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影片回收站,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五位公認的第五大天王,大家覺得哪一位才是你心目中的第五大天王呢?
1992年,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組成的四大天王橫空出世,讓當時的娛樂圈的其它人基本上「沒飯吃」但還是有幾位實力非常強勁的巨星存活了下來,甚至有些可以跟四大天王抗衡,他們分別是誰呢?
第五位:李克勤
李克勤是在1985參加「第二屆全港十九區業餘歌唱比賽」,憑著演唱譚詠麟的《霧之戀》獲得冠軍,並且與寶麗金唱片公司籤約。
1989年他迎來事業第一個高峰時期,他為電視劇《藍月亮》演唱粵語主題曲《一生不變》,同時奪得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和TVB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金曲獎。
而在1990年譚詠麟也開始淡出樂壇,在接受訪問時就曾親自蓋章接班人會是李克勤。
同時,當時的李克勤、張學友及劉德華更被傳媒稱為「樂壇三劍俠」,按發展趨勢來說絕對是妥妥的。
但一路順利又怎會「命運曲折離奇」呢!
大家都知道90年代的香港樂壇人才輩出,在1991年同屬寶麗金旗下的歌手黎明和張學友也越來越受歡迎,因此李克勤認為自己受到忽視,並且與公司鬧不和,名聲也因而下滑。
1992年,香港電臺在舉辦的太陽計劃活動中就冊封樂壇的張學友、劉德華、黎明及郭富城為「四大天王」。本來李克勤的歡呼聲也很高,有機會成為其中之一,結果卻被從臺灣紅回香港一年的郭富城「奪」去。李克勤就這樣與「四大天王」這個稱號擦身而過。
其實,他的獲獎次數和獎項多到數也數不過來,像是獲得「叱吒樂壇我最喜愛的男歌手」、「最高銷量廣東唱片」等等都是非常平常的事。
另外,李克勤與譚詠麟合作的「左麟右李」演唱會在當時也是大受歡迎。
李克勤在當時的香港樂壇絕對是一時無兩,而且實力也是不容置疑,所以一直以來都有「華語樂壇守門人」、「第五大天王」、「零瑕疵歌手」之稱。
第四位:鄭伊健
鄭伊健從小長的就非常俊朗帥氣,在17歲的時候,已經成長為一個清純帥氣的大男孩。鄭伊健在一次中學放學逛街的時候,就被一名星探發掘,邀請他拍攝了&34;的廣告,沒想到成片效果很好,之後就廣告片約陸續不斷,給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34;了。
後來憑藉和劉嘉玲合作的第一部電影《現代應召女郎》,一舉奪得了第11屆香港金像獎最佳新人獎提名,也被香港著名導演王晶所賞識,一口氣和他籤約了5部電影。可王晶的賞識和力捧,並沒有讓鄭伊健出名,不過卻把他推薦給了劉偉強,這才有了讓鄭伊健紅破天際的《古惑仔》系列作品,仿佛一匹黑馬一樣,《古惑仔》系列攪動了整個香港電影市場,甚至在整個中國都掀起一波巨浪,前三部作為限制級電影每部票房超2000萬。
之後鄭伊健迎來了事業的巔峰,《風雲之雄霸天下》票房收入高達4150萬港幣,成為1998年全香港電影的票房冠軍,並獲得&34;。
除了在演藝事業上突飛猛進之外,他在歌壇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多次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獎,每一次頒獎臺上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唱片銷量和鄭秀文、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劉德華等不相上下。
紅極一時的鄭伊健火爆程度絲毫不亞於四大天王,張學友笑稱要給他讓位,王晶說他可以和劉德華並肩,很多粉絲都認為,如果鄭伊健早火兩年,一定會並列為第&34;!
第三位:任賢齊
任賢齊1966年出生於臺灣省彰化縣,但他的祖籍是湖北武漢。
在大四的時候,他在自己的吉他老師的介紹之下,與臺灣的新格唱片籤約,從而開始進入娛樂圈,而任賢齊也在等待著屬於自己的機會,這一等就是三年,1997年,小蟲為任賢齊打造了一張專輯「心太軟」,而這張專輯創造了2600萬的一個銷量,這首歌也成為當時的一個爆款,席捲了兩岸三地。
這首歌初步奠定了任賢齊的形象和歌路的風格,如果說「心太軟」只是平靜湖面落下的一顆棋子,那麼「愛像太平洋」這張專輯絕對是為華語樂壇投下一枚重磅炸彈,這張專輯僅在臺灣地區銷量就高達103萬張,專輯裡面的「對面女孩看過來」更是空前絕後,成了任賢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而當時的小齊哥也是真正意義上的紅得發紫了。
1999年,任賢齊搭檔張栢芝拍攝的電影「星願」,這部電影成為當年最好看的愛情片。
隨後,警匪片「大事件」讓任賢齊的戲路也擴充了一個維度,也是從這部電影開始,他慢慢甩掉了自己的偶像包袱,融入到了所飾演的角色當中;無論是唱歌還是演戲,他都在不斷的挑戰自己!
在四大天王落幕的那個年代,任賢齊異軍突起以一己之力在90年末扛起了整個華語樂壇的「末代天王」大旗,所以,我們都應該記得:有一個時代是屬於任賢齊的!
第二位:周華健
周華健,1960年12月22日生於香港西營盤,中國臺灣流行樂男歌手、音樂人,他的歌曲傳唱率很高,音樂之路也很傳奇。周華健,應該是華語樂壇臺灣地區80年代中後期,橫跨整個90年代,成就最高,影響力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歌手兼具創作人之一。
1984年,他憑藉憑藉個人創作單曲《誰曾說過》進入演藝圈。1986年加入滾石唱片公司。1987年憑藉專輯《心的方向》獲得關注,那個時候,人們才開始知道周華健這個人。
當時的香港樂壇被四大天王牢牢佔據,但是周華健卻能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功佔據樂壇的一席之地,從那個時候起,無數的華語金曲在他這裡誕生。
據說,周華健當時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連四大天王發專輯都要避開他的檔期,怕周華健的專輯影響他們作品的銷量,由此可見周華健的火的程度。所以他也獲得了一個稱號,就是「天王殺手」。
《難念的經》就是周華健的一首難以複製的歌曲,那個時候,為了幫97版《天龍八部》做主題曲。林夕翻遍佛經,寫出了如此有意境的詞,又由周華健譜曲演唱。二人共同完成了這首武俠歌曲的巔峰之作。
第一位:王傑
王傑是一個亞洲樂壇的傳奇人物,他創造在全亞洲專輯的最高記錄,出專輯速度最快的一個,其中銷量也是最多的一個,在樂壇他是拼命三郎。
王傑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14歲就創作歌曲,1987年籤約臺灣飛碟唱片出道後,個人第一張專輯《一場遊戲一場夢》全亞洲銷量就達到驚天般的1800萬張!
接下來王傑的《忘了你忘了我》、《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孤星》、《誰明浪子心》等專輯無一不是白金的,暢銷無比。當時基本上所有港臺歌手都儘量避免和王傑在同一時期發布專輯,可以想見當時他的號召力和影響力。
在80年代末,在臺灣出道的王傑雄霸華語樂壇,是不折不扣的天王巨星,風頭一時無兩。而進軍香港樂壇後,90年代初的四大天王也未能和他分庭抗禮。
這可不是隨便說說,我們拿唱片銷量舉例。王傑的首張專輯《一場遊戲一場夢》亞洲銷量約1800萬張,同名主打歌的MV女主角是今日貴為天后的張曼玉。王傑更是憑這首歌在大陸一夜走紅。進入香港樂壇後,粵語唱片《誰明浪子心》獲得銷量和排行榜的雙料冠軍。1992年,詞曲由王傑一手包辦的專輯《All By Himself》獲得600萬張的銷量記錄。1993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王傑演唱的歌曲《回家》在無任何宣傳造勢之下銷量突破70萬。之後,王傑保持高發片率並且張張大賣。別忘了,這期間正是四大天王最火的時候。所以說,王傑成為那段時期唯一一個可以和四大天王抗衡的歌手。
以上五位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第五大天王,大家覺得哪位才是你心目中的第五大天王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