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館欄目又回來了,本期,我們選擇了七位網友提出的問題作答,希望大家能夠滿意我們的回答。
插播安利:只要在我們《講武堂》微信公眾號的最下面留言欄中先輸入 #踢館# 標籤,然後寫下您的問題,通過後臺篩選後,我們就會在《講武堂·踢館》欄目中為您做出解答,在不違反我國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凡是涉及軍事範圍的話題,你要您敢問,我們知無不答。
氣場強大的正義分割線
問:中美陸軍的單兵裝備現在差距有多大?
記得之前某周刊因為做了一期講同樣問題專題報導被全國人民罵了個狗血噴頭,小編想到這兒不禁屁股一緊,但還是想說:那可是……相當的大。
但各位看官先別急著開罵,先往下看:
冷戰後美國重型裝備整體更新率很大,但是不停的小規模衝突磨礪下,單兵裝備換起來就太頻繁了。尤其美國本身就是一個有全民持槍傳統的國家,步兵幾乎人人都是輕武器專家,所以改進起來又快又好又省。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國單兵裝備發展四五輪了,其他國家才如夢初醒一樣的去趕美國第一輪。實際上各國的單兵裝備改進都是山寨美國貨,先進落後那自然一目了然了。
一張圖看懂美軍單兵裝備的發展史
中國步兵現在的小口徑步槍、無控火箭彈組合,更類似於美國60年代末M16和火箭筒的組合模式,而之後美國陸軍給步兵配備了龍式反坦克飛彈,以及更新的標槍反坦克飛彈,步槍向模塊化、精確化發展,而且引入了大量的光電設備。中國步兵的數位化進度已經有相當提升,但是火器上的差距一直沒有縮小。
小小一桿M4,通過安裝附件就能具備各種能力,美國槍械設計中對人機工效的注重要遠遠領先中國
單兵裝備差距,這並不是錢的問題,從實戰出發,從實踐出發,是美國單兵裝備和其他國家(包括中國)的最大差距。
問:當前中國的海陸空各種裝備的動力系統發展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中國發動機的水平,與中國工業在世界上的水平很接近……這是一個悲傷的話題。作為一個後起工業國這方面是天然的弱勢。
航空發動機來說,中國發動機部分領域相當於美國1990年左右水平,整體落後世界最先進的美國三十年左右時間,比歐洲落後20年左右,跟日本水平差不多。比如太行B發動機,在推力等參數上類似於美國1991到93年投入使用的F110-GE-129發動機,但是壽命差距較大。
長期無法投入服役的國產WS-10A「太行」發動機,這次新出來的WS-10B不知能否很快頂上來
戰車發動機來說,中國大功率機型依靠自研,中小功率則以自研和德國引進技術為主。坦克柴油機基本上相當於法國勒克萊爾坦克的V8X發動機水平,低於德國的MB883系列。整體來說,水平低於德國和法國,跟美國接近,比日本高。
艦艇發動機來說,大功率燃氣輪機實現了自產化,水平相當於90年代初期美英水平,也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個能自產大功率艦艇燃氣輪機的國家。柴油機則主要依靠許可證生產的德國MTU高速柴油機和法國皮爾斯蒂克中速柴油機,屬於正常水平。核動力問題,不討論………………
GT25000艦用燃氣輪機,052B/C/D系列的動力
問:中國的WS15是否已經有樣機了,是否已經做過高架臺實驗,是否已經試飛,何時服役?
這位小哥你很心急嘛,根據對官八股透露出來隱晦信息的解讀,WS-15應該已經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地面測試。至於什麼時候裝機試飛,什麼時候服役……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
殲20的內心獨白:哥們兒什麼時候能搞定啊?兄弟我也等不及了
問:中國在南海已經修了幾個機場?針對南海問題,我國的應對措施能否在有升級的可能,如果真的開戰,我軍整體戰力能應對美日的聯合陣容嗎?
解放軍和海南省政府在南海已經有至少四個可供固定翼飛機起降的機場,分別是永興島,美濟礁,永暑礁和渚碧礁,可能還有新的機場在施工中。
西沙永興島機場,去年完成擴建,今年計劃通民航班機
對中國而言,南海並不是對外爭端的主要方向,即使矛盾升級到不可調和狀態,主戰場也更可能會是東海而非南海,南海方向只是一著閒棋。當然這招「閒棋」也不排除像阿法狗的神之三十七手一樣,讓棋聖也能脫帽致敬。
二戰時日本也沿島嶼層層設防,卻被美軍的「蛙跳」戰術各個攻破,島嶼基地在強大的機動作戰部隊面前還是比較脆弱的
再看戰力:中國在南海這四個小型島嶼上布置的機場戰力其實是無法跟航母戰鬥群抗衡的——單個機場只能容納約十幾架作戰飛機,而一個航母航空兵聯隊就是60架左右,兵力多寡懸殊,很容易被航母編隊各個擊破。這些機場的最大價值,是作為一個防禦基點和信息節點,而不是它們其自身戰力有多強。
問:中國古代什麼時候出現的常備軍
常備軍出現是在春秋末戰國初,隨著各個諸侯國之間戰爭持續性的增強而出現的。而在常備軍出現之前,中國軍隊的主體是類似於歐洲中世紀的採邑軍事制度。
貴族從上級貴族獲得採邑分封,佔有採邑的利益,而作為封臣必須為領主承擔軍事義務,也就是自帶武器以及步行的僕從士兵參與領主的戰爭。比如說左傳中就非常頻繁的記述了貴族軍隊戰前動員的過程「鄭伯將伐許。五月甲辰,授兵於大宮。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潁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這裡就說明鄭國軍隊是在動員時候才召集的。
春秋戰國時期的戰車
之前士兵的待遇裝備等都是依附於採邑,由各個採邑的貴族自負為主,主要是皮革的鎧甲,長兵器矛戈,長劍自備,而戰車國家準備。
當然在同時,貴族之間也頻繁發生互相的亂鬥,比如晉國有群臣攻伐趙氏的下宮之難,滅郤氏之戰,驅逐範氏,攻滅智氏,一直到最後三家分晉。
而在春秋末年的亂戰下,出現了「 齊愍以技擊強, 魏惠以武卒奮, 秦昭以銳士勝。」 這些長期服役的常備軍,也永久性改變了中國的戰爭形態。
問:世界上生化武器 有哪些最新黑科技
生物武器當前主要是天花病毒、熱病毒、炭疽桿菌、傷寒桿菌、霍亂弧菌、斑疹傷寒等為主。侵華日軍731部隊就是以炭疽和霍亂為主要開發方向。1979年4月蘇聯斯威爾德洛副斯克市的微生物與病毒研究基地發生的炭疽洩漏事件,造成1000多人死亡,這也證明了這些傳統生化武器的威力,911之後美國多次發生疑似炭疽的郵件襲擊,當然最後都被證明是反應過度。
731部隊的負責人後來用研究資料向美國人換取了庇護
生物武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擴散性太強,比如 近年來被吹得很厲害的基因武器,其誤傷效果槓槓的,基本上屬於殺敵一千自損一千水平,所以各國對其使用研發都非常克制。而新式生物武器,經過轉基因技術的改進,其傳播性和殺傷力可能還會有更進一步的加強。
相比生物武器,化學武器使用起來麻煩少很多
化學武器則主要是作為部隊推進的掩護,因此追求在犬牙交錯戰場的使用,自二戰以來威力提升有限,更追求一次性化學武器突擊後,部隊迅速進入沾染地域佔領陣地而不受殘餘毒劑影響。主要還是塔崩、沙林等神經性毒劑,以及芥子氣這樣的糜爛性毒劑為主。不過二元式化學毒劑,有效的提高了存儲安全性,降低了使用成本,也是一個發展方向。
美軍曾裝備過的SADM核背包,冷戰時核武器就已經能做到這個尺寸了
而核武器在冷戰時期就已經發展到了很高的水平,用於引爆氫彈的扳機,實際上就是一個小型原子彈,重量可以做到幾公斤大小,用迫擊炮就可以發射。如果不是大國之間的恐怖核平衡,過去20幾年的局部戰爭很可能就會出現小核彈滿天飛的局面。當前美國B61-12之類的可調威力核彈,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可以炸地面也可以炸地下,威力大到幾十萬噸小到幾百噸都可以靈活調整,炸起來真是毫無壓力。
實際上,生物武器、化學武器、核武器現在都是處於恐怖平衡之下,大國手中都掌握了能殺死數億人的核生化武器,但是畏懼報復而不敢使用。日本在抗戰期間到處濫用毒氣彈,但是面對同樣擁有化學武器的美蘇,就根本不敢使用,只能拿來欺負沒化學武器的中國人。
要反抗敵人的大殺器,必須有自己的大殺器,不然就是被人按在地上痛扁的份。
問:米格系列與蘇系列戰機有什麼區別?
說兩個蘇俄歷史上最具盛名的戰機系列的區別話題有些大得沒邊了,小編臨時決定改給看官們八一下這兩個設計局背後的卦。
阿爾喬姆·米高揚的哥哥阿納斯塔斯·米高揚是1915年的老布爾什維克,1923年進入中央委員會,1926年開始統帥蘇聯貿易系統,1935年進入政治局(蘇聯政治局相當於我們的常委會),歷經大清洗、二戰、赫魯雪夫的反思,一直到勃列日涅夫時代的1966年才功成身退。
阿納斯塔斯·米高揚(兄),不能否認米高揚(弟)的設計才能,但有這麼一個親哥在最上邊,說話辦事都容易得多,你要知道當年蘇聯可是有設計師因為作品失敗被槍斃的。
有這樣的一個哥哥在,米格設計局自然可以避開層出不窮的政治風波,安然前進,在蘇聯時代也一路順風順水的開發了大量高產機型,哪怕是失敗的米格1/3和米格9系列,也沒有影響到米格設計局獲得資源來研製取得輝煌成就的米格15。
到研製三代機的時代,米高揚設計局選擇研製輕型戰鬥機,一步錯,步步錯,今天他們的戰機幾乎賣不出去
蘇霍伊設計局創始人——帕維爾·蘇霍伊老爺子二戰時期設計的蘇2,沒投產
而蘇霍伊設計局這邊,則始終不停擺動,直到50年代末期才穩定下來,但是蘇7/蘇9在米格21的光環下也顯得暗淡無光。
蘇7/9在當時都是不錯的作戰飛機,可惜那年代米格21的光環太耀眼了
蘇霍伊設計局的強盛,主要是在第三代總設計師西蒙諾夫時代,他從蘇-24起家,又創造了蘇霍伊設計局的命根子,甚至是俄羅斯航空工業的命根子蘇-27系列,從而讓蘇霍伊設計局徹底統治了俄羅斯航空界。
到第三代當家西蒙諾夫的時候,憑藉蘇27家族的成功,蘇霍伊終於打了個徹底的翻身仗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家稿件,禁止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