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練達即文章:《潛龍諜影V》單兵裝備考證

2021-02-09 戰甲網


本篇主要是毒蛇、靜寂以及XOF等敵方角色

毒蛇 / Venom Snake(《幻痛》)

毒蛇的角色設定稿

作為《幻痛》的主角,這身裝扮相信各位玩家已經再熟悉不過了。毒蛇的作戰服配置配有 LBV 戰術背心裝具和 SPIE 撤離吊帶等裝備。

在遊戲中毒蛇默認著裝的形象

LBV 背心裝具

其中 SPIE 吊帶已經在上篇介紹過了,這裡就主要聊聊毒蛇身上的這件背心裝具。LBV(Load-Bearing Vest,承載背心)裝具是美軍從80年代初開始研發的 IIFS 裝具系統(Individual Integrated Fighting System,集成化單兵作戰系統)裡的背心子系統。

IIFS 裝具的設計目的是為了代替 ALICE 的裝具。該裝具系統相對傳統的以背帶和腰帶為主要承載結構的 LCE 類裝具最主要改進在於將彈藥等戰鬥負載由腰間轉移到肋部,不僅重量分布更合理,取用也更加方便。關於 IIFS 裝具系統,兩年前的舊文《聊聊軍服與歷史(四):美軍篇(下)》亦有詳細介紹,這裡就不再展開了。

美軍配發的TLBV背心裝具

手槍套

遊戲裡出現的是以早期垂直口袋為參考的 LBV 類裝具,為了給腰部的磁帶機讓出位置,移除了右手一側的手雷包。

手槍套安裝在在毒蛇右手一側的腰帶上,設定稿裡的這款槍套的參考原型是 ABA(America Body Armor)公司生產的腿掛槍套。

毒蛇角色設定稿的手槍套,和遊戲裡實際出現的不同

這款槍套有兩層蓋子。外層翻蓋通過插扣閉合,蓋子上有一塊魔術貼,可以粘到腿板上對應的位置,使蓋子保持打開的狀態,方便快速出槍;內側是一條帶魔術貼的織帶。這款槍套可容納主流型號的全尺寸手槍,在90年代廣受特種單位的親睞。

打開蓋子,裡面還有一層魔術貼織帶,雙重保險

打開蓋子,裡面還有一層魔術貼織帶,雙重保險

打開蓋子,裡面還有一層魔術貼織帶,雙重保險

ABA腿掛槍套實物

在這張設定稿裡,我們可以看到毒蛇身穿裝具的層次。先穿上 SPIE 吊帶,然後是 LBV 背心和腰帶,最後披上圍巾。身穿默認的作戰服時,毒蛇的後腰偏左位置也攜帶了一個野戰腰包。

毒蛇身穿裝備的層次

相對於輕便的戰鬥服配置,毒蛇的重甲(Battle Suit)雖然看上去更複雜,但除了一些復用的裝備素材,護甲和其他裝具並無具體的現實原型

靜寂 / Quiet(《幻痛》)

靜寂

在整個遊戲中靜寂無疑是一個亮點角色:身材完美,穿著養眼,為玩家提供精準可靠的狙擊支援。在遊戲發售之前,靜寂的性感扮相還曾在社交網絡上引發過不小的討論。不過這裡我們的關注點是她身上為數不多的裝具裝備。

ALICE 承載裝具

在遊戲中靜寂只穿著了簡單 ALICE 承載裝具。這套裝具在去年撰寫的《ALICE 裝具的前世今生》中有過詳細的介紹,這裡也就不再贅述了。她穿戴的是其中的承載腰帶和 Y 字型背帶。但值得注意的是,她的腰帶扣是黑色方形插扣,這種腰帶在1988年 ALICE 裝具第二次改進之後才出現,而《潛龍諜影V:幻痛》遊戲的設定年代則是1984年。

三種不同的ALICE腰帶,其中靜寂使用的是最後一種

在靜寂的腰帶上掛載的並非 ALICE 裝具系統裡的彈匣包,而是上文介紹的M-1956彈匣包。右手邊的腿掛手槍套則是一個通用款式的槍套,曾經有很多裝具品牌都生產過相同款式的槍套。

根據設定資料還原的靜寂身穿的裝具實物

關於靜寂的裝備,去年我還曾專門為《混核理論》節目提供過視頻稿件素材,可作為擴展閱讀。

XOF 士兵(《原爆點》/《幻痛》)

XOF——骷髏臉的私人武裝

《潛龍諜影》系列遊戲一直保持著一項優良傳統,就是敵方角色的設定十分細緻而且細節豐富,有時甚至比主角的裝備更有看點。這一點也延續到《潛龍諜影V》兩部遊戲中,XOF 士兵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XOF士兵在《幻痛》序章中的形象設定稿

在遊戲中 XOF 士兵都身穿相同的著裝:白色或者黑色頭盔、封閉式呼吸器或風鏡、黑色戰術背心以及暗色連體服。先從頭部裝備開始介紹。

頭部裝備

《原爆點》中XOF士兵頭戴的白色頭盔

在《原爆點》中,參與行動的 XOF 士兵全部頭戴著塗成白色的集成通信耳麥的頭盔。根據頭盔的外形比例和細節特徵,不難找到其參考原型是美軍DH-132坦克乘員頭盔。

美軍DH-132坦克乘員頭盔

和實物對比可以發現,遊戲很準確地還原了 DH-132 坦克頭盔的曲線特徵和由 M-138/G 麥克風和 M-139/G 耳機組成的 MK-1697/G 通信耳麥等細節,在頭盔外殼頂部額外增設了幾個通氣散熱的開孔。

DH-132 頭盔是美軍從1972年開始使用的裝甲車乘員頭盔,代替了先前的 T56-6戰車頭盔。這個頭盔是一個系列,最初型號盔體由防彈尼龍製成,僅可防護磕碰衝擊以及破片;DH-132A 以及後續的 DH-132B 以及 DH-132A/S 的盔體由凱夫拉製成,具備 NIJ III-A 級防彈能力。

《原爆點》中XOF士兵佩戴的護目鏡。當時第一次看到這段時不由得感慨軍設顧問實在太懂了

這種兩側帶有透氣窗的風鏡其實並非軍用品,原本是供馬術騎手在運動中使用的。但由於它輕便易用,價格低廉,往往也成為特種部隊的選擇,用於執行室內突入乃至傘降行動。

在軍事自由傘降中使用馬術風鏡的特戰隊員

而和《原爆點》不同,《幻痛》序章裡登場的 XOF 士兵佩戴了封閉式呼吸器。

《幻痛》序章裡的XOF士兵,全員都佩戴了封閉式呼吸器

這種呼吸器設計上是給消防員使用的,以便在充滿煙塵毒氣以及缺氧的火場中能夠正常呼吸。看來他們原本打算把那所醫院連同醫院裡的所有人燒成灰燼——某種意義上確實達成目的了,只不過他們把自己也搭進去了。

佩戴類似呼吸器的消防員

背心裝具

頭部裝備看完了,再來看看背心裝具。XOF 隊員們身穿的這件戰術背心非常有辨識度,它是 ABA 公司的模塊化背心。沒錯,這家公司就是上文裡毒蛇的手槍套的生產商。

XOF士兵的戰術背心設定

從美術設定圖中可以清楚看到士兵身穿的 ABA 模塊化背心細節,對照實物可以發現設定圖刻畫得相當準確。背心右肩位置為了方便槍託抵肩,沒有安裝附包,可以看到用於連接附包的魔術貼和按扣。看樣子這件背心是 XOF 部隊的標配裝具,所有人都穿著使用。在裝具背心裡還有一件防彈背心。

ABA模塊化背心實物復刻品

這件戰術背心出現於80年代,是 ABA 公司的明星產品,90年代在美國海軍「海豹」特種部隊等特戰單位在 VBSS (Visit Board Search and Seizure,登艦搜查)中有過使用。不過這件背心最初在《原爆點》中登場時,遊戲設定年代是1975年,此時 ABA 公司還沒有成立。

遊戲建模還原了美術設定的全部細節

這件背心的模塊化是通過可拆卸替換的附包面板實現的。背心本體上有魔術貼鉤面和按扣公頭,附包面板的背面對應有魔術貼毛面和按扣母頭。在 MOLLE/PALS 附包掛載系統誕生之前,很多裝具都通過類似的方式實現模塊化。ABA的這套模塊化背心有步槍彈匣包、衝鋒鎗彈匣包和霰彈彈藥包等幾種彈藥附包可選。為了方便槍託抵肩,遊戲裡出現的背心右肩沒有安裝附包。 

附包面板背面用魔術貼和按扣固定到背心上

附包面板背面用魔術貼和按扣固定到背心上

附包面板背面用魔術貼和按扣固定到背心上

ABA模塊化背心配套的附包面板:小雜物包、三聯MP5衝鋒鎗彈匣包、二聯M14步槍彈匣包、三聯M16步槍彈匣包。照片來自STALKY US MILITARIA

在《幻痛》序章中,當時還是XOF成員的靜寂也穿著這件背心

作戰服

接下來是 XOF 士兵身穿的作戰服。得益於美術設定提供的細節,可以很容易辨認出穿在裝具裡層的作戰服是美軍 CWU-27/P 連體飛行服。在現實中,很多特戰和特警單位在執行室內突入或者 VBSS 時,都會選擇這套連體服作為作戰服,它在狹小的複雜室內環境裡有很多優勢:CWU-27/P 用阻燃面料製成,而在室內環境執行任務隨時都有發生火情的危險,這種作戰服能在火焰中保護穿著者;另外它是連體設計,進一步減少了產生意外鉤掛以及和裝具裝備糾纏的風險。

CWU-27/P飛行連體服實物,美術設定忠實還原了實物的全部細節

另外在作戰服上有個不太起眼的細節:每個XOF隊員衣服的右臂都有一個求生燈包。

XOF隊員右手臂上的求生燈包

如果按遊戲的設定年代,裡面應該裝的是 SDU-5/E 求生燈。這是一種可發出強烈電弧輝光的求生燈,原理和相機的閃光燈相同。再夜間可從很遠的距離看到。

SDU-5/E求生燈以及配套的攜行包

把求生燈包縫在作戰服或者其他裝具上,是早年特種作戰人員們常用的裝備改造方式。一般會將其放在一個能直接摸到又不會妨礙行動的位置上。這樣當發生緊急情況時能第一時間取用,又不至影響戰術動作。

求生燈包可以捆綁固定在各種背帶上,包邊的設計也方便縫到其他裝具和服裝表面

戰術電臺

在《原爆點》的過場動畫中,很多 XOF 隊員攜帶了一臺背負式電臺。我認為整個遊戲最出彩的軍設細節隱藏於此。

注意XOF隊員背負的電臺

首先,容納電臺的背包就是ABA模塊化背心配套的背包,通過四組插扣和背心本體連接。

將蓋子折進去之後就和遊戲中的樣子一致了(背包裡裝了一臺AN/PRC-77電臺)

這個背包是有蓋子的

將蓋子折進去之後就和遊戲中的樣子一致了(背包裡裝了一臺AN/PRC-77電臺)

這個背包是有蓋子的

將蓋子折進去之後就和遊戲中的樣子一致了(背包裡裝了一臺AN/PRC-77電臺)

ABA模塊化背心配套的背包實物復刻品

然後我們再來看另一張截圖:

從露出的面板部分來看,應該是兩臺設備並在一起,通過中間的線纜串接起來。右邊的設備帶有一根粗壯的UHF頻段天線,應該是電臺部分;而左側一半連接話柄,從旋鈕和接口的位置推斷,應該是美軍 KY-57 電臺加密機。

KY-57電臺加密機,資料來自Crypto Museum

這部電臺還作為復用素材出現在《幻痛》裡,這張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作為復用素材出現在ACC空中指揮中心裡

遊戲建模和實物完全對應

如果不考慮年代問題,《原爆點》裡 XOF 士兵的裝備設定可以說相當考究:整套裝備以美軍90年代各個特種部隊執行 VBSS 時選用的典型裝備為原型參考,加入了他們執行的任務——摧毀無界之師(MSF)的海上母基地——所必須的裝備。

這張流傳甚廣的照片展示了90年代美國海軍海豹特種部隊執行VBSS任務時的典型裝備配置:PROTEC抗衝擊頭盔、馬術風鏡、CWU-27/P阻燃連體服和ABA模塊化背心——XOF的裝備設定幾乎完全就是按照這套來的

我想玩過前作《和平行者》的玩家應該還記得,無界之師的海上基地有五組平臺:指揮中心、研發部、後勤支援部、格納庫和生活設施,升至滿級後每一組平臺由4個平臺構成。也就是說 MSF 的基地總共有20個平臺,周邊水域還有巡邏艇不間斷巡邏,每個平臺制高點應該也有值班崗哨,簡單來說就是一座戒備森嚴的海上的軍事要塞。即便在攻擊之前無界之師為了應對虛假的核查行動將部分人員疏散,並將包括 ZEKE 在內大部分載具武器藏匿起來,以及有休伊作為內應,母基地防備力量大幅度削弱,仍然不是一個能輕鬆拿下的目標。

《和平行者》中升至滿級的MSF母基地

XOF 的戰術是假借核查名義滲透 MSF 母基地,伺機在平臺支柱上安放炸藥,然後在同一時刻引爆,肅清所有存活的 MSF 人員。這次行動需要很多戰鬥人員分組完成,對戰術協同能力有極高要求;不僅如此,這還是一次絕密行動,因此將配備了加密機的戰術電臺配備到每個戰鬥小組。

執行針對海上平臺的任務實際上和 VBSS 性質任務基本一樣:在狹小複雜的海上設施裡戰鬥,肅清所有可能藏匿的角落,同時還要防備人員落水和發生室內火情等突發意外。美軍特種部隊的 VBSS 任務設定正是考慮到全部這些情況,因此選擇現實中的特種部隊執行 VBSS 任務時的裝備搭配作為參考是非常恰當的。

非洲私人武裝(《幻痛》)

在《幻痛》中有三家各具特點的非洲私人武裝公司。非洲傭兵團(CFA)最接近正規軍,有英國資本背景,規模也最大,配備統一的英式風格著裝和完備的武器裝備供應;流浪郊狼(Rogue Coyote)由前英國特種部隊(遊戲中提到 SAS)成員構成,人數較少但都是精英;零風險保安(Zero Risk Security)則以安保護送而非進攻為主要業務,在著裝上有明顯的安防人員風格。

Zero Risk Security

CFA

Rogue Coyote

《幻痛》中非洲安哥拉地區的三支傭兵力量

其中非洲傭兵團和流浪郊狼兩家傭兵公司的設定參照了包括大名鼎鼎的 EO(Executive Outcomes)公司在內當時活躍在中非和南非的多家私人軍事公司(PMC),其中很多 PMC 具有英國等歐洲國家背景。這一點也體現在士兵的單兵裝備方面。《幻痛》裡對各個私人武裝力量士兵的設定也十分細緻。

非洲傭兵團設定稿

作戰服

非洲傭兵團的士兵設定帶有很濃重的英式風格。最直觀的就是他們身穿的卡其色短袖短褲作戰服。

描繪了二戰時期在北非沙漠地區作戰的英軍形象的封繪,短袖短褲作戰服和長筒襪是當時北非英軍的特點,遊戲中非洲傭兵團士兵的設定繼承了這一特點。圖片來自Airfix.com

1942年的北非英軍,照片來自WIKI

而從服裝的細節來看,經典的四袋獵裝款式的夾克和口袋底部的淺色補強,這些特徵無疑指向南非傘兵夾克(South Africa Paratrooper Smock,注意是英式的「Smock」而不是美式的「Jacket」)。

南非傘兵夾克實物,照片來自南非購物網站bidorbuy.co.za

頭盔

非洲傭兵團和流浪郊狼僱傭兵的頭盔也是以現實中英軍 MK6 頭盔為參考原型。

非洲傭兵團士兵的頭盔設定

MK6 頭盔的外形很有特點:盔體較深,邊緣曲線平滑,外形圓潤沒有雨簷,護耳位置有明顯的外形特徵。MK6 頭盔是英軍於1985年開始配發使用代替 MK4 鋼盔的凱夫拉頭盔。之所以沒有 MK5 頭盔,是因為 MK4 頭盔使用的內襯的制式編號就叫「MK5」。為了不至混淆,新頭盔就跳過了 MK5,直接編號為 MK6。

英軍MK6頭盔實物,照片來自eBay

裝具

裝具方面,非洲傭兵團和流浪郊狼的士兵都有使用非常有非洲特色的 Pattern 83(也被稱為M83)系列裝具,這套裝具分為突擊背心(Battle Jacket,這玩意英文叫「戰鬥夾克」)、胸掛裝具(Chest Rig)以及背囊(Rucksack)三件,其中突擊背心還有一個去掉背包的類似承載裝具的傘兵版本。遊戲裡出現了其中的突擊背心和胸掛。

使用南非Pattern 83胸掛的非洲傭兵團士兵

Pattern 83胸掛實物。對比可以發現遊戲建模還原得相當準確。照片來自eBay

Pattern 83 裝具最初由南非國防軍(South Africa Defense Forces,SADF)使用,以非洲叢林地區作戰為設計目的,有著取用方便、裝載量大等特點。有很多 Pattern 83 裝具隨著退役軍人一起加入了各種非洲私人武裝組織,流傳到全非洲乃至世界各地。遊戲中設定非洲傭兵團和流浪郊狼也從南非國防軍退役軍人和當地人招募僱傭兵,因此為遊戲裡的非洲僱傭兵配備這種裝具可以說非常考究。

使用Pattern 83突擊背心的非洲傭兵團士兵

南非Pattern 83突擊背心實物,資料來自loadup.com

使用Pattern 83背心和胸掛的EO公司僱傭兵。這家傭兵公司是遊戲中流浪郊狼私人武裝公司的原型

最後再來說說背包。遊戲裡也出現了很多英式裝具,其中最有特點的莫過於這個背包。

從外形來看,它無疑是參考了英軍 P58 裝具裡的背包。 

1985年產的英軍P58裝具背包實物

P58(Pattern 58)英軍從五十年代後期開始配發使用,代替了二戰時期 P37 和 P44 裝具,並一直用到八九十年代,伴隨英軍經歷了北愛爾蘭動蕩和馬島戰爭,是一套相當經典的單兵裝具。

P58全套裝具實物,由H型背帶、腰帶、背包、彈匣包、水壺包、後腰包和土木工具裝具構成

80年代英軍使用P58和PLCE裝具的歷史照片

其他

富爾頓回收系統

遊戲中使用的富爾頓回收系統

其實有關這玩意,四年前的舊文以及去年的線下講座已經有很詳細的介紹了,相信關注本作遊戲的朋友也已經從其他渠道了解過這套東西,這裡就不展開介紹了。

有趣的是,在《掌上行動》的多人部分裡是有富爾頓回收氣球的,而且在這一作裡氣球的形狀是正確的飛空艇形狀。也許是考慮到視覺效果,在《和平行者》和《幻痛》中改成球形了

遊戲中玩家使用的富爾頓回收系統只是一個公文包大小的東西,而實際上人員回收使用的富爾頓回收系統包括兩部分:

2號包容納氣球和繩索,大概有桶裝水那麼大

1號包容納人員吊具,這個包大小倒是和遊戲中表現的差不多

富爾頓人員回收系統實物,由兩部分組成。照片來自eBay

加固筆記本電腦

也許各位沒有注意過,如果直接在大地圖漫遊的的狀態下承接當前地圖的主線任務,遊戲會在任務地點處放置一個情報點。

遊戲裡的情報點

這個情報點有一臺加固筆記本電腦,走過去互動之后角色會把自己的 iDroid 終端和筆記本連接下載任務情報,開始主線任務。

這臺筆記本電腦的外觀參考了現實中多種加固筆記本電腦的設計。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松下的 TOUGHBOOK 系列加固筆記本了。從遊戲中這臺電腦厚實的外觀以及硬朗的線條推斷,其設計參考原型可能是 TOUGHBOOK 系列的早期型號,比如1996年的 CF-25。

松下TOUGHBOOK CF-25加固筆記本電腦。照片來自wiki

在空中指揮部ACC的椅子上也有一臺

評論

仔細閱讀本文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文章裡提到的大部分裝備我都說明了其現實原型的出現時間——在遊戲所設定的年代基本都還沒有出現,或者換個更通俗的說法:「穿幫了」。在整個《潛龍諜影》系列中,軍設「穿幫」其實經常發生。暫且不論《潛龍諜影:和平行者》中登場的一大批在1974年尚不存在的槍械,《潛龍諜影3:食蛇者》中首領「The Boss」的標誌性佩槍「愛國者」到1992年才出現,而本作遊戲的設定年代是1964年。

《食蛇者》中The Boss的佩槍「愛國者」。實際上這把極端緊湊的AR-15結構手槍直到1992年才出現

難道小島秀夫的軍設顧問選擇這些參考原型的時候,真的不知道這些東西用在遊戲裡其實年份不對麼?雖然沒有找到具體的資料,但我始終相信一點:能夠將實物在遊戲中還原得如此準確,並且可以找到直接的現實原型參考來源,軍設顧問肯定是知道這個問題的。

但是為什麼要這樣呢?有不少人用所謂「平行世界」、「黑科技」之類的東西強行解釋,但其實這是一個「元設定」,答案並不在遊戲內:在遊戲中,美術設定首先要服務於視覺效果、角色塑造和遊戲邏輯,其次才是真實性和合理性。具體到角色軍設方面,對於主要角色的設定要使其產生有別於次要角色的特點;對於敵人的設定要讓能玩家能夠直觀判斷這名敵人的強弱,穿搭配置的合理性以及真實性都要排在這些後面。而《潛龍諜影》系列歷來也不是一個以「真實還原歷史」為目的的遊戲,在軍設選擇方面自然也不必受制於現實,可以在合理的範圍內自由選擇合適的原型作為設定參考。

1974年就穿著80年代才有的裝備?只要視覺效果好,這都不是事兒

以《原爆點》中的 XOF 隊員為例,上文已經提到他們身上的主要裝備直到80年代才出現,而遊戲設定的年代是1974年。如果一定要追求真實,用遊戲設定年代真實存在的裝備和造型,會是什麼效果呢?

湊巧的是,在離《原爆點》設定年代不遠的1975年,美軍還真有過一次包括登艦檢查環節的軍事行動:馬亞圭斯號事件(Mayaguez Incident)。有關這次事件的詳細內容可自行搜索,這裡主要給大家展示一下在此次行動中執行登艦任務的陸戰隊員的形象。

由於在任務中使用了催淚瓦斯,所以他們還佩戴了M17面具

完全就是普通步兵的裝束

不知道是忘記取下來了還是背著擋子彈,不少陸戰隊員在登艦任務中居然還帶著摺疊鏟

馬亞圭斯號事件中執行登艦檢查任務的陸戰隊員們

在七十年代的這個時間節點,「VBSS」這個概念還沒有完全成形,那些被派往馬亞圭斯號貨輪執行任務的陸戰隊員全都是普通步兵,其身穿的也完全都是步兵的裝備,沒有針對特殊任務的特化。如果《原爆點》中襲擊母基地的 XOF 隊員採用這套造型,不僅那種「精銳單位」的氣質蕩然無存,還會給人一種很土氣的感覺。而最要命的是,這種形象無法給玩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可能還會和母基地的士兵們混淆。而這種犧牲視覺效果換取的真實性,對於本作遊戲來說是沒有必要的。

而這一點甚至還可以反向利用,將真實存在的裝備用在那些不真實的角色身上,營造出一種奇妙的衝擊感。所有玩過《幻痛》的玩家肯定都和寄生虫部隊交過手。無論是怪異的衣著還是扭曲的姿態,這些敵人看上去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而如果你仔細觀察他們身上的裝備,會發現他們腰部的裝具仍然還是現實中存在的裝具腰帶和彈匣包,和科幻外觀的寄生蟲服相比甚至讓人產生十分古舊的感覺。

《幻痛》中登場的迷霧型寄生虫部隊——在正篇第一個任務你就會和他們遭遇

《幻痛》並非首次應用這種視覺風格的系列作品,回顧一下你甚至會發現,這種視覺風格幾乎貫穿了整個遊戲系列:早在《潛龍諜影2:自由之子》中,手持一把和自己差不多高的電磁軌道炮、能讓子彈繞著自己飛的弗瓊(Fortune),身上仍然穿著給小兵用的 ALICE 裝具;《潛龍諜影4:愛國者之槍》中,那些身穿著外骨骼的「美女與野獸」們,在外骨骼之外也穿著一件現實中存在的戰術裝具;而到了外傳《潛龍諜影復仇:崛起》,這種風格更是成為一種普遍設計,出現在幾乎所有敵方角色身上。

偽裝型寄生虫部隊《幻痛》

弗瓊(《自由之子》)

尖叫螳螂(《愛國者之槍》)雖然本作的「美女與野獸」BOSS們在角色塑造上並不成功,但視覺設計仍然保持了一貫的高水準

朔風(《復仇:崛起》)

「獒犬」無人機甲(《復仇:崛起》)

「科幻」和「現實」的衝擊,構成了《潛龍諜影》系列中科幻架空和現實元素中微妙的組成部分

這些裝具沒有服務於視覺辨識度和遊戲邏輯的功能性,對於這些角色而言也找不到必須如此搭配的理由,而遊戲的美術設計師們也完全有能力為這些角色設計一套符合其科幻風格的裝備。但如果真的完全採用風格統一的科幻設計,或者將這些裝備除去,這些角色就會立刻脫離當前的世界觀設定,和整個遊戲的世界觀顯得格格不入。這些真實存在的軍事裝備作為一種視覺符號,構成了這些超現實角色和現實的連接點,使得他們有了一絲真實的成分,讓玩家覺得「可信」。

《潛龍諜影V》單兵裝備考證——全文完

相關焦點

  • 《潛龍諜影》《潛龍諜影2》《合金裝備》現已登陸GOG平臺
    KONAMI與GOG今日在推特上進行了一波暗示,互相AT對方的同時還配上了《合金裝備》(又譯:潛龍諜影)標誌性的嘆號與紙箱。隨後GOG上架了MSX版《合金裝備》(Metal Gear)、《潛龍諜影》(Metal Gear Solid)、《潛龍諜影2 實體》(Metal Gear Solid 2:Substance)、《科樂美收藏集:魂鬥羅與惡魔城》四部作品,這些經典遊戲針對現代PC平臺進行了重新優化與適配,兼容性有所提升。
  • 【新聞】《潛龍諜影Online》將於11月更新1.01版本
    Konami今天(10月23日)公布,將於11月對《潛龍諜影Online》進行1.01版本的更新。
  • GS&IGN雙滿分評價——《潛龍諜影Ⅴ》完美謝幕
    在《潛龍諜影5:幻痛》的遊戲評論中,GameSpot表示:《潛龍諜影Ⅴ:幻痛》擁有著一流的畫面和配音,它的遊戲表現甚至超越了當代電影作品的普遍標準。在遊戲中,玩家將體驗到深藏在幻痛主題下的一些黑色幽默;同時,遊戲的緊張感會令玩家不自覺的坐在座位的邊緣,心跳加速。《潛龍諜影Ⅴ:幻痛》將過去所有遊戲最優秀的元素匯集在了一起,全新的開放世界將這部遊戲推向了一個頂點。
  • 專訪唐娜·伯克:一位演唱者的《潛龍諜影》夢
    在東京六本木的一間小工作室裡,唐娜(Donna Burke)跟史蒂芬妮(Stefanie Joosten)正在創作一首《潛龍諜影》電影的同人音樂,題名為《Hanging by Thread》(命懸一線)。這兩人的身份很有意思,唐娜曾經演唱過膾炙人口的《Heavens Divide》和《Sins of the Father》,它們都是《潛龍諜影》系列的代表曲目。
  • 《潛龍諜影》遊戲官方漫畫開箱:外表粗獷,實則形神兼備
    這並不是一款遊戲,而是一本書,圍繞的是讓小島秀夫真正被全世界同行和玩家所認可的《潛龍諜影》,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合金裝備》。這本《潛龍諜影》漫畫集由縱橫文學授權引進,作為一本遊戲官方劇情改編成的漫畫,其主要內容集合了《潛龍諜影》漫畫共12冊,《潛龍諜影2:自由之子》漫畫共12冊,另外還有《潛龍諜影2:自由之子#0》漫畫合集特別收錄篇章共三部分。全書一共592頁,全部由無光銅紙印刷。
  • 新單兵裝備配發,穿上帥氣又實用!
    作者|軍路君 資料|央視軍事 國防和軍事 中國軍視網等12月9日,央視軍事發布了一條消息披露,我軍駐海拔5000米以上的西藏阿里邊境新疆軍區某師一線官兵開始在日常生活訓練使用一種「科幻裝備」——單兵外骨骼。
  • 當潛龍諜影告別這個時代
    1987年,剛入行一年後的小島秀夫正式交出了他首次完成的遊戲作品,《Metal Gear》。而MGS的首次對外亮相也正是在同年開始舉辦的東京電玩展上,但真正展現全貌則是在一年後的E3美國遊戲展,相比同場《最終幻想7》或是《生化危機2》的CG動畫,初代《潛龍諜影》的預告堅持採用即時演算,雖然畫面精細度大為不如,但小島秀夫最拿手的鏡頭切換和場景鋪墊讓演示看起來流暢自然,從潛入到戰鬥,看起來帶入感十足,真正體會到了3D時代的遊戲能做到些什麼,MGS也從此開始了自己數次在E3上震驚世界的傳奇
  • 【訪談】聽靜靜說《潛龍諜影V 幻痛》的幕後故事
    > 「本文由遊戲時光授權轉載」  2015年眼看就要翻頁,在過去的這一年中我們迎來了眾多激動人心的大作,《潛龍諜影
  • 經典特戰電影《太陽淚》主演單兵裝備分析
    讓我們繼續討論《太陽之淚》裝備列表中的另一位。這次輪到肥皂哥了。肥皂哥是個奇怪的人。–ALICE急救包/指南針袋–黑鷹ALICE TAC背心單兵戰術電臺袋-IIFS 3D包(X)–USGI Alice水壺包(X)-電影道具砍刀其餘雜項:–摩託羅拉Astro 軍刀 II單兵戰術電臺。
  • KONAMI試著解釋了《合金裝備 生存》的荒謬劇情
    但是,考慮《合金裝備 生存》計劃在明年內推出,現在遊戲需要展示更多實際內容,不僅是為了普通玩家,更是為了安撫死忠粉絲並向他們表明《合金裝備》品牌的前景依舊一片光明。尤其是本作題材還是之前從未涉及的四人合作生存類。
  • 【譯介】《潛龍諜影:幽靈通天塔》開發組訪談
    【譯介】《潛龍諜影:幽靈通天塔》開發組訪談登陸Game Boy Color掌機平臺的《潛龍諜影:幽靈通天塔》(Metal Gear
  • 【新聞】全球首個《潛龍諜影V 幻痛》評分 附中文翻譯
    近日,法國遊戲媒體Jeux Magazine為《潛龍諜影5 幻痛》打出了全球首個媒體評分:17分(滿分20)。
  • 《潛龍諜影Online》制霸手冊(更新中)
    《潛龍諜影Online》遊戲上線,基礎指南助您制霸網絡!各兵種基本說明與打法,模式說明,遊戲小貼士。
  • 新型頭盔、先進瞄準鏡:特戰旅考核單兵裝備搶眼
    (原標題:第71集團軍特戰旅年終考核,單兵裝備搶眼)
  • 踢館 中美單兵裝備現在差距有多大?
    氣場強大的正義分割線問:中美陸軍的單兵裝備現在差距有多大? 記得之前某周刊因為做了一期講同樣問題專題報導被全國人民罵了個狗血噴頭,小編想到這兒不禁屁股一緊,但還是想說:那可是……相當的大。但各位看官先別急著開罵,先往下看: 冷戰後美國重型裝備整體更新率很大,但是不停的小規模衝突磨礪下,單兵裝備換起來就太頻繁了。尤其美國本身就是一個有全民持槍傳統的國家,步兵幾乎人人都是輕武器專家,所以改進起來又快又好又省。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國單兵裝備發展四五輪了,其他國家才如夢初醒一樣的去趕美國第一輪。
  • 《白鯨》不但會給你帶來《潛龍諜影V》 還會把你引向一本好書
    而《白鯨》不但會給你帶來《潛龍諜影V》 還會把你引向一本好書 ,讓你遇見一位如詩人一樣有趣的科幻作家。毒蛇。莫比-迪克。「你好,亞哈。叫我以實瑪利。」發售也有大半個月了,各位《潛龍諜影V》都玩得怎麼樣了呢?冷靜一點,這裡不是要劇透。哎大哥你別跑啊我艹...
  • 《潛龍諜影V幻痛》故事順講
    《潛龍諜影V》的故事不算複雜也不算平鋪直敘,畢竟有大量信息埋在磁帶裡。
  • 親身體驗過後,我發現《合金裝備 生存》有不少亮點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更傾向於《潛龍諜影3 食蛇者》,即如果玩家不進行及時的補充,會對很多方面的行為造成影響,譬如衝刺的距離和時間,如果人物處在飢餓和口渴狀態也將無法恢復生命值。這種強調「生存」可以說是一個亮點內容。同樣是因為要「生存」,所以遊玩過程中玩家的子彈並不是非常充足(可以說主武器的子彈一不留神就會用光),如何把控子彈的使用也是「生存」的一個要點。
  • 【安利】《潛龍諜影V 幻痛》小白向安利:因為好玩 所以來玩
    不過經過20多個小時的遊戲,我深深感到,《潛龍諜影V 幻痛》確實稱得上一款老少鹹宜童叟無欺的必玩遊戲,理由很簡單:因為好玩!下面我就從我短短20多個小時(這時間夠熟練玩家通關《潛龍諜影II》5遍以上,但對《潛龍諜影V 幻痛》來說,確實只是很短的一段時間)的初體驗,聊聊我覺得《潛龍諜影V 幻痛》「好玩」在哪裡。
  • 《潛龍諜影》改編小說:可謂當代文學經典之作
    過去,我從沒玩過《潛龍諜影》的任何一作。遊戲發售多年,我還是覺得這個系列晦澀難懂,小島秀夫的鬼才手筆與盛名讓我有些望而卻步。然而去年,在《死亡擱淺》發售及日本文化滲透的雙重影響下,我終於下定決心嘗試一下《潛龍諜影》。