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極簡街頭風——不正經攝影包組合

2021-02-15 Chiphell

CHH ID:De_powercat

我相信大家有很多人一定折騰過很多攝影包,單肩也好,雙肩也罷,三四個那是起碼的,換來換去總是有不滿意的地方,總想要搞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包。我也一樣,正兒八經的雙肩攝影背包我有一個小野人的哨兵雙肩包和一個卡斯曼的登山攝影包。


這兩個包在買之前都覺得不錯,買回來後卻又總覺得差口氣。哨兵的顏值不錯,而且器材艙防護能力超強,容量也足夠,頂部的個人艙也能放些個人物品。但是背負的感覺太差,兩根背帶感覺很扁,勒著肩部的感覺很不舒服。另外因為哨兵是背部開啟的取放結構,略微有點不方便,但用下來感覺不好的主因是注重防護能力導致的自重偏重,但背負感在報的設計上又沒能跟上,弄得我每次出去拍照都有點感覺累人。

卡斯曼的背負感確實好很多,但是這款的器材艙是橫向結構的,包的寬度略小了一點點,導致我a99加740G2塞進去有點緊。這是買之前我沒估準,器材艙的容量對我的主力遠設器材來說略小,其他部分的容量都不錯,它更偏向一個以徒步旅遊為主的登山包,兼顧了器材的放置,包比較大,人群裡看起來有點顯眼。

我後來想通了,我其實只是要一個看起來顏值高一點的背包,器材麼可以放進內膽包裡,背包可以作為器材包也可以正常通勤,男人嘛 ,視覺動物,看什麼東西顏值也是很重要的,主要還是要一眼看中,不要感覺老氣,外觀簡潔明了就好。

於是又折騰了幾次,不過倒不是因為背包,而是內膽包折騰了很多次,其實內膽包我後來也想通了,男人嘛 ,視覺動物,看什麼東西顏值也是很重要的,主要還是要一眼看中,不要感覺老氣,外觀簡潔明了就好。當然了,滿足我這種要放得下a99加740G2還要好看的內膽包可以說是絕跡的,折騰了某寶上幾個便宜的所謂CAM-IN內膽,反正是能放下主力遠攝器材了。但所謂的CAM-IN內膽麼,顏值一般般,在取放的便捷性上不是很方便,因為它是橫向開蓋的,你用雙肩包的時候很難便捷地從雙肩包頂部取放,而且這種內膽包外面也沒個把手的,搞得我每次拿相機都要格外小心。

直到今年十月看到了樂攝寶的百納GearUp創意收納包相機整理包,總算解救了我。

我買的是中間的L號,畢竟有三種尺寸,先嘗試下的節奏。注意上面標註的尺寸實際是內部尺寸,包的實際大小比這個略大。下面有請真身。

       在椅背的襯託下,第一眼感覺這個L號有點袖珍,它的確是不大,你甚至可以把它放進女生的小背包裡,但是這個大小對於一機一鏡出門的我來說足夠了,如果兼顧廣角的話我會再帶上LX100,空間是沒問題的,這個包裡足夠放下一臺APS-C長焦和一臺LX100。下面用A77加730G試驗下裝載能力。

按照APS-C畫幅的a77大小來算,這個包的裝載能力還不錯,邊上空隙足夠放下LX100這類機型了。考慮到a77的尺寸和a99幾乎一樣,所以全畫幅單眼相機也沒有問題,當然要上到740G2的話需要用XL版的包來裝載。不過按照索尼微單加100-400GM的大小來說,L號還能勝任的。

包本身設計的收納點還是很多的,比如SD卡的放置。

裡面還有一些能塞的小口袋,外側透明的口袋能放個充電線之類的吧,感覺充電器放進這些口袋的話會有點大了,背面也有一個插袋,總之有足夠的空間放下電池之類的小附件。

包的防護還不錯,厚度參考照片,我手掌小,食指寬度不到1.5cm。手掌小的好處是什麼按鍵之間的距離過手柄太波輪太小或者間距不足這種事我很難理解你們在說什麼,壞處是打籃球時我很難接球就投,不過還好不影響我喜歡手持740G2拍攝,當然單手換鏡頭這事我肯定做不了,所以我一直一機一鏡加便攜機或者兩臺M43。

包內隔層的厚度差不多相當於我小指的厚度,就是圖示裡面這個樣子的,方形的隔層很柔軟,可以透光,柔軟的包覆感可以和器材親密接觸。長條形的隔層基本同樣的厚度,但很硬,很堅固,足夠作為一個間隔分段來支撐器材。

GearUp的頂部和一側都設計了可手提的把手,這樣從雙背包或者挎包裡面拿出來都很方便。而且這個包的頂部開口很大,直接延伸到了包的底部,這樣一來你可以把雙肩包往前一背,直接可以伸手進背包頂部開口取放相機,安全可靠,單肩挎包的話也很便捷。

好的,內膽包差不多就是這樣的。

接下來聊聊雙肩包


我毫不掩飾我是一個Timbuk2的粉絲,一開始是郵差包,看中的是款式簡潔明了,也比較能裝東西。Timbuk2早幾年也是有攝影包的,單肩和雙肩各一款,同樣的街頭風,特別是單肩攝影包也就是郵差包加內膽組合。大概是2018年的時候我買了一個他家的mini TUCK,就是圖中的mini版。當時其實沒想太多,只是需要一個小背包而已,但意外發現這個包的背負感覺不錯。說白了,Ttimbuk2這種也就高級一點,有點設計感的尼龍(帆布)包,感覺就一個片布做的加兩根帶子,反而背上去意外覺得很舒服,沒有背帶勒著你的沉重感。我沒搞懂這是為什麼,難道是因為為了騎自行車設計的背包不容易晃,反正感覺不錯。當然mini版裝不下太多東西,後來就入了正常尺碼的,這次要說的是其中的特別款。

嗯,從包裝袋中取出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的,略皺,和宣傳照差的很遠吧因為材質的關係,有點感覺像個紙袋子剛開箱的時候因為它本身的材質,看起來甚至不如普通款看起來挺刮。當然大小還是可以的,幾乎遮擋了整個椅背。特別版有兩個顏色。黑色的感覺更好看,不過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進口受到了影響,黑色今年買不到了,好在去年我買好了

至於包的結構嘛,就是一個主袋,街頭風嘛,騎行包,沒太多什麼隔斷的,就這樣一個主袋,很簡單。

主袋裡面有個隔斷,可以把筆記本電腦單獨存放,極其粗獷的設計,和我incase電腦包內植絨的電腦艙真身天上地下的差距,也無所謂了,反正電腦之前其他包配的內膽可以防護。

裝載能力的體現,這是一臺裝有a77+730G的內膽包,邊上是裝著我錢包+移動電源+數據線的小包,感覺連一半空間都沒滿。

現在立起來後稍微有一點樣子了。

再看看側面。

包兩側各有一個可以放杯子或者傘的側袋,特別款在這個側袋底部靠近背部的位置上開了個小孔,功能我也不是很明白,也許只是做個區分的純設計,也有可能是讓傘表面的水流出來,不過作為騎行包的話那不就是溼身了麼,反正不是很明白,估計美國人覺得這種騎車愛好者都有衝鋒衣的。當然這個側袋放Joby的八爪魚三腳架也還行。

在包的一個側面有一條貫通式的拉鏈可以快速進入包的主袋內隔斷取出電腦,不過從防盜的角度來說我強烈建議不要在這個隔斷裡面放什麼小件玩意。

這是個很隱蔽的小袋,我一般用來放鑰匙,這個袋的長寬比銀行卡大三分之一。

主袋頂部沒有拉鏈,包的靠頂部捲起來扣上搭扣實現閉合的,既然是特別版總要有點新意,比如開口兩側的磁吸。

磁吸的力度ok,不緊不松,本身這個包的材料能防小雨,開口用磁吸後就更安全一點了。

這個角度看起來就好看多了,用手機連接LX100拍一下,坐在板凳上,這個包比我膝蓋高,足夠裝東西。

讓老媽幫下忙拍一下實際背起來的樣子,樣子還不錯。

最後召喚特別版的最大奧義,為什麼是特別版?因為主要它是能反光的,但比特別是對於高色溫的白光反射非常明顯,4000K左右的暖黃光反射就不是這麼亮的,畢竟是騎行包,要照顧一下夜晚的安全。

最後總結一下,攝影包這種事情,各有所好,CHH各位大神都有各種超級裝備的開箱照。對於我來說,一機一鏡是常態,每次外出都有想好的拍攝內容,那麼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內膽和背包組合就好了,畢竟我只是想要和別人不大一樣,不想背一個看上去像攝影包的攝影包。

相關焦點

  • 攝影是減法,極簡風格的拍攝要點!
    極簡主義攝影的第一要素,便是色調統一,這點在風光攝影中尤為重要,讓畫面內的景致洗去鉛華。色調統一但並不單調,猶如有色素描一樣只用高光、暗部、陰影和交界線說話,打造風光片的純色之美。在攝影中,我們可能會需要用多種的畫面元素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念。但是在極簡攝影中,必須學會在畫面中只留下一個引人注意的主體。極簡攝影中的主體就比較典型的繼承了攝影中「趣味中心」的全部含義,即照片的主題。
  • 極簡攝影入門10技巧(上)
    為了讓喜歡極簡風格影像的攝影愛好者能快速入門,以下我們將針對極簡影像的組成、構圖方式進行解說,讓大家能清楚每個元素的影響以及利用方式,培養對極簡攝影的敏銳度,拍出令人驚豔的簡單影像。1. 找尋所謂的簡單
  • 極簡攝影 畫面乾淨成這樣,反正我是叩首膜拜了!
    」(Fans互動請加微信號:huangkuangdili)攝影/撰文:謝燮  攝影是取捨的藝術,之所以能夠將一個看似平凡的畫面用極簡的手段表達出來,正是因為進行了適當的取捨。個人認為,這是個特別有趣的過程,「我千辛萬苦的找尋,只為遇見你」,這其實也是街頭攝影的魅力所在。
  • 街頭攝影開始的正確姿勢(四)
    米拍攝影社區文章推薦:來自@zhaolei829上一篇談到了幾種街頭攝影中比較容易接受和操作的拍攝類型,在這一篇裡,我們將繼續討論另外幾種街拍類型。來看看在街頭,我們還能拍點什麼。一、極簡極簡的街頭畫面也是一個很容易讓人著迷並且很難做到不去觸碰的一個類型。對街頭攝影有些涉獵的朋友一定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過形形色色的極簡類的作品,或者自己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嘗試。從構成上來講,極簡的畫風和點線面的構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10步讓你學會極簡攝影!
    當然若拍攝時不小心將雜物置入畫面中也無須太過擔心,讀者不妨試試針對那些會令人分心的事物後制或裁切,還原純潔乾淨的影像。利用微距鏡來拍攝水滴與綠葉也能傳達出簡單影像感受。第二步極簡構圖訣竅呈現張亮眼的作品,除了倚靠具備吸引力的事物外,對極簡風格照片來說,另一項影響畫面的關鍵就是個人的構圖能力。
  • 8個方面、150+張照片,8000字詳解極簡攝影【上】
    對於天空或水面,使用慢門來拍攝,並將照片轉換為黑白,可以使水面看上去柔滑平靜,再加上簡單的元素組合,一幅極簡的畫面就組成了。微信公眾號「好機友攝影」,每日推送優質攝影教學文章值得注意的是,極簡攝影並不是抽象攝影,如同潑墨一般的大塊色彩並不一定是我們想要的。極簡攝影的畫面一定是經過精心組織的,不是簡單隨意的。所以 色彩最好遵循一定的規律。
  • 「怕死」的街頭時尚,不怕死的街頭攝影
    雖然沒被狗咬,但我還真不相信他總是這麼地一帆風順(奸笑.jpg)。有人說是因為時代不同了,過去那一套街頭攝影的方式貌似已經不能再如此「任性」下去。 ,而這種碰撞絕不僅限於街頭攝影、或者是攝影這一領域。所以,街拍是街拍,街頭攝影是街頭攝影,從語感到內核都不在一個維度,不信大家可以去谷歌一下這兩個詞所指示的圖片,你就會明白我在說什麼了。
  • 極簡禪意攝影,少則是多的藝術,正所謂萬物之始,大道至簡
    攝影中的極簡攝影,實際上就是一種抽絲剝繭的過程。將複雜的畫面簡單化,把畫面中一些多餘的元素剝離開來,形成一種主體與陪體的最精煉的組合,最終呈現出一種極簡清新的風格。攝影是一門視覺藝術,點線面、光影色是構成攝影的視覺要素。而一幅極簡攝影中,這些要素都必須做到極致,有時甚至只有那麼一兩個要素在畫面中存在。
  • 街頭攝影小技巧
    眼睛是靈魂之窗,從眼睛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情緒,這個技巧不容易,而且膽子要夠大。當 拍攝對象直視鏡頭時,那種畫面通常會很有力道。我剛開始接觸街頭攝影的時候完全不敢對著人的正面拍,儘量避開眼神交會。街頭攝影不只是拍攝很厲害的錯位,或者一次在畫面裡塞進一堆特別的人物。通常攝影師會在街上找到一個很不錯的構圖或錯位機會,等人走進來的時候拍。
  • 怪誕的黑白街頭攝影 臺灣街頭攝影大師的作品
    1959 年,還是臺灣一名高中生的張照堂便開始了攝影生涯,他以怪誕的黑白街頭攝影成名,以風格獨具的攝影,在臺灣攝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張朝堂的這一攝影風格的形成,被認為是與1949 年到1987 年臺灣失落的一代和壓抑的白色恐怖時期有關。
  • 80條攝影心得,讓你更加了解街頭攝影
    提起街頭攝影,其實它的定義並不重要,你在街上隨便拍一張照都很可能是街頭攝影,重要的是你看這個世界的方式,正如 Elliot Erwitt 所說:
  • 攝影師超詳細講解 如何戰勝街頭攝影中的恐懼心理
    我從2015年開始寫關於街頭攝影的文章,在這兩年裡,回答過近千次街頭攝影愛好者的提問,其中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就是:我在街拍時,經常感到緊張恐懼而不敢把鏡頭對準陌生人,請問怎麼破?  今天這篇博文就來詳細談談這個話題,本文比較基礎,特別適合街頭攝影新人練習。
  • 文人 · 攝影.
    暖光到牖茶煙候雲物悠閒鳥唱蝶翩風送浮芳撲素顏花蔭更比花枝透影伴陽遷怎不留連唯有几上香常添夢裡繁花,悄然生於壁中;茶席影像紀錄,並非一般攝影工作記寫平時生活或街頭拍寫社會事件;反而在特殊的行茶儀軌裡注意細節的關注,對茶人修為的觀察。從茶席的開始到結束,過程中有一條無形的線牽引著眾人的思緒,那便是茶人行茶時的精神靈感。
  • 教你十招極簡風格攝影技巧,意境美!
    簡單幹淨的畫面背景是拍攝極簡風格攝影作品的最佳選擇。外出拍攝時,不妨選擇畫面元素較少的風景作為拍攝背景。一望無際的麥田、一碧如洗的天空、巖石堆砌的小山,亦或是浩瀚無邊的湖泊海洋,都可以作為極簡攝影的拍攝背景。
  • 我們跟彩色攝影的鼻祖喬爾·邁耶羅維茨聊了聊街頭攝影
    我得以直觀地看見其他人的策展想法和我自己的拍攝初衷相融合,得出新的解讀,這個過程很有趣,可以說是「活到老學到老」了。界面文化:從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羅伯特·弗蘭克、布拉塞(Brassai),到你和加裡·維諾格蘭德等等,還有日本的森山大道,街頭攝影(street photography)作為一種攝影形式源遠流長、饒有趣味。
  • 【學苑】街頭攝影技巧淺談
  • 7個街頭攝影的小技巧
    練習要有方法,街頭攝影也一樣,就像走路,走錯了方向,就算走到腳都腫了也不會到達目的地。街頭攝影說容易挺容易,說難也很難,不然只要拿著相機人人都是布列鬆了。每位街頭攝影師都有自己的心得跟技巧,像是等待、取景、速度、連拍、專門找容易拍的對象等等。下面是一位來自紐約的攝影師分享的一些街頭攝影技巧加上我自己的一些補充。1.
  • 街頭攝影的全部秘密都在這裡!
    他說攝影代表了一種「能量、自大、好奇心、無知和幼稚的街頭智慧的無紀律的混合」。他在職業生涯中拍攝的照片多達500萬張。紀錄片中,在街頭的他始終在動,在交流,在拍照。關於攝影的秘訣,偉大的攝影家告訴我們的只有一條,那就是:多拍。
  • 黑白攝影,不只是去色那麼簡單!
    不知道你會不會有疑問:為什麼那麼多人不用彩色,卻堅持用黑白?黑白攝影到底有什麼特殊的魅力?風光照往往追求顏色漂亮,視覺效果更美。但黑白模式能去除顏色差異,使簡單光照條件下的背景趨於均一,整個畫面的「極簡」感更佳。
  • 國內街頭攝影真的很「土」 嗎?
    ©Bruce GildenBruce Gilden 的獨到之處在於,他總能在被拍攝者剛剛發現鏡頭,剛剛展露出疑惑、惶懼、嗔怒或驚訝的那一瞬間按下快門。 這種彪悍的拍攝方式為他的作品注入了一種極強的衝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