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頭盔、先進瞄準鏡:特戰旅考核單兵裝備搶眼

2020-12-22 網易軍事

(原標題:第71集團軍特戰旅年終考核,單兵裝備搶眼)

(觀察者網訊)在國慶閱兵中亮相的星空迷彩和新一代單兵作戰系統正不斷配發給各個部隊。

11月25日的央視7套「國防軍事早報」節目聚焦了71集團軍某特戰旅的年終考核,在節目中,該特戰旅換裝了星空迷彩和下一代單兵作戰裝備。

特戰旅的裝備星空迷彩,下一代單兵作戰裝備,夜視儀和裝有QMK171瞄準鏡的95-1式自動步槍 本文圖源:軍事報導

眼下,各部隊正在組織年度軍事訓練考核,作為訓練質量的檢測儀,操場到戰場的轉換器,年度軍事考核唯一的標準就是對接實戰。這幾天,第71集團軍某特戰旅就展開了一場戰味兒十足的年終大考。本次考核的科目,是山地追擊清繳。

特戰旅裝備的陝汽HMV3戰術卡車

加強了一桿反器材狙擊槍的追擊小組

採用高切盔的特戰隊員,我軍合成旅一般配髮帶有護耳的新盔,特戰旅配發方面加掛降噪拾音耳機的高切盔

除了自動步槍,特戰隊員還攜帶了手槍,方便手自轉換

特戰散擺版型的星空迷彩作戰服

武裝奔襲後,特戰隊員用95式班用機槍對500米內不同距離不同目標進行射擊

特戰隊員訓練室內近距離戰鬥

在本次清繳作戰中,還加強了一門QLU-131榴彈發射器

本文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焦點

  • 單兵夜視儀逐漸普及|軍情晚報
    當然了,其實也不僅僅是我軍,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都很難在夜視設備的質量與數量上與美軍相提並論,畢竟美軍每年7000多億美元的軍費不是白給的,而且近20年來美國治安戰的需求又極大地刺激了夜視設備的發展。近年來,我國在大型武器裝備上逐步追上了世界水平(大型武器一般都有夜視設備),開始逐步在單兵裝備上發力。其中列裝更先進、更多的夜視儀,加強夜戰訓練,確保我傳統夜戰技能不能丟是一個重要方向。
  • 熱像儀成為了單兵高技術裝備的首選
    為此,美、歐等國正在發展和裝備功能更多、性能更先進的單兵熱成像裝備,除提高單兵的晝夜作戰能力外,還通過單兵信息系統與戰術網際網路,實現與其它軍、兵種和友鄰的聯合作戰。為滿足聯合作戰的要求,單兵熱成像裝備也從原來只具有觀察、搜索、瞄準等功能,發展成與可見光、微光、雷射組/融合、測距、計算、無線傳輸、火控解算等功能的綜合光電系統。
  • 特戰小隊體能極限在哪裡?看完這場考核再猜
    參考隊員在進行精武障礙課目考核。3月下旬,陸軍第75集團軍某旅開展特戰小隊跨晝夜連貫考核比武,推動特戰訓練向全時段、全天候、全要素拓展,以錘鍊最小作戰單元遂行戰略性任務能力。隨著一個個特戰小隊波次出擊,各個課目的激烈角逐旋即展開。規避「敵」警戒巡邏哨,隱蔽滲透5公裡;布設巧妙的雷場不時傳來地雷「爆炸」的蜂鳴聲;搬運25公斤重彈藥箱,此時單兵負重已接近60公斤,體力在艱難邁步中快速消耗……克服崖壁、觀察報知、牽引橫越、特種駕駛……高難課目接踵而至。
  • 美軍夜戰裝備普及率世界第一,或對解放軍形成代差
    後來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中,美軍單兵在夜間輕武器對決中也因此佔盡優勢,當時美軍一些特戰部隊配備了第三代夜視儀AN/PVS23,它不但極大提升了夜視清晰度而且自帶供電系統,可持續使用超過20個小時。一些不清楚美軍夜視儀的遊擊隊試圖利用夜間美軍重武器火力優勢下降的問題靠近,卻被美軍逐個定點射殺。
  • 特戰小隊長,這樣練成
    面對75公斤重的傷員,其他參訓的特戰小隊長大多選擇4個人一組,抬著傷員前進。但馬新慶選擇和隊員袁磊一起,扛著傷員跑。「4個人抬是輕鬆很多,但速度提不起來。」馬新慶和袁磊架著傷員,一路衝到終點,才停下來拔掉腿上的那些刺。那次集訓是對特戰小隊長單兵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和錘鍊。而馬新慶的表現,充分證明了他作為特戰小隊長的實力。特戰小隊長必須是團隊中的全能選手。
  • 經典特戰電影《太陽淚》主演單兵裝備分析
    讓我們繼續討論《太陽之淚》裝備列表中的另一位。這次輪到肥皂哥了。肥皂哥是個奇怪的人。–ALICE急救包/指南針袋–黑鷹ALICE TAC背心單兵戰術電臺袋-IIFS 3D包(X)–USGI Alice水壺包(X)-電影道具砍刀其餘雜項:–摩託羅拉Astro 軍刀 II單兵戰術電臺。
  • 「步兵快樂筒」再升級,防化兵新型火箭筒發射燃爆彈和噴火彈破障
    來源:蔣蔣的兵工廠近日,閩南某地訓練場上出現了這樣的一幕,防化兵們肩抗新型單兵火箭筒遠距離攻擊碉堡、汽車,並成功將目標摧毀,火箭彈竟然能夠從碉堡口飛入,顯示了相當強悍的打擊能力,這是陸軍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所屬工化分隊組織的一場協同破障演練
  • 為什麼很少見到中國步槍有瞄準鏡?而國外的軍隊幾乎都有
    在第三世界國家中,我國之前所研發的不少物美價廉的槍枝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而不少最新研發的新型槍枝在高端市場也很受歡迎。我國在新型槍枝的設計上加入了不少先進設備,可以讓單兵作戰能力得到很大的進步。這也表明了我國對現代化軍隊建設的重視。然而在現在的解放軍部隊中,為士兵配備的制式步槍——95式自動步槍及03式自動步槍,都沒有為其批量配裝瞄準鏡。
  • 志願軍狙擊手張桃芳:單兵作戰斃敵214人 竟沒用瞄準鏡
    他單兵作戰31天,在沒有瞄準鏡的情況下,用436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 美軍抽調專業狙擊高手,配備觀察員,架起三挺高射重機槍,只為「除掉」他! 在抗美援朝戰爭的陣地對峙作戰初期,大多數志願軍戰士手中的武器裝備多是步槍、衝鋒鎗等輕武器,射程小,火力弱
  • 國外軍隊幾乎都給步槍配了瞄準鏡,為啥中國步槍卻很少見到?
    中國則不一樣,本來我們的單兵裝備就不如美俄,中國的步槍加裝瞄準器的也只有一部分。既然瞄準鏡對步槍的能力如此重要是眾所周知的,為什麼非常重視單兵作戰能力的中國,不熱衷於給步槍大範圍加裝瞄準鏡呢?雖然我國對軍費上的投入力度很大,但是還沒有到每年都有剩餘的階段。瞄準鏡本身不具有戰鬥力,批量生產太不划算。但是並不表示中國就忽視瞄準鏡的發展。
  • 特戰小隊長,就是不一樣!
    ▲勇士歸來他們,就是來自第77集團軍某旅的尖兵勇士擔當>人人體驗著身體窒息的感覺再到扛著120斤假人戰場救護訓練的標準就是要高於考核、嚴於考核▲學習偵察裝備在翻越一座沒有路的高山時高謙全程在前開路被周圍的荊棘扎的滿手鮮血卻沒有一絲怨言正是這種捨我其誰的特戰精神再難再險的科目都能迎刃而解
  • 兵器| 我兔單兵雲爆彈又出新品?裝完叉就跑,真是太刺激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近十年來,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正以日新月異的速度更新,一件件大殺器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這不,近日,又有一款新火箭筒亮相了。根據央視報導,陸軍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所屬工化分隊新列裝了新型燃爆彈。
  • 曇花一現的OICW,我軍11式是否被撤裝,未來單兵步槍系統會怎樣?
    XM8 OICW 一款雞肋的武器被美國國防部於2005年叫停,將兩者分開為XM8步槍和XM25榴彈發射器,由於不可實現美軍的要求性能未能按時予以交付,且耗費10億美元軍費,雖然技術先進
  • 和戰士比肌肉的特戰旅政委武仲良,已升少將!
    因軍事素質過硬,2013年底又從人武部政委崗位提升任為原第26集團軍特戰旅首任旅政委,2018年再次升任第80集團軍政治工作部副主任。 2020年,升任將軍(少將)。他就是現任第73集團軍副政委的「精武政委」武仲良少將。
  • 第一次海灣戰爭中各國的單兵裝備和軍服詳解
    A4:軍官,皇家科威特特種部隊這支小規模的特種部隊使用獨一無二的三色(黑色、深灰色和淺灰色)迷彩制服,這在沙漠戰或城市戰中(科威特市區的大多數建築都是沙地色的)顯得很不切實際。灰色的美式鋼盔上帶有科威特的盾形國徽。這名中尉裝備的是一隻德國造H&K 9毫米口徑MP5K衝鋒鎗。
  • 邊防配發新型一體化單兵睡袋帳篷!零下40度也沒事
    大量軍用物資輸送至高原地區 據環球網報導,中國後勤保障部門公開了高原地區軍用抗寒設備,表示當前中國邊防配發新型一體化單兵睡袋帳篷,抗寒性極強,即使是零下40度也沒事。這是中國軍事製造方專門針對高原地區天氣情況,研製的一批抗寒保暖裝備,整體設計十分地精巧,具有很強實用性。
  • 你覺得德軍二戰單兵裝備怎麼樣
    每個士兵都有一個用於攜帶單兵裝備的背囊,材質為木架包裹防水布料。山地部隊和機械化步兵配有更實用的帶兩至三個外袋的野戰背包。 二戰德陸軍普遍裝備M35頭盔。
  • 「血狼」特戰旅狙擊手訓練曝光,太燃了!
    我們一起去第78集團軍某特戰旅看一看成為狙擊手的秘訣在哪裡 秘  訣  一 延伸閱讀:1.特戰知識課堂基礎篇(1):特種作戰包涵哪些內容2.特戰知識課堂基礎篇(2):特種作戰使用哪些裝備3.特戰知識課堂第二講入門篇:特戰隊員單兵基礎技能介紹4.特戰知識課堂第三講入門篇
  • 裝備練達即文章:《潛龍諜影V》單兵裝備考證
    ABA模塊化背心實物復刻品這件戰術背心出現於80年代,是 ABA 公司的明星產品,90年代在美國海軍「海豹」特種部隊等特戰單位在 VBSS (Visit Board Search and Seizure,登艦搜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