為現實中建造座城市的「設計師」是「哥哥」這樣一個角色。
也就是第一部裡面那個「破壞」了老爸傑作的男孩
男孩子到了那樣的年齡會渴望成熟,而成熟的標誌,在他們看來就是對色彩的捨棄。
於是廢土科幻《瘋狂麥克斯》成了一個極佳的選擇,它強調人的強悍,摒棄一切繽紛的色彩。
如果你看過《瘋狂麥克斯4》的黑白版本就會知道,去色之後質感更佳。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妹妹得寶的加入,就無疑變成了一種「入侵」了。
終於可以看到正聯和復聯的大混戰了?
當然,男孩子有男孩的優勢,他們喜歡超級英雄們。超級英雄,都是些強勢的角色。
而樂高在這方面也可以有它獨特的優勢。
它們拍過DC系列的樂高動畫。
也拍過漫威系列的樂高動畫。
那麼,是不是把他們集結在一起?來個復聯正聯大混戰?
在電影的第一部之後,主創就表達了這樣的想法,公開表示希望加入漫威的角色。
然而到了這一部,你能看到的漫威形象,也只有打擦邊球的「格魯特」——男主角飛船上的一盆植物。
借甘道夫之口,主創表達了自己的遺憾:「漫威沒回我電話……」
於是《樂高大電影2》,最終還是正義聯盟的天下。
梗最多也是最出彩的,當然還是蝙蝠俠。他一邊吐槽自己的開頭和結尾都是「無盡的黑暗」,一邊自嘲地強拗著自己的孤獨滄桑人設。
電影中甚至還有一首專屬蝙蝠俠的歌,大致的意思是「為什麼我不愛哥譚市的男人」。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致敬,從麥可·基頓,到本·阿弗萊克,從方·基默,到喬治·克魯尼,從亞當·威斯特,到克裡斯蒂安·貝爾,每個扮演過蝙蝠俠的演員都致敬了一遍。
後來那個穿著蝙蝠衣的造型,大概是出自於漫畫裡的白燈蝙蝠俠吧?
但最重要的,則是電影的一句臺詞:蝙蝠俠已經拍攝了9部電影,還有3部正在製作中。
我們數了一下,至今為止,以蝙蝠俠為主角的電影不多不少正好9部,那麼剩下的新版《蝙蝠俠》難道是要拍成三部曲的節奏?
看圖猜片系列:這是哪部蝙蝠俠?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樂高這次可以說是洩露了DC的一個超大「天機」。
既然有蝙蝠俠,那么正義聯盟的朋友們也不能缺席。
超人和綠燈俠在第一部就已經出場,這一次兩個人過著幸福的生活,調侃了正義聯盟把綠燈俠給忘了。
蝙蝠俠一生的敵人盧瑟也有一秒鐘的出場機會,他變成了超人的好朋友。
小丑女和神奇女俠也出場了,其中神奇女俠一下出仨,舊版新版和……得寶版。
得寶版果然很……別致
剛剛創造下票房奇蹟的海王,算不算是強行被加戲了?而且這裡給它配音的,就是海王本王,傑森·莫瑪。
至於鋼骨、閃電俠、韋恩的老管家,也自然順順噹噹地走了個過場,但有種一眨眼就容易被錯過的感覺。
而最讓我心動的致敬,還得說是自漫威。主角將自己的飛船命名為「Rexcelsior」,RIP Excelsior的意思。
是的,「Excelsior」這個單詞我們從斯坦·李那聽過好多好多遍了,也可以說是他一生的標籤。沒想到能在《樂高大電影2》,看到用這種方式懷念老爺子。
它打破了「星爵」和「布魯斯」的次元壁
不過在所有的致敬梗裡面,最有意思的其實是來自於主角的配音,「星爵」克裡斯·帕拉特,江湖人稱帕帕。
就是看了上一部復聯所有人都想打死他的那個傢伙
在《樂高大電影2》裡,「星爵」一個人分裂成倆。在他出場的時候介紹自己說,自己當過銀河防禦者、牛仔、猛禽訓練員和考古專家。
這些title熟悉不?的確,每一個職業都完美地對應上了「星爵」這些年主演的電影:《銀河護衛隊》《豪勇七蛟龍》《侏羅紀世界》以及新版的《奪寶奇兵》。
等等,「星爵」出演新版《奪寶奇兵》這算是官宣嗎?
其實這也是《樂高大電影》系列打破次元壁的做法。
或許在主角自我介紹的那一刻,動畫角色隱身,取而代之的是作為演員的克裡斯·帕拉特和他過往的銀幕形象。
就像到第二次自我簡介的時候,出現了角色社交網絡帳號這樣奇怪的畫面。
無論是《樂高大電影》第一部還是第二部,都一直在試圖打破次元壁。
動畫人物的世界與現實世界互相影響,當年第一次看到這樣的互動時還是很興奮的。
而在第二部裡,電影一開始就把這樣的次元壁打破了。
一方面是直接點出了兄妹的爭執,一方面則不斷在影片中增加演員梗,前面提到的各種蝙蝠俠扮演者就是一例。
而在這其中,最讓人意外的是布魯斯·威利斯。動畫裡的布魯斯·威利斯由布魯斯·威利斯本人配音。他和一群動漫角色在一起,躺在池子裡泡溫泉,優哉遊哉地喝著飲料,看起來就覺得很神奇。
而既然布魯斯·威利斯都這樣親自出場了,經典場景自然少不了的。
比如在露西逃脫洗腦歌曲的時候爬上了通風管道,毫不意外,她遇到了同樣爬通道的布魯斯·威利斯。
這個橋段致敬或許是在調侃他那部《虎膽龍威》。
這一幕讓人印象極深,以至於我後來在看《暗戰》的時候都覺得杜琪峯在學它
邊打破次元壁邊自黑,這就不止是找彩蛋和挖梗那麼簡單了,越懂越覺得有意思。
這部動畫裡到底可以有多少電影致敬梗啊?
《樂高大電影2》裡的梗顯然不止這些。它還有大量遊戲的、玩具的以及電影的梗。尤其是電影梗密集得很,像是獻給影迷的一份大禮。
從第一部開始,除了漫威DC這些超級英雄之外,電影還專門闢出了一段中土世界的內容,而這一部《指環王》的內容相對減少了,只剩甘道夫繼續扮演著預言家的角色。
這一次,是老片新片齊開花。
首先是樂高出過或者剛出的玩偶系列,他們的出現讓人目不暇接。
開始在廢土城堡裡質疑主角的除了現實的球星,還有一個帶眼鏡的女孩,那是《史酷比》裡的角色。
出現在婚禮上的有一群跳舞的人,還有機器人,眼尖的觀眾會認出他們是1939年電影《綠野仙蹤》的幾位主角。
蝙蝠俠等人被綁架往別的星球,迎接他們的是幾個吸血鬼,然後調侃他們只會談談戀愛什麼的,這裡戲謔的對象是《暮光之城》。
至於《忍者神龜》《星球大戰》什麼的,其實都早早地出過樂高版的動畫。
然後就是資深影迷所能get到的梗了,它不明說,但又隱含了致敬。
在電影的一開始,主角們遇到了來探測的飛行器,這個飛行器的造型顯然是按照庫布裡克那部著名的《2001太空漫遊》來做的。
而與《2001太空漫遊》相關的還有主角駕駛房間進入時空之門,這裡穿梭的場景與《2001太空漫遊》裡穿越星門很相似,但那個門的設計,卻是來自於1959年的《陰陽魔界》。
既然談到科幻當然少不了《回到未來》,「那是大孩子看的電影」。《黑客帝國》「那也是大孩子看的電影」,甚至連《熱浴盆時光機》都提了一嘴。
電影裡的林肯,表面上看是來自《林肯大戰殭屍》,但如果你了解林肯的配音演員你可能會會心一笑,這不是《克隆高校》嗎?
主角的恐龍名字眼鏡蛇出自史泰龍的《鐵膽威龍》,洛奇出自史泰龍的《洛奇》,雷普利出自《異形》系列女主角,康納出自《終結者》系列的反抗軍領袖……這些也都是強悍的代表。
而電影裡出現了好幾次的破損自由女神鏡頭。
則是直接致敬了1968年的電影《人猿星球》,那部電影裡人類已經可憐地被猿人統治了。
或許還有很多,不過這些要等看過影片再慢慢發現了。
E姐結語
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越來越追求互動,前些時間網飛搞了部《黑鏡》互動電影,直接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而在我看來,現階段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埋梗,讓觀眾在找尋彩蛋的過程中與之互動。
最成功的例子無疑是《頭號玩家》,史匹柏鋪陳了大量的流行文化,讓人們沉浸在回憶中不能自拔。
而事實上,這個趨勢從第一部《樂高大電影》就開始了。憑藉著樂高本身的優勢,它將大量的虛擬角色集合起來,達到了比復聯正聯還要齊全的地步。
而埋梗的背後,表面上是調侃,骨子裡是興趣相投的人士會心一笑。
《死侍》也是如此,其受眾是漫威粉絲;《愛樂之城》則是面對影迷;至於去年那部《蜘蛛俠:平行宇宙》,則是針對漫畫的擁躉。
值得一提的是,《蜘蛛俠:平行宇宙》和《樂高大電影》系列是同一批創作者,看來他們也已經沉浸在自己的遊戲中不能自拔了。
不知道這個趨勢什麼時候能影響到華語電影圈,畢竟,我們有太多的流行文化可供挖掘了。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你覺得樂高、復聯和正聯裡,哪個超級英雄最強?
來評論區說說吧~
上一篇:暗黑的韓娛圈(四):論韓國藝人與練習生抑鬱的源頭
拓展閱讀:
這種超級英雄片,只有溫子仁敢拍
漫威宇宙僅僅是超級英雄的打打殺殺嗎?
-今天頭條の主筆-
你的小仙女E姐,閱片無數的大白,記筆記的菜籽&蘇小妹&油梨
美編:樹懶
E姐復更以後,還有很多失散的小夥伴沒有找到這裡,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各位隨手轉發,讓更多失聯的小夥伴看到我們,謝謝大家,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