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夢娃娃屋》|給你夏日一絲「清涼」(附資源)

2021-02-21 溫嶺光影電影部落

近年,如《忌日快樂》這樣成功的小成本恐怖片越來越多見。

為什麼在如今高成本、大製作的電影市場中,這些靠二流明星撐場面的恐怖電影依然有立足之地?

《忌日快樂》

究其原因,離不開其獨具一格的敘事模式和特色鮮明的拍攝風格

2018年的新片《噩夢娃娃屋》就是此類電影的典型代表。

如何製造恐懼?

《噩夢娃娃屋》的敘事很有特點,幻想與現實穿插可能會讓你在影片的頭30分鐘摸不著頭腦,但是只要你耐著性子,就會發現片子的亮點。

在這部《噩夢娃娃屋》中,雖然沒有鬼怪,但娃娃和變態卻是如期而至

(友情提示,這裡需要屏住呼吸)

說實在的,這樣一部恐怖片,我真是當懸疑片看的。邏輯推理之縝密,著實讓君君一驚。

而那些密室虐殺、血漿噴發,結尾的親情線等等元素,又讓人覺得這是一部有內容的恐怖片。

一位單親母親帶著自己兩個青春期的女兒,來到姨媽家閒置的別墅中居住。

這座別墅,處處讓人感覺陰森森

滿屋帶著歷史感的娃娃,盯著你的一舉一動。

冷不丁觸碰到機關,還會突然跳出來嚇你一跳。

做好心理準備,以下:

高能預警!

高能預警!

高能預警!

...

.

...

...

.

....

樓道燈光這麼暗,搞不好會隨時跑出一些「不明生物」。種種跡象都表明,這不是別墅,這分明就是一座鬼屋

這還不算完,有天屋子裡還闖入了兩個變態殺人犯毒打母親。囚禁少女陪他們玩「sm」變裝遊戲

姐妹倆每次逃跑,都會被抓回來,被打得更狠

她們被困在娃娃屋裡,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就在這絕望的時刻,影片的下一個鏡頭卻又賦予了我們希望。

成年後的妹妹,在自家的大床上因為噩夢驚醒。


原來,這段經歷已經成為過去。後來那些逃出去又被抓回來的場景,只是她的一場夢。

(事實上,那一天,母親已經殺死了變態,她們成功逃出了娃娃屋。)

這段娃娃屋中的恐怖經歷也被妹妹寫進書裡,她成為了一個知名小說家,過上了幸福生活。

影片似乎走向了happy ending裡。

但接下來的鏡頭又陷入了反轉

妹妹接到了來自娃娃屋的電話。電話中,許久未露面的姐姐,高聲呼喊著「妹妹,你快回來」。

妹妹連忙趕往之前的娃娃屋,照顧窮困潦倒的家人。

這時候我們才明白:似乎,姐姐和母親還住在娃娃屋裡,真正過上幸福生活的只有妹妹。


不過,到這還不算完。後面發生的事情,卻又更加詭異

那隻冷不丁在門口看著自己的黑狗,剛要告訴自己什麼,卻被母親氣急敗壞的趕跑了。

愛護動物的母親,為何要趕跑一隻沒有傷害自己的狗

姐姐一會貼在牆邊,一會又滾到地上,好像是被人暴打了一頓。

可問題是,她的旁邊並沒有人,那是誰打了她?幽靈?

是姐姐精神失常,還是真的碰上了不明生物

為何媽媽要隱瞞姐姐的病情,說去外面找救護車救她,卻有去無回

房間的鏡子上,大寫的「help me(救我)」。拯救?需要拯救的人是誰?

怎麼又在恍惚間,看見那兩個早就死掉的變態殺手呢?

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哪個又是妹妹的幻想

可以說,作為一部恐怖片,它除了沒有鬼怪,那些常用的套路,一個也沒有落下。

密室虐殺、血漿噴發、眼睛會發光會說話的娃娃...

但這部電影特別就特別在,一路看下來,給君君最大的感受是:


它的恐怖,不是故弄玄虛,而是建立在符合邏輯的基礎上。

影片中的每次反轉,都有相應的信物鋪墊。

一開始,妹妹從報紙上看到那則變態殺人案,其實就在為之後,她們成為恐怖分子的目標作鋪墊。

而且妹妹還強調:「他們對付的就是你這個年齡的少女」。

在我們以為主角就此過上幸福生活的時候,姐姐電話裡的一句「help me」,將觀眾拉回了現實。

是不是可能只有妹妹逃出了娃娃屋,姐姐與母親還困在那裡?但這還沒有完。

那隻冷不丁看著自己的黑狗,有種感覺不對的預兆。

之後隨著鏡頭的轉換,我們又在房間裡的鏡子上發現了用「help me」的字樣。

同樣的一句救我,從語言轉成了文字,呼喊的力度更加微弱,似乎在暗示著故事有變得更糟的跡象。

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這一切會不會只是妹妹逃避黑暗世界的想像?

當所有真相全部揭開的一刻,這句「help me」再度以語言的方式呈現,而且兩句話都出自姐姐之口。

一頭一尾,這一句「help me」,在不同的情況下,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它成了串起整部影片的線索。

這句出自姐姐的話語,又引出了影片中一條重要的主線:親情

正是作為家人的姐姐一次又一次的呼喊,喚醒了妹妹,讓她回歸現實,才使得整個故事從糟糕的邊緣走向了希望的一端。

有點《死寂》《安娜貝爾》的影子。

《死寂》

《安娜貝爾》

敘事上除了必不可少的驚悚懸疑,還有夢境與現實的不斷交替,想必看完本片的觀眾,都經受了情緒和智商雙重考驗。


有興趣的童鞋自取資源,不謝。

地址:溫嶺萬壽路258號千禧廣場北3樓

前臺電話:0576-80610088

廣告合作:

趙店長18767446119

王經理13968637070

相關焦點

  • 《噩夢娃娃屋》:這個噩夢在搞什麼鬼?
    《噩夢娃娃屋》(Incident in a Ghost Land)有懸疑、驚悚的劇情,帶點病態的恐怖,觀影過程,會讓人有些坐立難安,這部電影是擅長拍攝恐怖題材的法國導演巴斯卡勞吉哈所執導,不過《噩夢娃娃屋》評價有點兩極,爛番茄是不及格的47%,但卻得到2018法國熱拉爾梅奇幻影展最佳影片的肯定
  • 《噩夢娃娃屋》你的布娃娃在嘲笑你長得醜
    不賣關子了,今天說的就是前陣子剛出資源的新片《噩夢娃娃屋》,目前豆瓣評分穩在了6.9分,5700+觀看過,好於79%的恐怖片,這個成績算是非常亮眼了。所以不用多說,本片也一定會夠狠、夠血腥,定給你帶來感官上的不舒適。
  • 《噩夢娃娃屋》你有沒有逃脫過無盡的臆想?
    這麼巧你也愛電影啊看過了今年已上映的「網紅爆款恐怖片」《寂靜之地》和《昆池巖》,你是否已經對朋友圈推薦的「網紅爆款」感到一絲絲的失望?「網紅」、「爆款」該由誰來定?館姐要推的電影是:《噩夢娃娃屋》推薦指數:四顆星推薦原因:1.嚇人手法6662.千篇一律的劇情上做到了套路的創新3.被怪胎虐待?
  • 《噩夢娃娃屋》新瓶裝舊酒,傳統恐怖片再放異彩
    劇情延續了經典歐美恐怖片的傳統---變態殺人,歐美恐怖片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幹不死變態殺人狂之外,還有著各類父子殺人狂,母子殺人狂,最大的特點就是兒子不是弱智就是畸形,《噩夢娃娃屋》就採用了經典的模式,講述了一對變態母子將一對姐妹囚禁並予以虐待的故事,比起導演那部知名度很高的《殉道者》,《噩夢娃娃屋》在延續了經典恐怖片的套路之外,採用了亞洲恐怖片一貫最擅長的心理恐懼,不但音樂及其出色,
  • 《噩夢娃娃屋》比噩夢更可怕的是現實
    7.12018 / 法國 加拿大 / 懸疑 驚悚 恐怖 / 巴斯卡·勞吉哈 / 克裡斯塔爾·裡德 瑪蓮·法莫今天這部片名很拗口《噩夢娃娃屋【觀感】一、劇情寫實——聯想到法治新聞中的性奴案件與最近韓國的N號房間慘案,這部電影讓我深切感受到受害人的絕望與痛苦,以及變態的喪心病狂。
  • 《噩夢娃娃屋》,做好心理準備,這片太窒息,太過癮
    今天為大家準備了一份特供——《噩夢娃娃屋相比之下,《噩夢娃娃屋》這部2018年由法國與加拿大合拍的電影就沒那麼大名氣了。《噩夢娃娃屋》這個中文譯名理解起來確實會有歧義,它一開始就是一枚帶有誤導性的煙霧彈。
  • 拌油麥菜紫甘藍絲,夏日的清涼拌菜,爽口
    拌油麥菜紫甘藍絲By 金鳳棲梧夏日的清涼拌菜,爽口。第4步、雞蛋也切絲,粉絲泡好也一同放入碗中。第5步、所有調料汁放一起拌勻,蒜能打成蒜泥更好,我切成蒜末。第6步、調料汁倒入大碗中拌勻。第7步、盛出。第8步、可以換做菠菜、胡蘿蔔絲也很好吃,再加點炒熟的花生米熗拌更好吃,夏日餐桌的涼拌菜。第9步、晚餐。小貼士:可以換做菠菜、胡蘿蔔絲也很好吃,再加點炒熟的花生米熗拌更好吃,夏日餐桌的涼拌菜。
  • 虐殺片《噩夢娃娃屋》:蘿莉被變態囚禁打扮成玩偶
    拖欠大家的《噩夢娃娃屋》影評終於來了,之前盤點2018年度恐怖片的時候,說到了這一部恐怖片。2018年是個恐怖大年,神仙打架的陣仗裡,《噩夢娃娃屋》能衝出重圍也很不容易啊。  《噩夢娃娃屋》的評分不低,在豆瓣有6.9分,在恐怖片裡已經算是很厲害的那一檔了。
  • 2018恐怖新作---《噩夢娃娃屋》,讓你尖叫不已的電影
    2018年法國著名的鬼片導演巴斯卡勞吉哈,帶著他的新片《噩夢娃娃屋》再次掀起恐怖風暴,你可能沒聽說過導演的名字,但你應該聽說過他之前導過的片子《殉難者》、《殉道者》等,可謂每一個都是恐怖中的經典,如果你愛看恐怖片,那一定不會錯過。
  • 《噩夢娃娃屋》你這該死的矯情,讓我心在痛淚在流
    看完了這部法國的恐怖驚悚電影:《噩夢娃娃屋》,太爛了,給兩星,不能更多,弱智的劇情,混亂的剪輯,智障的主角,刺耳的嚎啕,全程看的人想掐死那兩個女主角,玩精神分裂和心靈創傷的電影很多,但是這部真的蠻爛的,而且是那種自作聰明的爛!
  • 從《噩夢娃娃屋》透視中西方家庭觀的差異
    總的來說,《噩夢娃娃屋》的題材不算新穎,從變態惡魔在密室中虐待到最後逃出生天,中間的各種反抗有點cult的味道,這類虐殺片有著一貫的套路:在能夠殺死反派的時候往往選擇逃跑(比如女主選擇把利器插在肩膀上而非更加致命的脖子或眼睛,在用重物擊打變態男頭部後沒有殺死對方反而跑開),或者是在逃出後遇到第三方(路人、或者警察)尋求幫助出現曙光時,幫手往往會被反派除掉(爆頭或是殘殺),諸如此類bug是這類虐殺片的缺點
  • 影評:《噩夢娃娃屋》恐怖殘殺元素,果然歷久彌新
    恐怖驚悚片大概有幾種常見的元素,一種是鬼,一種是殺人魔,一種是主角自己的心理黑暗面,但這幾種元素通常只會出現其中一種,最多兩種,但如果有一部電影是這全部的元素通通放進去,那你應該會覺得它是奇葩,《噩夢娃娃屋》就是這麼奇葩的電影!
  • 劇烈團-《噩夢娃娃屋》|善良的復仇,抑或是邪惡的殺戮?
    還原 ★★★★★      推理 ★★★★      恐怖 ★★★★      情感 ★★★本文有福利,送一盒價值¥488的《噩夢娃娃屋噩夢層層,我愴然淚下。封閉兇間裡,我才是走骨行屍。歡迎光臨噩夢娃娃屋!1.道具:無需額外道具。2. 音頻、視頻:無音頻,無視頻。3.DM手冊:非常詳細,需要DM解釋的東西都有說清楚。
  • 《噩夢娃娃屋》真沒用,這部恐怖片我竟然看哭了
    《噩夢娃娃屋》Ghostland從伊莉莎白的那場「噩夢」醒來,這就是一場血淋淋的心理戰呀!臆想中的世界,與老公孩子生活,並且擁有唾手可得的名和利,假如美夢醒來,你要面對的是真實世界!姐姐在現實中,你需要幫她!
  • 豆瓣評分7.0,2018最佳的夢境與現實穿插驚悚影片《噩夢娃娃屋》
    這部電影叫《噩夢娃娃屋》,當從名字看來的話,是顯得稍微有些俗套,我當時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也是不抱有多大的希望的,但是當你看進去之後就會發現這部電影是非常的精彩,懸疑成分恰到好處,而且情節簡單易懂,並不需要花費很多的心思去解讀它,但劇情走向高潮的時候才會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這種感嘆就會有感而發!
  • 《噩夢娃娃屋》——有所懷疑的世界,就去打碎吧
    變態家族嗜血殺人其實是個老生常談的調調,無論是從血腥程度還是新式道具上都鮮少花樣,但《噩夢娃娃屋》十分驚豔的將心理痛苦以幻覺的形式展現出來,最後的勝利拼搏簡直有一分勵志的味道。法國的恐怖片算是恐怖電影屆獨具特色的一支,《身在其中》、《血色月亮》、《殉道者》等都完美結合了身心的折磨,將恐懼真正侵入到心裡深處,又能在劇情裡體驗到眾裡尋他千百度的快感,使人印象深刻。
  • 恐怖▕《噩夢娃娃屋》這是恐怖片中《愛情公寓》,誰看誰知道(配圖重口,慎點)
    必須說兩句,這部《噩夢娃娃屋》,昨天把我看生氣了。
  • 《噩夢娃娃屋》什麼電影的驚悚,情節的反轉都比不上心裡的絕望
    從《殉難者》到《噩夢娃娃屋》,導演一直喜歡受難的少女、喜歡病入膏肓的反派,如殉難者中垂垂老矣卻信仰至上的老太,如娃娃屋中連名字都沒有的光頭(可能是因病)母親和智障兒子。導演也一如既往的喜歡純粹的肉體凌虐以極端的痛苦從而影響大腦和靈魂的套路。
  • 《噩夢娃娃屋》慈母多敗兒
    如果娃娃屋都是被縫縫補補過的真人娃娃會更詭異一點。(其實童真點講頗像湯婆婆和巨嬰。只不過成人化了。美恐也有一變態巨嬰。)姐妹身材超級好,媽媽也是。看到快結尾還是想問為何不般走…看到兩姐妹逃離房間的過程有些看《房間》的心情。吐槽:反應度不夠啊警察。爛尾爛尾。
  • 「噩夢娃娃屋」2018年高分恐怖片,你看過沒?
    而坐在後座的姐姐薇拉聽完後,卻抨擊妹妹寫的東西就像是一坨屎。三人一行,要前往姑媽的郊外的房子生活。路上,有一輛糖果車從後面超車,超車的過程中車上的兩人對著貝斯一家招手。母親和貝斯都友好的回應了,只有處於叛逆期的姐姐,對著他們豎了個中指。快要天黑時候,一家人在距離目的地不遠的商店停留了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