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這些有關端午的經典詩文

2020-12-23 環球網

端午這天

小孩兒都唱著什麼兒歌 ?

唐朝人划龍舟時

靠什麼來決定勝負 ?

這些問題的答案

都藏在古往今來的詩文佳句 裡了!

一起來聽

中國之聲知名播音員主持人 的誦讀和解析

感受傳統文化之美、經典聲音之韻

回味一首童謠

兒歌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端陽,那端陽,處處都端陽!

誦讀:王藝 解說:蘇揚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

自古,端午節有食粽、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 等習俗。這些節俗圍繞著祭龍、祈福、攘災等形式展開。

農曆五月以後,天氣炎熱,蚊蟲蒼蠅孳生,所以古人稱五月為「惡月」或「百毒月」 。

而到了端午節時節,陽光最為熾熱,古人就用「天中五瑞」——即五種植物:菖蒲、艾蒿、石榴花、蒜頭 和龍船花 來驅逐各種毒害。

菖蒲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家來說,端午節那天湊齊「天中五瑞」不是件容易事兒,更多的人家將菖蒲、艾蒿 用紅紙綁成一束懸掛在門上。這也是俗語「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的由來。

圍觀唐朝人划龍舟

《競渡歌》

(節選)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競渡」就是賽龍舟。

為了衡量競渡的勝負,唐朝人創造了「錦標」 的比賽制度,指在龍舟劃到終點的時候,以搶奪浮標來判斷勝負,搶得頭標的人就是比賽的冠軍。

浸龍舟水 ,是流行於華南地區的傳統習俗。

人們把端午前後下的雨水稱之為龍舟水,認為它可以帶來吉祥安康。

每當端午下雨的時候,有孩子的人家,會讓孩子的小手小腳都「浸浸」龍舟水 ,祈求孩子身體健康,萬事順意。

跟著陸遊看江南習俗

《乙卯重五詩》

【宋】陸遊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公元1195年的端午節,71歲的陸遊在家鄉紹興鄉村隱居,此時的他已經被罷官數年。在這首《乙卯重五詩》裡,陸遊詳細記錄了南宋時期江南鄉村的端午節習俗 。

因為是在五月初五,端午節又叫重午。

這一天,五月月令之花——石榴花 已經開滿了枝頭,天真浪漫的少女們爭先把石榴花簪在頭上,而小夥子們則把艾草插在帽子上。大家忙著採藥、配藥,為的是祈求一年平安。

石榴花

你的家鄉有哪些端午習俗?

你還知道哪些跟端午有關的詩文佳句?

一起分享吧!

相關焦點

  • <課程活動>頌古揚今讀端午·化繭成蝶悅語文 ——記大連市第七十七中學「悅讀——端午詩文誦讀會」
    「天節當重午」,在「艾香蒲綠,暑風清序」之時,大連市第七十七中學語文教研組舉辦的「基於核心素養的語文課程活動之悅讀——端午詩文誦讀會
  • 祝「端午節快樂」到底行不行?這些關於端午的小知識,講給孩子聽!
    不過,近來有關端午節文化內涵、習俗的一些討論成為熱門話題:它為何有那麼多的名稱?它在古代最初並非是吉祥的節日嗎?能不能互祝「快樂」?針對上述問題,記者在採訪專家時了解到,端午節的不少習俗都比較有娛樂性,也可以互祝快樂。而這個節日,也是一個充滿了人倫溫情的重要生活節點。
  • 韓國端午申遺成功,竟將中國有關端午的視頻舉報下線!
    江陵端午祭中的祭祀,演戲,遊藝等,都充滿著濃厚的韓國民俗特色,可以說與中國的端午節毫不沾邊。但就在我們都放下這些芥蒂的時候,韓國又出來搞事情了。李子柒一直以傳播中國文化,傳播中國美食被觀眾所熟知,面對端午節這樣一個傳統節日,她當然也不會缺席。
  • 有關端午節古詩詞有哪些?端午詩詞大全簡單四句
    歷史上,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很多關於「端午節」的墨寶。那麼,有關端午節的詩句有哪些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有關端午節的詩句描寫端午節的詩:《江城子·年年端午又今朝》宋代:陳著年年端午又今朝。鬢蕭蕭。思搖搖。
  • 餘世存:端午跟節氣有關,更與氣節有關
    端午節是傳統中國民間的四大節日之一,雖然定在農曆,但其節日習俗仍跟節氣時間的情狀有關。如同重陽節多在寒露、霜降節氣,端午節多在芒種、夏至節氣。學者甚至考證說,端午節起源於夏至。「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為天中節」,天中的說法當然源於夏至。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 今日端午 ▏和孩子聊聊這些與端午節有關的知識吧
    那些端午傳統特色習俗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華民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端午節的眾多習俗中蘊藏著各地勞動人民千百年來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成為流傳甚廣的雄黃酒同時人們用酒塗小兒耳鼻、肚臍以驅毒蟲,求小兒平安除了這些習俗
  • 與端午有關的四個傳說,不妨用一首詩來概括
    端午節,到底與誰有關?很多人的答案是屈原。其實,中國幅員遼闊,在不同的地方,人們過端午,所紀念的人物並不相同。與端午有關的傳說,主要有四個,我們不妨來看一看。所以,也有人認為,人們過端午節,是為了祭奠伍子胥之故。屈原投江這是我們最熟悉的有關端午節的故事了。屈原不僅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曾經得到楚懷王的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之職。屈原「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但是他的這種主張沒有得到實踐。
  • 今日端午節,欣賞十首與端午有關的詩詞,感受古人過端午的氣氛吧
    這些回憶,美好而生動,是我對端午節最美的印象和記憶。現在我長大了,愈發覺察到其中的珍貴之處。這其中,不僅是大人對節日的儀式感和重視,更是大人對小孩的濃濃的愛和用心的態度。而這些愛,將圍繞孩子的一生,讓他的內心越來越豐富多彩、趣味十足,熱愛生活、珍惜時光,等他成為父親或母親,他也會將這些有趣的事情和儀式,傳承給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多麼感謝自己能生長在那樣一個充滿趣味和生活樂趣的家庭,感恩有那樣的姥姥姥爺、媽媽爸爸,他們給我的人生教育和啟發,對我的一生而言,受益無窮。
  • 與端午節風俗有關的8首古詩詞 古人眼中的端午是這樣的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與端午節風俗有關的8首古詩詞 古人眼中的端午是這樣的 01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處處忙。 誰家兒共女, 慶端陽。 細纏五色臂絲長。 空惆悵, 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 千年忠義氣, 日星光。 離騷讀罷總堪傷。 無人解, 樹轉午陰涼。
  • 「泉州味」裡的別樣端午
    古風承千年 粽香飄兩岸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市保留著包粽子、戴香囊、賽龍舟等傳統端午習俗。圖為泉州市刺桐幼兒園的老師教幼兒們縫製香囊,一起感受傳統節日氛圍。昨日端午佳節,傳承千年的民俗文化在泉州城鄉原生態保留呈現,香噴噴的粽子禮包情暖兩岸;在疫情常態化防控和創城創衛的背景下,志願者走上街頭守衛家園……這些共同演繹了「泉州味」裡的別樣端午。
  • 古時端午節並非節日 最早與「夏至」節氣有關
    中國天氣網訊 按照傳統,端午佳節全國各地都會舉行一些儀式以示慶祝,常見的便是「吃粽子」、「賽龍舟」,但不為人知的是,端午節最初並非「良辰吉日」。端午節的形成最早與「夏至」節氣有關,意在提醒人們為祛病防瘟做好準備,在千百年的演變中,逐漸才形成了今天的端午節,並加入了「憑弔屈原」等一系列內容。
  • 端午,是一念安康,平安和順,祈福納祥,祝福所有的朋友們
    一詩一文每一天的原創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這些年一直在追尋那些讓我魂牽夢繫的詩歌,屈原當然是我喜歡的詩人之一,不光是他的詩歌詞賦自成一派無人能敵,更愛他的愛國精神,為他的氣魄而傾倒,每逢端午以詩為念。
  • 祝「端午節快樂」到底行不行?行!祝!!
    不過,近來有關端午節文化內涵、習俗的一些討論成為熱門話題:它為何有那麼多的名稱?它在古代最初並非是吉祥的節日嗎?能不能互祝「快樂」?針對上述問題,記者在採訪專家時了解到,端午節的不少習俗都比較有娛樂性,也可以互祝快樂。而這個節日,也是一個充滿了人倫溫情的重要生活節點。
  • 弘揚傳統文化 踐行核心價值觀——桑樹坪鎮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
    端午浴芳蘭,流香滿晴川,歲歲端午,今又端午。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厚植愛國情感,桑樹坪鎮組織各村(社區)開展第二季度道德講堂。在「頌幾首古詩」環節,各村(社區)道德講堂成員聲情並茂地誦讀《和端午》(宋 張耒)、《端午》(唐 文秀)等,用詩詞邂逅愛國詩人屈原。在「談一番感悟」環節,幹部群眾紛紛表示,端午文化,傳遞的是一種愛國情感。平時工作中,要將這種愛國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做到忠誠可靠、愛國敬業、勇於擔當、敢於奉獻。
  • 有關端午節的好詞好句
    ,只是問候;閒也行,忙也好,開心即可;今兒好,明更好,衷心祝願:端午節快樂!聞起來是溫馨,吃起來是甜美,咽下去是幸福,回味著是美滿,端午節快樂!端午節到了!我把祝福棒切成五段送你,段一是健康,段二是幸福,段三是好運,段四是關愛,猜猜段五是什麼?答案:段五是快樂!端午到了,用一份美麗「紅」,一份開心「花」,一份健康「綠」,一份快樂「葉」,包成一個「開心粽」送給你,願端午節快樂!
  • 端午節冷知識:別名超過20個,能否互祝快樂?
    不過,近來有關端午節文化內涵、習俗的一些討論成為熱門話題:它為何有那麼多的名稱?它在古代最初並非是吉祥的節日嗎?能不能互祝「快樂」?針對上述問題,記者在採訪專家時了解到,端午節的不少習俗都比較有娛樂性,也可以互祝快樂。而這個節日,也是一個充滿了人倫溫情的重要生活節點。
  • 平涼五中舉辦「詩意青春 放飛夢想」經典詩文朗誦活動
    來源:平涼五中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10月16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詩意青春 放飛夢想」經典詩文朗誦活動在平涼五中舉行,為眾多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朗誦表演。
  • 這些表達憂思的詩文都很經典,有沒有你特別喜歡的?
    李白在一旁有些不平地說,「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難道我的《送友人》不經典嗎?辛棄疾呵呵一笑,只顧朗誦自己的《水龍吟》,「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 夕陽西沉、孤雁聲聲,更引起了詞人對淪陷故鄉的思念。
  • 詩文|新年快樂
    詩文|新年快樂  2021-01-06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