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429天
01
最近,在b站擁有20萬粉絲的up主「虎子的後半生」翻車了。
去年12月,"虎子"發布了第一條視頻,標題是《36歲患肺癌崩潰,山窮水盡,母親照顧百病纏身的父親突然又中風》。
視頻中,「虎子」描述了自家的「禍不單行」:
36歲的自己,肺癌晚期;
老父親患糖尿病及多種併發症,冠心病、心梗...百病纏身;
老母突然又腦中風住院,說不了話;
家中外債幾十萬,妻子整日在外奔波掙錢.....
但,患癌4年的他,一直樂觀面對生活,從不放棄,還提醒大家「不要揮霍、透支自己健康的身體」。
視頻發出後,無數人被他的精神感動,給他加油打氣,還有不少打賞。
(虎子的B站公告)
之後,「虎子」陸續在B站發布了140多條視頻。
這個「抗癌鬥士」,在不到6個月的時間裡,吸引了近20萬粉絲。
可最近,有網友發現了「虎子」的大眾點評帳號。
和B站上辛苦抗癌的形象不同的是,在大眾點評中,他仿若一個「成功人士」。
兩年時間,打卡了300多個餐廳,住過2000塊一晚的酒店,按過288元一次的足療......
日常開的是寶馬,經常出入五星級酒店、遊艇俱樂部等高檔消費場所。
而在他自己錄製的視頻中,他要麼是騎電驢,要麼是坐公交。
事情曝光後,人們才發現,那個曾經資助的「抗癌鬥士」,過得比自己好太多了。
更無語的是,被網友扒皮後的「虎子」還委屈了。
他反覆強調自己真的是癌症患者,可「我是癌症患者,我也不能沒有自己的生活啊。」
經多方證實,「虎子」的確是癌症晚期患者,可多數人還是無法原諒他。
因為事情的關鍵,已經變了。
當然,癌症患者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但前提是不能建立在欺騙的基礎上。
當你把他人的善意捐贈,變成了自己揮霍的資本時,你有沒想過,你的所作所為,寒了多少人的心?
而總被欺騙的大眾,還剩多少同情心,能被「虎子」們揮霍?
02
大家總說社會越來越冷漠了,可有多少人其實是被騙怕了?
前段時間,廣州的一位媽媽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血淋淋」的微博。
身患哮喘的女兒,被收過禮的班主任強制體罰,吐血入院,求助無門的家長只能尋求輿論幫助。
一石激起千層浪,24小時不到,這條微博吸引了100多萬人轉發,400多萬人點讚。
可結果呢?
這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報復」騙局。
這位媽媽,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擊潰了上百萬人的信任。
然而這樣的事還少嗎?
去年7月,網友「春秋兩不沾-」發了一段視頻,哭訴自己被男子騷擾威脅長達半年。
還在視頻中,聲淚俱下地講述警方如何不受理案件。
一天後,視頻點擊量超過5000萬。
憤怒指數爆表的網友,一邊給她鳴不平,一邊還要擔憂她的人身安全。
於是,有人不斷痛斥警察不作為,還有人主動幫她人肉「渣男」。
可就在人們想盡辦法幫她脫離「危險」時,這個視頻卻被證實全部是假的。
所謂的「騷擾」、「威脅」,都是她一手杜撰的。
還有2018年11月30日,網上一則50萬懸賞走失男童的消息突然火了。
為了找到孩子,警方投入大量警力,調動一切資源,全方位查找。
幫忙找孩子的志願者從一開始的幾人、幾十人擴大到幾百人。
志願者每天在城市展開地毯式的搜索,持續好幾天。
可最後呢?
這只是孩子母親為了測試丈夫對兒子是否關心,而一手策劃的虛假警情。
事件反轉後,義務幫忙的志願者,更是遭到了外人的嘲笑,還被人罵「欺騙感情」。
所謂的「好人沒好報」,也不過如此了。
作家斑馬曾說:
社會資源是有限的,人們的愛心透支額度也是有限的,正是這些人對他人愛心和善意的濫用,關掉了那些真正有需要的窮人們的求助之門。
深以為然。
人性最大的惡意之一,就是消費他人的善意。
這些惡意營銷、騙局,不只是欺騙這麼簡單,它打擊的是公眾的愛心,摧毀的是人們對社會的信任。
試想,當善意被幾次三番的惡意消費後,下一次,如果再看到求助信息,誰還能、誰還敢毫不遲疑地給予幫助?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就等於關上了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的求助之門。
細思極恐。
去年底,水滴籌的醜聞上了熱搜。
原來,有梨視頻的記者臥底發現,水滴籌線下服務人員在醫院「掃樓」尋找求助者。
工作人員稱:「可以把它理解成銷售裡的地推。」
據透露,如果找到「客戶」,形成有效交易,5單可以提成80塊,6至10單可以提成100塊。
靠著優秀的「掃樓技巧」,月入過萬不是什麼難事。
與此相對的,他們還有末位淘汰制,如果一個月做不到35單,你可能就要失業了。
更可怕的是,很多你看到的求助者情況,可能都是被「動過手腳」的。
籌款文案,有模板;財產狀況沒有嚴格審核,甚至有所隱瞞;接收的捐款,不需要使用證明....
原本的公益組織,被他們做成了生意。
情況被曝光後,水滴籌公關團隊回應稱「高度重視,開展排查」。
可是呢?
今年4月15日,在河北某家醫院裡,水滴籌和輕鬆籌的員工,大打出手。
因為一家被另一家給搶了「生意」。
上個月19日,兩家的員工,又在重慶腫瘤醫院互毆。
因為掃樓的時候發生了衝突。
競爭真夠激烈的啊。
不知道其他人會怎樣,但自從看過那個臥底視頻後,再看到朋友圈中的籌款轉發,我都忍不住懷疑真假。
我再也沒辦法毫不遲疑的捐款,再也不敢轉發別人的籌款連結。
信任一旦被摧毀,再想重建就難了。
這些消費善良的人,就這樣關上了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的求助之門。
就像馬德在《當我放過自己的時候》裡說:
「善良偶受傷害,也許只是陣痛。但若是整個社會風氣,已經容不得善良施行,世界就會冷得一片荒涼。」
04
朋友樂樂前幾天被坑了一把。
樂樂在路上碰到了一對抱著小嬰兒的夫妻,他們攔住樂樂,說自己錢包丟了,微信支付超過上限。
現在帶著孩子想打車去火車站,買票回家,找樂樂借錢。
樂樂剛開始直接拒絕了,就怕他們是騙子。
可是這對夫妻反覆強調自己不是騙子,家裡根本不差錢,只是這次情況特殊,要不是抱著孩子根本放不下面子借錢等等。
樂樂看到滿頭大汗的孩子,心生同情,加了對方,看他朋友圈也感覺挺真實。
於是轉了三百塊錢給對方,對方答應第二天還。
等第二天樂樂找對方時,才發現已經被拉黑了。
樂樂心塞之下感到無比氣憤,她說三百塊並不是很多錢,可自己的善心被利用,真的很難受。
樂樂不敢把事情跟人說,怕被人罵「傻」。
其實,樂樂本身是有防備心的,只是她沒想到有人會在30多度的高溫下,抱著那麼小的孩子在外行騙。
樂樂最後感慨,以後不管碰到什麼人,絕對不會再心軟。
你看,當「狼來了」的事件越來越多,失望重複累加下,也就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了。
精讀君在終身成長詞典詞條《653:善意》中,提到:
善意,是一種資源。
是資源,就有枯竭的一天。
每一個利用善良、消費善良的人,都是在挖空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資源。
當這份資源被消耗殆盡,誰來為冷漠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