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數關注Bearie的都是喜歡攝影的朋友,不知道大家現在都到了攝影的哪個階段呢?是在夯實基礎,還是已經過了技術關開始提升審美了?
那天在網絡上看到了一版《攝影師的進階指南》,我姑且叫做「搞笑版」,裡面將攝影分為了「攝影知識-營銷-經典-治療指南-活著」幾個階段。
前兩個階段相信大家還是可以理解的,第三階段正是我叫搞笑的原因,並不那么正經和真實,而第四、五階段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卻是一個比較真實的寫照——很多玩攝影的朋友,包括我在內,長時間背負較沉重的攝影器材之後都會出現肩部、腰部等不同地方的不適感,久而久之持續下去便有可能會成為疾病。
但對於一些進行戶外運動的朋友經常會背著同樣重量甚至是更重的背包,卻沒有這麼大的不適感。在究其原因之後我發現原來是他們的背包具有「背負系統」,而目前大多數的攝影包是並不具備的,但如果直接購買戶外背包的話,一個問題是並不合適攝影人使用,一個是價格也會相對高昂。
所以Bearie就一直在尋找一款性比價比較高,同時能夠具有「背負系統」,又專門針對「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群體,能夠完美解決容量小、容易磕碰器材、腳架導致背負不平衡等問題的背包。終於,在翻閱了許多背包之後看到了「象小野」這款背包,同時我也通過渠道拿到了一個進行了評測。
(大家想直接看結論的話可以快速拉到文章末尾)
二.評測說明
1.使用器材
本次評測的主角:「象小野」攝影背包,由「象小野」官方提供,在此表示感謝。
本次評測中包內承裝的器材均為Bearie個人及朋友日常使用的,保證評測的場景真實性。
2.評測角度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目前大多拍攝城市風光,同時也會出門旅行拍攝。所以我並不會完全以一個拍攝者的角度來評測,會結合一位旅行者的角度進行考慮,來更貼近大家的需求場景。
3.評測原則
剛剛其實前面已經提到了,是要保證真實的,也是會貼近實際使用的。同時我的評測特點也是希望在評測之外能夠多一些知識帶給大家。
4.評測維度
本文選取了「顏值、背負、設計、容納、價格」五個大家比較關心的維度進行綜合評測,最後會在文末放出最終總結以及我的個人購買建議。
5.關於配圖
關於單純產品介紹的部分我使用的是廠商的圖(他們的專業產品拍攝和美工作圖標註比我自己單人做出來的效果會更好),關於我自己的測試和實際使用部分的圖片或視頻均由我自己拍攝。
三.顏值與外觀
1.顏色
不得不說,這款攝影包一改普通攝影包「黑色」的常見顏色設計,採用了「灰色+藍色」的搭配,以灰色為主,藍色作為點綴。雖然比不上某品牌亮橙色那樣非常顯眼的顏色,但是這種較為穩重但又不失活力的風格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算是攝影包界的一個「小鮮肉」了。
2.重量
再來說一下重量,背包淨重是1.6kg,對於50L這個容量來說1.6KG基本處於這種定位的攝影包的平均水平。
3.尺寸
而背包的尺寸,很多人看到數據之後可能會擔心背起來過大,我覺得只要容量是對你胃口的,你的身高是大眾常見的身高,那這個顧慮其實就完全沒有必要。
下面我放上一張我自己背著包的實景圖,我自己是偏瘦的體型,身高180左右,這個大小的包在我背上並沒有顯得很不和諧。
四.背負
如果挑選出這個包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三個點的話,那麼背負系統絕對是其中之一。(其他兩個點,一個是設計,另一個就是性價比了)
我不會說裝上設備之後背起來完全沒重量,因為這完全不可能。但是我可以說使用正確方法調整背負系統之後背著確實是非常舒服,比沒有背負系統的包,甚至比我之前在使用的某品牌有一定背負系統的包要舒服很多,背負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
1.什麼是背負系統?
說了半天背負系統能讓包背起來更舒服,那麼到底什麼是背負系統呢?
背負系統其實是改變了我們背的方式,一方面將巧妙地實現重力傳遞,把肩部壓力分給了腰部等,讓你像吃了士力架一樣,從「不行」到力扛「泰山」;另一方面是提供重心調整,保證行走中的平衡,讓背負更舒適。
再簡單一些來說,就是有了背負系統,就像有人會為你在後面託著包,有人會在前面為你提拉著包,這樣是不是一下子就會更輕了呢?
2.這款包的背負系統如何?
在大家知道了什麼是背負系統之後,我就來說一下我關於這款包的背負系統體驗。
在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我沒有辦法通過具象的文字來傳達給大家我的實際背負的感受,可能只能使用舒適這樣蒼白的語言來概括,但是我可以用背包的背負設計來帶大家認識「用料」有多足。
這款包採用倒U型內支架設計,即支架的主體部分位於背包內部,從外部完全看不見,不影響美觀。同時可以自由調節,讓其與體形更貼合,方便攜帶,可塑性強。在使用中能夠自動適應背部形狀,從而更好的貼合身體,即便在崎嶇地形上行走也很穩定、不易損壞。而此類支架通常的最大缺點在於緊貼背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汗氣蒸發。(由於北方天氣仍然較冷,故無法實際測試透氣效果。)
除支架外它還具備「肩帶、腰帶、稱重帶、胸帶以及襯墊」等完整的背負系統結構。這是市面上這個價位的包所不具備的。
而至於這些結構都分別有什麼作用,我引用了一段介紹給大家~
腰帶對於背負系統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背包的重量基本上都是通過腰帶轉移到臀部。一款好的背包,需要配備合身、襯墊厚度足夠的腰帶,讓穿戴者保持上身挺直,這樣就算連續行走數小時也不會疲憊不堪。背帶是最直接的受力部位,有些沒有背負,沒有腰帶的包,其重量就全依靠背帶了。通常情況下,背帶往往越厚越舒適,也越能扛。肩帶又稱肩帶收緊帶,是連接包身與肩帶頂部的設計。它的作用為將背包拉近身體,讓背戴者不會感覺背包正在往後翻倒,同時也能將肩膀頂部肌肉承受的負重轉移到鎖骨上。胸帶通過扣件或者縫線與肩帶相連,放置肩帶向兩側,保持穩定。胸帶的位置最好上緣與脖子基部平齊,儘量減少對胸部產生的壓迫。
象小野的這款包對於腰帶和背帶都進行了加厚和加強的處理,使得背負更加舒適,同時肩帶可以進行位置調整,保證能夠最大程度減少對胸部的壓迫。
五.設計
1.取用方式
採用的是背取的方式,是目前市面上攝影包中最常見的一種取用方式了。這種取用方式的最大好處是「防盜」,但是帶來的一點不好就是自己在取用的時候沒有那麼方便。這個要看個人喜好了。
2.防護
內膽採用的是硬質材料,能夠為器材提供更好的防護。同時內膽及背包的兩側帶有粘扣,放置在包內可以防止移動。內膽包內的黑色魔術貼可以一定程度上固定鏡頭,在背包傾斜時保證沒有意外發生。
3.防水與防滑
這款包外部採用防水面料的設計,在遇到雨雪天氣時不需要既要顧及手中相機,又要顧及包中器材了。同時內膽也採用了同樣的防水面料的設計,即使單獨使用內膽,也無需擔心雨雪。我下面也做了模擬測試,瞬時大水量的澆灌面料也可以防護包內不會被浸溼。
背包的底部採用了大面積的防滑材料,而不是像普通攝影包下面的兩條防滑條,防滑效果更加可靠。
這兩點設計比較貼心,也是我自己很喜歡的細節處理之一。
4.多功能性
這款攝影包採用的是獨立內膽設計,有大號和小號兩種內膽,其設計也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多功能性。除了單做專門的攝影包來放置器材及無人機之外,還能有這三個其他用途:
① 可以取出內膽,裝上隔板後放到其他包或者行李箱中使用,對器材提供保護。
② 可以取出內膽,將攝影包變成旅行包或者登山包。
③ 可以使用小號內膽,再裝上衣物及食物,短途登山等出行完全無壓力。
5.腳架中置
這也是我喜歡這款包的設計的一個點,現在越來越多的攝影包會選擇在一側預留放置三腳架的位置,這樣固然是更省地方,但是會導致背負不平衡,而中間放置則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六.容納
這款包是50L的容量,首先可以說是非常大了。但是,容量大=好?這可真不一定,只有適合自己需求的容量才是最好的,而至於自己需要多大的包就要看你的器材多少了。
我拿出平時我拍攝的各種設備進行盛裝測試,發現很輕鬆就可以將他們容納起來。
七.價格
終於談到大家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了,具體價格為899元。
其實這款包以文末的一個特價購買的話,是極具性價比的,這也是正是我對這款包的第三個印象點。至於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大家看一個同價位或者同類型的攝影包對比表格就明白了。
八.總結
這款在特價期的攝影包可以說是目前最具性價比的一款有著完整背負系統的攝影包,無論是攝影師還是愛好者都適用,尤其是對於經常旅行拍攝和風光拍攝朋友。
1.優點:
① 有完整的背負系統
② 腳架放置的中置設計,背負更平衡
③ 大容量及多功能性
④ 細節設計貼心
⑤ 性價比高
2. 缺點(建議):
① 取用稍微麻煩(希望能加入側取或者像Mindshift那樣有一個腰包可以旋轉取用)
② 單獨內膽的底部希望可以有頂層布料的收納區
作者:呂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