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綾子)小提琴演奏《天空之城》
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天空之城》的主題曲《伴隨著你》(通稱:天空之城)由音樂家久石讓作曲,因以其讓人落淚的優美曲調和動人心弦的美妙音律而聞名全球,被改編成多種版本,成為流傳的影視名曲。
《天空之城》中的音樂主題旋律悠揚,場景音樂與畫面配合得十分完美。主旋律中的悲傷在這裡被完完全全地流露出來,無論是蒼茫的天空、被天空之城遮蔽了的太陽,還是注視著他們的希塔和帕蘇,無一不散發出了一種悲涼,以此從人們內心深處撤拽出了另一種逝去的憂傷——它是天空之城的逝去,它是家鄉的逝去,它是文明的逝去,逝去了的,還有曾經擁有的過去。
《天空之城》音樂鑑賞
作者:觀雪幽茗 (源於作者博客)
擁有人類難以企及的高科技,這座建立在雲端上的架空帝國,曾幾何時變成了廢墟,令人欣羨的飛行技術,可以不用耗盡能源便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翱翔,這是人類窮盡此生希望達到的夢想,在動畫電影裡,宮崎駿帶領我們提前進入這個原本存在於幻想小說中的天空之城拉比達。這部影片是由著名配樂大師久石讓所做,使片中情節與音樂渾然一體。
影片開始時的篇頭曲——也就是這部影片貫穿始終,使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主題曲《天空之城》,這一版是以小提琴為主要旋律,配以鋼琴,奏出小快板,給人十分歡快的感覺。
這座架空的帝國,在文明破滅之後,依然繼續飄浮在天空中,靠的是島上非常高明的飛行石技術,而電影裡戴著飛行石項鍊的少女,可以說是劇中命運安排好的角色,因為飛行石是天空之城皇室的象徵,擁有飛行石等於是擁有了天空的通行證。當少女希塔架著飛行船在空中被海盜擊落時,卻渾然未覺身處的危險,她彷佛天女降生 ,以純潔的形象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緩緩下降到地面,從飛行石項鍊中發出柔和的光將她包圍,最後落在少年帕茲的懷抱裡,這初次的相遇,彷佛命運註定好了似的,不可思議的邂逅,使得少年的心中,湧起一股無論如何要保護這個女孩的想法, 這時影片中第一次響起音樂,也是本片的主題曲《天空之城》,用的是八音盒版的曲子的前奏,象徵著純潔無瑕,與女孩掉落時的感覺渾然一體。
而第二次出現主題曲是在帕茲救了希塔之後的轉天清晨,萬物甦醒,音樂就像一道彩虹一般出現在人們的耳畔,清亮,明朗,先是一段流暢的音樂,然後是帕茲吹的一段小號,這是主題曲變奏曲的前奏,這段音樂並沒有出現其主旋律,所以沒有讓人感到主旋律的那種柔軟,而是讓人甦醒,很乾淨的一段音樂。
影片中第三次出現主題曲是希塔看到了帕茲家裡天空之城的照片,在帕茲形容天空之城時,音樂響起,依然沒有出現主旋律,而又是一個版本變奏的前奏,音樂很輕,中間夾雜著配合電影的音效,但並不影響音樂的輕柔~也正好與那虛無縹緲的天空之城相匹配。
第四次出現主題曲是在主人公遇到危險,墜落懸崖而被飛行石救起的時候,飛行石的力量讓他們像有降落傘一般,飄浮在空中,緩慢降落,此時的音樂是一段前奏過後出現了一點主旋律,但仍然是主旋律的變奏。此時音樂很輕,縹緲而美妙的音樂,與主人公在空中飄浮相照應。
後來政府情報機關的特務將校,聽命於穆斯卡,甚至掌握了金權。他們抓住了希塔,企圖得到飛行石,統領天空之城。而海盜們幫助帕茲把希塔救出來,當兩人從塔上奮不顧身地往下跳時,他們的關係又重新確立,並決定一起上海盜們的飛行船,這時為了慶祝第五次奏出了開心並充滿希望的主題曲,這次主旋律終於清晰的呈現在我們面前,透露出喜悅的心情,輕快明了。
之後主人公發現了天空之城,鏡頭拉到天空之城拉比達的一幕,晴空萬裡下,遠遠地可以看見雲一朵兩朵地飄過去,只見城內的花園裡,只有一名機械兵緩緩走著,有蝴蝶停在它的肩膀上,與大自然和諧共處,那份安詳而寧靜的感覺,搭配電影配樂,內心的灰塵頓時一掃而空!感覺即使心裡彷佛載了幾卡車、幾千噸的煩惱,瞬間如煙一般消失在空氣中。
而影片中最後一次播放主題曲時是他們說了毀滅咒語,天空之城分解,與壞人的決鬥勝利,《天空之城》前奏變奏在此響起,起初是帶著被毀滅的沉重,聲音低沉,然後音調轉高,變為帶著希望及勝利的旋律。
最後他們與海盜會合,全片結束,片尾曲響起——是完整版的有人聲的歌曲《天空之城》。
這部影片的配樂很特別,雖然影片中十三次出現配樂,但其中七次近一半的音樂都是本片主題曲及其變奏曲,而這些也並沒有都出現主旋律,只是配合影片場景出現了不同的變奏及前奏旋律。真正清晰明朗的出現主旋律的只有一次,就是在他們第一次戰鬥勝利很快就要進入影片最高潮的時候,這是一種剛勝利的喜悅也是預示著高潮的即將到來。這使得整部電影的配樂十分和諧統一,而又不顯得繁冗重複,又凸顯出了影片主題曲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