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er Elbaz 在 Lanvin 2016春夏秀場的謝幕,這場秀成為了他的告別作
最先爆料的是10月28日的 WWD,它用了小道消息的口氣爆料 —— 「我們得到了消息, Alber Elbaz Said to Exit Lanvin( Alber Elbaz 說他離開 Lanvin 了),正式的消息會在未來幾天內發正式新聞稿,但是設計師已經在公司內部告別了,並清空了辦公室。」同一天的晚些時候,時尚博主出身的網站 BOF 跟進了,並指出離職的消息得到品牌的確認。這兩個網站都說,導致設計師離開已經效力14年的公司的原因是:設計師和公司管理層的矛盾,並指出矛盾來自品牌的老闆王效蘭和 CEO Michèle Huiban。
因為 Alber Elbaz 是公認的有才華的設計師,所以,關注熱點不是他為什麼要離開自己揚名立萬的 Lanvin,而是他會去哪裡?上周,47歲的 Raf Simons 宣布離開 Dior,人們說 Alber Elbaz 是大熱人選。還有人說,如果不是 Chanel 和卡爾大帝籤了生死約,小胖子其實更適合去香奈兒掌舵。明星設計師的時代早已結束,品牌才是鐵打的營盤。還有一個傳聞是,深陷憂鬱症困擾的小胖子會休養一段時間 —— 只是整個時尚產業都在馬背上急速而顛簸地前行,小胖子能輕易脫身嗎?
按照維基百科的記錄,Alber Elbaz 出生於1961年6月12日,這個雙子座的設計師今年54歲。就在不到一周前,Alber Elbaz 在美國領取 The Fashion Group International 的獎項時講了些在今日看來是辭職前奏曲的話:「我們這些設計師是懷著對高級定製(couturiers)的夢想入行的,我們的事業始於我們的直覺與情感,我們開始設計時想著的是:女人想要的是什麼?需要的又是什麼?我們做點什麼能讓女人的生活更美好輕鬆?我們怎麼才能讓女人們更美麗?—— 這才是我們需要去做的。而現在,設計師成為創意總監,所以創作什麼呢,我們成為形象製作者,確保一切在照片上看起來很美。確保滿屏都是尖叫的寶貝們。夠喧囂才行,夠喧囂才酷。這種變化不僅僅出現在時裝領域。而我喜歡輕聲的交談低語,我想要更深刻和長久。」 Alber Elbaz 上面的這些話裡,透露出設計師對當下時尚產業的現狀的質疑,立足原創性的這些設計師們究竟在當下的產業裡扮演什麼角色呢?
最近 Zara 的老闆創下一個記錄,短暫地擊敗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人們說 Zara 的老闆擁有的資產是 LVMH 集團老大的兩倍。這不僅僅是富豪排名榜的變化,而是整個服裝消費模式的變化。高街品牌們已經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它們不斷推出廉價低質的新衣,鼓動消費者習慣不斷只穿一季的服裝,讓消費者的衣櫥爆炸。在每周店內上新品的高街品牌的衝擊之下,設計師主導的品牌們也被要求不斷上新貨。而設計師們的創作時間不斷壓縮,時間被讓給廣告、製作、物流…… 同時,時裝設計師被推到鎂光燈下,他們被要求像演員一樣魅力四射,像社交名流一樣八面玲瓏,他們不僅要創作時尚風格,還要參與流行潮流的製造與推廣。人們需要設計師的創意,卻不給他們搞原創的時間。設計師們被設定成創意機器人—— 按時按點推出那些能讓大眾喧鬧起來、尖叫起來的作品。服裝產業成為急速而顛簸的戰車,設計師們被綁在戰車上急速前行。品牌要做大,流程要加快,設計師的位置變得越來越尷尬,他們的創意被迫切需要,而他們的創意空間被不斷剝削。
另一個變化是,時裝周成了show business,這個 show 不再只是服裝秀,而是作秀。Alber Elbaz 在不同場合都提到一個發出掌聲的新手機 app —— 因為看秀時,人們都忙著拍照,即便是設計師出來謝幕時,所以為了不妨礙拍照,這個新服務出現了,點擊一下,你就能舉著發出掌聲的手機繼續拍照了。服裝秀的目的是展示新設計,賣掉新設計。而現在,服裝秀成為各路媒體上的集體狂歡,越來越多的人來看秀不是為了看新設計,而是為了被人看。 這事兒整體而言,不是很糟糕,你甚至可以說這種變化是「時裝民主化」的積極變革,但對設計師而言,這並不是多有利的變化。
整個時裝產業在與時俱進,飛速拋掉過去的模式,而在這種飛速的蛻變中,設計師被迫承擔起不該由他們背負的壓力。有人離開,有人頂上。秀不會停,留下來的是適應新模式的的倖存者,而離去的人群裡,有人依然是這個產業的英雄,比如試圖將新概念帶入高級定製領域的47歲的 Raf Simons,比如留下無數有美感有風格的設計的54歲的 Alber Elbaz,我們當然希望英雄早日回歸。
撰文:顧晨曦
題圖攝影:楊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