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H ID:De_powercat
我相信大家有很多人一定折騰過很多攝影包,單肩也好,雙肩也罷,三四個那是起碼的,換來換去總是有不滿意的地方,總想要搞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包。我也一樣,正兒八經的雙肩攝影背包我有一個小野人的哨兵雙肩包和一個卡斯曼的登山攝影包。
這兩個包在買之前都覺得不錯,買回來後卻又總覺得差口氣。哨兵的顏值不錯,而且器材艙防護能力超強,容量也足夠,頂部的個人艙也能放些個人物品。但是背負的感覺太差,兩根背帶感覺很扁,勒著肩部的感覺很不舒服。另外因為哨兵是背部開啟的取放結構,略微有點不方便,但用下來感覺不好的主因是注重防護能力導致的自重偏重,但背負感在報的設計上又沒能跟上,弄得我每次出去拍照都有點感覺累人。
卡斯曼的背負感確實好很多,但是這款的器材艙是橫向結構的,包的寬度略小了一點點,導致我a99加740G2塞進去有點緊。這是買之前我沒估準,器材艙的容量對我的主力遠設器材來說略小,其他部分的容量都不錯,它更偏向一個以徒步旅遊為主的登山包,兼顧了器材的放置,包比較大,人群裡看起來有點顯眼。
我後來想通了,我其實只是要一個看起來顏值高一點的背包,器材麼可以放進內膽包裡,背包可以作為器材包也可以正常通勤,男人嘛 ,視覺動物,看什麼東西顏值也是很重要的,主要還是要一眼看中,不要感覺老氣,外觀簡潔明了就好。
於是又折騰了幾次,不過倒不是因為背包,而是內膽包折騰了很多次,其實內膽包我後來也想通了,男人嘛 ,視覺動物,看什麼東西顏值也是很重要的,主要還是要一眼看中,不要感覺老氣,外觀簡潔明了就好。當然了,滿足我這種要放得下a99加740G2還要好看的內膽包可以說是絕跡的,折騰了某寶上幾個便宜的所謂CAM-IN內膽,反正是能放下主力遠攝器材了。但所謂的CAM-IN內膽麼,顏值一般般,在取放的便捷性上不是很方便,因為它是橫向開蓋的,你用雙肩包的時候很難便捷地從雙肩包頂部取放,而且這種內膽包外面也沒個把手的,搞得我每次拿相機都要格外小心。
直到今年十月看到了樂攝寶的百納GearUp創意收納包相機整理包,總算解救了我。
我買的是中間的L號,畢竟有三種尺寸,先嘗試下的節奏。注意上面標註的尺寸實際是內部尺寸,包的實際大小比這個略大。下面有請真身。
在椅背的襯託下,第一眼感覺這個L號有點袖珍,它的確是不大,你甚至可以把它放進女生的小背包裡,但是這個大小對於一機一鏡出門的我來說足夠了,如果兼顧廣角的話我會再帶上LX100,空間是沒問題的,這個包裡足夠放下一臺APS-C長焦和一臺LX100。下面用A77加730G試驗下裝載能力。
按照APS-C畫幅的a77大小來算,這個包的裝載能力還不錯,邊上空隙足夠放下LX100這類機型了。考慮到a77的尺寸和a99幾乎一樣,所以全畫幅單眼相機也沒有問題,當然要上到740G2的話需要用XL版的包來裝載。不過按照索尼微單加100-400GM的大小來說,L號還能勝任的。
包本身設計的收納點還是很多的,比如SD卡的放置。
裡面還有一些能塞的小口袋,外側透明的口袋能放個充電線之類的吧,感覺充電器放進這些口袋的話會有點大了,背面也有一個插袋,總之有足夠的空間放下電池之類的小附件。
包的防護還不錯,厚度參考照片,我手掌小,食指寬度不到1.5cm。手掌小的好處是什麼按鍵之間的距離過手柄太波輪太小或者間距不足這種事我很難理解你們在說什麼,壞處是打籃球時我很難接球就投,不過還好不影響我喜歡手持740G2拍攝,當然單手換鏡頭這事我肯定做不了,所以我一直一機一鏡加便攜機或者兩臺M43。
包內隔層的厚度差不多相當於我小指的厚度,就是圖示裡面這個樣子的,方形的隔層很柔軟,可以透光,柔軟的包覆感可以和器材親密接觸。長條形的隔層基本同樣的厚度,但很硬,很堅固,足夠作為一個間隔分段來支撐器材。
GearUp的頂部和一側都設計了可手提的把手,這樣從雙背包或者挎包裡面拿出來都很方便。而且這個包的頂部開口很大,直接延伸到了包的底部,這樣一來你可以把雙肩包往前一背,直接可以伸手進背包頂部開口取放相機,安全可靠,單肩挎包的話也很便捷。
好的,內膽包差不多就是這樣的。
接下來聊聊雙肩包
我毫不掩飾我是一個Timbuk2的粉絲,一開始是郵差包,看中的是款式簡潔明了,也比較能裝東西。Timbuk2早幾年也是有攝影包的,單肩和雙肩各一款,同樣的街頭風,特別是單肩攝影包也就是郵差包加內膽組合。大概是2018年的時候我買了一個他家的mini TUCK,就是圖中的mini版。當時其實沒想太多,只是需要一個小背包而已,但意外發現這個包的背負感覺不錯。說白了,Ttimbuk2這種也就高級一點,有點設計感的尼龍(帆布)包,感覺就一個片布做的加兩根帶子,反而背上去意外覺得很舒服,沒有背帶勒著你的沉重感。我沒搞懂這是為什麼,難道是因為為了騎自行車設計的背包不容易晃,反正感覺不錯。當然mini版裝不下太多東西,後來就入了正常尺碼的,這次要說的是其中的特別款。
嗯,從包裝袋中取出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的,略皺,和宣傳照差的很遠吧因為材質的關係,有點感覺像個紙袋子剛開箱的時候因為它本身的材質,看起來甚至不如普通款看起來挺刮。當然大小還是可以的,幾乎遮擋了整個椅背。特別版有兩個顏色。黑色的感覺更好看,不過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進口受到了影響,黑色今年買不到了,好在去年我買好了。
至於包的結構嘛,就是一個主袋,街頭風嘛,騎行包,沒太多什麼隔斷的,就這樣一個主袋,很簡單。
主袋裡面有個隔斷,可以把筆記本電腦單獨存放,極其粗獷的設計,和我incase電腦包內植絨的電腦艙真身天上地下的差距,也無所謂了,反正電腦之前其他包配的內膽可以防護。
裝載能力的體現,這是一臺裝有a77+730G的內膽包,邊上是裝著我錢包+移動電源+數據線的小包,感覺連一半空間都沒滿。
現在立起來後稍微有一點樣子了。
再看看側面。
包兩側各有一個可以放杯子或者傘的側袋,特別款在這個側袋底部靠近背部的位置上開了個小孔,功能我也不是很明白,也許只是做個區分的純設計,也有可能是讓傘表面的水流出來,不過作為騎行包的話那不就是溼身了麼,反正不是很明白,估計美國人覺得這種騎車愛好者都有衝鋒衣的。當然這個側袋放Joby的八爪魚三腳架也還行。
在包的一個側面有一條貫通式的拉鏈可以快速進入包的主袋內隔斷取出電腦,不過從防盜的角度來說我強烈建議不要在這個隔斷裡面放什麼小件玩意。
這是個很隱蔽的小袋,我一般用來放鑰匙,這個袋的長寬比銀行卡大三分之一。
主袋頂部沒有拉鏈,包的靠頂部捲起來扣上搭扣實現閉合的,既然是特別版總要有點新意,比如開口兩側的磁吸。
磁吸的力度ok,不緊不松,本身這個包的材料能防小雨,開口用磁吸後就更安全一點了。
這個角度看起來就好看多了,用手機連接LX100拍一下,坐在板凳上,這個包比我膝蓋高,足夠裝東西。
讓老媽幫下忙拍一下實際背起來的樣子,樣子還不錯。
最後召喚特別版的最大奧義,為什麼是特別版?因為主要它是能反光的,但比特別是對於高色溫的白光反射非常明顯,4000K左右的暖黃光反射就不是這麼亮的,畢竟是騎行包,要照顧一下夜晚的安全。
最後總結一下,攝影包這種事情,各有所好,CHH各位大神都有各種超級裝備的開箱照。對於我來說,一機一鏡是常態,每次外出都有想好的拍攝內容,那麼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內膽和背包組合就好了,畢竟我只是想要和別人不大一樣,不想背一個看上去像攝影包的攝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